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J o u r n a l o f Te a 2 0 0 4 3 0 3 1 5 O 1 5 2 鄂东 北 茶园土壤物理环境分析 胡学玉 张继铭 江 洪 杨 利 余 昭齐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武汉4 3 0 0 7 4 2 湖北省英山县科技局 英山4 3 6 7 0 0 摘 要 采用土壤调查的方法 分析了鄂东 I L 茶园土壤硬度 土壤耕层厚度 土壤容重及土壤三相 固相 液相 气相 容积比等物理性状 探讨 了土壤物理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土壤物理性状 有机茶园 中图分类号 5 7 1 1 S 1 5 1 9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O 5 7 7 8 9 2 1 2 0 0 4 0 3 1 5 O O 3 St u dy o n t he ph ys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o f Te a So i l i n Nor t he a s t of Hub e i Pr o v i nc e Hu Xu e y u Z h a n g J i mi n g J i a n g Ho n g Ya n g L i Yu Z h a o q i 1 Ac a d e my of Hu be i a g r i c u l t ur a l S c i e n c e s W uh a n 4 3 00 6 4 Ch i na 2 Bu r e a u o f Te c h ni c a l Sc i e n c e s o f Yi n gS ha n Co un t y Yi n gs h a n 4 36 7 0 0 Hu be i Chi n a Ab s t r a c t S o i l h a r d n e s s t h e s o i l t h i c k n e s s o f p l o u g h l a y e r s o i l b u l k d e n s i t y a n d t h e t h r e e p h a s e s o f s o i l o f t e a s o i l i n n o r t h e a s t o f Hu b e i p r o v i n c e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s o i l s ur v e y Th e e f f e c t o f t he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e a s o i l o n t e a q u a l i t y wa s s t u d i e d Ke y wo r d s Te a s o i l S o i l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r g a n i c t e a f i e l d s 湖北省东 北 部植茶区位于大别山南麓 以中 低山 丘陵地形地貌为主要特征 属长江中下游亚热 带湿润季风性气候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山间时常 云雾缭绕 农业生态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树生长 近 2 O年来 鄂东 北 茶 园面积逐 年扩 大 茶 叶产业 已 成为该 区域 一些县 市 的特色支柱产业 但是 除少 数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园外 大部分茶 园管理水平 较低 偏施氮肥现象十分普遍 且基本以自流灌溉为 主 较少耕作或无耕作 表 1 导致土壤紧实 通透 性差 水 气分配不匀 严重影响茶树根系伸展和养 分 吸收 本项研究 以分析 探讨鄂东 北 茶园土壤物理 性状为基点 试图为该区茶园土壤管理提供一定的 理论依据 以促进其有机茶产业的科学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 1 土样 采集 1 1 1 土壤类型黄棕壤 1 1 2 采样地点 英 山县开采 茶园 1 1 3 采样 时间 2 0 0 3年 8月 2 6日 2 9日 1 1 4 采样 方法随机 布点法 5点混 合样 1 1 5采样深度O 2 0 c m 1 2分析测定方法 1 2 1 土壤含水量烘干法 1 2 2 土壤 容重环刀法 1 2 3 土壤硬 度 采 用 DI K一 5 5 2 0惯 人式 硬度 计 原位测定 1 2 4 土壤 毛管孔度环刀法 1 2 5 土壤 三相容 积比环刀计算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土壤硬度与有效 土层厚度 茶树是多年生深根作物 根系生长可伸展至土 表 2 m 以下 根据我们 前期对 1 1 个茶 园土壤 剖面 的 观察测试结果 发现茶树根系总量的 8 O 以上分布 在 O 4 0 c m 土层范 围内 因此 茶 园土壤有效土层 基金项 目 国家星火计划 2 0 0 2 E A7 6 0 C 0 5 和湖北省 2 0 0 3 年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收稿 日期 2 0 0 3 l O 一2 2 作者简介 胡学玉 女 1 9 6 3年一 湖北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土壤环境生态教学 科研工作 维普资讯 第 3 期 胡学玉等 鄂东 北 茶园土壤物理环境分析 1 5 1 厚度应 达到 5 0 c m 以上 有 机茶 园土 壤有 效土 层厚 度更应 超过 6 0 c m 大量调查研究表 明 茶 园土壤有 效 土层 厚度与茶 园生产力和茶叶产量呈正相关 E l 本 国在进 行农 田基本 地力调 查 时 以土壤 硬 度值 来量度耕 地 土壤 有效土层 厚度 将 土壤 硬度值 为 2 5 k g c m 以上 且其厚 度达 1 0 c m 以上 的土层 确 认为土壤硬 盘层 硬 盘层 以上 的土层 为土壤有 效 土层厚度 本项研究采用惯 入式土壤硬度计对鄂东 北 茶 园土壤硬 度进行 了测定 并推算 出相应 的有效 土层 厚度 见表 1 表 1 鄂东 北 不同条件茶园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喜 m 植 限 前 茬 作 物 土 壤 管 理 l l 5 O 2 0 0 l 6 水 稻 l 5 O 2 0 0 k g商品 有机肥 