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英语考试指南一、*学位英语考试概述 1. 试卷构成*学位英语由四个部分组成:1)听力理解;2)阅读理解;3)综合测试;4)写作,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各部分测试内容、题型和分值比例如下:试卷构成测试内容测试题型比例第一部分听力理解短对话多项选择10%30%长对话/短文理解多项选择10%短文听写复合式听写10%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篇章阅读理解多项选择30%40%篇章词汇理解选词填空10%第三部分综合测试完形填空多项选择10%15%篇章问答简短回答5%句子翻译中译英第四部分写作写作短文写作15%15%(备注:第三部分综合测试中,简短回答和中译英二者选一。)2题型分解1)听力理解听力理解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部分测试考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录音材料采用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朗读,语速为每分钟100词左右。听力理解部分共30题,所占分值比例为30%,其中短对话占10%,长对话/短文理解占10%,短文听写占10%。考试时间为30分钟。短对话 (Short Conversations) 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共10段,每段为一轮对话和一个问题。每段短对话均朗读一遍,每个问题后留有15秒的答题时间。长对话/短文理解 (Long Conversations/Passages) 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共3篇长对话或短文,每篇长度200词左右。每篇长对话或短文朗读两遍,每篇3-4题,共10题,每个问题后留有15秒的答题时间。复合式听写 (Compound Dictation) 部分测试考生在不同层面上(从词汇到语篇层面)的听力理解能力。这部分测试采用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删去若干个单词和句子,全文朗读三遍。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所缺信息,所缺单词必须用原词填写,所缺句子信息既可按原文填写,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部分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以及考生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共25题,所占分值比例为40%。其中篇章阅读理解占30%,篇章词汇理解占10%。考试时间为40分钟。篇章阅读理解 (Passage Reading) 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这部分测试共三篇文章,每篇长度为300词左右。每个篇章后有5个问题,共15题。考生根据对篇章的理解,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篇章词汇理解 (Banked Cloze) 部分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核。这部分测试采用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有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15个备选词中选择正确的词汇填空,使短文复原。3)综合测试综合测试 (Integrated Testing) 测试考生在各个层面上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综合测试部分共25题,所占分值比例为15%。其中完形填空占10%,篇章问答或句子翻译占5%。考试时间为20分钟。完形填空 (Cloze) 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这部分测试采用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有20个空白,空白处所删去的词既有实词也有虚词,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篇章问答 (Short Answer Questions) 部分采用简短问答的方式进行考核。这部分采用一篇30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后有5个问题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考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用最简短的表述(少于10个词)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句子翻译 (Translation) 部分为汉译英,共5个句子,一句一题,句长为10-15词。句中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译成英语。翻译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要求用词准确。4)写作写作 (Writing) 部分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15%,考试时间为30分钟。写作部分选用考生所熟悉的题材,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和所提供的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不少于100词的短文。写作要求为思想表达准确、意义连贯、无严重语法错误。3选材原则命题的材料均选自英文原版材料,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讲座、广播节目、报刊、杂志、书籍、学术期刊等。选材的原则是:1)题材广泛,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为学生所了解或已在文章中提供;2)体裁多样,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3)阅读篇章难度适中,听力和综合测试的篇章难度略低;二、*学位英语考试考核的语言技能及要求1听力理解听力理解部分考核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要事实和细节、隐含意义、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听力理解部分考核的技能是:A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1)理解中心思想;2)听懂重要的或特定的细节;3)判断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B理解隐含的意义4)推论隐含的意义;5)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C借助语言特征理解听力材料6)辨别语音特征,如从连续的话语中辨别语音、理解重音和语音语调等;7)理解句间关系,如比较、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要事实和细节、隐含意义、判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阅读理解部分考核的技能是:A辨别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1)理解明确表达的概念或细节;2)理解隐含的概念或细节(如总结、判断、推论等);通过判断句子的交际功能(如请求、拒绝、命令等)来理解文章意思;3)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找出能概括全文的要点等);4)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B运用语言技能理解文章5)理解词语(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和短语的意思);6)理解句间关系(如原因、结果、目的、比较等);7)理解篇章(如运用词汇及语法衔接手段来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综合测试综合测试部分测试考生在各个层面上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综合测试部分考核的技能是:1)掌握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2)辨识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3)辨别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4)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4写作写作部分考核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用英语进行短文写作,思想表达准确、意义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写作部分考核的技能是:A思想表达1)表达中心思想;2)表达重要或特定信息;3)表达观点、态度等;B篇章组织4)围绕所给的题目叙述、议论或描述,突出重点;5)连贯地组句成段、组段成篇;C语言运用6)运用恰当的词汇;7)运用正确的语法;8)运用合适的句子结构;9)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10)运用衔接手段表达句间关系(如对比、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D写作格式11)运用正确的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写作格式。