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1页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2页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观察与护理【关键词】妇产科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科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骤,常常危及母婴生命。现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8例产科DIC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共分娩9260例,发生DIC18例,发生率为0.195%。年龄2335岁,平均28.5岁。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3例。经阴分娩6例,剖宫产12例。本院16例,外院转入2例。1.2 合并症与诱因 胎盘早剥5例(其中2例合并前置胎盘),产后出血5例(3例超巨大儿,1例合并绒毛膜羊膜炎,1例胎盘残留合并宫腔感染,1例合并宫颈糜烂),妊高征3例(1例合并HELLP综合征),重症肝炎1例,子宫破裂1例,死胎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妊娠期特发性急性脂肪肝1例。1.3 治疗及结果 在常规去除病因、抗休克、止血、纠酸等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补充凝血因子主要通过输新鲜全血,其次予以成分输血,如冷沉淀、浓缩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对于无法控制的出血行子宫切除。本组10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15例痊愈,1例好转转内科,1例由外院转入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急性脂肪肝转传染科抢救无效死亡。2 观察与护理由于产科DIC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势凶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1 临床观察 本组18例患者均存在易发DIC的疾病,如:产后出血、妊高征、胎盘早剥、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感染、死胎等。对有DIC发病基础的孕妇,一旦出现为子宫收缩乏力、阴道流血不止、暗红色且不凝,间或伴手术创面渗血、血尿等。应立即想到DIC的可能性,及时抢救以免延误时机。2.2 护理 产科DIC不同于内科DIC,发病常常急骤,但经积极处理,去除病因后能取得较好的预后。2.2.1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接三通管加快补液速度,尽快补充血容量,快速输新鲜全血,也可成份输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休克病人注意保暖、吸氧,遵医嘱及时应用止血药物,观察止血效果和药物反应。2.2.2 有学者认为切除子宫以阻断凝血物质进入血循环,有利于纠正DIC 1 。经积极抢救,病情仍继续发展,必须及时切除子宫,以期止血,术后应继续补液输血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阴道有无出血,腹部切口有无渗血,尿管是否通畅及尿液的量和性质。2.2.3 心理护理 因产科DIC为突发疾病,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因此抢救时现场应保持安静,医护人员态度认真、操作轻柔、动作敏捷,使患者有安全感。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避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参考文献1 冯丽萍.羊水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