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炉值班工长技术操作规程目 录39第一章 原料与燃料191. 原燃料条件与管理192. 配料和校正19第二章 高炉操作制度201. 装料制度202. 上部操作调剂制度213. 下部操作调剂制度224. 热制度和造渣制度23第三章 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241. 正常炉况的标志242. 炉况失常的进程和调剂24第四章 停风与送风321. 停风与送风注意事项322. 短期停风与送风333. 长期停风与送风334. 紧急停风与送风34第五章 出铁与出渣34第六章 炉外事故的防止与处理351. 风口突然烧坏、断水处理352. 直吹管烧坏的予防和处理353. 渣、铁口的失常和处理354. 泥炮事故处理355. 紧急停水处理356. 突然停电处理367. 上料系统发生故障的处理368. 风机突然停风的处理369. 热风阀漏水的处理3610. 炉体跑火跑渣的处理3611. 予防炉缸、炉底烧穿36第七章 高炉的开炉准备和焖炉371. 开炉前的准备工作372. 开炉373. 停炉374. 焖炉与送风38第一章:原料与燃料1. 原燃料条件与管理1.1 原燃料技术要求原料是高炉冶炼的基础,精料则是高炉生产获得优质、高产、低耗、安全、长寿的前提条件,是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故此,必须按技术标准购买,生产符合标准要求的原燃料,这样才能使高炉持续均衡、稳定生产。1.1.1 矿石1.1.1.1 高碱度烧结矿技术标准执行YBT42192。 1.1.1.2 酸性球团矿技术标准执行YBT00591。1.1.1.3 高炉用石灰石技术标准执行ZBDS300290。1.1.1.4 高炉用白灰石技术标准执行ZBDS200290。1.1.1.5 高炉用萤石技术标准执行YBT 516793。1.1.2 焦炭1.1.2.1 高炉用冶金焦炭技术标准执行GBG1996941.1.2.2 钢渣 CaOMgO50% SiO216% 粒度:高炉用1050mm 烧结用4mm1.1.3 各种炉料入炉前要有化学成份,无化验成份不准入炉。1.2 原燃料管理制度1.2.1 料仓管理:原燃料入仓前,高炉炉长汇同生产科,首先确定料仓顺序和编号,哪仓上什么品种的料,确认后,让信号室工作人员输入到微机内,输入到微机内的各仓装入品种,不得随意变 更装入品种,必免造成上料及入炉装料的错误,生产科将料仓使用办法及各仓装入品种通知原料车间和厂调度室。1.2.2 上料取样每种原燃料入仓时,取样人员每2小时按取样规定取样化验,(落地矿每仓取一样)确保上仓料成份准确,报入高炉值班室时,做为值班工长的配料、变料的依据。1.2.3 高炉工长要经常检查原燃料的质量与数量,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厂调度室。1.2.4 料仓内料面至料仓容积85时,即算满仓,料仓内料面下降至全容积的30时,即为空仓,应及时上料,以免将大量粉料带入炉内。1.2.5 称量人员也应关注原燃料质量,确保原燃料按质、按量入炉,高炉吃饱吃好做出贡献,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工长。1.2.6 核实料仓品种与化学成份的对应值,以免校料产生错误。2. 配料与校料2.1 配料高炉开炉、配料、停炉下的停炉料,由生产副厂长召集生产技术科,高炉车间及有关人员集体讨论方案,技术科写出配料、停炉方案、工长认真执行,一般日常高炉停风、焖炉和洗炉的配料,由生产科与车间讨论决定,由炉长进行配料计算,并写出操作要点。2.2 校料2.2.1 工长随时作炉料校核,炉长每月做二次炉料校核。2.2.2 每班交班前要校正炉料碱度一次,当配比变化,矿石SiO2波动1.0,烧结矿或球团矿碱度波动大于0.1,焦炭灰份波动1时,工长应及时校对和调整灰石量。2.2.3 生铁含Si量超出规定范围时查明原因,但风温已达到或接近调剂范围极限时,应调剂负荷,一般情况每次调焦或调矿数量,工长依本炉实际情况调剂。2.2.4 原燃料质量(包括转鼓指数,粒度筛分,生焦或蜂窝焦,水份等)有明显变化时,应调剂焦炭负荷及熔剂用量变化较大需再调焦炭负荷。2.2.5 炉温正常生铁中含S升高,或炉渣碱度超出规定范围,连续两炉以上者,查明原因及时调剂炉料。2.2.6 采用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时或由其它原因造成的炉料亏尺较深时,应酌情减轻焦炭负荷。2.2.7 金属附加物要均匀加入,注意对炉温和含S的影响,有变化时,要校正炉料,同时根据加入量适当补加空焦或者调剂负荷。2.2.8 热风炉故障,风温降低时间较长,或长期慢风操作,要按高炉作业实际情况,适当减轻焦炭负荷。2.2.9 炉料结构发生变化,球团矿比(土烧等)增减,更应调整负荷和R2碱度,确保炉温和渣碱度稳定。2.2.10 入炉焦炭水份大于6时,炉顶温度提不上来低于80时,应果断调整负荷或采取其它措施使顶温保持80以上。2.2.11 在冬季和雨季,原燃料的堆比重含水量都较正常,月份有较大变化,要勤加观察,勤调剂。