5关于词汇和语法结构*学位英语考试中,词汇和语法知识将融入各部分试题中,不再单独列项考核。要达到*学位英语考试所考核的各项技能要求,考生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3750词左右。三、应试指导1. 听力应试指导对话部分:在简短对话部分,对话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情节;而由第三者提出的问题及所给的4个选项又使学生明确了选择范围。因此,考生只要在听音时善于捕捉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辩明谈话者之间的关系。如医生与病人大多谈论疾病有关的话题;夫妻之间大多谈论与家庭有关的话题等。(2)要善于抓关键词。如对话中出现了menu, order, table for three, bill等词,则谈话的地点一定是与饭店有关。(3) 预测提问的方式很重要。利用每段对话后的几秒时间迅速浏览下一个问题的四个选项,通过四个选项的内容去预测听力内容和第三者的提问方式,从而在听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上。(4)要善于推测言外之意。对话部分大体上分为五个类型:数字与计算;职业身份; 地点,场所与方向; 比较题;推理判断。数字与计算是*学位英语考试中最常考的考项之一,听力测试计算型的试题往往要求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加减为主。提问方式是:How much-? How many-? How old-? When-? What time-? 等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边听边记下数字,并在数字旁做上相应的记号,然后对这些数字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计算。职业身份是考试中最重要的考项之一,出现频率很高。这类题目在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关键信息上,再结合四个选项就不难做出判断。关键信息是指表明职员身份的词。如: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What can do for you? ; on sale; out of style -); waiter and customer (menu; order; treat; steak; ham); librarian and student (borrow; renew; library card; library catalogue; loan desk); airhostess and passenger (take off; board; fasten seatbelt; land); doctor and patient (stomach; be operated on; Whats wrong?)等。地点,场所与方向是考试中最重要的考项之一。这类题目比较简单,提问方式也比较单一,常见的提问方式: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 等。解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把注意力放在对话中的关键词上。 如: Hotel: room service; double room; reservation; bathroom reception; single room/Restaurant: menu; steak; order; drink; soup; beef and so on.比较题在听力考试中也是常考的。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平时多训练自己对一些固定句型的敏感度,熟悉有关的比较。如:as -as; the same as; almost; nearly; practically; preferto; would rather-than; more- than and so on. 提问的常见形式: What does the man/ woman like better? Which does the man /woman like best? What will the man/ woman do? -推理判断是英语听力考试中最难的一种题目,考题不多,一般1到2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听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提问的形式有: What does the man/woman mean?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What did you know about-? And so on. 这类题目说话人表达比较含蓄,不能为选择书面答案提供直接的信息,所以要求考生能真正听懂对话的意思,并领会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还要根据说话人的语音语调来判断说话人对这件事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短文部分:短文题材广泛,包括:英美等英语国家的文化、社会习惯、教育、通俗科学、人物介绍和一般性知识。测试的内容有: 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的态度,事实和细节,简单的计算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辨认细节能力,捕捉重要信息能力,理解明示信息能力,理解隐含信息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解这类题目首先了解并熟悉提问方式:(1) 针对主题提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topic of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e passage focus on?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2) 针对细节提问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when/ which/ who/ wh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not tru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 not mentioned? (3) 针对内在含义提问 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e passage imply? 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 by _?其次,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也是很重要的。(1) 抢读选项,预测文章题材和问题。考生一定要利用播放考试指令时间和题与题之间的停顿时间抓紧浏览选项,在听时就能更好地抓住重要信息;从而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与题目相关的部分,提高正确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2) 注意听段的首句和尾句。(3) 听清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4) 适当做记录,边听边记,做到手、耳、脑并用,抓住关键信息。复合式听写部分根据革后的*学位英语考试新大纲,“复合式听写”是考试中的必考题型,占听力比重的10。