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与保健.doc_第1页
儿童健康与保健.doc_第2页
儿童健康与保健.doc_第3页
儿童健康与保健.doc_第4页
儿童健康与保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儿童健康与保健主要内容: 儿童保健的概述 常见儿童健康问题及护理干预 社区中的儿童保健第一节 概述一、社区儿童保健的意义 n 促进儿童的早期教育 n 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n 减少社区内各种儿童疾病的发生率。 n 控制或消灭儿科领域的某些疾病二、儿童保健工作的内容 n 遗传指导优生管理 n 孕期指导 n 新生儿管理;新生儿家庭访视 n 散居儿童的保健;婴幼儿保健 n 托儿机构的卫生指导;群居儿童的保健 n 家庭健康教育 n 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评估及指导 n 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治疗 n 促进并培养亲子关系 n 预防儿童意外事故。三、社区护士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一 ) 促进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n 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估 n 促进儿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n 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二) 儿童的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 n 宣传、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n 促进儿童接受完整的预防接种 n 儿童预防保健的协调及指导工作 n 家庭预防保健的指导及咨询( 三 ) 儿童预防保健和康复 n 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n 患病儿童的康复工作 n 制定康复计划,促进儿童的早日康复,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四 ) 统计及记录工作 n 社区儿童档案的建立及护理措施 社区儿童健康状况的统计第二节 常见儿童健康问题及护理干预 (Common health problems of child and its prevention)n 儿童感染性疾病 n 儿童非感染性疾病及健康问题 n 儿童社会心理问题及疾病 n 儿童意外事故预防 一、儿童感染性疾病 1、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感染 3、传染性疾病 4、寄生虫二、儿童非感染性疾病及健康问题 1、肥胖问题 2、营养不良问题 3、口腔卫生问题 4、视力问题(近视、弱视) 龋齿的预防措施n 注意口腔卫生 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以减少口腔中的致病菌,清除食物碎屑,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n 营养和锻炼身体 在儿童时期日常饮食中应供给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牙齿得到正常的发育,增强抗菌能力。氟素防龋 采取氟素防龋,使用加氟的牙膏,也可用0.2%氟化钠液含漱,每周漱口1次每次2min,再用凉水漱口(5岁以下小孩不宜用)。 n 窝沟封闭法防龋。 n 定期口腔检查 每2年1次。可早期发现龋,齿及时修复龋洞,以免进一步发展。近视的预防措施n 指导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写作业环境,保证照明。同时注意学生合理营养、体育锻炼。 n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30cm。;连续看书、写字1h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远处眺望一会儿。读写要求:不要在光线昏暗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坚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一尺”就是眼与书本距离要保持一尺左右,“一寸”就是握笔时,手(食)指离笔尖一寸,“一拳”就是胸口离桌沿一拳。开展体育活动 做好眼保健操:体育活动不仅可增强体质,还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有积极的作用;眼保健操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眼保健操必须经常做,持之以恒,注意动作准确性。 n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限制精制食品脂肪、糖的摄入。三、儿童社会心理问题及疾病1、儿童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 2、自闭症儿童 3、多动症 4、儿童受虐待及忽视四、儿童意外事故预防 1. 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2. 各年龄段常见的意外事故及预防措施第三节 社区中的儿童保健(Health care for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setting)n 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 n 儿童营养、喂养等 n 儿童计划免疫 n 儿童各年龄阶段预防保健 一、儿童的生长发育(一 )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影晌因素1. 生长发育的概念: n 生长 表示形体的增长,体格生长的指标一般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骨骼、牙齿的生长等 n 发育 表示人体功能及技巧的演变,是人体质的改变。