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ubase SX 3 教程 CubaseSX的时代(一)主要窗体预览 项目窗体 CubaseSX默认打开的主窗体就是这个Project窗体,这种将Project窗体作为一级窗体的窗体安排方式现在似乎是最流行的了,Nuendo,Samplitude的默认打开窗体都称为Project窗体,虽说LogicAudio的默认打开窗体仍然叫做Arrange,但其实本质上已经和CubaseVST的Arrange窗体大相径庭了:CubaseVST作为CubaseSX的前身,最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就是Arrange窗体的编辑功能过于简单,许多编辑操作都是要深入到二级窗体(双击Arrange窗体中的音频条或MIDI条而打开的窗体一般称为二级窗体)中,这就给许多的Automation(参数自动化操控)功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毕竟Automation功能的使用都是在调音台和一级界面中完成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Nuendo作为Steinberg公司曾经的大胆尝试,主窗体已经由Arrange变为了Project,不要简单的认为这只是命名上的简单变化,其实这里包含着对软件工作方式的再认识。 Arrange窗体曾经的思路是将简单编辑放于该窗体中,在二级甚至三级窗体中才会出现具体的编辑操作,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思维模式已经落后了。 现今衡量一款软件是否“时髦”,主要的参考标准就是它的Automation功能,而这个Automation功能的特殊性(需要在回放实时中调整各项包络参数和控制轮参数)使得用户非常渴望直接在主窗体中就将这一系列的控制操作一次完成。而这个功能最牛的软件,就是LogicAudio,它的各类包络线绘制和控制轮参数设置简直强大到了无以复加。不过后来Nuendo也作了类似的尝试,并且效果不错,而Samplitude作为一款专注于音频缩混的软件,虽然也采用了Project的窗体模式,但包络绘制功能却是最弱的(在增加包络节点时需要双击,而且不可以绘制连续的包络曲线)。 以上对比无非就是想说明一点,CubaseSX对Project窗体的改革(毕竟CubaseSX中流淌了大量CubaseVST的血液,而CubaseVST的Arrange窗体的确是落伍了),完全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并且在功能上十分强大。 CubaseSX的Project窗体将Nuendo中的“图形化编辑”的概念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最上沿是工具条(CubaseSX取消了CubaseVST中的工具箱概念,虽然单击鼠标右键仍可以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工具,但方便性似乎要略逊一筹。不过除了右键菜单中的工具选择略显迟钝外,其他右键菜单的相关功能却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后文有对右键快捷菜单的具体详述)区域,这里集合了所有常用的工具选项;接下来的部分就和CubaseVST的Arrange窗体布局很类似了,仍是分为了三部分:右边的是数据条编辑区,可以对音频数据条和MIDI数据条进行大量复杂编辑操作;中间区域是音轨表,可以对每一条音轨进行一些基础的属性设置(通道数、静音、独奏、音轨类别等),点击对应于每一条音轨的音轨表的左下角的小加号,即可打开包络绘制附属音轨(跟LogicAudio学的?),方便进行不同类型包络线的单独绘制。将光标放在音轨表区域的右缘(光标变为双向箭头),左右拖动,可以改变音轨表的显示范围。将光标放在每一条音轨的下沿(光标变为双向箭头)上下拖动,可以调整该音轨的宽度。在音轨表下部的空白区域双击鼠标,可以新增一条音轨(单击音轨类别区域在出现的菜单中可以选择音轨类别);选中(音轨表呈高亮状态)一条音轨敲击键盘上的Deleted按键,可以删除这条音轨。选中一条音轨后上下拖动,可以改变该音轨的位置;最左边区域的是音轨设置区(CubaseSX称之为Inspector,就是“观察员”的意思,当然直译会很别扭,其实可以理解为针对每一条当前选中音轨的具体设置区域。LogicAudio也有类似概念,但似乎在结构组织上没有CubaseSX条理、直观和“傻瓜”),在这里可以针对当前选中音轨进行最复杂的设置,具体内容后文有述。 播放控制条 CubaseSX的播放控制条很大程度上沿袭了CubaseVST的结构布局,自左至右分别是录音模式设置区域、位置指针(CubaseSX仍然承袭了CubaseVST的双位置指针设计,但具体操作却类似于Nuendo)设置区域、播放控制区域以及播放速度设置区域等。 由于当前章节只是位于整套连载教程的入门部分,因此不打算立刻展开进一步的讲解。当然,如果你是CubaseVST的熟练用家,后文的详细讲解也没必要看喽:) 样本编辑器 CubaseSX中的样本编辑器(Sample Editor)其实就是CubaseVST中的AudioEditor(音频编辑器),同样是通过双击主窗体中的音频数据条而默认打开的。