提高学生英语复合式听写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只有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的差异,在不断熟悉题型、了解出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把握解题步骤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最佳解题效果。“复合式听写”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语言技能,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应试者的语言总体水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出听力、语法、词汇、阅读及口语等方面的能力。此题型既有准确写下所听单词的较低要求,又有提取信息要点并转化为恰当笔头表达的较高能力要求,所以更能测出不同水平考生实际的语言知识和分析推理的综合语言能力。复合式听写的内容和题材比较广,这对考生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考生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攻克这个难关。1)熟悉考试题型具体的说,“复合式听写”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单词听写,有七个空格,要求考生填入“exact words”,每空一词,每词0.5分;第二部分是表达或句子听写,有三处较长的空缺,每一空缺填12个单词左右的句子,每空2分或2.5分。如不能完全听写出原句,写出要点亦可得分。“复合式听写” 全文是一篇250个词左右的短文,朗读三遍。第一遍是全文朗读,没有停顿,要求考生注意听懂全文内容。第二遍朗读时,在每个单词听写空格之后没有停顿时间,但在每个句子听写的空格后有50-60秒钟的停顿时间,要求考生听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文章中所缺少的信息。考生可以根据正确理解,用自己的话语,也可以用听到的原文。第三遍朗读时没有停顿,供考生进行检查、核对。整个复合式听写的考试时间大约为10分钟。2)了解出题思路(一) 了解考查要点总体来说,“复合式听写”主要考查考生辨析同音词和近音词的能力、理解记忆力,以及对单词搭配的掌握程度,对主谓一致、动词时态和名词的单复数等细节熟悉程度,以及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等。就前面七个单词填空来说,以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动词、名词、连词为主,而后三题考查考生对较长句子语义连贯性的理解。(二) 了解题材类型“复合式听写”的题材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评论性或论述性的文章。“复合式听写”短文一般以评论性或论述性的文章居多,大都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文化教育、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就业问题、经济危机、能源短缺、健康生活等。考生在阅读此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起始句和结束语,因为抓住了这些关键句,也就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听写时就更加容易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和预测。- 关于国外的风土人情、气候特征、地理概况等的说明文。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考生应注意文章中出现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将一些与此有关的细节快速记录下来,以帮助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于人物传记和历史事件的文章,多为记叙文。此类文章多以时间为顺序,空缺多与时间、地点、任务、过程和结果有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了解,结合上下文进行填空。- 科普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普类文章也日益增多,这类文章多以说明文为主,其主要特点是专业术语较多,考生在听写前应快速浏览,熟悉科技词汇,做出预测。以便在听写时及时掌握有效信息。3)掌握解题技巧(一) 单词填空部分解题技巧- 根据答案所在语句关键词进行判断。通常该类题目所在句子中有明显的暗示该项答案的词,只要结合语境进行合理推断,加上平时语感的积累,不需要听音即能判断大致的答案,听音时稍作验证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例如,It also slows down more as you move faster, which means astronauts some day may _ so long in space that they would return to an earth of the distant future.很显然,通过句中的“It also slows down more as you move faster”可以判断,有朝一日宇航员会在太空中呆很长一段时间,第一个空格的内容应该填的是与呆、生存等相关的词。当然,在考试中,不会让考生填写stay、live这样简单的词汇。如果考生有足够的词汇量,那么就不难判断此处可能填入survive这个词。即使当时不能正确判断是survive这个词,听第一遍时也很容易就听出来。- 根据并列连词或并列关系判断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文中需要填答案的附近有一个连词使之与句中的其他词、短语或句子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标志性的连接词,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应填词的词性及意思。例如,Informal language is used in conversation with _,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根据连词and及并列的词语family members、friends可以判断,该题指的是与家庭成员、朋友等类似的人,因此不难判断答案为colleagues。再通过听音验证,则答案显而易见。当然,考生也要注意这个词的正确拼写形式。- 根据上下文语义判断答案。英语中的段落会分为几个不同的意群,每个意群可独立表达特定的意思。因此在听音前快速浏览短文时。就可以结合该题目所在的语境进行合理的判断。例如,Albert Einstein _ this in 1905, when he _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time as part of hi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根据对语境的理解和常识的判断,早在1905年的时候,爱因斯坦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当时,他在相对论中介绍了时间相对性这一概念。因此,第一个空格可以填入具有“预见、预测”等意思的词,而第二个空格可以填入“介绍、解释”等意思的词。通过听音验证,第一个空格应填入predicted,而第二个空格应填入introduced。考生还要注意的是时态,这里是过去式。- 根据固定搭配判断答案。固定搭配是“复合式听写”常考内容,只要掌握*学位英语考试要求的词汇、短语,再加上听音时的准确验证,该类题目不难回答。 这些技巧虽然有帮助,但在单词听写这一环节,更多的应该在于平时的积累。(二) 句子听写部分解题技巧- 照搬原句法处理听到的句子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照搬原句。播放第二遍录音时,单句听写空白后留有较长的时间停顿,只要精力集中,完全可以把原句听写出来。要诀在于:记录过程要流畅,不要拘泥于个别词的拼写。如出现拼写障碍,可以先记下前几个字母,待全部内容记录完再继续思考。- 关键词提炼法英语单句听写的一个重要技巧是:按照意群,用关键词把每个意群的大意记录下来,然后组成完整的句子,这样就不会漏掉要点。每个意群的关键词包括中心词和重要修饰语等。意群之间的关联成分,可以在最后组合句子时补充。- 难词替换法这种方法比较有效。当句子中出现写不出来的单词时,可以考虑用简单的同义词替换。- 句子结构的重构法原句句式复杂时,可以在弄清各个意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用自己熟悉的句型来组织句子架构。当然,学位英语考试中,“复合式听写”的句子结构一般都不会很复杂。考生只要在听音前根据空格前后逻辑关系、上下文内容及短文整体脉络对句子主题进行推测,从而在听音时可以更有效地抓取更多信息。4)把握解题步骤(一) 快速浏览复合式听写材料浏览听写时,要关注所给材料的首尾部分,注意要做到以下几点:掌握篇章大意;确定前七个空格所需填的单词的词性、单复数、时态、语态等;根据上下文推测所填单词的可能词意;根据上下文及短文主要内容推测句子可能陈述的内容。 (二) 听第一遍时如何做?考生听第一遍时,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听写结合。听第一遍录音时,考生应尽量放松,抓住主要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空格部分,尤其要注意听清或写下句子中的第一个词和最后一个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听第一遍时不要手忙脚乱、边听边记,或为了某一个词而造成意识上的暂时停顿,破坏对整句或整段的理解。录音的第一遍是全文朗读,要求考生基本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听读时,考生可以适当地填写单词和做些笔记。第一遍记下关键词有助于第二遍听时启发记忆,提示要点,同时也减轻了第二遍记笔记的负担,使笔记更加充实、完整,内容要点也才会更加全面、准确。(三) 听第二遍时如何做?考生在听第二遍录音时,要注意停顿符号、做好笔记,在听懂的基础上,迅速记下所听内容。笔记的信息量要充分,这是写好要点的重要条件。考生可以用缩略语和简单符号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下更多的内容。但缩略语和符号不一定要求规范,所记内容也不一定要求完整,只要能起到提示作用、自己能看懂就行。另外,由于“复合式听写”第二部分句子较长,即使用缩略语也难记下全文,因此考生应有选择地记笔记,抓住关键词。因为此部分只要求写出内容要点,考生应重点记下句中的中心词,然后自己组织语言用简单句把要点表达出来。其句式也不宜过于复杂,尽量省去句中可有可无的修饰成分。(四) 听第三遍时如何做?考生在听第三遍录音时,要做到查漏补缺。第三遍录音供考生进行核对,核对是最后必不可少的环节,考生应抓住时机弥补前两遍听音时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答案。核对第一部分单词填空时,考生可从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意义连贯、上下文等多角度去推测、分析和判断,并正确拼写出单词。而在核对第二部分句子听写时,则应力求把要点写完整,写准确,尽量减少语言中的语法、拼写等错误。(五) 通篇核对三遍录音听完以后,务必进行最后核对,以避免很多低级错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比如,单词拼写是否有误、名词是否需要用复数、动词是否需要用第三人称单数或过去式等。总之,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in Compound Dictation.“复合式听写”是一个相对机械、容易操作的测试手段,但提高能力和水平并不是一件易事,考生要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熟悉英语国家的说话和语音语调的差异,把听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并正确地写出来。熟练掌握和运用词汇、词语搭配、语法知识和逻辑判断能力,这些都是提高英语听写水平的必备条件。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好成绩。2. 阅读理解(选择题)应试指导阅读能力为各项基本技能之首,而阅读理解则是综合读者各方面知识的过程。要想快捷、准确地理解所阅读的语篇,考生需要了解自己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基本的阅读技巧等。一般说来,阅读理解的文章题材通常包括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地理、生物、化学、医学、电子、一般常识、文学等;文章的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其中以说明文和议论文较为多见。而阅读理解的题型则主要有主观性题型和客观性题型。前者主要包括主旨型、推理型、作者语气、态度型、结论型等。后者主要包括事实型、推测词义型、指代关系型、常识题、是非题等。通常情况下,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求考生具备以下的能力:l 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l 看出文章的叙事或推论过程;l 看出并思考所读文章的细节,获得详细的信息;l 把已获得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以便随时使用;l 看出作者的主要意图和文章的基调;l 从有关资料中汲取有用的东西;l 对非重要情节或信息一带而过;l 根据阅读目的和材料的难易程度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l 根据作者的描述得出自己的结论;l 掌握词的多种含义的知识。在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一定的阅读技巧就成了提高阅读速度和解答问题正确率的关键。就学位考试而言,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阅读速度方面,要以较快的速度从大量材料中捕捉有关信息,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考生阅读时不要逐词阅读,而要按意群(meaningful group)扫视、进行连贯阅读;考生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的理解,而要力求融会贯通、掌握通篇的中心思想;考生应该不是通过字面翻译来理解文章,而是应该使英语的文字在大脑里过滤后直接产生意义。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提高。在理解文章时,考生则应该看准确题干,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说来,做阅读理解题,考生可以分为快读和细读两步走:快读的目的是用浏览全言语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快读时,考生应该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结束段、文章中每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以及篇章连接手段和行文中的信息词,因为它们往往是对文章内容的基本概括,是文章大意的关键。细读则是指在找到文章中的有关范围以后,在该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对关键词、关键句要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较深刻、较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不仅要理解这些词、句的字面意思,而且要通过推理,判断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的潜在意思。在细读时,对没有学过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或自己的背景知识等来推测其意义;对难以看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手段对其加以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当然,这些只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而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考生除了在平时的训练中下意识地培养约束自己之外,还要求考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注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因为有限的词汇量必然会影响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与能力的提高。而扩充词汇量又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量,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所学的语法知识加以归纳总结,达到熟练运用;其次,考生有必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大量的阅读实践,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建立语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阅读不能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平时阅读训练时,把精读和泛读的内容区分开,定期进行阅读效果总结。