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精品.doc_第1页
厦门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精品.doc_第2页
厦门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精品.doc_第3页
厦门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精品.doc_第4页
厦门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精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 目:厦门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前言水是人生命的源泉,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现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人类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领域。给水排水工程是由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投资占给水排水工程的总投资的70%左右,长期以来备受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营、和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是贯穿给水排水工程整体工程流程和链接所有工程环节和对象的通道和纽带,给水管道系统和排水管道系统在功能和顺序上虽然前后不同但两者在建设上却始终是平行进行的。做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实践学习和设计是我们自身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最好环节。学生通过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能使我们具有掌握查阅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产品目录的方法,提高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的水平,作好一个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练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详细计算和培养一定的理论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提高方案的比较、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培养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熟练专业软件应用。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 厦门 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二、 原始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1张,比例为1:10000。2、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平均楼层和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分区人口密度(人/公顷)平均楼层给排水设备淋浴设备集中热水供应4004+3007+3、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1) A工厂,日用水量100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4000吨/班,工人总数3000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1200人,其中热车间占 30 %,使用淋浴者占 40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20 %。2) B工厂,日用水量80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3000吨/班,工人总数5000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2000人,热车间占 30 %,使用淋浴者占 80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40 %。3) 火车站用水量为 L/s。4、城市土质种类为粘土,地下水位深度为 8 米。5、城市河流水位: 最高水位:85米,最低水位:70米,常水位: 75米。三、课程设计内容:1、城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1) 城市给水管网定线(包括方案定性比较);2) 用水量计算,管网水力计算;3) 清水池、水塔容积计算、水泵扬程计算4) 管网校核;(三种校核人选一种)5) 绘图(平面图、等水压线图)2、城市排水管网初步设计。1) 排水体制选择2) 城市排水管网定线的说明;3) 设计流量计算;4) 污水控制分支管及总干管的水力计算;5) 任选1条雨水管路的水力计算(若体制为分流制);6) 绘图(平面图、纵剖面图)四、设计参考资料1、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或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5册2、给排水管道系统教材五、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中英文前言、目录、设计计算的过程、总结)2、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1张,比例尺为1:10000(1号图);3、给水管网等水压线图1张(3号图);4、污水总干管纵剖面图1张(由指导教师指定某一段,长度大约1000米左右)(3号图);六、要求1、按正常上课严格考勤;2、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楚,书写端正,无错别字;图纸线条、符号、字体符合专业制图规范);3、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七、其他:1、设计时间: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第15、16周 12月16号-12月28号)2、上交设计成果时间: 16周周五下午第二章 给水管网设计和计算2.1 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该市西北方向有一条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河流,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由于,水源处于城市一侧,而且城市东西方向跨度较大,故采用分区供水。