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对比阅读.doc_第1页
世说新语对比阅读.doc_第2页
世说新语对比阅读.doc_第3页
世说新语对比阅读.doc_第4页
世说新语对比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题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雪骤撒盐空中差可拟 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 入门不顾下车引之 太丘舍去2、 翻译下列句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惭,下车引之。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4、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 家君:5、咏雪中的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6、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甲文)咏雪(略)(乙文)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甲文选自 (朝代)人 (姓名)组织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2、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 。乙文则是(用课文原句填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敝人 卑职 陛下 令尊 寡人 足下 令郎 老朽 麾下敬词有 谦词有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C裁如星点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解释下列词语内集 俄而 欣然 智子7.翻译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暮而果大亡其财。88.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110. 假如你是这“邻人”,在知道被怀疑后,你是否会去跟那“富人”说明真相,为什么? 三、 (甲文)咏雪(略)(乙文)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注释】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白雪纷纷何所似而深奇爱之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撒盐空中差可拟 3.“琼以状闻”有以下三种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 B、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 C、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 咏雪与黄琬巧对中,两位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的方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四、【甲】陈太丘与友期行(略)【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偷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偷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诣:拜见。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进火:烧火。箅(b):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竹箅。馏:蒸饭。糜:粥。识:所收获的知识。志:记得。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1、解释下列几个加点的字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3)俱委而偷听( ) (4)言无遗失( )2、上面两段文言文中都有一个通假字,请找一个,并指出所通的字。(1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4、甲乙两文都以小孩子为主人公,甲文侧重表现 乙文则侧重于表现 5、结合选文,简单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五、甲陈太丘与友期行,(略)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诺,期返而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故人来,方与之食 恐其自食其言也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六、甲陈太丘与友期行(略)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及 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4、文段理解。(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七、(甲)陈太丘与友期行(略)(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虞(y)人:侍卫。焉之:到哪里。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4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_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主题: 感受:八、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略)乙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释】镒:二十两。 馆:这里指家。 诗:这里指诗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2、翻译下列句子。(4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宜尔子孙承承兮。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九、【甲】陈太丘与友期行(略)【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王冕读书)【注释】已:止,罢。已而:过后。曷:何,怎么,为什么。依:投靠。恬:安然。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相委而去( ) (2)辄默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太丘舍去 冕因去 B元方入门不顾 窃入学舍C未若柳絮因风起 冕因去 D下车引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的品质。5、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十、【甲】陈太丘与友期行(略)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与成语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相委而去/虚与委蛇 B.元方入门不顾/不屑一顾 C.久而益敬/精益求精 D.孤法卿父/不法常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3.【甲】文与【乙】文在叙述情节和刻画人物时都运用了 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