2.2.12 校料时,三班工长应按统一规定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同时必须考虑高炉作业状况和影响高炉的外围其它因素。第二章:高炉操作制度高炉操作制度是根据高炉使用的设备条件、原燃料条件、冶炼的铁种以及提高产量,降低焦化等全面的要求而制定的工作准则。实践证明,炉缸活跃,炉温充沛且稳定,煤气流分布合理下料顺畅且均匀,是高炉顺行的条件。不断地监测高炉炉况,即使在炉况顺行时也毫不放松,使用一切现有手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调节炉况,以保持高炉顺行和正常操作。1. 装料制度1.1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综合装法或分装法,即mpknkp或:mkkppppkk ppkk 或: mppkknkppk等其它方式交叉灵活使用。1.2 正常的装料次序是锰矿(或洗矿料)矿石、焦炭、熔剂或焦矿、熔剂防止熔剂落在边缘,洗炉料须加在边缘,洗炉过程中严禁停风。1.3 高炉正常的装料制度,由值班工长集体讨论,炉长决定,在炉况失常情况下,工长有权临时变更装料制度,如果炉况严重失常发生大的变化,炉长组织,工长讨论,请示厂领导商定。1.4 高炉料线以布料器的下缘做为零点,禁止大小钟料斗装料过满,在高炉停风或排风时,严禁往炉内放料,当发生偏料时,应按最低料线放料。1.5 禁止长期低料线作业,防止打乱炉料正常分布,烧坏炉顶设备,及造成炉顶上部结厚,炉顶温度控制在100300之间,不大于450。2. 上部操作调剂制度高炉上部操作调剂制度与下部操作制定互相影响,根据下部的送风制度及冶炼条件,选择正确的装料制定,从而使炉料得到合理分布,最有效地利用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2.1 料线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料线可加重边缘提高料线可发展边缘,在正常操作时,必须严格按规定料线上料,以免造成布料混乱,在低料线时应迅速补料,严防低料线操作。料线的高低由三班工长集体讨论炉长决定。2.2 批重采用固定焦批,调整矿批的方法。小料批加重边缘,大料批加重中心,而且有促使煤气均匀分布和改善煤气利用的作用,料批的大小由三班工长根据炉况讨论提出,炉长决定。2.3 装料方法正装加重边缘,倒装发展边缘,半倒装疏导边缘与中心,双装利用料层较厚特点,有促进煤气分布均匀稳定的作用,也有堵塞中心气流的作用,分装主要是减少布料矿、焦层的混杂现象,使矿石与焦炭保持明显的层次分布。2.4 不同种类的矿石对布料的影响是与矿石粒度形状和堆比重等因素有关,当装料制度不变时,原则上为:小块矿石加重边沿,大块矿石加重中心,片状加重边沿,粒状加重中心,堆比重大,散沙性小的矿石加重边沿,反之则加重中心。2.5 炉喉煤气CO2曲线的变化情况是进行上部调剂的重要依据,因此,高炉正常情况下,白班取炉喉的煤气样两次,混合煤气样两次。2.6 每周检查一次料尺工作情况,校正大小钟行程,料尺零位,大小钟行程不小于470mm,检查后作出记录,值班工长执行。2.7 试验新的装料制度,由生产厂长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决定。2.8 加空焦、净焦数量10批以下由炉长决定,10批以上报厂长批准。3. 下部调剂操作制度下部操作调剂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高炉合理的初始煤气分布,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炉温充沛稳定,根据客观冶炼条件及高炉行程状况,选择适应的风口风速和鼓风动能。3.1 高炉送风量的大小,取决于料柱透气性和风口断面积(直径大小)。一般情况下各风口直径保持一致,风口直径的变更由炉长提出,报请生产厂长批准。3.2 高炉风量应经常保持稳定,一旦炉况失常或设备发生故障,送风制度要根据修复时间的长短和炉顶温度高低而定。故障排除后,风量恢复快慢,应按炉进程情况具体决定。3.3 全风与稳定的送风制度是炉况顺行的重要保证,长期慢风作业除了影响产量外,还会烧蚀炉墙和造成炉缸堆积。3.4 在高炉能够接受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风温尽可能稳定在最高水平,不要忽高忽低。3.5 减风温可一次减到需要水平,加风温时,一般要缓慢,根据炉况发展趋势,决定增加幅度(每次203050)每次间隔30分钟以上。避免由于加风温过猛引起悬料和过热。3.6 在下列情况下提高风温:3.6.1 炉料负荷重,矿石还原性恶化,预计炉况向凉变化时。3.6.2 下料快,连续两小时显著超过正常批数,但进程尚顺时。3.6.3 风压逐步或显著下降,结合其它仪表综合分析,炉况向凉时。3.6.4 高炉进程正常,且能接受风温时。3.6.5 生铁含硅量降低,硫升高,或接近规定下限时。3.7 在下列情况可减风温:3.7.1 炉况过热或预计炉况向热变化。3.7.2 高炉难行,风压超过正常界限,炉料有停滞现象,而炉温足够时。3.7.3 长期停风(4小时以上)后,复风时。3.8 在下列情况下可增加风量: 减风原因已经消除。 高炉尚未还到全风时。 