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目录 1 二次根式 4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性质 4 知识操练 4 2 最简二次根式 5 知识操练 5 3 同类二次根式 6 知识操练 1 6 知识操练 2 7 4 二次根式的加减 7 知识操练 1 7 知识操练 2 10 5 二次根式的乘除 11 知识操练 1 11 知识操练 2 12 6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5 知识操练 15 一元二次方程 19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19 知识操练 19 2 直接开平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0 知识操练 20 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1 知识操练 21 4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2 知识操练 22 5 根与系数的关系 24 知识操练 24 6 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分式方程 25 知识操练 25 7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6 知识操练 26 圆 28 第一节 和圆有关的概念 28 知识操练 28 第二节 直线和园的位置关系 31 知识操练 1 31 知识操练 2 35 第三节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38 知识操练 1 38 知识操练 2 39 第四节 和弧有关的计算 41 知识操练 1 41 知识操练 2 43 第五节 圆和正多边形的关系 45 知识操练 1 45 知识操练 2 48 第六节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49 知识操练 1 49 知识操练 2 50 概率初步 51 1 随机事件的概率 51 知识操练 1 51 知识操练 2 52 2 列表法求概率 54 知识操练 1 54 知识操练 2 55 知识操练 3 59 3 树状图求概率 63 知识操练 1 63 知识操练 2 68 二次函数 71 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71 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78 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81 相似 82 1 图形的相似 82 2 相似三角形 82 锐角三角函数 86 1 锐角三角函数 86 2 解直角三角形 88 投影与视图 89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性质二次根式的概念 性质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D 2 C 3 C 4 B 5 C 6 B 分析 注意条件 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 0 分母不为 0 7 C 分析 二次根式a 就是指非负数 a 的算术平方根 点拨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所要满足的条件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8 D 分析 每一个命题要看是否具备二次根式所有条件 点拨 A B C 缺少另一部分条件或结论不够完整 9 B 分析 由平方根定义可得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 它们互为相反数 点拨 5 2先进行化简 化成一个正数 再求它的平方根 10 D 分析 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有意义 关键在于被开方数是否为非负数 如果被开方数为分式 还要 看分母是否不为 0 点拨 利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解答 11 a a 0 12 x 1 且 x 2 13 x 1 2 14 x 1 15 x 3 16 x 2 1 17 2 5 x 18 x 2 19 x 2 20 5m 21 4 5 0 2 3 2 2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B 2 A 3 D 4 C 5 B 6 A 7 B 8 B 9 3 10 m 11 1 y 0 1 1 y y 1 12 3a b 2 3a 2 b a 3 2 b 0 b 2 22 4444aabb 22 2 2 ab a 2 2 b a b 4 点拨 掌握二次根式的双重性负性 