在这个窗体中,可以对音频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编辑:剪切、粘贴、删除、复制以及重新绘制波形等。之前在CubaseVST中之所以不敢在AudioEditor中放手操作,主要是顾忌那仅有的一次Undo,而在CubaseSX中,无限次Undo真正使得所有的编辑操作再无后顾之忧,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大不了Undo嘛。 MIDI编辑器 在CubaseSX中,针对MIDI数据条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在MIDI编辑器中完成的。此处所说的MIDI编辑器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窗体,而是所有对MIDI进行编辑的窗体的总称,具体包括:Key Editor(钢琴卷帘)、Score Editor(五线谱编辑器)和List Editor(事件列表编辑器)等,下边一一介绍: Key Editor(钢琴卷帘) 钢琴卷帘是很多朋友最为熟悉不过的一个编辑窗体了,一般大部分的MIDI编辑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不过也有少数同志喜欢在五线谱窗体中编辑MIDI,更有甚者,一些高人竟然喜欢在List Editor(事件列表编辑器)中搞定一切 不过按照一般的经验来说,在Key Editor(钢琴卷帘)中进行MIDI编辑应该是最符合大多数朋友的使用习惯,毕竟这里的许多编辑操作是最便捷的。 Key Editor(钢琴卷帘)中将MIDI Event(MIDI事件)图形化为了上部的MIDI音符条以及下部的MIDI控制参数曲线(力度曲线、延音踏板曲线、音量曲线、音调曲线等)。MIDI音符条的横向位置表示了MIDI音符的发音次序,MIDI音符条的纵向位置表示了MIDI音符的发音音高;而下部的各类MIDI控制参数曲线的高度则表示了该控制参数的作用值(一般的取值范围是0127)。 Score Editor(五线谱编辑器) 五线谱编辑器 Score Editor(五线谱编辑器)将MIDI事件显示为了五线谱信息。虽然在MIDI制作中,这个窗体的固有缺陷(无法从谱面上直接看出弯音事件、控制轮事件、力度等)使它的应用范围大打折扣,但也只有在这个窗体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位音乐家:) 事件列表编辑器 List Editor(事件列表编辑器)用列表的方式显示出乐曲中当前选中音轨的所有MIDI事件,可以在该窗体内插入、编辑、删除任何事件,包括MIDI音符、弯音轮、控制论、MCI命令、音频数据、系统码、甚至歌词等,可以这么说,事件列表编辑器是CubasSX中最完整显示乐曲信息的一个窗体,乐曲中的所有细节在事件列表窗中都一览无遗,换句话说,在事件列表编辑器中可以接触到MIDI Event(MIDI事件)所有最底层的信息,如果能将这个窗体熟练使用,那真没有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Drum Editor(打击乐编辑器) 同CubaseVST一样,CubaseSX仍将Drum Editor单独列为一类MIDI编辑窗口。Drum Editor同Key Editor(钢琴卷帘)的界面布局完全一样:左半部由打击乐音色列表代替了钢琴琴键,右半部是MIDI编辑区,下部是控制参数显示区域。 Tempo Track Editor(速度音轨编辑器) Tempo Tack(速度音轨)是一类决定MIDI音轨、音频音轨播放速度的音轨。在速度音轨编辑器中,你可以轻松绘制出音轨的播放速度曲线,这要比在事件列表编辑器(List Editor)中那种纯数字化的播放速度编辑方便多了。 The Mixer(调音台) 调音台是CubaseSX进行缩混操作时的主要界面,包含着数据音轨、辅助输出音轨、总输入音轨三大部分。每条音轨又有音量推子、声像调节、插入效果器、发送效果器、EQ、独奏、静音等功能。 Channel Settings(音轨设置面板) CubaseSX中的每一条音频音轨都拥有一个音轨设置面板。在这个设置面板上,可以进行针对每一条音频音轨的复杂操作:插入效果器、发送效果器、均衡器调节等。 VST Send Effects(VST发送效果器设置面板) 在这个面板上可以设置一系列的VST发送效果器,点击No Effects区域加载VST效果器,左边的蓝色滑杆调节发送效果的比例。 VST Outputs And Master Gain(VST输出端口和总输出调节) 在VST Outputs(VST输出端口)设置面板上,可以调节每一组输出端口的音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个VST输出端口的数目取决于你声卡的输出端口数目。调音台的最右边的总输出调节区域中的输出端口数目,就取决于声卡的输出端口数目,如果你的声卡至少有6个输出端口,那就可以制作5.1声道环绕声了。 CubaseSX的时代(二)音频录音基础 本套教程结构安排的初步设想是:前十节作为对CubaseSX基础功能的整体预览,基本涵盖了CubaseSX的所有基础功能, 并且难度不高,非常适合那些对Cubase系列软件没有基础的初学者入门。从第十一节开始,将会系统、深入的详解CubaseSX的每一处细节:Folder Tracks、Surround Sound、Automation、Logic Editor、VST System Link等。