3 5 O 7 5 0 0 k g饼 E 年 公 顷 自流灌 溉 少耕作 2 3 0 0 1 6 不祥 1 5 0 0 k g复合肥 年 公顷 自流灌 溉 未耕 作 3 3 O O 4 0 0 1 0 水稻 7 5 0 k g尿素 一定量 农家 E 年 公 顷 自流灌 溉 无耕 作 4 6 2 O 8 0 0 l l 荒地 3 0 0 0 k g桐饼肥 年 公顷 无灌溉条件 无耕作 5 5 O O 6 0 0 1 4 小麦 红薯 7 5 0 k g 尿素或复混 E 年 公顷 一 无灌溉条件 无耕作 6 4 5 O 5 0 0 1 0 红薯 芝麻 2 2 5 0 k g桐饼肥 1 5 0 0 k g碳铵 年 公顷 自流 灌溉 无耕作 水 稻 警 霎 公 顷 8 1 0 0 8 水稻 土杂肥若干 1 5 0 0 k g 碳铵或尿素 年 公顷 自流灌 溉 无耕作 9 1 0 0 1 0 水稻 地下水位高 地面有积水 无耕作 有效 土层 厚度 c m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1号样 点 与 3号 样 点 土壤有 效土层厚度均超过了 3 0 c m 并以 1 号样点为最高 达 3 7 c m 这 与该 样点茶 园土壤管理水 平较高有关 表 1还显示 在 1号样 点 饼肥与商 品有机 肥 的年施 用量远远超出其它样点 1号样 点 土壤硬度 图 图 l a 亦表 明 在茶 园其 它条件基本相近的情况下 与 2号样点 图 l b 相 比 增施有机肥以及适量耕作 有利于降低土壤硬 度 提高土壤熟化度 从而增加有 七层厚度 土壤硬度 k g c m 2 0 0 2 0 3 0 巨 U 巡 图 l a 1号样 点土壤硬 度 图 但是 按照有机茶园有效土层厚度标准 本项研 究范围内茶园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均未达标 这表明还 需进一步加强深耕 增施有机肥 以及通过放养蚯蚓 等项措施 改 良培肥茶园土壤 增加有效土层厚度 2 2 土壤 容重 与土壤三相 比 土壤 容重是 土壤重 要 的物理性质 之一 并与 土 壤孔 隙度 土 壤紧实 度 土壤 的通气状 况 土壤持水 性能 土壤 固 液 气三相 比的关系紧密 表 2数据显示 在 O 2 O c m土层内 土壤容重 土壤硬度 k g c m 2 0 1 0 2 0 30 E U 蛩 巡 图 1 b 2号样 点土壤硬度 图 O 5 O 8 8 2 5 O O u 9 0 2 4 6 8 O 2 4 6 8 O 一 一 一 一 1 1 1 O m 一 一 一 一 一 维普资讯 1 5 2 茶 叶 3 O卷 自0 9 1 g c m 至 1 4 0 g c m 在 9 个样点中 占调 查样本 7 8 的茶园土壤容重或偏高或偏低 仅 1 号 土样 和 3号土样 O 2 O c m 土层 内土壤 容重 符合 有 机茶 园土壤容 重标准 分别为 1 2 g c m 和 1 1 6 g cm 其中 1 号土壤总孔隙度为 5 4 6 亦达到优良 茶园条件尺度 表 2 土壤容重与土壤三相比 在适宜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条件下 1 号 土壤三相 固相 液 相 气相 容 积 比为 4 5 4 3 1 2 通 气 孔 度 达 1 2 也 有 一 定 数 量 的 毛 管 孔 隙 4 2 5 与其它 8 个样点茶园土壤相比 1号土壤 水 气 比例较为协 调 表 明该表土层土壤 疏松柔 软 透 气 输水 保肥性能 良好 其茶叶感官品质相应亦较 佳 表 3 表 2还显示 5 6 7 8 9号土样表层土壤 容重偏大 总孔隙度总体偏小 而且通气孔度均不足 8 O 表明这些土壤表层压实严重 毛管孔度亦相 对较高 三相比例失调 这可能导致茶树根系扩张困 难 土壤生物活性降低 养分吸收受阻 最终影响茶 叶品质 见表 3 一些其它有关茶园土壤物理性状 的研究亦表现出与本项研究相类似的结果 3 土壤中的三相 固相 液相 气相 分布 是土壤 表 3 茶叶感官品质指标 2 0 0 3年某杀叶节参评杀样专冢评审结果 物理环境状况 质地 结构 水分 空气 容重 孔隙度 等 的综合反映 比照高产茶园对土壤三相 比的要 求 鄂东 北 茶园土壤三相 比例存在不 同程度失 调 土壤孔隙分布不甚均匀 因此亟需通过 良好的农艺 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以提高茶叶品质 结合本研究结果 并综合已有研究资料提出 有 机 茶 园 0 2 O c m 表层 土壤 三相 固相 液相 气 相 容积比以 4 5 3 0 2 5 为宜 并且 保持土壤总孔 隙度在 5 5 左右 参 考 文 献 l 中科院南土所 土壤理化分析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7 8 2 曹顺爱 吕 军 土壤母质及其物理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 茶叶 2 0 0 3 2 9 1 l 3 l 6 3 田永辉 梁远发 魏杰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与财务稳健性:行业分析与风险应对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下的智能家居设备互联互通性产业链价值研究报告
- 砍伐林木合同转让协议书
- 机关文明健康协议书模板
- 糖尿病健康管理合同协议
- 研发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船坞甲板加工合同协议书
- 电梯销售合同终止协议书
- 独栋办公楼租赁合同范本
- 理发店合伙合同协议模板
- 二维材料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研究
- 内科患者VTE风险评估表
- 2024-2030全球及中国通过硅通孔(TSV)技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托育机构婴幼儿健康档案(样式)
-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 心理体检收费目录
- 院感防控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 消防维保企业可行性方案
- GB/T 37400.18-202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8部分:开式齿轮传动系统
-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 全球职等系统GGS职位评估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