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分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分享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鉴赏诗歌景物, 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第三段梦境的内涵,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白生平、作品、风格、成就。 课堂教学思路 一、导入设计:这是学生上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古代诗歌。尽量将李白的一首诗放到第二单元“诗的唐朝”中整体考量,并强调欣赏诗歌要注意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探究意境,体味沉淀诗中的思想情感。通过大声吟咏,有利于学生进入今天所要营造的课堂艺术氛围。导语尽量做到简短精辟。 二、新课设计:特别突出两点:(一)反复吟诵;(二)循序渐进,进行鉴赏诗歌一般方法的指导。 首先引导学生去读诗歌的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提示学生以下三点:(1)“梦游天姥”;(2)“吟”;(3)“留别”。 然后在诗题的解析中介绍背景。(1)点出“吟”是一种古诗体。(2)留别是最终目的。(3)梦游天姥是全诗主体。 吟诵37页这四行诗,思考作者梦游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个关键词暗示了这一点? 在前两行,天姥山究竟有什么特点如此吸引诗人,竟然迫不及待地要“梦游”呢?是通过哪些诗句表现的? 在表现天姥山高峻的句子中哪几个词特别富有表现力,同时又各有侧重。 进而明确这些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词往往是动词,又常常算上修辞。(板书)另举一例,加以强调。 李白乃诗仙,出语自不凡。在第二段前两行,哪个动词特别富有仙气?从中可体味出诗人的心情如何? 之后由人们惯常心态入手,赏析品读月与李白性格的关系。想象于静夜之际,李白乘风而行,脚下波光粼粼,头上明月朗照,何等自在!由东鲁到浙东一路有月相伴、相随、相知、相送,何其浪漫!其实由月下独酌中我们可以品味出李白入骨的寂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本诗中的月亦是如此。但李白终究是李白,一个豪迈洒脱的“奇男子”“谪仙人”“伟丈夫”,纵使胸中沉郁至极,却绝不怨天,亦不尤人,而是一笑置之,乐观待世。这也是李白和李白的诗生命力长存的缘由所在。 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第二种词名词,往往附上情思。在诗歌中往往和诗人情感密切关联,这种包蕴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或事象,我们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它们沉淀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情感,比如“柳”与离别相关,“雁”与书信相关等等。 诗人已游兴盎然,那么他是如何写他梦游的整个过程的呢?这一部分让学生自由朗读。 到了剡溪,去登天姥山,诗人极力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受暗示气氛、心境的变化。 看“谢公宿处”、“渌水荡漾”,听“清猿啼”;登山时,山腰观日出,沿路赏群花,耳闻“天鸡”嘹亮啼鸣:心情何如? 尔后但闻“熊咆”“龙吟”山林为之战栗,目睹乌云密布,云雾升腾,紧接着眼见电光闪闪,耳闻霹雳隆隆,山崩地摇,石门洞开:做何感想? 一面是阳光普照,精神振奋,安闲自适;一面是天色阴沉,气氛压抑、恐怖。 两相对比,形成顿挫,更能强调此时此刻精神上的压抑、困惑。视觉嗅觉,调动感觉。 转入诗歌难点的阅读: “忽魂悸以魄动”之前多么光明,日月同辉;多么奢华,金银为台;多么壮观,群仙汇集。然而诗人竟到此戛然止笔,悸然长嗟。此时此刻,既没有外来的惊扰,又没有异响的惊动,是什么使诗人魂悸?是什么让他动魄?是什么让他长叹?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推举一人代表发言,言之成理,白圆其说即可。 简短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对诗人所发出的感慨这一部分的阅读。 课堂教学当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诗无达诂。遇到疑问,句不离篇。 联系背景,知人论世:这段梦境的描写可以理解为指几年来的宫廷生活的反映。 李白费尽心力进入官场,结果赐金放还;费尽心力寻仙道,结果天上人间一样。不难体会李白此时此刻的心情:即使进入了神仙世界,也可能因为某个缘由,而被赶下界来,最终只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借寄情山水来代替对人间富贵、对飞升成仙的追求。 在梦醒时分,心一落千丈身直坠深渊,再用一幅直观的图来描述前前后后,那就是“现实一梦幻一现实”。所有的梦都破灭了,一个“失”字中隐含了诗人多少堕入虚空的无奈的叹息。 最后,诗人在低徊失望中吟留作别。诗人不禁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慨!感慨之余,作者终于表露心迹:我之所以离去,去访山寻仙,是为了远离这里黑暗的现实,去效法谢公,徜徉山水之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摧眉折腰”,即低头弯腰。这把那阿谀奉迎、吹牛拍马、送礼贿赂、丧失人格尊严的奴颜婢膝的丑态形象化。李白能这样做么?他在皇帝面前尚且傲骨铮铮,更何况对那些权臣贵戚呢!梦境是理想幻灭后幽愤心理的特殊反映。之后慨叹,乃至决绝,是诗人梦醒后的心路历程。“古来万事”像东流水,人生亦如此,一去不返,转瞬即逝。诗人此时已过不惑之年,而宏图未展,其焦虑之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之感都寓其中。尽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满太行,尽管心里矛盾重重,难割难舍。但这个愿意当剑侠,当酒仙,却不愿当奴才的李白最终还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了。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学后记,附在随笔本中。 除上述内容外,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注重感情投入,以激情唤起激情。“情”是诗歌的生命,“情”更是诗歌教学的生命。教学中,我们只有投入真情,设身处地的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融入诗人的情感空间,激昂处还以激昂,委婉处还以委婉,如此才能更好感染、引导学生。 其次,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诗歌教学尤应如此。在教学实践中,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点燃学生诗情的最佳的方法。我认为,这堂课,不仅要书声朗朗,还要诗意盎然,故特别注意各个环节的过渡。 板书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行文思路:现实一梦境一现实 心路历程:幻灭一慨叹一决绝 反复诵读,联想想象 找准动词,算上修辞 找到名词,附上情思 视觉嗅觉,调动感觉 遇到疑问,句不离篇 联系背景,知人论世 教学总结: 这篇诗歌比较长,我觉得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首诗,首先应该要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识,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通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理出了诗歌的层次,然后再具体分析。分析过程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环环相扣,配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抓住意象,配合关键词,解读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训练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应该说,整堂课是比较连贯流畅的,但在教学设计的上,还是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方法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转让协议回购2025年
- 基于人工智能的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智能运维技术研究报告
- 2025版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劳务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水产品退换货及售后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原料直销与采购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厂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光伏电站销售与融资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城市排水系统经济合同
- 2025版高空作业吊篮安装与安全责任追究合同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租赁及场地租赁期限调整协议
- 2024年曲靖市富源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
- 医院精麻药品处方授权考核题(含答案)
- T/CNFAGS 16-2024绿色甲醇分级标准(试行)
- 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2024 年版)解读
- 市场营销专业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
- 购买阴地协议书
- 数学-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
- 员工补缴社保协议书
- 委托房屋托管协议书
- 《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2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