13 由 x 3 得 3 xb 0 1 ab a 点拔 a3 2a2b ab2 a a b 2 15 b a 1 2 2 ab 1 16 4c 3 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1 B 点拨 应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 D 点拨 第 小题3a 2a是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需要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 而3a与2a并非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不能合并 3 A 4 D 分析 判断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 必须先将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再看被开方数 被 开方数相同的为同类二次根式 5 D 点拨 由题意可知 这两个二次根式化简后的被开方数相同 因此 先把这两个二次根式进行 化简 2 2 6 a 2 2 6 6 6 a 1 3 126a 6 23 4 a 323a 依题意 12 6a 2a 3 解得 a 15 8 当 a 时 0 23 4 a 0 故选 D 此题的易错之处在于最后一步 根据题意 在求出 a 的值后 有些同学没有检验被开方数的正负 就盲目选择了答案 有些题目出题人专门在此设下陷阱 专抓那些不细心的同学 6 C 7 B 8 D 9 7 2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2 1 B 2 C 3 D 4 D 5 33 6 33 7 0 8 3 9 3 2 2 10 0 11 2 12 42 17 27123 32 333 3 33 13 原式 4 3 4 23 3 4 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次根式的加减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1 C 2 B 点拨 a 0 a 0 b 0 b 0 3 D 4 A 5 102 23 点拨 分两种情况 当腰长为 23时 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23 23 52 由于 23 23 4323 且 52 23 52 所以能构成三角形 此时 三角形的周长为 52 52 23 102 23 6 2 76 7 43 8 20 2 9 2 2 2 10 4 11 原式12 323 33 12 原式 2 23 2 2 2 2 3 3 3 2 8 2 2 32 23 1 2 2 2 3 3 1 4 2 32 23 1 2 2 2 3 3 1 4 2 32 2 2 3 3 1 2 1 4 3 2 4 3 3 9 4 2 点拨 题目采用了先化简再去括号 最后进行合并的方法 也可先去括再化简 然后进行合并 应注意的是符号问题 不要在符号上出现低级错误 13 原式 2 xy xy 2 xy x 2 xy y xy xy xy xy 1 x xy 1 y xy xy xy xy 1 x 1 y 1 xy xy 点拨 题目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加减运算与分式的运算结合在一起 加大了 计算难度 提升了运算量 14 4 3 3 9 4 2 5 49 15 S 205 BC 85 AE BC 85 AE 205 AE 5 2 B 30 AB 2AE 5 ABCD 周长 C AB BC CD DA 2AB 2BC 2 5 2 85 10 165 所求 ABCD 周长 C 的值为 10 165 16 6 5 7 6 6 5 7 6 2 6 5 7 2 6 2 4 6 2 12 2 6 6 5 7 2 12 235 2 6 35 6 36 6 35 26 2 5 7 2 又 2 6 0 5 7 0 26 5 7 2 6 5 7 0 6 5 7 6 17 862 3624 xy xy 由 得 x 2 2 3 x y 原式 0 2736 36 6 点拔 由已知求出 x y 的值 18 y x x y 2 yx xy 2 yx xy 22 2 xy xy 2 2 2 xyxy xy 25 65 2 33 3 点拔 y x x y 2 yx xy 19 原式 a a b a c b c a a b a c b c a 点拔 由图知 a 0 b0 再判断绝对值中的符号 20 x2 2y 3 1 y2 2x 3 2 1 2 得 x2 y2 2 x y 0 x y x y 2 0 x y x y 0 x y 2 1 2 得 x2 y2 2 x y 23 x2 y2 2 2 3 x2 y2 2 3 1 即 x y 2 2xy 2 3 1 xy 2 3 yx xy 22 xy xy 2 3 1 23 2 3 1 23 2 点拔 由已知两式相减得 x y 2 由已知两式相加结合 x y 2 得 x2 y2 2 3 