2.2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市政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分区人口密度(人/公顷)面积(公顷)人口数(人)1区4002183.858735402区3001075.64322692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一区总人口87.35万人,参考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教材表42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区,为大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390L/(人d),故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390L/(人d),用水普及率为100%。二区总人口32.3万人,参考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教材表42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区,为小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370L/(人d),故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370L/(人d),用水普及率为100%。2.2.1 一区最高日用水量1.一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人d);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设计年限10年内人口增长为98万;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39010-398104100%=382200 m3d2. 一区工业用水量(1)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量Q2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Q2=(500030%35+500070%25)/1000=140 m3d(2)工业企业职工的淋浴用水量Q3 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B工厂:班次总人数热车间人数一般车间人数用水量(m3d)最大班2000600140051.2甲班1500450105018.96乙班1500450105018.96淋浴用水量:Q3 =51.2+18.96+18.96=89.12 m3d(3)工业生产用水量Q4 一区Q4 =8000 m3d3. 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次1.0L计算,每天浇洒2次Q5 =1075.6410420%1.010-32=4302.56 m3d绿化用水量Q5=1075.64104 30%210-35%=332.692 m3d4.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算 Q7=0.2(Q1+Q2+ Q3+Q4+Q5+Q6)=79012.87 m3d 最高日设计流量Qd:Qd1.20(Q1+Q2+ Q3+Q4+Q5+Q6)=474077.25m3d2.2.2 一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h=KhQd/86.4 Kh=1.3Qh=7133.12L/S 2.2.3 一区清水池调节容积清水池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0% W=10%Qd=47407.725 m3取整 W=47400 m32.2.4 二区最高日用水量计算1. 二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Q1=qNf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人d);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设计年限10年内人口增长为36万人;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Q1=qNf=37010-336104100%=133200 m3d2. 二区工业用水量(1)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量: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Q2=(300030%35+300070%25)/1000=84 m3d(2)工业企业职工的淋浴用水量: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B工厂:班次总人数热车间人数一般车间人数用水量(m3d)最大班120036084015.36甲班90027063011.52乙班90027063011.52淋浴用水量:Q3 =15.36+11.52+11.52=38.4 m3d(3)工业生产用水量:Q4 =10000 m3d3. 二区市政用水量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米路面每次1.0L计算,每天浇洒2次Q5 =2183.8510420%1.010-32=8735.4 m3d绿化用水量Q5=2183.85104 30%210-3 5%=655.15 m3d4.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算 Q7=0.2(Q1+Q2+ Q3+Q4+Q5+Q6)=28542.59 m3d 最高日设计流量Qd:Qd1.20(Q1+Q2+ Q3+Q4+Q5+Q6)=171255.55m3d2.2.5 二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h=KhQd/86.4 Kh=1.6Qh=3171.40L/S 2.2.6 二区清水池调节容积清水池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0% W=10%Qd=20550.67 m3取整 W=20500 m32.3 管网水力计算2.3.1 一区管网水力计算1. 最大时集中用水量B厂的集中出流设在6节点,最大时集中流量为:q=95.24L/S2. 比流量计算Qs=( Qh-q)/LQs=(7133.12-95.24)/15596.9=0.4512L/(ms)Qh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L/sq为大用户集中流量L/sL管网总的有效长度 m3. 沿线流量计算qi-jq si-ji-j有效长度;mq s比流量表2-1 沿线流量计算表管段中任一点的节点流量等于该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qiq: 折算系数取.q :相连的各管段沿线流量和表2-2 节点流量计算表2.3.2 环状管网流量分配计算与管径确定1. 根据节点流量进行管段的流量分配,分配步骤: 按照管网主要方向,初步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并选定整个管网的控制点。 为可靠供水,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之间选定几条主要的平行干管线,这些平行干管中尽可能均匀的分配流量,并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与干管线垂直的连接管,其作用主要是沟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一些输水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户,平时流量不大,只有在干管损坏时 才转输较大的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以较少的分配流量。