这一部分的讲解具体需要多少节还暂时无法估计,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字数肯定将会突破10万为了把CubaseSX研究透彻,看来不流点儿汗是不行了:) 本节作为基础教学部分的第二节,将会一步步的带领你完成CubaseSX中的第一次音频录音。 新建项目(Creating A New Project) 在CubaseSX中第一次录音,首先需要新建一个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菜单FileNew Project。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这里包含了9个预置的项目类别。 2.双击第一个“Empty”类别,弹出指定Project文件夹浏览窗口,指定一个存放当前Project(项目)的临时文件的文件夹。 3. 点击OK,完成新建项目。此时就会出现一个空白的Project窗体。 录音前的准备 1.选择菜单ProjectAdd TrackAudio,在Project窗体中添加一条音频音轨。 2. 点亮当前音轨的音轨表上的声道模式切换按钮,这个按钮将会由灰色变为黄色,并由原来的单圈图标变为双圈图标,表示由单声道模式变为双声道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录音之前,指定当前录音音轨的声道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的录音端口是双声道,但录音音轨却选择了单声道,那将意味着有一个声道的声音无法录入,岂不扫兴? 3. 选择菜单DevicesVST Inputs,打开VST输入端口设置面板,这里列出了机算机上所安装声卡的所有输入端口。 4. 点亮需要录音的输入端口设置按钮,激活该端口。 5. 关闭VST输入端口设置面板,选择菜单DevicesMixer,打开调音台,可以看到在调音台上孤苦伶仃的那唯一一条音轨。 6. 在调音台音轨顶端的输入端口下拉菜单中,指定之前已激活的声卡输入端口,作为当前音轨的录音输入端口。 7. 点亮调音台音轨左下角的录音启动按钮,进入录音状态。此时调音台和Project窗体中的音轨输入电平表就应该出现了电平显示。 8. 如果打算录制的是电吉他,那此时就可以试着弹一弹,观察正常弹奏下,录音输入电平是否有溢出(音量超过0分贝)。溢出是录音中的大忌,会在录音结果中产生削波失真,因此务必要慎重调整录音输入音量,确保录音中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的正常。 9. 选择菜单TransportTransport Panel,打开播放控制面板,如果之前播放控制面板已经是打开着的,那,那算我没说:) 10.点灭播放控制条上所有的按钮,因为当前的录音步骤是最基础的一种,这些按钮都还没必要用。 11.在Project窗体右边的数据条编辑区中,鼠标点击上方的时间标尺区域,指定一个开始录音的位置。 12.选择菜单TransportsStar Record At Left Locator,指定将当前的位置指针所在位置指定为录音起始位置。 OK,录音前的准备工作结束了。 录制音频 1.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录音按钮,此时播放位置指针便开始移动。表示录音正式开始。 2. 开始操练须要录制的乐器吧,你会发现当前音轨中出现了音频数据条,这里就正在记录你的演奏。 3. 点击播放控制条上的结束按钮,录音便结束了。 4. 如果确定录音正式完成了,就要点灭当前录音音轨的音轨表上的红色的录音启动按钮。还记得么?在录音准备中的第七步,你曾经点亮了调音台上的音轨左下角的录音启动按钮。对了,这两个按钮是关联着的,作用完全一样,用哪个都行,都用也没人管:) 5. 点灭录音启动按钮后,CubaseSX便退出了录音状态。此时才是一次录音的真正结束。 录音回放 1. 在时间标尺区域单击鼠标,将播放位置指针移动到录音起始位置。移动播放位置指针的另一个办法是点击播放控制条上的后退(倒带)按钮。 2.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播放按钮,回放正式开始。 3.点亮播放控制条停止按钮,结束这次录音回放。 继续录音 通常一次录音是不会让人满意的,下边接着讲怎样在一条音轨上继续录音,或是录制在一条新音轨中。 1. 将播放位置指针移动到录音结果的起始位置,重复前文的“录音准备和录制音频”的相关步骤,开始第二次录音。这次的录音结果不会覆盖掉前一次的录音,它们之间是“重叠”的关系,也就是说,每一次的录音结果都被保留了下来,但在回放时,只有最上边的音频数据可以发声。 2. 选择菜单ProjrctAdd TrackAudio,添加一条新音频音轨。 3. 点击音轨表上的声道模式切换按钮,选择需要的声道模式。 4. 选择菜单DevicesMixer,打开调音台。 5. 在调音台的新音轨上沿的录音输入端口下拉菜单中选择新音轨需要的录音输入端口。 6. 点亮录音启动按钮(音轨表和调音台上录音启动按钮的都可以),但确保上一个音轨的录音启动按钮是点灭的。 7. 将播放位置指针移动到希望开始录音的位置。 8.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录音按钮,开始录音,此时,前一条音轨是播放状态。 