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策略.doc_第1页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策略.doc_第2页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策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策略:(一)飲食調整:以降低LDL與升高HDL為目標 1.避免熱量過剩,節制油脂的總攝取量。 2.選用單元不飽和油脂,控制飽和脂肪7%熱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 LDL,但無法增加HDL。 3.膽固醇每天200 mg。 4.攝取足量水溶性膳食纖維,選用蔬菜、水果、豆類、五穀類。 5.利用蔬菜、水果、豆類提供抗氧化成分與B群維生素。 (二)生活型態: 1.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體重上升。 2.戒菸。 3.每天應該有30分鐘的活動,避免靜態生活。 4.控制血膽固醇:20歲以上成人應每5 年測量血膽固醇與血脂譜型,以了 解血脂的整體狀況,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LDL、HDL等。 (三)有益心臟血管保健的飲食成分: 1.抗氧化成分:維生素E與各種植物功效成分,抑制血中脂質的氧化。 2.B群維生素:葉酸、B6、B12充足,降低血中同半光胺酸濃度,降低血管 損傷。 3.n3脂肪酸:減少血栓生成,可能抑制發炎反應。 4.膳食纖維:增加膽鹽排泄,降低血膽固醇。 5.黃豆蛋白質:每天攝取25公克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運動不過度;藥物不亂服;飲食不隨便】(一)運動不過量: 1.輕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遵守衛生署運動333原則,即每週運動3次, 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達130下。 2.重度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如心肌梗塞或走路時會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患 者,應從事中輕度的有氧運動如騎車、散步、慢走、游泳等。中度運動是指每分鐘心跳次數比休息時增加1220下。輕度運動則是每分鐘心跳次數比休息時增加512下。拳擊有氧、重度有氧舞蹈等運動便不適合。此類患者應以少量多餐的方式 由每次1015分鐘開;每週延長5分鐘來逐漸加強運動量,直到每次運動3060 分鐘及每週46次之目標。 (二)藥物不亂服: 1.目前衛生署核准的、羅氏鮮、諾美婷等減肥藥物並非都適用於心血 管疾病患者。 2.抑制食慾的、或刺激交感神經以加速代謝的諾美婷均可能導致自律 神經失調,造成心跳加速等症狀,宜特別小心。 3.而以抑制脂肪吸收為訴求的羅氏鮮,只作用於腸胃道,並無全身性副作用, 可用於心血管患者。 4.至於目前流行的雞尾酒減肥法,由於可能混用咖啡因、麻黃素等會加重心 血管疾病症狀之藥物,要特別注意。 5.心血管病人若平日即在服用一些降血壓或心臟病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或 受體阻斷劑,如合併服用中樞神經減重藥物如、諾美婷等,會和 減重藥物相互作用,藥效反而減半。 (三)飲食不隨便: 1.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大隱憂,因此飲食首要注意減少脂肪及膽 固醇的攝取。口味上則以低脂、低糖、低鹽為原則,同時避免飲酒過量(每 日低於杯)及抽煙。 2.此外,醣類(尤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也應特別留意,因為過量的葡萄糖 會轉變成脂肪酸或中性脂肪,反而破壞心血管疾病及體重控制。 3.一些另類的飲食減重法如斷食或高蛋白質飲食法因為會造成體內酸鹼值不 平衡,像是鉀離子過高或過低時就會影響心臟機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 潛在危險。 根據衛生署統計, 40歲以上的成人每5人便有一人有高血壓的問題,顯示國人受心血管疾病的威脅仍居高不下。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隨著體重增加而升高;因此肥胖無疑是加重心血管疾病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正常人只要其【身體質量脂數大於24時,代謝症候群危險性便明顯增加;當大於25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數值就逐漸偏高,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則應該更嚴格遵守這些標準值。】 即使只是減去原來體重的5%10%,便足以改善心血管發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倘若不當減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恐怕會未蒙其利先得其害,因此建議這類患者一定要遵守三不減重原則:三不原則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然而心血管疾病患者仍應依其性別、體重、工作量之多寡以及疾病之嚴重程度,請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給予全程規劃,以確保心血管疾病減重之安全性及有效性。 三、參考資料1.董氏基金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