2.管径的确定各管段管径从界限流量表中查得。3.流量初分配,管径初选择如下表:表2-3 最大时流量分配表2.3.3 环状网平差(最高用水时)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管径为基础,将最高时用水量分配、管段流量进行管网平差,详细采用哈工大平差软件。平差结果见附表一。2.3.4 二区管网水力计算1. 最大时集中用水量A厂的集中出流设在32节点,最大时集中流量为:q=117.16L/S2. 比流量计算Qs=( Qh-q)/LQs=(31711.40-117.16)/27936.7=0.1083L/(ms)Qh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L/sq为大用户集中流量L/sL管网总的有效长度 m3. 沿线流量计算qi-jq si-ji-j有效长度;mq s比流表2-4 沿线流量计算表管段中任一点的节点流量等于该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qiq: 折算系数取.q :相连的个管段沿线流量和2-5节点流量计算表2.3.5 环状管网流量分配计算与管径确定1. 据节点流量进行管段的流量分配,分配步骤: 按照管网主要方向,初步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并选定整个管网的控制点。 为可靠供水,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之间选定几条主要的平行干管线,这些平行干管中尽可能均匀的分配流量,并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与干管线垂直的连接管,其作用主要是沟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一些输水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户,平时流量不大,只有在干管损坏时 才转输较大的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以较少的分配流量。2. 径的确定各管段管径从界限流量表中查得。3. 量初分配,管径初选择如下表。表2-6 最大时流量分配表2.3.6 环状管网平差(最高用水时):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管径为基础,将最高时用水量分配、管段流量进行管网平差,详细采用哈工大平差软件。平差结果见附表二2.4 二级泵站二级泵站的计算:一区:清水池最低水位地面标高88.00m。从水厂向管网两条输水管长为580m最高时管中流量为3566.56L/s,依此每条输水管渠的管径选为1500mm,沿程水头损失为0.032=0.06m,吸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按3m计, 9点为控制点,其地面标高为90.00 m ,控制点需要的服务水头为思层楼即20m。取最不利管段3-6-2-1-7-8-9,管网水头损失为h=6.75m。安全服务水头为2m最大时水泵扬程Hph+20+3+(90-88)+2+0.0633.81m二区:清水池最低水位地面标高88m。从水厂向管网两条输水管长为2250m最高时管中流量为1585.7L/s,依此每条输水管渠的管径选为1300mm,沿程水头损失为0.022=0.04m,吸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按3m计,35点为控制点,其地面标高为89.8 m ,控制点需要的服务水头为七层楼即32m。取最不利管段15-16-17-18-19-20-21-22-34-33-32-35,管网水头损失为h=12.66m。最大时水泵扬程Hph+32+3+2+(89.8-88)+0.0451.68m2.5 消防校核一区消防校核:该市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三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0L/s,从安全和经济角度考虑,失火点设在9节点、10节点和11节点,消防时管网各节点的流量除9、10、11节点各附加100L/S的消防流量外,其余各节点的流量与最高时相同。消防时管网平差结果见附表三。清水池最低水位地面标高88.00m。从水厂向管网两条输水管长为580m最高时管中流量为3566.56L/s,依此每条输水管渠的管径选为1500mm,沿程水头损失为0.042=0.08m,吸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按3m计,9点为控制点,其地面标高为90.00 m ,控制点需要的最小消防水头10m。取最不利管段3-6-2-1-7-8-9,管网水头损失为h=7.96m。安全服务水头为2m最大时水泵扬程Hph+10+3+2+0.0823.04m33.81m满足要求。二区消防校核:该市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二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55L/s,从安全和经济角度考虑,失火点设在35节点和36节点,消防时管网各节点的流量除35、36节点各附加55L/S的消防流量外,其余各节点的流量与最高时相同。消防时管网平差结果见附表四。清水池最低水位地面标高88.00m。从水厂向管网两条输水管长为2250m最高时管中流量为1585.7L/s,依此每条输水管渠的管径选为1300mm,沿程水头损失为0.022=0.04m,吸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按3m计,35点为控制点,其地面标高为89.3m ,控制点需要的最小消防水头10m。取最不利管段15-16-17-18-19-20-21-22-34-33-32-35,管网水头损失为h=13.82m。安全服务水头为2m最大时水泵扬程Hph+10+3+(89.3-90)+2+0.0428.16m51.68m满足要求。第三章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城市污水管网主要功能是收集和输送城市区域中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污水管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1) 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2) 污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埋深,衔接设计与水力计算; 3) 污水管网剖面图绘制等;排水系统的确定:合流制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受纳水体遭到严重污染,但合流制排水系统工程投资较低。分流制将雨水和污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系统内排放,该系统使污水收集和处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但工程投资较大。厦门市拥有一百多万人,排水设施较完备且该城市雨量丰富,污水和雨水的流量相对较大,因此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3.1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包括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两大部分。