9.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结束按钮,结束录音。点灭录音启动按钮,推出录音状态。 循环回放 在回放录音结果时,如果需要反复听某一段时,频繁的点击播放和停止按钮不觉得太笨了吗?这时需要用到循环回放功能。 1. 点击选中需要回放的音频数据条,此时该音频条会被红框框住,代表选中状态。 2. 选择菜单TransportLocators To Selection,将两根位置指针分别移动到当前音频条的左右两端。此时当前音频条的时间段内,全部为阴影状态,时间标尺上方出现了一条对应着音频条的绿色线端(这条线段就是位置指针标记),这条绿色线段所对应着的区域就是循环区域了。 3.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循环按钮。 4. 将播放位置指针移到循环区域内,开始播放。 5. 这样循环播放便开始了,每当播放位置指针走到音频条的尾端(右边位置指针处),即刻返回起始位置,开始循环播放。 6.当你已经烦透了循环播放时,那就点灭播放控制条上的循环按钮。这样,当播放位置指针走到音频条尾端时,便会义无反顾的继续走下去,永不回头 CubaseSX的时代(三)MIDI录音基础 作为与上一节音频录音基础的呼应,本节将一步步讲解怎样在CubaseSX中录制第一轨MIDI,鉴于本节在全套教程中的定位,本节不会进行很深入的讲解,如需对CubaseSX录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请关注本套教程的后半部分(第十节以后)的录音章节。 建立新MIDI音轨 1.假设已经打开了CubaseSX,并且创建了一个空白Project(具体步骤上一些有述)。 2. 选择菜单ProjectAdd TrackMIDI,建议一条MIDI音轨。 设置MIDI输入端口 1. 选中当前音轨,在MIDI属性设置区域的“In”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的MIDI输入端口。 2. 点亮当前音轨音轨表上的录音启动按钮,使CubaseSX进入录音状态。 3. 试着弹奏一下你的MIDI输入设备(键盘、合成器、MDI吹管、MIDI吉他等),观察音轨表中是否有MIDI事件的的输入显示。 设置MIDI输出端口与通道 1. 在当前选中音轨的音轨属性区域的“Out”下拉菜单中选择当前被CubaseSX识别出的MIDI输出端口或设备。 2. 在音轨属性区域的“Chn”下拉菜单中给当前MIDI音轨指定一个通道数目。如果选择了Any,则当前音轨自动指向MIDI输入端口所占通道。 选择音色 在当前音轨的“Prg”区域中确定当前音轨所用的音色,试着演奏一下MIDI输入设备,观察音色是否改变。 录制MIDI 1. 确认当前音轨为选中状态(高亮状态,这一点正好和CubaseVST的凹陷、变暗表示选中相反。 2. 将播放控制条上的所有多余按钮点灭(Cycle按钮、插入、插出按钮等)。 3. 将播放位置指针移动到希望开始录音的位置,然后选择菜单TransportStar Recoed At Left Locator。 4. 按下播放控制条上的录音按钮,开始录音,现在你就可以尽情操练MIDI输入设备了。 5. 按下播放控制条上的停止按钮,结束这次录音,此时当前音轨的数据条编辑区就会出现一根MIDI数据条,上边记录了你刚才的MIDI演奏。 6. 点灭音轨表中的红色录音启动按钮,退出录音状态。 回放MIDI录音结果 1. 在之间标尺上点击,将播放位置指针移到MIDI数据条的起始位置。另一个移动播放位置指针的办法是点击播放控制条上的后腿(倒带0按钮)。 2. 按下播放控制条上的播放按钮,开始回放。 3. 按下播放控制条上的停止按钮,结束回放。 循环播放 此处的循环播放与音频录音基础中的一样,恕不赘述。 本节并没有接触MIDI录音中比较重要的节拍设定、调号设定、播放速度设定,以及预留节拍设置,音色库选择,插入实时效果器等内容,原因其实只希望您可以顺利而容易的完成第一次的MIDI录音。本教程的后半部分会对CubaseSX的录音进行全面彻底的详解:) CubaseSX的时代(四)混音基础 在介绍完一些基础的音频和MIDI录音步骤,这一节就介绍一些基础的混音步骤。同上两节一样,这一节仍主要面对初学者。 打开调音台 选择菜单DevicesTrack Mixer,打开调音台。CubaseSX对调音台作了很大的改进,CubaseVST种的三类调音台(Vst Channel Mixer ,VST Master Mixer, MIDI Track Mixer)在CubaseSX中全部合成在了Track Mixer,因此,CubaseSX的调音台是非常强大的。 CubaseSX的调音台非常接近传统硬件调音台。当前的Project窗体中有多少条音轨,这里就有多少个音轨通道。每条通道(音轨)上都有音量推子用来控制这条音轨的输出音量,电平表显示输出音量的电平值。 调节音量 用鼠标按下调音台上的音量推子,上下拖动,即可改变所在音轨的音量,右边的音量电平表也会随着推子的上下拖动和增减数值。如果你的鼠标是滚轮鼠标,那通过滚动滚轮,可以对音量推子进行微调。按下Ctrl键,鼠标单击推子,音量推子将会返回默认零参数(0分贝)。 调节声像 声像的意思就是你听觉中的声场位置,比如在流行音乐中,人声的声像参数一般是0,表示在声场中间。如果录音时希望使人声处在声场的左边,可以将声像参数调小(负数)。 