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doc_第1页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doc_第2页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doc_第3页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护理【关键词】 产后出血护理对我院2004年5月2007年6月住院产妇出血160例采用了各种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处理方法,无1例因产后出血而死亡。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可由单一因素所致,也可相互影响并存。 加强计划生育及避孕措施的宣传工作:减少多胎产和人流术,从而避免和减少产妇发生子宫内膜损伤及炎症。对避孕失败而需要进行人流术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术后发生感染,加强产前保健工作及时治疗妊娠并发症,消除导致产后出血的潜在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70%80%,可由产妇的全身因素,也可由产妇的单一因素所致1。分娩开始以后:医护工作人员若发现产妇精神差,情绪不稳定,常需提出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要求,应密切观察产程延长及停滞的原因。如确系宫缩乏力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安慰产妇让其精神松弛,向其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消除其对分娩过程的恐惧和焦虑。同时给予输液补充营养,并缓慢静脉推注安定10mg。静注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避免发生急产。静注安定23小时,仍无宫缩者可视宫口开大程度适当给予催产素。 临产时,特别对潜伏期较长、加速期延长的产妇,除加强各项护理之外,严格要求正确接产和处理第三产程。当胎头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剥离面是否完整或异常,消除因胎盘粘连、嵌入子宫内膜、或胎盘剥离不完全而致的子宫出血。在正常情况下常规给予催产素10U静脉缓注;娩出胎盘后再加注催产素10U,并按摩子宫,作为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对有多次流产史者,产妇多有宫缩乏力、胎盘剥离慢和出血量多的特点应缩短第三产程,以减少产时的出血量,当胎头娩出后及早宫壁注入催产素20U,可加强子宫收缩,加快胎盘剥离,从而使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及观察 准确测量、计数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由于对失血量的估计不足往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胎儿娩出后立即置弯盘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小时取出,直接测量弯盘中的血量;以称重法计算血染纱布及血染床单上的血量;回病房后至产后24小时以会阴垫集血,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上述出血量综合为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 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 让产妇平卧,头部抬高10°,双下肢抬高15°20°,头偏向一侧,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管和尿管的通畅以利治疗。并做好输血等急救的准备工作。 对因子宫乏力所致的出血,应规律地按摩子宫,按医嘱给宫缩剂,使宫缩加强;对软产道损伤所致的出血,应及时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的止血;对应胎盘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严密观察宫缩、宫底升高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流出血是否凝聚。 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产妇的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休克早期由于机体代偿作用血压可无明显下降,而首先出现脉搏的改变。应35分钟测脉搏1次,每次测1分钟,并注意其节律、速率、强度,如血压上升、脉搏减慢且有力说明病情好转。如收缩压虽超过90mmHg但脉压小,脉搏细速则提示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不足,应采取措施。由于血容量减少,肺泡的血流量锐减,影响气体的弥散交换,使脉搏变快而浅、呼吸费力、出现紫绀等严重缺氧症状,重度缺氧时应给氧气46L/分,中度缺氧24L/分,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低血容量休克时,产妇早期可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发凉、脉搏细数,继而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直至昏迷,所以应特别注意观察,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肾功能观察:常规静滴5%碳酸氢钠200300ml,既防酸中毒又可扩容。在休克早期,肾血流量逐渐下降,尿量减少是肾组织灌注不足的标志之一,因此要记录尿量。50ml/小时说明血容量已补足,若休克症状改善尿量在30ml以下,可快速静脉推注20%甘露醇100150ml;若尿量仍不增加则有发生急性肾衰之可能。如扩容不足,应快速加大补液量。 输血输液的护理:休克产妇应保持23条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及静脉给药,紧急情况下作静脉切开,最好输给鲜血,严重休克产妇,输入量应为失血量的34倍,才能恢复正常的血液动力学。在大量输入非胶体溶液时,易发生肺水肿及心衰,所以在输液过程中,为防止高血容量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