1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2 1 B 2 C 3 D 4 D 5 33 6 33 7 0 8 3 9 3 2 2 10 0 11 2 12 42 17 27123 32 333 3 33 13 原式 4 3 4 23 3 5 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的乘除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1 D 2 C 3 1 点拨 7 52 2007 7 52 2007 1 4950 725 725 20072007 4 22 7 7 aa 点拨 4914 24 aa 22 7 a 22 7 7 aa 5 40 6 3 分析 a2 33 3 a 3 7 x 4 3 1 9 3 8 12 9 1 10 x 3 1 11 1 4 2 12 x 3 2 7 2 7 13 2 5 2 5 5 14 2x 15 1 原式 67 2 原式 1723 3 原式 nn 1 16 登山者看到的原水平线的距离为 5 8 1 n d 现在的水平线的距离为 5 2 8 2 n d 2 2 5 2 8 5 8 2 1 n n d d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2 1 C 2 C 3 4 分析 解不等式时 在不等式两边都除以负数 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1 3 x 1 3 x 1 3 13 x 3 2 最大的整数解是 4 4 x 3 2 x 3 5 62 2 6 224 7 因为 a 5 8b b2 16 所以 a 5 b 4 2 0 又因为 a 5 0 b 4 2 0 所以 a 5 b 4 所以 原式 5 5 5 4 4 5 5 45 54 5 5 4 5 10 4 105 9 10 5 10 8 10 9 10 2 5 点拨 题中只给出了关于 a b 的一个条件等式 欲求 a b 的值 自然联想到非负数的性质 8 1 c 2222 8 12 ab 20 4 5 25 S a b 8 12 9616 6 46 2 因为 S ab 所以 b 3030 15 22 S a c 2222 2 15 17ab 3 b 2222 20 5 20 515ca S a b 15 5 3 5 5 53 点拨 认真领会勾股定理在解题中的不同应用 已知 a b c S 中的任意两个量 可求另外两 个量 即知二求二 9 1 2 3 5 2 3 5 2 2 3 5 2 2 3 2 23 5 5 2 2 3 215 5 215 6 2 2 3 2008 2 3 2006 2 3 2006 2 3 2006 2 3 2 2 3 2 3 2006 2 3 2 22 3 2 2006 2 3 2 2 3 2 7 43 点拨 这两题的计算都有很强的技巧性 第 1 小题巧妙地运用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使计算方便 快捷 对于第 2 小题 巧妙地运用乘法结合律 也简化了运算 因此 我们应 根据题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 10 7 2 2 n ab 2 ab a 0 b 0 证明 因为 a 0 b 0 所以 a b 0 所以 a 2ab b 0 2ab a b 所以ab 2 ab 点拨 题目给出大量的信息 首先应分清信息中 2 与 1 3 与 3 2 6 与 3 的对应关系 即后边的 常数是前边一个常数的 1 2 然后进行类比 推理 11 题目错在第一步 b a b a 正确的解法是 因为 a b 3 ab 2 所以 a 0 b 0 所以 b a a b b a a a b a b b 2 ab a 2 ab b ab a ab b ab ab ab 3 2 2 12 1 4 4 15 4 4 15 验证 4 4 15 332 2 44444 41 4 151541 4 4 15 2 反映的规律 n 2 1 n n 2 1 n n n 证明 n 2 1 n n 332 222 1 111 nnnnn nn nnn 2 1 n n n 点拨 解决阅读题的关键是看懂题目所给的阅读材料 此题属类比型总计题 用题目中所给的 信息验证所给的问题 要通过题目中每一步变形的情况 类比出自己进行验证时所采取的措施 联 系本题 第一步 先把根号外的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内 第二步 在被开方数的分子上配上一个 常数 进行分解变形 第三步 整理结果 13 10 31 14 4 2 15 设 高为 x 则 310 215x 1203 x 1203 6 150 20 12 50 505 22 点拨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 宽 高 16 S 1 2 42 30 1 2 42 30 1 2 3 14 3 10 3 2 7 2 53 35 2 点拨 直接用 S ABC 1 2 底 高 6 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原式 3 2 2 2 5 2 4 2 x x xx x 2 9 