具体的调节就是:在调音台的当前通道上的声像设置区域内,左右拖动蓝色竖线,可以是声像左右移动,观察蓝色竖线上方的参数,可以发现,声像在左时,参数为负,声像在右时,参数为正。滚动鼠标滚轮,进行微调;按下Ctrl键单击,可以使声像调节竖线回到中点零位置。 静音与独奏 调音台上的每一条音轨通道(无论MIDI音轨还是音频音轨)都包含静音和独奏按钮。选择一条音轨通道点亮S按钮,则该音轨独奏。其他音轨处与静音状态。点亮X按钮,则该音轨静音,其他所有音轨全部发声。 音频轨的EQ调节 有些的调节是音频轨和MIDI轨共有的。但EQ调节却只是针对音频音轨,MIDI音轨是没有EQ这个概念的(EQ是针对音频数据的频率起作用,而MIDI的本质是MIDI事件,不包含任何波形、频率的信息)。 1.选择菜单DevicesTrack Mixer,打开调音台,在调音台的左边是公共设置区(在这里的设置是针对右边所有的音轨)。 2.点亮公共设置区的第一个按钮,将调音台完全打开。 3.点击公共设置区域上的向下小三角按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EQ。 4.在音频音轨通道的上边,就会出现EQ调节区域了,点击EQ旋钮右边的开关按钮,可以选择是否激活该EQ调节旋钮。 5.这是一个四段均衡器,观察调节旋钮可以发现,外圈是一个旋钮,内圈也套着一个旋钮,右下角还有一个更小的旋钮。他们分别的作用是:外圈用来调节该旋钮的作用频率,内圈旋钮调节在该频率上的Gain(增益),右下角的小旋钮是Q值调节。(所谓Q值,就是通径值,表示该频点两边的增益范围。增大该值,则频点两边的频率曲线变得陡峭,反之变得平缓) 添加效果器 还是点击公共设置面板中间的向下小三角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Insert,则EQ调节区域被添加效果器区域代替了。 CubaseSX为每一条音轨设置了8个添加效果器的位置,点击No Effect区域,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添加的效果器。 发送效果器 1. 选择菜单DevicesVST Send Effects,打开发送效果器面板。 2. 可以看到,CubaseSX支持最多8个发送效果器。点击No Effects区域,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发送的效果器。 3. 点击公共设置面板中间的向下小三角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Send+,即可将该音轨的上半部分切换为发送效果器状态。 4. 可以看到,在第一个发送效果器位置,已经可以看到刚才在VST Send Effects面板上曾经设置好的发送效果器。 5. 那个小旋钮的作用是调节发送效果器发送到总输出中的信号比例,右边的按钮时设置该发送效果器是否被激活。 Automation基础 CubaseSX调音台上的每一个旋钮或推子,甚至包括发送效果器,添加效果器的调节控件,都可以进行Automation。所谓Automation,中文可以理解为“自动参数控制”,主要有两类内容:一类是针对MIDI的Automation,这是通过各类MIDI控制参数比如音量、声像、力度等MIDI控制参数来控制MIDI事件。一类是针对音频数据的Automation。这是通过各类的包络控制曲线比如声像包络,音量包络等包络参数来控制音频数据。 下边来看一个Automation的实例: 1. 点亮调音台上某音轨的W按钮(变为红色)。这是一个写入Automation的按钮,当点亮该按钮后,即可进入Auomation参数的写入状态。 2.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播放按钮,开始回放。 3. 自由调节该音轨上的所有调节控件。 4.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停止按钮,停止回放。 5. 点灭W(Write)按钮,点亮旁边的R(Read)按钮,进入读取Automatin信息的状态。 6. 重新回放,观察调音台上该音轨上你调节过的控件,会发现,他们都在自动的调节着,和你刚才的动作一模一样。 7. 点击Project窗体中,该音轨左下角的小加号,将隐藏着的Automatin音轨打开,你会发现,所有的自动参数控制信息都被记录下来了。 8. 如果不单单要Automatin一条音轨,而是要自动化控制所有音轨,可以通过点亮调音台左边的公共设置面板上的W和R按钮来实现。当点亮W按钮后,可以在所有音轨中写入Automation参数,点亮R按钮便可在所有音轨上读取Automation控制参数。 CubaseSX的时代(五)Project窗体编辑基础 CubaseSX的Project窗体所提供的编辑功能十分强大,绝大部分针对数据条的调整与编辑工作都可以在这里轻松完成,下边我们就来仔细分析。 在本节中,所有的编辑讲解将会由一个实例贯穿,当然这只是些非常基础的Project窗体的编辑操作,但对于刚刚接触电脑制作或CubaseSX的朋友,还是很有典范意义的。 编辑目的 如图例,在CubaseSX的Project窗体内有四条音频音轨内包含数据条。你会发现,每一类乐器占据一条音轨,自上而下分别是Drum(打击乐)、Bass(贝司)、Guitar(吉他)、Strings(弦乐)。