包括心智、情绪、 感情、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改变。 n 成熟 是指人类在能力上的增进或老化过程。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n 遗传 n 生活环境 n 性别 n 营养及孕母状况 n 内分泌因素 n 健康状况 n 社会文化因素 n 关键期 (季节 )( 二 ) 生长发育评估1、体格发育的评估内容及测量方法 n 评估内容 形态指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皮下脂肪 功能指标 肌张力、肺活量、血压、脉搏 生化指标肝功、肾功等 n 评估方法 体重的测定体重 身 高:身长及顶、臀长用标准的量板。身高及坐高用身长计或固定与墙壁上的立尺 2、生长发育的综合评估二、儿童营养 n 营养是保证人体生存、维持生命及健康的必须物质基础,营养对于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非常重要,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而营养障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危害儿童的健康。 ( 一 ) 儿童的正常营养需要1. 热量的需要 n 基础代谢 n 生长发育所必需物质 n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n 活动所需的能量 n 排泄损失的能量2. 营养素的需要 n 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n 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二) 儿童喂养 1、婴幼儿喂养 n 母乳喂养: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及晚乳。 n 人工喂养:以牛乳、羊乳或其它代乳品替代。 2、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饮食 3、学龄期儿童的饮食 4、青春期的饮食 (三) 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 1、评估的内容 n 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n 体格检查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 n 向父母询问膳食安排情况 n 实验室检查及生理功能检查 n 社区护士常用的保证儿童营养及预防营养障碍的护理措施三、儿童计划免疫 1、主动免疫给易感者接种某种特异性抗原,使体内主动产生免疫抗体。 2、被动免疫母体的抗体传给子代,或给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给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或全血肌肉注射,使小儿在 23 周内具有免疫能力3、常用的免疫制剂(1)、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制剂 n 菌苗:用细菌菌体制成,分为活菌苗及死菌苗。 n 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培养,经处理后制成。分为灭活疫苗及减毒疫苗。 n 类毒素 :用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醒制成的无毒但仍有免疫能力的制剂 (2)、被动免疫常用制剂免疫血清: n 抗毒素 n 抗毒血清 n 抗病毒血清及丙种球蛋白等4、使用免疫制剂禁忌证 n 一般禁忌证: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经过检疫期者,活动性肺结核、较重的心 脏病、风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慢性病急性发作者,有哮喘及过敏史者,严重的过敏性皮肤病 n 特殊禁忌证:易发生过敏性体克或出现血清病。儿童患发热性疾病,体温在37.5 以上者 , 禁止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5、操作要点严格查对 核对儿童的姓名,详细询问健康情况 局部注射上臂三角肌6、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措施 (1)常见反应 n 全身反应 :接种后 56 小时或 24 小时出现体温升高、头晕、全身不适、疲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多饮水 , 或给予对症处理。如高热不退或症状较重时 , 应去医院就诊。 n 局部反应:接种后数小时至 24 小时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可以用干净毛巾热敷。 (2)异常反应: n 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会出现生命危险。 让患儿平卧,头部放低,立即皮下注射 1:1000 的肾上 腺素 0.51ml 、保暖 , 吸氧、采用其它抗过敏性休克的措施。 n 晕针: 患儿平卧,饮少量的热水,并注意鉴别是否为过敏性休克四、各年龄阶段儿童预防保健重点(一)年龄的分期: (1)婴儿期;出生1岁 (2)学龄前期: 幼儿前期:13岁 幼儿期:46岁。 (3) 学龄期: 童年期:6岁12岁 青春发育期:1218岁 青年期:1924岁(二) 各年龄阶段的保健 n 新生儿期保健 n 婴幼儿期保健n 学龄前期保健n 学龄期保健1、新生儿期的保健 建立家庭访视制度,定时进行访视 全面体格检查 了解新生儿出生后的健康、喂养、疾病等方面的情况 指导母亲做好新生儿脐带、皮肤及其它方面的护理 指导并鼓励母乳喂养 做好预防接种; 预防各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特点:n 出生后 28 天 新生儿 适应时期出生后第一周是从宫内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 自己开始呼吸。