短期停风后(休风一小时之内可一次复全风)送风量未还到停风前的水平,长期停风后可维持全风量的8090,以后可酌情复全。3.9 有下列情况下,若调剂风温无效时可减少风量: 下料快,连续两小时料速超过规定。 风压下降,风量增加,预计炉况急剧向凉。 炉子进程失常,出现管道筑料或悬料时。 炉子剧凉,风口挂渣(注意防止减压过多造成风口灌渣)。 长时间低料线作业时。3.10 在下列情况下可按放风阀放风: 出铁、出渣失常时(跑大流或泥炮故障堵不住铁口) 偏料、管道悬料而炉缸有足够的热度,渣子流动性好,为改变煤气分布时。 发生直接影响高炉生产的机械和动力事故时,放风应根据炉况情况,立即降到允许的最低水平,若放风时间短复风时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4. 热制度和造渣制度热制度是指炉缸应具有的温度水平,稳定均匀充沛的热制度是高炉顺行的基础,造渣制度是根据原燃料的条件和生铁成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炉渣成份和碱度,确保炉渣和铁水的物理热充足,流动性良好。4.1 炼钢生铁:为获得整体效益,我厂主要生产制钢生铁,其炉温控制按分司内控标准执行,总之炉温不能控制过低,Si应按小于1.0,最好控制在0.40.6之间,炉渣减度1.051.15。4.2 当炉渣碱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值班工长应根据炉况,原料、生铁含硫、焦碳含硫以及渣中氧化镁调剂碱度,二元碱度CaoSio2和三元碱度CaOMgOSiO2要互相参照。对炼钢生铁三元碱度应控制在1.351.50之间,铸造生铁控制在1.21.35之间。4.3 当渣中碱度突然升高时,渣流动性变粘,把炉温控制高些,同时降低渣碱度等降碱度料下还,炉温可恢复正常。4.4 工长经常观察,炉渣断口,流动性及其热制度。4.5 炉凉出格、估计生铁含Si低,含硫有出格危险时,值班工长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炉况不再继续向凉发展。4.6 铁水成份的判断(肉眼)铁水中的硅含量越高,则出铁时发出的火花越少向周围析出的石墨碳越多,并在铁水表面形成积碳(“石墨泡”)炼钢生铁(Si1.0%产生大量火花铁水温度正常时火花较短,而当铁水含有较多的结合碳温度较低时,火花则较长(懒散状)含Si量大于0.60.7的生铁具有灰色(灰口铁)的结晶断口,石墨结晶随着含Si量的降低而增多,含量Si量0.5,断口为白色(白口铁),呈作晶形片状。当高炉向凉时,硫与铁的化合物很容易在铁水表面(特别为沙坝处),发现呈单块的喑色渣(“片冰”)状。即使在炉温正常条件下,如果炉料中含硫量高,炉渣碱度低,脱硫能力差,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4.7 炉渣碱度与温度的判断(肉眼)炉渣中FeO和MnO的含量能准确地表示炉子的温度,温度越低,它们在炉渣中的含量越高,根据凝固的炉渣断口,能够判断出他们的含量和炉子的热度状态。当存在大量的这些氧化物时,炉渣具有独特的颜色,特别是大量喷水后。热炉渣是明亮的有白色边缘,冷炉渣是黑色或褐色(因其含有大量的FeO)。根据冷状态下试验断口,容易判断炉渣碱度,碱性时,炉渣为岩石状,灰白色,酸性渣为玻璃状或具有玻璃状的外皮,熔融状态下的炉渣碱度判断是:酸怀渣拉出玻璃状长丝(长渣)碱性渣拉短丝或根本不拉(短渣)。第三章: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高炉冶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外界条件的波动(原料波动,送风制度波动)都将破坏炉况顺行,引起炉况内煤气分布失常和热制度失常,高炉操作者应该精心地观测炉况,准确等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获得对炉况的正确判断及时采取调剂措施纠正炉况的波动避免冶炼失常,以保持炉况顺行。1. 正常炉况的标志正常炉况的主要标志是:炉缸工作全面均匀活跃,炉温充沛稳定料速均匀,煤气流合理分布其特征是:1.1 料速均匀稳定,无限落、停滞和时慢时快现象无滑尺现象,加料前后面料尺基本一致。1.2 炉料和煤气流分布合理稳定,曲线正常规则近于双峰式,煤气利用好在给定的冶炼条件下,焦比和炉尘吹出量最低。1.3 热状态稳定,能保证获得预想冶炼生铁品种的化学成份。1.4 风量、风压、风温等鼓风参数稳定,在小范围内波动而没有上下尖峰。1.5 渣温充沛,流动性好,渣碱度正常,渣沟不结厚壳,上下渣温均匀,渣色与成份相近,上渣带铁少,渣口破损少,渣中压力Feo%小于0.8。1.6 风口均匀活跃,明亮而不耀目,风口不挂渣,不涌渣,破损极少,1.7 炉顶压力曲线稳定,没有频繁的上下尖峰。1.8 炉顶温度曲线带窄而稳定,东西两点温差40,炉身、炉腰温度正常,无大的变化。1.9 冷却系统出水温无过高过低变化,没有局部或个别水箱温度超正常的现象。1.10 具有稳定的渣皮,能使高炉工作炉型保持固定,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其完整性。2. 炉况失常与调剂2.1 炉况失常的原因2.1.1 原燃料质量变坏,调剂量不当。