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乳腺病普查1000例分析.doc_第1页
妇女乳腺病普查1000例分析.doc_第2页
妇女乳腺病普查1000例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女乳腺病普查1000例分析【关键词】妇女乳腺病【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5-0469-02乳腺病是妇女多发病、常见病,乳腺癌则是成年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日渐增高的趋势,已跃居妇女癌症发病率之首位,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为此,我院2001年对胜利油田部分单位1000名女职工进行健康普查,以便及时发现乳腺癌患者,提高乳腺癌病人生存率,同时对乳腺的良性病变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医生的尽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普查对象 年龄2272岁,其中2230岁239人,3140岁362人,4150岁281人,5172岁118人。1.2 普查方法 采用临床物理检查结合由北京龙兴医学仪器设备公司生产的LX-H767型近红外乳腺诊断仪扫描乳腺的方法进行检查。每名妇女均先行物理检查,在日常光线下,裸露双乳,通过对乳腺的视诊、触诊、区域淋巴结检查,包括观察乳房外形、皮肤、乳头形态变化、触及肿块的大小、硬度、边缘状况、粘连度、询问其与月经周期是否改变等综合项目,然后暗室内进行近红外乳腺诊断仪扫描检查。裸露双乳,以乳头为中心,分外上、外下、内上、内下4个象限分别检查,将光源探头置于欲检乳房的对侧,调整好红外摄像机及焦距,检查各个区域。观察两侧乳腺的浅表血管的分布、粗细、形态等情况,有无阴影、大小、边缘、灰度、阴影与血管的关系等。2 结果普查1000名妇女中,共发现乳腺疾病344例,发病率为34.4%,结果见表1。表1 妇女乳腺病普查1000例检出344例情况 例(略 ) 3 讨论近几年来,油田各单位对妇女病普查意识增强,每年都组织一次健康普查,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对疾病防治有了重视。但环境污染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及各类化学试剂所作用的食品、生活压力、快节奏生活、各种综合因素致人体某些激素与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妇女健康,造成乳腺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乳腺癌的原因迄今未明因而无法预防, 但病期的早晚则明显影响生存率,这是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彻底治愈的有效途径。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存在确切的联系,从理论上讲,任何癌肿都是细胞增生的恶果,是细胞增生在量变基础上发生质变,经历了轻度增生-非典型增生-细胞突变-癌性增生过程。据国内外资料报道,乳腺增生癌变率为12.9%21.9%,乳腺增生病患者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比一般妇女患乳腺癌几乎高了3倍左右,直接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为此,重视乳腺增生症的防治,对于防治乳腺癌有着同样的积极重要意义。同时在普查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对乳腺增生症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普查的同时给予宣教,如:保证充足的营养;保持精神健康;控制饮酒、戒烟;不滥用激素类药物,慎用丰胸产品;注意避孕,避免药物、人工流产;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坚持自检;选择合适的胸衣等,使妇女对乳腺病的防治有了充分的认识。从油田女工乳腺病普查的结果来分析,其34.4%发病率与全国1998年占妇女人群45.2%的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的发病率相比,乳腺病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医疗单位仍应积极开展对正常人群定期做乳腺普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