胎儿娩出后处于缺氧状态,通过皮肤温度的刺激,缺氧即二氧化碳积聚刺激呼吸中枢,出现第一次呼吸 。 自己摄取营养。 适应外界环境变化。(2)新生儿访视: n 出生后的 28 天内家庭访视 34 次 n 访视内容有 : 询问新生儿娩出时的情况 预防接种史 ( 卡介苗、乙肝疫苗 ) n 生后 1 周内皮肤变化 生后 23 天出现生理性黄症,46 天黄胆最明显 ,715 天黄胆逐渐消 退,早产儿黄胆消退时间延长。母乳性黄症的诊断标准 : 母乳喂养。 黄胆出现在生后 47 天 ,23 周达高峰并持续不退。 生长发育、精神食欲好、大便颜色正常。 化验血清胆红素可高达 20mg/dl, 肝功能正常 ,HBsAg 阴性。 排除感染溶血梗阻性黄胆。 母乳性黄胆预后良好,一般不引起脑细胞损伤。处理方法 暂停哺乳 35 天,改为配方奶 酶诱导剂,如鲁米那、减少肠肝循环。 助消化药, 如培菲康、金双歧等双歧杆菌类的药。进行全面的体检 n 宣传并指导母乳喂养 n 新生儿的心理保健n 新生儿期疾病筛查n 新生儿皮肤的观察 2、婴儿期保健 n 婴儿期 ( 出生 28 天至 1 岁 ) n 婴儿期的特点: 生长发育旺盛时期 生长发育快 , 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特别高 。 小儿消化和呼吸功能发育不完善 。 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 , 因此 6 个月以后易感各种疾病。 n 婴儿期的喂养体格发育监测:头半年每 2 个月体检一次,后半年每 3 个月进行一次定期体检,包括身长、 体重、头围、胸围、骨骼、牙齿、肌肉、皮肤 、小儿营养状况。头围的增长。 头部发育最快为出生后前半年,随着年龄增长,脑发育和头颅发育而骨缝闭合 , 前囱出生时斜径约 2.5cm。正常健康儿前囱门在出生后 12 个月至 18 个月闭合。也有少数前囱延迟在 2 岁以后闭合,与父母遗传有关 ,不能单纯认为前囱闭合晚就诊断为佝偻病,还要结合其他体征和检查做出诊断。婴儿期头发的变化: 婴儿期头发多少、光泽度,除营养 外,也与父母的发质和遗传有关 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 婴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新陈代谢旺盛 ,头部汗腺密集,出汗多,夏天入睡时出汗更明显。 婴儿出汗多以额部为主,此时如果小儿护理不当,易患感冒或肺炎。牙齿的发育: 临床常用的观察指标 也是骨成熟的一个标志,乳牙萌出的早晚有个体的差异 ,早在 4 个月就开始出牙,迟 的可至 1012 个月出牙,有一定发育程序,一般6 个月出牙,1 岁出牙约 6 枚,2 岁半乳牙出齐共 20 颗 。全面掌握小儿神经精神发育情况: 智力运动和语言能力的发育,大脑分化最快,认知、语言能力,从抬头、抬胸、认人、模 仿、独立行走、对成人要求有反应,如招手、再见等活动。 情绪反应,婴儿对母亲心态感受极为敏感,母亲的笑容能培育婴儿的心灵,从 3 个月开始情感丰富起来。婴儿期常见现象: 头发略为稀少 肌肉松弛 地图舌 湿疹 ( 45 岁时消失 ) 流涎多、溢乳 牙龈见白色颗粒 ( 马牙 )自然会脱落,出牙顺序倒乱,出牙时出现发热等均不属病态,勿需治疗婴儿期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鹅口疮、 尿布性皮炎等 加强口腔护理,每天清洗口腔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接种1 岁以内婴儿计划免疫程序 n 出生 24 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 个月注射第二次乙肝疫苗,6 个月注射第三次乙肝疫苗 n 8 个月接种麻疹疫苗 n 1 岁接种甲肝疫苗 n 2 、 3 、 4 个月各服小儿麻痹糖丸 1 次(四岁加强一次)。 n 3 、 4 、 5 个月各注射白百破 (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1 次;15岁、7岁各加强一次二联(白喉、破伤风 ) 3、幼儿期保健 n 13 周岁称为幼儿期。 n 幼儿期生长发育监测,每 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查血常规、有条件者可查微量元素、查血铅、预防铅中毒。 n 幼儿期的特点: 生长速度较 婴儿期慢 神经精神发育迅速 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发展,自己会走会跳,乳牙出齐 1 岁后处于断奶期 ,过渡到牛奶及普通饮食,合理的喂养和护理很重要营养和饮食安排 n 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n 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n 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疾病的监测注意佝偻病、贫血、腹泻、肺炎的防治。 婴儿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 ,应注意胸部有无隆起 杂音性质,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程度 脑性瘫痪 先天性疾病,腹股沟斜疝、先天性尿道裂等 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4、学龄前儿童保健3 周岁以后到入学前 (37 岁 ) 保健要点: 每年进行 12 次体格检查,继续监测生长发育 。 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是否正常 养成良好习惯 保持健康身体与心理发育,矫治不良习惯 预防疾病和意外事故5、学龄期儿童保健 n 发育特点: 学龄期(614岁 714 岁时大脑发育成熟接近成人 , 长身体、长知识阶段 n 疾病的发生和预防 疾病发生较少 ,但较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学生近视、眼疾发生率高 ,儿童出现多动症 n 注意教育方法 n 预防注射 n 乙肝疫苗要定期加强。6、青春期保健 n 生理特点 性激素的作用 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 n 保健内容: 学习任务重、压力大 神经内分泌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