同时,考生还应有意识地扩大阅读面,看一些有关英美等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材料和科普读物,这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在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考生还应该针对具体题型,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下面本书将根据历年来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以真题为实例,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详细讲解讲解。主旨题主旨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短文整体理解概括能力的。任何一篇文章都表达了一定的中心思想,为了测试考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和综合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命题者往往会涉及一些主题归纳题来对考生进行考查。主旨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This passage is mainly/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_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 deals with _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um up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ress/ summarize/ convey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In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writer mainly argues that _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convey?The purpose/ aim of the passage is to _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 .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 .要正确地解答主旨题,考生必须通过仔细阅读来全面理解文章内容。而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考生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即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捕捉文章的关键词、归纳主要细节。只有这样,考生才能够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主题句是用来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包含一个明确的思想或主题,段落围绕这个思想或主题发展,其他句子在意思上都与这个主题句有关。在一个由主题句发展而成的段落中,其他句子用来说明、解释或补充该主题句。这些句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该主题句的扩展句。一篇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而段落是由主题句扩展而成的。可以说,抓住了主题句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思想。在学位考试阅读理解考试中,主题句一般都出现在段首或段尾,但也有出现在段中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文章、新闻报道、说明文以及议论文等类型的文章有着鲜明的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即主题句常常处于段首。除了抓住文章的主题句之外,考生还应该注意重要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词汇以及它们的同义近义词,然后结合主题句或关键词,考生应该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同时,考生在解答主旨题时应该避免受到干扰项的干扰。一般来说,干扰项具备下列特征:1. 干扰项的内容概括地过于宽泛,超出了原文内容,在文章中找不到答题的依据;2. 干扰项的内容虽然与文章的内容有关,但是过于片面,它往往只是文章论述的其中一个要点或一个侧面。尽管从细节方面考虑,它是正确的,但是其覆盖面窄、概括性弱,因此不能真正反映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多数情况下,命题者都会设计这样的选项,所以应该引起考生足够的注意。3. 干扰项的内容与常识相吻合,但是其与文章中的相关论述不一致,脱离原文基础的选项当然不应该作为正确答案。请看下面的实例分析:【例1】Water on the earth is being continuously recycled in a process known as the hydrologic cycle (水循环). The first step of the cycle is the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oceans. Evaporation is the process of water turning into vapor, which then forms clouds in the sky. The second step is the water returning to the earth in the form of either rain, snow or ice. When the water reaches the earths surface, it runs off into the rivers, lakes and the ocean, where the cycle begins again.Not all water, however, stay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n the hydrologic cycle. Some of it flows slowly into the ground through infiltration(渗入)and collects under the earths surface as ground water. This ground water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life on earth since 95% of the earths water is in the oceans, and is too salty for humans or plants. Of the 5% on land, only 0.05% is above ground in rivers or lakes. The rest is underground water. This ground water is plentiful and dependable, as it doesnt depend on seasonal rain or snow. It is the major source of water for many cities. But as the population increases and the need for water also increases, the ground water in some areas is getting dangerously low. Added to this problem is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pollution that flows into the ground water. In the future, with an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more poisonous waste, the hydrologic cycle we depend on could become dangerously unbalanced. Question: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 _. A) water conservationB) the hydrologic cycleC) underground waterD) polluted ground water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水循环。文章在第一段的句首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什么叫水循环。文章总共有两段,每段讨论一个要点,每个要点都是由一个主题句来体现的。