2 x x 3 2 2 x x 2 3 3 x xx 3 2 2 x x 2x 6 当 x 32 时 原式 2 32 6 22 2 因为 a b 2 3 2 3 4 a b 2 3 2 3 23 ab 2 3 2 3 1 所以 a b b a 38 1 324 22 ab baba ab ba 3 原式 xxxx x1 2 1 2 2 2 当 2 x 时 原式 2 2 2 1 4 22 112 2 y xyxyxxyy y yx yxyx yxyx 2 2 y yx yxyx y 2 2 2 yx yx 把 23 x23 y代入上式 得 原式 2 6 22 32 23 23 23 23 5 当x 2时 原式 2 2 2 11 2 1 2 2 2 xxxx x 6 原式 yxxy y yxxy x 22 yxxy yx 22 yxxy yxyx xy yx 当 12 12 yx时 xy yx 2 1 2 12 12 12 12 7 8 原式 1 1 1 1 2 1 x xxx x 1 2 x xx 2 2x 当6x 时 原式 2 6 2 4 9 原 式 2 1 1 1 xx x x x x 2 1 1x 当 21x 时 原式 2 11 2 2 10 原式 a a aa a 1 1 2 1 2 2 a a aaa a 1 1 2 1 1 2 1 1 2 1 2 aa a aa a 1 3 a 当13 a时 原式 3 3 3 113 3 11 12 原式 a ba baa baba 2 ba 1 2 2 112 1 1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1 1 2 1 11 2 1 22 x x x xx1 1 2 2 x x x xx1 1 2 2 x 当时13 x 原式 33213 14 原式 1 1 1 1 1 1 2 a a a a a 1 1 1 1 aa 1 2 2 a 当 2 a 时 原式 2 1 2 2 2 15 16 原式 x x xx xx x x6 1 6 6 6 1 x x x x66 12 x 当 x 3时 原式 34 3 12 17 xxxx x 2 1 2 4 2 2 2 xxxx xx xxx x1 2 1 2 2 2 2 1 2 4 2 当 2 x 时 原式 2 2 2 1 18 原式 2 1 1 1 1 aa aaa 1 11 aa aa 1 1a 当31a 时 原式 1 3 3 3 19 原式 1 1 x xxx 1 11 2 2 x x 1 2 xx x xx 2 1 1 x 1 x 3 1 原式 3 1 1 3 2 20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A 2 C 3 D 4 C 5 C 6 C 7 A 8 D 9 A 10 C 11 6 12 2 13 2006 14 2 y3y1 0 15 y2 3y 2 0 16 如 x2 0 x2 x 0 17 032 2 yy 18 2 19 y2 y 2 0 2 直接开平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D 2 C 3 1 8 4 9 4 3 2 5 x1 2 1313 22 x 6 解 2 2830 xx 2 3 4 2 xx 2 3 444 2 xx 2 5 2 2 x 10 2 2 x 12 1010 2 2 22 xx 7 2 3 4 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A 2 C 3 C 4 k 1 4 且0k 5 1 6 1 x1 2 1 x2 2 2 8x2 63x 8 0 a 8 b 63 3 nx2 n2 1 x n 0 x1 n 1 x2 n 7 I kx2 2k 3 x k 3 0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9 3 4 32 2 kkk 由求根公式 得 k k x 2 3 23 1 x或1 3 k x II 0 k 11 3 k 而 21 xx 1 1 x 1 3 2 k x 由题意 有 1 1 3 31 1 3 b k k bk k k 解之 得 8 5 b k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816 xy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x y 8 8 1 2 2 21 4 2 mmm 22 441 448mmmm 90 不论m取何值 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2 由原方程可得 1 2 21 9 21 3 22 mm x 12 21xmxm 12 3xx 又 12 2 1 1 m xx m 2 31 1 m m 4m 经检验 4m 符合题意 m的值为 4 9 k 9 8 k 9 8 k 9 8 10 1 2 k 1 2 4 k2 1 4k2 8k 4 4k2 4 8k 8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k 8 0 解得 k 1 即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k 1 2 假设 