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通常的编曲工作,每一条音轨都是一种乐器或一类音色,这样方便管理与调用。 当然,现在这四条音轨的数据条的排列还没有组织好,此时回放会没有丝毫美感。接下来我们就来对这些音乐素材进行重新排列与编辑。 移动与复制数据条 在Project窗体中编辑素材(音频条),无外乎用到几类基础编辑手段:移动、复制、粘贴、删除、剪切、反转、拉伸等。在本节的这个实例中,我们用到的是移动和复制操作。 1. 在Project窗体上沿的工具条中选择箭头工具(点亮箭头按钮)。 2. 点亮工具条中的对齐按钮,在右边的对齐下拉菜单中选择Grid(网格)。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数据条编辑中,对齐功能是可以精确对齐、避免节拍错位的有用功能。我们常用的对齐选项就是两个,一个是对齐网格(Grid)。这种对齐方式比较具有参考意义,可以将所有数据条统一到一种节拍下来;另一个对齐选项就是对齐数据条(Event)。这种对齐方式是在数据条之间发生作用,用来保持它们之间的“无缝拼接”。 3. 在第二条音轨的第一条数据条上按下鼠标,拖动。将它拖动到音轨的最左边,与第一轨的数据条对齐。 4. 现在再去Snap下拉菜单中选择Event(数据条),接着便可以拖动第二条音轨内的第二根数据条接近前一根,你会发现,当快要接近的时候,这两条数据条会自动连接在一起。 5. 用同样办法把第三轨中的Guitar数据条和Strings数据条通通拖动到该音轨最前端。 6. 现在的样子就整齐多了。但是只有Guitar数据条为一个小节,而其他音轨的数据条都为2个小节,为了填补这一个小节的空白,就需要用到复制操作。 7. 按下电脑键盘上的Alt键,同时拖动Guitar数据条向右移动,即可在右边复制出一根完全相同的数据条了。你会发现,数据条下边的名称变为了斜体字,而且名称的右边多了一个两张纸重叠的图标,这表明这两条数据条是复制出来的,本质完全一样。此处需要补充一点的是,这种拖动复制的操作方法是很多程序都有的,但它们都是按下Ctrl键再拖动,而CubaseSX却是按下Alt键,这里有什么原因么?反正Nuendo也是这么干的。 8.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循环按钮,此时就可以听听这段非常整齐的音乐了。 9. 现在的两个小节似乎有些短,下边就来将它们多重复几个小节。按下电脑键盘上的CtrlA键,将所有数据条全部选中。 10. 选择菜单EditRepeat,打开复制对话框。 11. 再复制次数(Count)中输入3,然后点击OK。 12. 这样,刚才两小节的音乐又复制了3遍,一共就有了8个小节。 13. 当然,你可以通过Alt拖动先复制出2个小节,然后再将这四个小节复制出另四个小节,但这明显是个笨办法。 14. 至此,一段8小节的音乐就编辑完成了。刚才那些杂乱的音乐素材经过这样一编辑,即刻成为具有乐感的音乐了。 静音与删除数据条 这种从头到尾没有变化的音乐还不是成品,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1. 在工具条中选择静音工具。 2. 将Strings音轨内的前四小节、Guitar和Bass音轨的前两小节静音。 3.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的播放按钮试听,如果满意这些改动,那就可以进一步将这些静音了的数据条全部删除。 4. 在工具条中选择橡皮擦工具,分别在这些数据条上点击,即可将它们删除。 剪切与改变数据条显示长度 此时你可能发现,开头的打击乐似乎有些单调,希望Guitar一开始也可以同时进入,那现在就需要用到Undo功能来将刚才删掉的Guitar数据条恢复(当然你也可以通过Alt移动的办法得到复制数据条)。 1. 选择菜单Edit.Undo,可以将上一步的操作恢复,快捷键是CtrlZ。 2. 此时之前删掉的Guitar音频条已经被恢复了。补充一点,CubaseSX的Undo是无限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的CubaseSX运行了整整一年而没有关机,那理论上可以通过Undo功能,将程序恢复到1年前的状态 3. 如果又不想要刚才恢复出来的那根Guitar数据条了,可以使用Redo功能,它和Undo功能“互为反运算”。选择菜单EditRedo,即可再将Guitar数据条删除,快捷键是CtrlShiftZ。 4. 点亮工具条上的剪切按钮。 5. 在Snap(对齐)下拉菜单中选择Grid(网格),接着在右边的Grid(网格)下拉菜单中选择Beat(拍子),这样在移动或剪切数据条的时候,就可以对齐时间标尺上的拍子了。 6. 在Guiar数据条上的第2小节第三拍的地方点击鼠标,从这里将数据条剪开。 7. 选择箭头工具,将前三拍的数据条向左移动2拍。 8. 将光标放在剪切后留在右边的1拍的数据条左沿,当光标变为双向箭头时,向左拖动,把这根数据条显示为2小节。 9. 至此,这段音乐的前2小节就增加了一些变化,显得生动了。 数据条的淡入效果 在回放中,你是否感觉到弦乐部分有些突兀呢?那我们就来给它加一些淡入效果。 1. 选中第四音轨中的第一根Strings数据条,此时该数据条会被红框框住,并在边角处出现了5个小方块。 2. 按下左上角的蓝色方块向右拖动,就出现了一根很细的蓝色直线。这就是音量包络线。 3. 回放这段音乐,可以听到不错的淡入效果了,但似乎音量的提升有些机械,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修改淡入效果曲线。 