查居民生活污水量定额,通常生活污水量为同周期给水量的80%-90%,给水量采用(一区)390,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完善,则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39085%=331.5。则生活污水Q=331.5873540/86400=3351L/s,总变化系数K=1.3故Q1=1.33351=4356.3L/s工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Q=计算得B厂的总流量为Q2=5.47+14.22=19.69L/s工厂生产污水按用水的80%算即Q=(800080%)/8.64=70.07L/s。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作为集中流量排入污水管道,经过收集与城市污水管网汇合进入污水厂处理。3.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由于管线太长,环路太多,为便于计算,选取其中的一个完整的设计管段一区的A-B-C-D-E-F-G进行计算。3.2.1 设计要求污水管道应按非满流设计,不同管段有最大设计充满度要求。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产生淤积的流速。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充数破坏的流速。该值与管道材料有关,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 m /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 m/s.规范规定最小管径对应的最小设计坡度: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我国规定,污水管道在街坊和厂区的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的最小管径为300mm。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管道的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亦称管道埋深。 街坊污水支管起点最小埋深至少为0.6-0.7 m,干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 m. 管道衔接时要遵守两个原则:其一,避免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其二,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的标高,以减少埋深。管道的常用衔接方法有两种:一为水面平接(管径相同时采用);二为管顶平接(管径不同时采用)。污水干管流量计算见表3-1 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见表3-2、3-3表3-2 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管段编号管段长度L/m设计流量Q/(L/s)管道直径D/(mm)设计坡度I()设计流速v/(m/s)设计充满度降落量IL/mh/Dh/m123456789BF540.089.85001.00.630.690.3450.540AB1355.8408.89000.820.850.70.631.111BC422.8620.610000.981.000.750.750.414CD1158.31241.611001.51.340.800.881.737DE730.02910.415002.11.950.81.201.533EG195.94243.618001.92.050.81.440.3723-3管道埋深计算表管段编号标高/m埋设深度/m地面水面管内底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1011121314151617BF89.5089.388.34587.80588.087.461.5001.84AB90.089.389.1388.01988.5087.3891.5001.911BC89.389.288.03987.62587.28986.8752.0112.325CD89.289.187.65585.91886.77585.0382.4254.062DE89.189.085.83884.30584.63883.1054.4625.89EG89.089.0584.24583.87382.80582.4336.1956.617第四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4.1 雨水管网设计流量 根据数理统计理论,暴雨强度i(或q)与降雨历时t和年重现期p之间关系,可用一个经验函数表示,称为暴雨强度公式。其函数形式可以有多种。根据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中规定我国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 ; T-降雨历时, min; P-设计重现期 , a; -待定参数。4.2 雨水管道设计参数雨水较污水清洁得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加上暴雨径流量大,而相应的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且从减少工程投资的角度来讲,雨水管渠允许溢流。故雨水管渠的充满度按满流考虑,即h/D=1,明渠则应有等于或大于0.2m的超高,街道边沟应有等于或大于0.03m的超高。1设计流速在雨水进行设计时,所用的最小设计流速应大于污水管渠,满流时管道内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而明渠由于便于清除疏通,可采用较低的设计流速,一般明渠内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2最小坡度为了保证管内不发生沉积,雨水管内的最小坡度应按最小流速计算确定。在街区内,一般不宜小于0.004,在街道下,一般不宜小于0.0025,雨水口连接管的最小坡度不小于0.01.3最小管径为了保证管道在养护上的便利,便于管道的清除阻塞,雨水管道的管径不能太小,因此规定了最小管径。街道下的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为3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03;街坊内部的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一般采用2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0.01。4.3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厦门市雨量充沛,故而采用管网回收直接排入河流的方式,其一是经济适用,降低施工成本;其二充分考虑各因素,且雨水量大全部进污水厂不太现实。由于管线太长,环路太多,为便于计算,选取二区的一个完整的设计管段1-2-3-4-5-6进行计算。 