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_第1页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_第2页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_第3页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作者:李翠珍单位:431400,湖北省武汉市新州区妇幼保健院【关键词】 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产妇贫血、严重休克;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发生严重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后遗症;严重的产后出血还会危及产妇生命2。产后出血在我国的发生率为2%3%,已经成为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有效防止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非常重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共4 879例,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83例,占产妇总数的1.70%;2006年30例,2007年28例,2008年25例;经产妇51例,初产妇32例;年龄21岁38岁,平均28.4岁;剖宫产58例,阴道分娩25例;产后24 h内出血70例,产后24 h后出血13例。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83例产后出血病人为产后出血组(出血组),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83例为对照组。分析产后出血与产妇年龄、生产史、人工流产史和产前检查次数的关系。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见表1、表2)表1 产后出血与生产史、人工流产次数、产前检查次数的关系(略)表2 83例产后出血病人产后出血原因例(略)3 讨论3.1 产后出血的原因 本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主要为产程过长、胎盘剥离不全、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难产、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双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助产手术操作不当、胎盘嵌顿、胎盘植入、凝血功能障碍。本研究亦显示,产后出血与产妇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与生产史、人工流产史和产前检查次数呈显著相关性。3.2 产后出血的预防 预防产后出血需做好产妇产前、产时及产后的监测工作。产前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危险妊娠。怀孕早期应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对高危孕妇进行定期检查,如有必要需提前入院2。产时监测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关键。第一产程应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避免产妇过度疲劳,同时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与产程停滞,防止产程的延长;第二产程要注意科学接生,正确引导胎头、胎肩及胎头顺利娩出,注意保护会阴,避免胎儿过快娩出,防止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应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由于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 h内,因此,胎盘娩出后,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 h,进行重点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和宫缩情况。但也不能忽视产后12 h以后的出血情况,应该向产妇交代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早处理3。3.3 产后出血的救治 首先需要明确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不同,所应采取的救治措施也有所不同。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是最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具体措施包括按摩子宫、注射宫缩剂、填塞宫腔、结扎盆腔血管等。软产道裂伤导致的产后出血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及时准确修补、缝合裂伤。针对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若胎盘已剥离未排出,应导尿排空膀胱,用手按摩使子宫收缩,并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若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伴阴道流血,应人工徒手剥离胎盘。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除了积极止血外,还应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人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等,如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积极抢救4。3.4 产后出血的护理 科学的护理也是治疗产后出血、保证产妇健康的重要环节。保持产房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以减少滋生细菌的培养基。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观察其皮肤、黏膜、口唇、指甲的颜色,四肢湿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流通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严格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止血药或宫缩剂。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给予心理支持。【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王若楷,李法升,刘长.现代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潘琢如.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