4. 为了得到一种开始时音量提升很平缓,但后来却很陡峭的淡入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双击淡入效果曲线部分,在淡入效果设置面板中进行进一步设置。 5. 中间的区域是淡入效果曲线的预览部分,下边的一排按钮就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淡入曲线,我们选择右数第二个。 6. 点击OK,关闭淡入效果曲线设置面板,你会发现,Strings数据条左边的淡入曲线已经发生了变化。试听一下,完全满足需要! 7. 接着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为第二根Strings数据条添加淡入效果。 8. 这里又要提到一个笨蛋和聪明的问题了。在第七步中,给第二根Strings数据条添加同样的淡入曲线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至少要通过三步,而且也无法保证可以做的一模一样。因此,聪明人会使用复制操作,将第一根Strings复制到后边即可。 9这样就可以保证两根Strings数据条可以完全一样了。虽说一只音乐中,即兴和变化不可少,但在需要重复、严谨的地方,也要一丝不苟才好。 至此,Project窗体中的基础编辑操作就讲到这里了。本节所讲的这些操作方法与步骤都是最具有典型性的基础,掌握了它们,你现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这个示范区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修改:比如给最开始的打击乐数据条添加一些淡入效果,或者还可以将目前的8个小节扩展为16个小节或更多。 CubaseSX的时代(六)VSTi 应用基础 VSTi是VST Instruments的缩写。众所周知,VST是Steinberg公司开发的一套插件标准,矛头直指微软的DX插件。由于在低延时方面的巨大优势,VST插件标准俨然已成为音频插件的业界标准。源于VST插件技术的VSTi,一般是指一些软件合成器软件音源类插件,而由于这一类软件在工作方式和功能上已超越了一般的音频MIDI插件的范畴,因此,通常便称之为VSTi,中文翻译为VST 设备。 DX插件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VSTi的兴旺而无动于衷,Cakewalk公司也开发出了一套值根于微软的DirectX(DX)的Dxi技术。这套Dxi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Cakewalk公司出品的工作站软件SONAR上,由于SONAR目前在市场上仍然具有的强大号召力,许多VSTi第三方开发商也同时推出一些VSTi的Dxi版本,但这二者的区别有些类似于MAC机与PC机的区别,前者关注的是专业领域的应用平台,很多专业音频、视频、平面软件都针对MAC机做了优化,运行自然要高效一些。 而PC机的用户范围主要是商业和家庭用户,自然很多设计都不够专业(也没必要专业、甚至不能专业,因为不同的客户群体的需要是不同的)。DX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多媒体插件标准,音频方面的协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为了照顾更广泛的兼容性,许多专业的音频指标(目前来看最头痛的就是延迟)都不得不大打折扣,而在这一点上,VST就要从容得多。VST本身的开发初衷就是为了真正解决软件代替硬件的过程里的许多软件固有的局限性,“虚拟工作室技术”就是VST的中文含义,不难看出,VST标准本身就要比DX更专业(相对于音频而言),因而渐渐成为音频插件标准的主流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节目的 在上一节的Project窗体编辑基础中,我们最后制作出了一段由四条音轨构成的音乐半成品,之所以称之为半成品,那是因为这段示范曲仅仅用到了一些音频数据条,而CubaseSX强大的MIDI特性还没有得到展示。因此,在本节中,就要重点讲解值根于MIDI的VSTi技术。 为了便于您的理解与快速掌握,本节仍然采用了实例教学的模式,并且这个实例是对上一节的一个延续。 加载VST Intruments(VST设备) 在图例中可以看到,上一节制作出的四轨音频赫然在案,但在下边又多出了2条MIDI音轨。怎么区别音频音轨和MIDI音轨呢?Cubase系列一直以来就是通过在音轨表的前端的图标来区分的,CubaseSX也不例外,在每一条音轨的音轨表前端,都有标志这条音轨的音轨属性的图标,例如上边的四条音频音轨的图标就是一个类似螺旋桨叶片的图标,而下边的MIDI音轨的就是一个MIDI连接头的图标。 在这三条MIDI音轨的第一条的音轨表上写着“MIDI Bass”的字样,表示这是一条Bass音轨,而我们接下来的加载VSTi的操作,这要就是针对这条音轨的。 1. 选择菜单DevicesVST Instruemnts,打开VST设备设置面板。可以看到,这个面板允许加载最多32个(VSTi)VST设备。如果是CubaseVST或者Nuendo的用家,看到这个场面一定会大呼痛快,因为之前在CubaseVST和Nuendo上,最多只可以加载8个VSTi。