2.1.2 炉顶布料失常 。2.1.3 热制度不稳定和煤气流的不稳定相互影响互为因果。2.1.4 操作失误。2.1.5 送风制度不正确。2.1.6 炉缸热制度的变化(因煤气变动除外) 焦炭负荷不正确,原燃料成份波动。 炉渣成份不正确,碱度剧烈波动。 冷却设备烧坏,漏水入炉。 经常亏料线作业。 送风制定不稳定,波动大,下部调剂不当。2.1.7 炉型失常和设备缺陷。2.2 炉热2.2.1 炉热征兆 风口明亮,呆滞不活跃,渣铁温度升高,生铁含Si量增加。 随着炉子向热,风压逐渐升高,下部压差和总压差升高。 不易接受风温风量。 下料缓慢,且不稳定,时有停滞和崩落卡料现象。 炉顶温度升高,二点分散展宽,炉顶压力升高,有时出现向上尖峰。2.2.2 炉热调剂 根据炉热情况及程度可增加风量或降低风温,有悬料征兆时,应大幅度的降低风温。 有难行现象时,可临时疏松边缘或减少风量。 若引起炉热的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加重负荷。 在炉况热行时,切忌加风,有条件的可以暂时增加鼓风湿度。 在处理炉热时,注意炉子的热惯性,防止降温过分,引起炉温大幅度的波动。以后要视炉况逐渐恢复风温。2.3 炉凉:2.3.1 炉子“向凉”的原因: 冷却设备大量漏水未及时发现和处理。 长期无计划休风,设备事故或其它事故引起。 炉况不顺,长期或长时间低料线作业,加焦数量不足引起。 原燃料质量变坏,悬料时间长,处理不当。 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炉瘤、渣皮脱落,以及人为的操作失误等。 连续塌料或严重管道行程,未来得及时处理和纠正。2.3.2 炉凉征兆 风口显凉,下料快且顺。 渣子结壳,渣中FeO升高,渣温不足,流动性变差。 风压下降,风量自动上升,下料速度变快,炉身下部煤气静压差降低。 炉低温度降低,炉顶煤气压力升高。 炉子易于接受风温风量。 生铁含Si量连续下降,含S量升高。2.3.3 “剧凉”征兆 风口暗红,有大块生降,涌渣挂渣现象。 风压风量不稳,波动剧烈,两曲线相反方向变动,齿形曲线出现崩料难行或悬料现象。 炉顶压力出现向上尖峰,悬料后顶压下降。 渣子变黑,渣铁温度急剧下降,生铁含S量急剧上升,渣口几乎放不出渣来,风口出来冷铁渣,(此时比较危险)2.3.4 “剧凉”处理 初期如风温有潜力,应及时提高风温,必要时减风量控制料速。 使用加湿鼓风的高炉,应关闭。 如果炉凉因素是长期的,应减轻焦炭负荷。 炉子剧凉且风口涌渣时,风量应减到风口不至灌渣的程度,严防悬料,减风速度应视风口情况而定不可过猛,以免造成风口灌渣,减风待料下匹时为止。 风口窝渣且悬料时,只有在渣铁挂除后才允许坐料,打开渣口,进行喷吹,当个别风口灌渣时,不急于放风,防止灌渣。 风口窝渣,应迅速打开渣口排除凉渣,并立即组织出铁并大喷,想尽方法将凉渣凉铁出净。 炉子剧凉时,根据情况可连续加几批净焦。 高炉凉行时,应首先检查冷却设备是否漏水,如发现漏水要及时处理,经常性的一边显凉,应缩小显凉方位的风口直径。 在预防悬料,崩料时,可短期采用较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 风灌渣威胁消除时,才允许恢复风量。 若采用上述措施无效,可停风,并将风口烧透,排除凉渣,然后送风。2.4 边沿煤气流发展,中心过重2.4.1 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会造成煤气的热能,化学能不能充分利用,并使炉身很快受侵蚀破坏,如果长期发展边缘,会导致炉缸中心堆积,炉缸变冷,焦比升高。在发生连续塌料、管道悬料坐料时会使边缘煤气突然加重引起炉身上部炉墙结厚危险性很大。2.4.2 征兆 煤气CO2边缘下降,中心CO2上升,煤气曲线的最高点向中心移动,甚至呈馒头状,混合煤气CO2含量降低coco2比值升高。 下料不均,料尺有滑落台阶下料加快。 初期风压水平低,曲线死板悬料前风压稳降,风压易突然冒尖并悬料,休风,低压和悬料后恢复困难,严重时不接受风量。 顶压频繁出现向上尖峰有突然升高的现象。 炉顶温度升高,东西炉顶温度差增大且点分散带宽。 炉腰炉身冷却水温度升高及炉墙温度升高,波动大。 炉温高时,风口明亮耀眼,但焦炭不够活跃,炉温不足时风口极不均匀,部分风口出现熔结大块和涌渣现象。 炉缸温度下降,渣铁物理热低,上下渣差别大,生铁中含硫与渣中FeO均升高(炉缸中心不活的缘故) 炉顶煤气灰吹出量增加 发展到严重时,炉体水箱损坏风口前期上部坏,后期下部坏。2.4.3 处理 改善装料顺序,逐步加重边缘负荷,如中心“堵塞”时、可先疏松中心后,再加重边沿。 根据失常程度加净焦,减轻焦炭负荷。 在边缘发展初期,可增加风温,以提高炉温。 其它上部调剂方法效果不大时,可降低料线,但不可过多。 长期边缘发展,上部调剂无效可缩小风口直径。 如因原燃料粉末多引起,尽可能提高原燃料强度,改善粒度,提高筛分效率。 在悬料坐料后,应酌情加净焦。2.5 边缘煤气流不足,中心过吹2.5.1 原因 上下操作制度不适宜,调剂不当,动能过高,料线过低正装多。 原燃料粒度过小,粉末多,焦炭强度过低,边沿负荷过重,造成边沿煤气流不足。2.5.2 征兆 边缘Co2含量高出正常中心下降,煤气Co2曲线呈漏斗状。 风压高且波动,不接受风量,出铁或出渣前,风压显著升高,出铁后降低,塌料后,风量下降较多,且不易恢复。 