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题一.基础知识演练1.注音 颓( )鳞( )遂( )荇( )与( )奇者 藻、( )荇( )2.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两岸石壁,五色( ):_ 晓雾将( ):_( )竞跃:_ 未复有能( )其奇者:_3.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欣然起行( ) 水中藻荇交横( ) 如吾两人者耳( )月色入户( )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 )4.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6.翻译下列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二.课内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和_。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翻译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意思是_,成语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本文选自_,作者_,字_,号_,_(朝代)_家、_家,与父_、弟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2解释加粗的词语。遂至承天寺_庭下如积水空明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 _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 。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 。1.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字 ,号 。2.填补原文空白。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内外延伸阅读(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词语。 念: 遂: 盖: 但: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第二层,写景,写了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二)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 (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 (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 (6)书以付过: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 地点: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参考答案】一.1、tu ln su xng4、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2、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与:参与,这里指欣赏。3.交相辉映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考虑、想到 参与,这里指欣赏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愉快地,高兴地交叉错杂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连词,只是,不过5.ABCD 6.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起)实在是人间天堂。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二(一)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月光 竹柏影 比喻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n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3.5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4.应是相同时间不同地点.(三)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通明 华阳隐居2.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 未复者能与其奇者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三、(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二)1(1)它的源头(2)沿着 (3)是 (4)看,看到(5)睡 (6)写 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 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 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 比较阅读(一)语段点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遂至承天寺:_。积水空明:_。盖竹柏影也:_。但少闲人:_。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4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征?答:_。(二)迁移过关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给加粗字注音。缥碧( )夹岸( )轩邈( ) 鸢飞( )经纶( )窥谷( )2用原文语句填空。作者对富春江总的印象是_。写水清的句子是_。写水急的句子是_。从听觉写景色的句子是_。文中议论的语句是_。3下列句中未用对偶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4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一)1于是就 形容水的空无澄澈 原来是 只,只是2月光3月光的轻盈荡漾4语言朴素自然,富于诗情画意(二)1pio ji xun yun ln ku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3D 4A 比较阅读(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下面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欣然起行(高兴地)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8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房地产公司工作总结范文
- 社交媒体对品牌营销影响分析
- 汉字六书课件
- 汉字教学课件
- 水轮机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大型设备吊装与安装方案
- 机电设备安装废弃物处理方案
- 水稻育苗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新专长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电气专业求职个人简历模板5篇
- 创新基础(创新思维)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02jrc901b电子海图操作jan中文说明书
-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井下管路安装、维护管理规定
- GB/T 7967-2002声学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
- 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
- GA/T 1162-2014法医生物检材的提取、保存、送检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