查相关质料得厦门市暴雨强度为:取径流系数为: =0.5本城市的单位面积径流量: =各段汇水面积计算见表4-1表4-1 各管段回水面积管段编号本段汇水面积/ha2转输汇水面积/ha2汇水总面积/ha21-234.93 17.02 2-324.2434.9351.173-428.5151.1787.684-514.1987.68101.875-614.64101.87116.51各管段水力计算见表4-2、4-3表4-2各管段水力计算管段编号管段长度L/m汇水面积F/hm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单位面积径流量q0/L/(shm2)设计流量Q/(L/s)管径/mm水力坡度I/()t2=L/vt2=L/v1234567891-2415.817.0204.31302212.613002.02-3464.451.174.33.494.64840.716403.03-4480.287.687.72.880.67067.018003.54-5349.6101.8710.52.072.77405.918004.15-6314.5116.5112.568.37957.020003.5表4-3各管段水力计算流速v/(m/s)管道输水能力/L/s坡降IL/m设计地面标高/m设计管内底标高/m埋深/m起点终点起点终点起点终点1011121314151617181.623000.8389.789.688.387.471.42.132.349001.3989.689.587.1385.742.473.762.871001.6889.589.485.5883.93.925.52.8375001.4389.489.383.982.476.936.832.8380001.189.389.282.2781.177.0378.03设计总结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完书本的理论知识以后的一个实践环节,它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大演练。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使之更加系统、全面。通过设计实习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并加以弥补,找出自己的优势点和强项,以便更好的联系实际运用。其一,它考察了我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及设计过程的条理性,对各个设计环节的掌握情况。其二,通过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还可以使我自己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为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做了铺垫,更增加了我的实战经验。 其三,学会对多种方案分析比较,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也对这几种可行性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及其使用条件的掌握。也使自己开阔了思路和视野。其四,通过设计实习,锻炼了我的CAD作图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设计,将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做了一次全面的汇合,对自己专业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巩固了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同时锻炼了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而且设计中,我深深体会到理论和实际问题联系不密切,这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改进。这次实习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细微之处间端倪,设计细节不容含糊推搡,实事求是对于设计来说至关重要,按规范和图集要求进行。知识的欠缺使我有了加倍努力的信心,我会以辛勤的付出来收获浩瀚知识的琼浆! 附表一= 迭代次数=23 = 环号= 1 闭合差= -.007 - 管段号 管长 管径 流速 流量 1000I 水头损失 sq (米) (毫米) (米/秒) (升/秒) (米) - 1 920 1000 .97 -763.13 1.04 -.96 .0013 2 462 1000 1.37 -1074.89 1.71 -.79 .0007 3 1146 800 1.49 747.68 2.70 3.09 .0041 4 1468 800 .78 -390.02 .92 -1.35 .0035 sqtotal= .064 dq= -.05 = 环号= 2 闭合差= -.015 - 管段号 管长 管径 流速 流量 1000I 水头损失 sq (米) (毫米) (米/秒) (升/秒) (米) - 1 927 1500 1.85 -3268.16 1.84 -1.71 .0005 2 703 1500 1.98 3497.14 2.11 1.48 .0004 3 648 600 1.32 373.76 3.09 2.00 .0054 4 1198 800 1.01 -508.01 1.50 -1.80 .0035 sqtotal= .064 dq= -.12 = 环号= 3 闭合差= -.049 - 管段号 管长 管径 流速 流量 1000I 水头损失 sq (米) (毫米) (米/秒) (升/秒) (米) - 1 1146 800 1.49 -747.68 2.70 -3.09 .0041 2 1198 800 1.01 508.01 1.50 1.80 .0035 3 1131 500 1.07 210.00 3.07 3.47 .0165 4 475 500 .78 -152.91 1.70 -.81 .0053 5 1146 700 .65 -250.15 .79 -.90 .0036 6 244 800 1.31 -658.56 2.09 -.51 .0008 sqtotal= .096 dq= -.25 = 环号= 4 闭合差= -.046 - 管段号 管长 管径 流速 流量 1000I 水头损失 sq (米) (毫米) (米/秒) (升/秒) (米) - 1 1344 1500 1.42 2515.39 1.09 1.47 .0006 2 1229 1500 1.10 1935.11 .77 .94 .0005 3 960 700 1.26 484.94 2.30 2.21 .0046 4 475 500 .78 152.91 1.70 .81 .0053 5 1131 500 1.07 -210.00 3.07 -3.47 .0165 6 648 600 1.32 -373.76 3.09 -2.00 .0054 sqtotal= .096 dq= -.24 = 环号= 5 闭合差= -.014 - 管段号 管长 管径 流速 流量 1000I 水头损失 sq (米) (毫米) (米/秒) (升/秒) (米) - 1 1146 700 .65 250.15 .79 .90 .0036 2 960 700 1.26 -484.94 2.30 -2.21 .0046 3 801 900 1.22 775.67 1.55 1.24 .0016 4 843 700 1.05 404.70 1.92 1.62 .0040 5 686 400 .78 -98.22 2.29 -1.57 .0160 sqtotal= .080 dq= -.09 =附表二= 迭代次数=29 = 环号= 1 闭合差= .006 - 管段号 管长 管径 流速 流量 1000I 水头损失 sq (米) (毫米) (米/秒) (升/秒) (米) - 1 2909 1000 .97 762.84 1.04 3.03 .0040 2 437 900 .91 580.99 1.07 .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