料速明显不均,特别在出铁、出渣前料尺有停滞,出铁后料快、塌料后易悬料。 炉顶煤气压力不稳且降低,曲线经常出现向上尖峰,上部压差低,下部压差高。 炉腰冷却水温下降,炉墙温度降低。 风口工作不均,有时个别风口有涌渣现象降大块,但不灌渣。 上下渣温差别大,上渣凉、下渣热、上渣带铁多。不好放渣,严重时,渣口大量破损。 炉顶温度带窄。 长期边沿气流不足,易引起炉缸边沿堆积,严重时风口前端及下部烧坏。2.5.3 处理 改变装料制度,减轻边缘负荷,疏导边缘,抑制中心。 加大批重或提高料线。 长期边缘重,中心轻,上部调剂无效时,可扩大风口直径。 如边沿气流不足是由于原燃料质量恶化引起的,除临时采取上述措施外,须立即改善原燃料质量。 适当降低炉渣碱度或其它措施改善炉渣流动性。 如疏松料柱,可集中加净焦而后补入矿石。 可适当减少风量降低冶炼强度。2.6 管道行程2.6.1 管道行程是高炉断面某一局部煤气流过分发展的表现。管道的产生是由于原燃质量变坏,风量与料柱透气性不相适宜,热制度波动低料线作业,布料器失常及各风口进风不均匀等所造成。2.6.2 征兆 边缘煤气流过分发展容易导致边缘管道,其征兆和边缘轻的征兆相似、风压、风量的波动显得更大更频繁,长期管道能导致上部结厚及炉凉。 边缘煤气流不足,容易形成中心管道,其征兆和中心过轻的征兆相似。 风压、风量不稳,并急剧波动,初期风压低风量自动增加,在发生塌料后,管道堵塞风压回升,风量锐减成呈锯齿状。 炉顶煤气压力不稳定,出现较大的向上尖峰。 炉顶煤气温度曲线显著分散,管道方位温度显著升高,某点单独成线。 管道方向的炉喉温度偏高,曲线分散。 料尺下降不匀,管道位于料尺方位时,料尺下降迅速,逐渐陷落,装料后料线突然升高,管道位于边缘时,料尺停滞,漏料时便陷落。 煤气曲线不规则,管道处曲线下凹。 风口工作不均匀,不稳定,出现生料,渣铁凉,生铁含S高等现象。 管道严重时,上升管发生炉料撞击声,顶温急剧上升。 炉尘吹出量显著增加。2.6.3 管道行程的处理 管道位置确定后,暂变更布料器的工作制度,将矿石堆尖装入管道。 风压急剧下降,风量突然上升时,应立即减风比原来低一些水平,炉热时可降低风温。 临时采用13批倒双装料压管道,或采用抽焦补矿法稳定煤气流。 放风坐料破坏管道,回风风压要低于原来水平。 变更装料制度,减轻边沿负荷。 管道严重时要适当加净焦,以疏松料柱和防止炉凉。 如因设备,炉型缺陷,在某处经常发生管道,应暂时将该方位的风口缩小或堵死。2.7 偏料2.7.1 两料尺相差超过0.5m时,即为偏料,发现长期偏料,首先检查: 料尺零位是否准确。 炉墙部分被侵蚀或结瘤造成高炉内型不规整。 大、小钟关闭是否为一个声音,布料器工作是否正常,装料设备中心是否对正。 各风口进风严重不均(个别风口吹管不干净)。 炉喉钢砖。2.7.2 偏料征兆 顶及炉身温度曲线带明显分散。 低料面一边的炉喉Co2含量少,且风口有剧烈升降。 各风口及上下渣的温度差别大。2.7.3 偏料处理 基本与处理管道相似。 如经常发生偏料的高炉,应及时检查装料设备和探测炉瘤,消除偏料的根源。 适当调整风口面积。2.8 低料线2.8.1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上料,以致探尺较正常规定低0.5m以上时为低料线。低料线造成煤气分布紊乱,矿石不能进行正常预热还原,它是造成炉凉和不顺的重要原因,必须及时处量。2.8.2 低料线处理 由于上料系统故障,估计低料线不能在一小时内恢复时,应立即减风至炉况允许的最低水平,待装料正常后再恢复风量。 由于冶炼原因,(崩料或悬料)而造成低料线时,应酌情减风,以防止炉凉。 估计低料线在一小时以上时,应适当减轻负荷,以免炉凉。 为减少低料线对气流分布的恶劣影响,在低料线过程中,可采取适当疏松边缘和稍许减风的措施。2.9 连续塌料高炉煤气流分布失常与炉缸制度破坏都会引起塌料,连续塌料影响到矿石的预热和还原,塌料严重时,能促使炉缸急剧向凉,甚至造成风口灌渣的炉凉事故,发生连续塌料时,值班工长应报告炉长。2.9.1 塌料征兆 料尺连续出现停滞和陷落现象. 风压、风量不稳,剧烈地呈锯齿状波动,炉子接受风量能力逐渐变坏, 炉顶煤气压力出现上涨尖峰,剧烈波动,煤气压力逐渐变小。 炉温剧波动,严重时,渣铁温度显著下降,渣子难放。 炉顶煤气灰吹出量增加 风口工作不均匀,不稳定,部分风口有升降,涌渣现象,严重时风口自动灌渣。2.9.2 处理(塌料) 塌料出现后,应首先分析原因,然后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由于炉热引起塌料,可暂时减风温,如果是由于炉凉,或原料质量变坏引起塌料,则应首先减少风量。 塌料严重时,暂时采取比较疏松边沿的装料制度,并相应减轻焦炭负荷,或适当补加净焦,增加半倒装。 出铁后放风坐料,重新改善煤气分布,送风时风压应低于放风前压力。 塌料时,禁止加风和风温,若炉凉,减风提高风温。 经常产生塌料时,应注意否有瘤产生,是否装料制度不合理。 连续塌料和难行时,炉温应适当控制偏高,渣碱度控制偏低,以利恢复炉况。 若塌料多是由于低炉温与高碱度低温与高碱度所引起,则不应采取减风温的方法,应酌情减少风量,上部可加矿较酸炉料(不上灰石)以降碱度, 只有在炉况转顺,塌料完全消除,炉温回升时,才能逐步回复风量,酌情增加负荷。2.10 悬料高炉炉料停止下降12批为悬料2.10.1 征兆 炉料下降极慢或完全停止。 