0 是方程的一个根 则代入得 02 2 k 1 0 k2 1 0 解得 k 1 或 k 1 舍去 即当 k 1 时 0 就为原方程的一个根 此时 原方程变为 x2 4x 0 解得 x1 0 x2 4 所以它的另一个根是 4 4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C 2 D 3 7 4 1 2x 2 7x 5 不惟一 2 140 x 6 2 7 x1 1 x2 3 8 解 7 1 1 22 xxxx 7 323 xxxx 7 2 xx 06 2 xx 17 2 xx 即 7 1 1 22 xxxx1 9 解法一 2 3 4 3 0 xx x 3 34 0 xxx 3 53 0 xx 30 x 或5 30 x 12 3 3 5 xx 解法二 22 694120 xxxx 2 51890 xx 2 18 18 4 5 9 2 5 x 18 12 10 12 3 3 5 xx 5 根与系数的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A 2 D 3 B 4 D 5 024 2 xx 6 2 1 7 分析 有实数根 则 0 且16 21 2 2 2 1 xxxx 联立解得m的值 1 k 6 2 k 8 时 x1 3 x2 5 k 12 时 x1 5 x2 7 8 依题意有 12 2 12 22 1212 22 2 2 5 16 4 2 4 5 0 xxm x xm xxx x mm 由 解得 1 m或15 m 又由 可知m 4 9 15 m舍去 故1 m 9 略证 假设原方程有整数根 由 1997 1997 21 21 xx xx 可得 1 x 2 x均为整数根 1997 21 xx 1 x 2 x均为奇数 但 21 xx 应为偶数 这与1997 21 xx相矛盾 10 1 由k 0 和 0 k 0 1 21 xx k k xx 4 1 21 21 2 212121 9 2 2 2 xxxxxxxx 2 3 4 9 k k 5 9 k 而k 0 不存在 2 2 1 2 2 1 x x x x 4 21 2 21 xx xx 1 4 k 要使 1 4 k 的值为整数 而k 为整数 1 k只能取 1 2 4 又k 0 存在整数k的值为 2 3 5 11 1 2 k 2 3 k时周长为 14 4 k 时周长为 16 6 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分式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分式方程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A 2 C 3 3 4 去分母得5 1 3 0 xx 整理得480 x 解之得2x 经检验 2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5 方程两边同乘 11 xxx 得 121121 2 xxxxxxx 2332 2222xxxxxx 03 2 xx 解这个方程 得0 1 x 3 1 2 x 检验 当0 1 x时 x 011 xx 当 3 1 2 x时 x 1 1 0 xx 所以 3 1 x是原方程的解 6 去分母 得 2 3 21 1 0 xxxx 整理 得 2 3210 xx 解方程 得 12 1 1 3 xx 经检验 1 1x 是增根 2 1 3 x 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 1 3 x 7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知识操练知识操练 1 C 2 A 3 3 1 有道理 2 2 2 4 22kkk 无论k为何实数 方程总有实数根 2 当 a b b c k 2 a b c k 3 当 a c b c k 2 a b c k 3 所以 ABC 的周长 k 3 4 解 设每盒茶叶的进价为 x 元 则 2400 1 20 50 5 50 2400350 xx x 整理 得 1200 100 x x 去分化 化简得 x2 10 x 1200 0 x 40 x 30 0 x1 40 x2 30 舍 经检验 x 40 答 每盒茶叶的进价为 40 元 5 设建议承包正方形水域的边长为 x 千米 根据题意得 5 35 05 025 045 4 22 xxx 即034 2 xx 解得1 1 x 4 3 2 x 不合题意舍去 答 应建议承包 1 千平方米的水域 6 设每年增长的百分数为x 72 81 200 1 200 2 x 解得 202 0 1 x 2 2 2 x 不合题意 舍去 7 设水深x尺 则芦苇长 1 x尺 由题意得 222 1 5 xx 解得 12 x 答 略 8 设平均每月应降低x 则 2 625 1 20 1 6 500 1625 500 x 1 0 1 10 x 2 1 9x 不合题意 舍去 9 3 2秒 当出发16 3 后 面积最大为 64 平方厘米 0 8 秒 10 设道路的宽为x ABa ADb 则 1 22 2 axbxab 22 4 abab x 由于 22 2 22 abababb xb 不合 舍去 故 22 44 ababABADBD x 具体做法是 用绳量出ABAD 再减去BD之长 然后将余下的ABADBD 