当然,CubaseSX这次增加了VSTi的数目,主要也是考虑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日新月异,为了能进一步发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最大能量,这个选择应该说是必然的。 2. 第一个“No VST Instruments”槽内单击鼠标,弹出的下拉菜单内显示了计算机内已经成功安装,并被CubaseSX正确识别的所有VSTi。 3. 选择“Vb-1”这款虚拟Bass VSTi。 4. 点亮VSTi槽最左边的开关按钮,激活“Vb-1”VSTI。 5. 点亮开关按钮下边的编辑按钮(E),可以打开这款VSTi的操作界面。此时的这个Vb-1还不可以发声,因为还没有将它指向MIDI音轨。 6. 点击Vb-1 VSTi右上角的红色按钮,即可关闭这个操作界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卸载了这个VSTi,其实此时的VSTi还处在工作状态中,如果真要卸载它,需要在VSTi下拉菜单中选择“No VST Instruments”。 7. 至此,VSTi的加载工作就完成了,下边我们就要将所加载的VSTi指向MIDI音轨。 指向MIDI音轨 1. 切换到Project窗体,点亮Project窗体上沿左端的“Show Inspector”按钮,打开当前音轨的音轨属性设置区域。 2. 点击音轨设置区域第一部分右上角的展开按钮,将基础属性设置面板打开。 3. 在这个面板上是一些针对当前音轨(MIDI Bass)的基础属性设置,自上而下分别是:音量滑杆、声像滑杆、延迟滑杆,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道设置、音色库和音色设置、Drum Map设置等。 4. 点击Out区域,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显示了当前MIDI音轨所有可用的MIDI接口(MIDI Interface)、声卡自带的合成器、以及加载完成的VSTi等。 5. 在这个下拉菜单中选择Vb-1,即可完成对Vb-1这个VSTi的指向操作。 6.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当前使用的这个Vb-1 VSTi是一个非常简单的VSTi,它没有通道设置。这就是说,所有的16个MIDI通道都可以触发它,因此就不必在基础属性设置面板中对通道进行设置。然而在一些复杂的VSTi中,是对MIDI音轨的通道数有要求的,如果你的MIDI通道数的设置与VSTi的设置不相吻合,那还是没有完成指向操作。MIDI音轨和VSTi也就没有真正连接起来。 回放VSTi 1. 点灭MIDI Bass音轨的音轨表内的Mute(静音)按钮,使该音轨可以发声。 2. 点亮Bass音轨的音轨表内的Mute(静音)按钮,使该音轨静音。 3. 点亮播放控制条上播放按钮,此时就可回放这首示范曲了,Vb-1的Bass弹奏是不是很逼真呢? 4. 选择菜单DevicesTrack Mixer,打开调音台,可以看到淡绿色的VB-1音轨面板的电平表内有了电平显示这便又是CubaseSX强大于Sonar和LogicAudio的地方:每一个VSTi的每一个输出端口(本例中的Vb-1只有一对立体声输出端口,如果换作Kontakt的话,那在这里就最多可以有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出渠道多元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建筑工程合作协议及履约保证书
- 2025-2030中国医疗美容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营与客群细分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分散式公寓标准化建设及风险管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公寓租赁行业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标准加工承揽合同范本及填写指引
- 在线教育平台与智慧课堂-洞察及研究
- 演替动态模型构建-洞察及研究
- 客户忠诚度提升-第4篇-洞察及研究
- 异种组织免疫原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 《预算员培训二》课件
- 八年级劳动课下册教案
- 人工动静脉瘘狭窄查房
- 加药装置技术规范书2014.1.16
- 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选型与稳定性验算
- 四年级语文下册看拼音写词语-田字格
- 重庆出版社综合实践四年级上全册教案
- 《先进制造技术》课件(全套)
- 花瓣凸台四方型腔铣削加工-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 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电子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