总压差由于上压差或下压差升高而升高。 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上部悬料的特征是一般风压先低而后升高。随着低风压的出现,常有几批料下降较快,下部悬料的特征是风压徐徐升高,悬料后突然高涨,下部压差高出正常许多。 顶温上升,各点相重叠。 炉顶煤气压力下降。 风口前焦炭不活跃或不动。 当上述正常时仅尺不动或极慢,应检查料尺。2.10.2 处理当发现悬料的征兆时,首先要冷静思考,区别是什么性质的悬料,并立即处理,当连续两次坐料不下,工长应报告炉长,共同研究慎重处理、达到料尺自由活动,然后逐步恢复正常操作。 若炉热且有悬料征兆时,可酌情猛减风温。 料尺不动可放风坐料,当机立断分秒必争(注意防止风口灌渣)坐料后,回风压力要低原来水平。 如果必须重复坐料,则要在第一次坐料后经过30分钟以上方能坐料,如放风,料仍不下,可采取出净渣铁休风的办法。 当冶炼炼钢铁时并且炉温正常,应首先降低风温,而后降低风量,视风压上升的程度而定,当炉子较凉时,必须首先降低风量。 如悬料是由于炉温低碱度高引起,则应减低风量,禁止送冷风。 坐料前,应充份出净渣铁,防止风口灌渣。 坐料后,可临时采取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减轻焦炭负荷。 连续悬料,应缩小料批,集中加些净焦并减轻焦炭负荷。炉温要控制偏高碱度要控制的偏低。 在炉温向凉情况下,特别是当风口存在炉渣或者是在坐料期间可能出现炉渣时,要仔细地观察风口状态,通过放风阀逐渐降低风压。 如悬料特别严重,多次坐料仍无效,可采取定压操作或堵部分风口的措施。 顽固悬料时,可先将渣铁口打开喷吹,若仍不见效,则可采用送冷风或卸下渣口小套,空吹 的办法,采取此措施,要报厂部批准,此法一般不能轻易采用,即使决定送冷风时间不易过长,与此同时要配合洗炉措施。若由于高碱度而引起顽固悬料,要禁止送冷风。 冷悬料比较顽固难处理,每次坐料后都应加净焦,并根据炉况减负荷。2.11 炉墙结厚2.11.1 原因 上部结厚主要是由于边缘管道时间长处理不当,原燃粉末多,亏料线作业时间长,上部温度高经常发生上部悬料,冶炼高炉温铁时易于发生。 下部结厚是由于炉温渣碱度大幅度波动,炉况长期失常所致,冶炼低炉温铁时易于发生。 冷却设备长期漏水或堵风口时间太长。 高炉结构不合理,大钟、炉腰直径比不适宜。2.11.2 征兆 炉况不顺,热风压力不稳定且高,风压、风量关系不适宜,不接受风量,风温的变化。 炉况难引,经常再现偏料,管道、崩料、悬料、变更装料制度,还不到预期的效果。 下部炉墙结厚,经常出现边缘自动加重,上部炉墙结厚煤气圆周四点出现严重不均,CO2曲线第一点高于第二点,严重时第二点高于第三点的现象。 高炉发生崩料,在炉顶煤气压力记录图上,由于煤气发生频繁大幅度的冲击,而出现多个有代表性的上尖峰,在大料钟动作时,也没有下尖峰。 炉尘吹出量增加,且粒度增大。 冷却水温度和炉墙温度下降。2.11.3 处理2.11.3.1 上部结厚 边沿重,则及时发展边沿,同时减轻焦炭负荷,尽可能改善原材料粒度强度,保持炉况稳定顺行,如边沿轻则可采取集中加焦,加轻料方法洗炉由炉长决定,报请厂长批准。 上述措施无效,停风降料面炸瘤,炉长决定,报厂长批准。2.11.3.2 下部结厚 维持顺行稳定的送风制度,热制度和造渣制度,碱度控制稍低些,炉温控制稍高些。 用热酸料洗炉,集中加净焦然后减轻焦炭负荷。 炉墙局部长期结厚应检查水箱是否漏水,或采取降低该处水冷强度时措施。 有计划的用荧石洗炉,由炉长决定,厂长批准。2.11.3.3 附洗炉注意事项 洗炉前首先提高炉缸温度,降低炉渣碱度,必须保持炉况顺行,铁中Si控0.7-0.9%在保证洗炉时,不出废品的情况下,碱度比原来水平降低0.050.10。 减轻焦炭负荷,全风操作,用较低的风温发展边沿煤气。 当炉身温度显著上升,风压曲线划圆时,方可加洗炉料。 洗炉剂为荧石、锰矿等。 洗炉采取正装入炉,确保落在边沿,加入量可用集中与分批相结合。2.12 炉缸堆积2.12.1 原因 一般由于焦炭强度变坏,低炉温,高碱度、慢风作业时间较长,风速过低,冷却设备漏水,冶炼铸造铁,高炉温高碱度,操作等造成。 长期边沿重,炉缸边沿结厚。 长期中心重,造成中心堆积。2.12.2 征兆 中心堆积:上渣率显著增加,出铁后放上渣时间间隔缩短。 接受风量变坏,放渣出铁前憋风难行,出渣出铁时,料显著变快,憋风现象暂时消除。 风口下部不活跃,易涌渣、灌渣、风口易损烧坏,且多在下部。渣口难开,带铁,伴随渣口烧坏较多。 铁口深度易维护,打泥量减少严重时铁口难开。 边缘堆积时,水箱温度下降。 炉喉温度低于正常水平,炉顶温度波动大。 铁中Si高,铁水暗红前后差别大。 中心堆积时,一般为上渣热下渣凉,边缘堆积时,一般为上渣凉,下渣热。2.12.3 处理 渣口严重带铁时,出铁后应打开渣口进行喷吹,若连续烧坏渣口,则应暂时停止放渣。 风口漏水,应更时更换,若风口烧坏情况严重,或连续烧坏,在更换风口后应暂时堵死。 适当增加出铁次数。 冶炼铸造生铁时,可改炼、炼钢生铁。 冶炼、炼钢生铁时,可加荧石或锰矿洗炉(同时附加焦炭)。 严重堆积时,可采用上部发展边沿气流,下部缩小风口直径的措施或暂时堵风口。 降低炉渣的碱度,造酸性渣冲刷炉缸。 确因焦炭强度变坏所致,应同有关单位联系,改善焦炭质量。第四章:停风与送风1. 