第一段的主题句就是第一句话:Water on the earth is being continuously recycled in a process known as the hydrologic cycle (水循环),接下来文章就介绍了水循环的两大步骤。第二段主题句同样也是该段的第一句:Not all water, however, stay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in the hydrologic cycle,它告诉我们: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水都存在于地球的表面。接下来,作者又提供了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细节,最后,作者又提到人口的增长和更多的水污染将导致某些地区的地下水位的下降,这将最终破坏水循环的平衡。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文章的主题是the hydrologic cycle,因此其正确答案为B)。从这一题的解答来看,考生如果能够抓住文章的主题句,那么他们就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例2】There are two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an individuals intelligence. The first is the sort of brain he is born with. Human brains differ considerably, some being more capable than others. But no matter how good a brain he has to begin with, an individual will have a low order of intelligence unless he has opportunities to learn. So the second factor is what happens to the individual - the sort of environment in which he is reared(培养). If an individual is handicapped(使不利)environmentally, it is likely that his brain will fail to develop and he will never attain 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of which he is capable.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in determining an individuals intelligence can be demonstrated by the case history of the identical twins(同卵双胞胎), Peter and Mark. Being identical, the twins had identical brains at birth, and their growth processes were the same. When the twins were three months old, their parents died, and they were placed in separate foster homes. Peter was reared by parents of low intelligence in an isolated community with poo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Mark was reared in the home of well-to-do parents who had been to college. He was read to as a child, sent to good schools, and given every opportunity to be stimulated intellectually. This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 continued until the twins were in their late teens, when they were given tests to measure their intelligence. Marks I.Q.(智商)was 125, twenty-fiv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and forty points higher than his identical brother. Given equal opportunities, the twins, having identical brains, would have tested at roughly the same level. Question: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A) the brain a person is born with i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his intelligenceB) environment is crucial in determining a persons intelligenceC) a person who is handicapped environmentally will never attain 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of which he is capableD) persons having identical brains will have roughly the same intelligence这篇文章首先告诉我们人的智力主要是由两方面来决定的:人的大脑和环境。这也是第一段的主题句。而文章的第二段的主题句是该段的第一句话: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in determining an individuals intelligence can be demonstrated by the case history of the identical twins(同卵双胞胎), Peter and Mark. Being identical, the twins had identical brains at birth, and their growth processes were the same. 从这一句话中,考生可以得知第二段主要围绕着环境在决定人的智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的。考生如果能够抓住这两个主题句的话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决定人的智力有两个方面,而最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单元 多姿多彩的乐音世界 第3课时《红梅赞》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船舶水性水线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涂膜市场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 防汛救灾知识培训课件
- 防汛抢险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语文9哲学家的思考
- 医疗服务合同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合同4篇
- 家具买卖合同样本2篇
- 河北省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水机空调安装合同范本
- 本校学生对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
- 典范英语7the king of football概括
- DL-T-710-2018水轮机运行规程
-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绪论-第一章)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讲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2024年)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水域救援知识课件
- 军兵种知识教案课件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 第四版) 课件全套 第0-16章 绪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