停风与送风注意事项高炉的停风与送风,必须确保安全 ,力争缩短停风时间,为增产生铁创造条件。1.1 高炉计划停风需经生产厂长决定,车间执行,更换冷却设备以及处理紧急事故,必须停风时,值班工长决定,并报告值班领导或调度室。1.2 停风要在出净渣铁后进行,特殊情况提前放渣,缓慢停风,防止风口灌渣。1.3 停风前需和调度室、风机房、热风炉、卷称、锅炉房等有关单位联系。1.4 停风前发生悬料,应坐料后进行,料未坐下不准停风。1.5 计划长期停风(4小时以上)应根据当时炉温情况,加净焦若干批,同时减轻负荷。稍降碱度,并酌情减轻边缘负荷。要使净焦和轻料在停风时还到炉腰和炉腹。停风前要保证炉况顺行,炉温充足。1.6 若停风检修蒸汽,煤气系统或处理炉顶事故,必须进行炉顶点火,以免中毒。爆炸、并备 1.7 两小时以上的停风,一般将风口堵严,降低炉体冷却强度。1.8 一般情况,料线过深时(大于4米)不应停风,如必须停风,严禁倒流。 1.9 停风、送风程序必须循序进行,否则,易发生事故,特别是热风炉在未给信号时,不得关闭放风阀。1.10 短期停风后送风、应根据停风前的炉况基础,可以一次加全风。1.11 长期停风后送风,应根据送风前的炉况基础和时间长短,一般恢复正常全风8090,以后酌情恢复。1.12 炉温不足,应在低风压时用到正常风温,然后恢复风压。1.13 一般情况下先把风量恢复正常,炉况顺行后再加风温。2. 短期停风与送风2.1 短期停风2.1.1 打准备停风信号,通知各有关单位。2.1.2 打准备停煤气信号,炉顶通蒸气,卷扬停止加料。2.1.3 打停煤气信号,开全炉顶放散阀,关重力除尘器遮断阀。2.1.4 关送风信号,开放风与停风信号,放风、停风。2.2 短期停风后送风2.2.1 打准备送风信号,通知各有关单位。2.2.2 打送风信号,待热风炉与风机房回铃后,开始送风。关送风信号,开慢风或全风信号。2.2.3 慢风时检查风口,吹管等是否装严,确实不跑风时才允许加风。2.2.4 全风13,炉况正常,送煤气,打准备送气信号,热风炉回铃后开重力除尘器遮断阀,关炉顶放散阀,关停煤气信号,开送煤气信号,并停炉顶蒸汽。3. 长期停风与送风3.1 长期停风3.1.1 长期停风14项同短期短风。3.1.2 长期停风前逐步地增加出铁口角度,确保渣铁出净。3.1.3 炉顶进行点火,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打开大小钟入孔。 关闭炉顶蒸气。 打开小钟,料车的火种直接加到大钟上,关小钟,开大钟,不再关闭。3.2 长期停风后送风3.2.1 提前两小时通知风机房准备开风机。3.2.2 检查各吹管是否上严,风口视孔盖是否打紧。3.2.3 炉前人员捅开风口堵泥,冷却水压恢复正常。3.2.4 关闭大钟,炉前人员进入各生产岗位。3.2.5 关闭各个系统的入孔。3.2.6 炉顶、除尘器、煤气系统通入足够的蒸气。3.2.7 检查送风管路,煤气管路的各阀是否位于原停风状态,放风阀、除尘器、炉顶放散阀必须全开。3.2.8 按短期 停风后的送风程序,一至四项操作。4. 紧急停风与送风4.1 停风4.1.1 炉顶立即通蒸气。4.1.2 打紧急停风信号,打开炉顶放散阀,关遮断阀。4.1.3 立即打开渣口,组织好出铁。4.1.4 检查吹管有无灌渣现象,风口有无烧坏的情况,发现时,立即组织力量处理。4.1.5 若因处理炉顶设备和长期停风时炉顶必须点火。4.2 送风:根据停风时间长短,按短期或长期送风操作。第五章:出铁与出渣1. 出铁、出渣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如因特殊情况晚点时,应尽量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出铁以堵口时间为标准,出渣以打开渣口时间为标准,多放上渣,争取上渣率达70以上。2. 值班工长必须经常检查铁口深度与角度,铁口深度为15001600mm,铁口角度应按各炉具体情况由炉长决定。3. 在铁口灌不满的情况下,须待煤气喷出后方可堵口,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大喷,渣铁每次要出净。4. 出铁、出渣前工长应检查炉前准备工作是否作好,铁灌是否对准冲渣水是否足够。5. 若渣铁未出净,工长应结合具体情况与调度室联系,考虑下一次提前出铁,或采取减风措施 ,组织炉前操作人员,力争将渣铁出净。6. 若铁流过大或出铁罐已满,(留200300mm),工长应立即采取措施,减压出铁,或紧急堵口,以防重大事故发生。7. 若需要延长出铁时间,值班工长要注意高炉炉缸冷却水的温度,及铁口的维护工作,注意渣口出渣带铁。8. 检查炉前小坑的维护工作,做到渣中不带铁,铁中不过渣。9. 出完铁必须在铁包内及时放入稻壳保温。10. 严禁往空铁包或出铁包内扬大钩铁及其杂物,严禁往铁包内打水或流水。第六章:炉外事故的防止与处理对事故要防患于未然,消失于萌芽。一旦事故发生,要在统一指挥下,主动而沉着地全力组织抢救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1. 风口的突然烧坏断水处理1.1 迅速在风口外面进行喷水冷却,并设专人看管。1.2 根据情况减压或放风,要防止风口灌渣。1.3 尽量减少风口冷却水漏入炉内。1.4 立即组织出渣,出铁、出铁后停风更换风口。2. 直吹管烧坏的预防和处理2.1 直吹管烧坏,严重漏风,出铁后更换。2.2 吹管安装不严密,应随时组织炉前人员进行调整,必要时可放风处理。3. 渣、铁口的失常和处理3.1 铁罐已满,而且堵不上铁口,可放风或减压再堵。3.2 铁口深度过浅,应组织放好上渣,或提前出铁或临时增大铁口角度,如长期铁口过浅,可将铁口两侧风口直径缩小,堵死,如由于堵口泥质量不好造成可改变炮泥配化。3.3 炉缸积铁过多时,可控制风量待出净后恢复到正常风量,出铁时小坑烧穿或小坑沙坝冲开,小坑过眼过小,造成向四周溢铁时,临时采取措施,无效应立即放风堵口。3.4 渣铁流过大时,可减压出铁。4. 泥炮事故处理4.1 出铁前若泥炮发生故障应产即处理,如时间不长,可等修好后再出铁,如时间过长,应减风(注意不要灌风口)或立即组织出铁,进行放风后堵口。4.2 出铁期间泥炮发生故障,应出净渣铁,进行放风堵口处理。5. 紧急停水处理5.1 当发现水压逐渐降低时,低压发生警报,可立即通知配管人员减少炉身冷却用水维护风口冷却水强度。并与循环水泵站联系确认原因,及柴油泵工作情况。5.2 立即组织出铁,做休风准备,严禁放渣。5.3 如水压在短期不能恢复正常或以断水,应立即停风,将风口中、小套全部卸下,用泥将风口堵死,或采用其它水源(如:高压水冲渣水)以维护风口冷却。5.4 给水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总水截门关小。 如大套水已干,则应把各风口大套水截门关闭。 分区、分段缓慢通水,并逐个检查出水情况。 风口要单独逐次缓慢通水,以防蒸汽爆炸。 将缸掉的风口全部装好,检查出水已正常后,可恢复正常水压。 再次检查水箱,风口是烧坏漏水,若有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6. 高炉突然停电的处理6.1 高炉生产中突然停电,如果没有涉及到送风系统不能工作,可作不能上料处理。6.2 短时间内减风以控制料速避免低料线过深,如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应组织出铁,并在铁后休风。6.3 若影响到送风系统,则按风机突然停电处理。6.4 若只影响到辅助设备和监测仪表不能工作,则视情况按有关操作规程处理。6.5 供电恢复时,根据生产程序,依次启动设备运转,正常后便复风。7. 上料系统发生故障的处理7.1 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上料时,可根据排除故障的时间长短,酌情减风酌情考虑负荷。7.2 如果时间过长,应立即组织放渣出铁然后停风。8. 风机突然停电的处理8.1 高炉值班室接风机房紧急停风信号后,立即按规程规定组织紧急停风操作。8.2 通知热风炉,紧急停风操作。8.3 打开风口窥视孔,以防渣将弯头风管灌死。8.4 打开渣口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数据咨询方案
- 啤酒包装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单元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五-北师大版2004
- 飞机模线样板移型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5.1《工具的妙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大象版
- 原料药精制干燥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火腿肠预防临期营销方案
-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师教学参考案例
- 大型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规范
- 第一单元第1课 《情感表达》说课稿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精神科护理学练习题
- 2024年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工程机械租赁技术支持保障措施
- 肿瘤科常见药物及注意事项
- 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指南
- 2025-2030中国甘草酸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基于图像生成对抗网络的加密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2024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我的教育故事:高中数学老师
-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筛选课件
- 干部选拔任用全流程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