对折两次 即得道路的宽 11 解 设经销商将这批蟹放养 x 天后再一次性售出 依题意得 20 10 x x 30 1000 10 x 400 x 30 1000 6250 整理 得 x2 50 x 625 0 解得 x1 x2 25 答 经销商放养 25 天后再一次性售出能获利 6250 元 圆圆 第一节 和圆有关的概念第一节 和圆有关的概念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1 B 2 3 4 D 5 D 6 D 7 C 8 B 9 4 10 135 11 12 或 13 BDC 60 四边形 ABOC 是菱形 Rt ABD Rt ACD 14 6mm 15 1 正确作出图形 2 过 O 作 OC AB 于 D 交于 C 易求 BD 8cm 又 CD 4cm 设半径为 x 则 OD x 4 cm 在 Rt BOD 中 OD2 BD2 OB2 x 4 2 82 x2 x 10 即半径为 10cm 16 1 40 千米 2 AB 50 AC 60 2 120 则 BC 130 而有效半径为 100 千米 故到 C 城不能接到信号 17 1 AB CD BD CA 在 AEC 与 DEB 中 ACE DBE 又 AEC DEB AEC DEB 2 点 B 与点 C 关于直线 OE 对称 由 1 得 BE CE 点 E 在直线 BC 的中垂线上 连接 BO CO BO CO 点 O 在线段 BC 的中垂线上 直线 EO 是线段 BC 的中垂线 点 B 与点 C 关于直线 OE 对称 18 连 DB DC 由 可证 DB DC 又因为 DE DF 可证 DEB DFC 故 BE CF 19 1 作 OE PA 于点 E OF PB 于点 F APC BPC OE OF 可证 POE POF PE PF 又 PE PA PF PB PA PB 2 3 结论成立 证明同 1 20 1 16 21 5n 1 2 不能得到 2005 个扇形 因为 5n 1 不可能等于 2005 21 29 尺 由于枯木上下粗细相差不大 不妨设此枯木为一圆柱体 因为葛藤绕枯木七周而达顶 这样需将 枯木滚动七周 表面展开成 7 个并排的矩形 如下图 每个矩形底边都等于 3 尺 高都等于 20 尺 大矩形的对角线 AB 的长就是葛藤的实长 AB 29 尺 22 提示 连接 OB OC OB OCB OBC 180 BOC 90 BOC 而 ACD 90 A BOC 2 A BCO 90 BOC 90 A ACD BCO 23 1 证明 BOC 120 BAC BOC 60 又 AB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2 BAD 90 24 证明 连结 OD OE BD EC BOD COE 又 OB OC OD OE BOD COE B C AB AC 25 1 PC 是 APB 的平分线 当 PC 是圆的直径 即 PAC 90 时 四边形 PACB 面积最大 在 Rt PAC 中 APC 30 AP PB AB PC 2 S四边形PACB 2S ACP PC AB 2 2 当 PAC 120 时 四边形 PACB 是梯形 PC 是 APB 的平分线 APC BPC CAB 30 APB 60 PAC APB 180 AC PB 且 AP 与 BC 不平行 四边形 PACB 是梯形 当 PAC 60 时 四边形 PACB 是梯形 AC BC 又 BAC 30 ACB 120 PAC ACB 180 BC AP 且 AC 与 PB 不平行 四边形 PACB 是梯形 26 1 略 2 3 m 6 n 5 27 解 易证 ABO CDO BC BO OC CD AB 6 过 A 作 AE CD 垂足为 E AE 6 DE 4 2 2 所以 AD 2 过 O 作 OF AD 垂足为 F AOF 与 DO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 以 OF AD 即 O 到 AD 距离为 28 解 AB AE BE 5 13 18 cm 过 O 作 OM AB 则 AM AB 9 cm OM 2 cm 所以在 Rt OBM 中 BO 11 cm ON EM AM AE 9 5 4 cm 29 证明 在 AEO 和 BFO 中 因为 OA OB 所以 1 2 又因为 C D 是三等分点 所以 3 4 所以 AEO BFO 故 AE BF 连 AC AC CD BD 因为 6 7 ACO DCO 5 7 即 5 6 故 AC AE 即 AE CD BF 第二节 直线和园的位置关系第二节 直线和园的位置关系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1 1 C 2 C 3 C 4 75 或 15 5 380 6 2 5 7 1 8 1 t1 4 t2 10 P1 4 9 P2 10 9 2 相切 15 3 BCOPC BCPB PBCPOABC AOPO OPB 22 作于 点 t 12AP 12 AO 9OP AO AP 即d r 与相切 3 9 1 过 M 点作MNOA 垂足为 N 连结 MA 2 2 ABMAM 为圆心 1 1 2 AQAB 3 1ONQMMNy 在Rt MNP 中 3 3MPPNx 22 1 9 3 yx 2 62 31 035 yxxx 2 当MOP 为等腰三角形时 若3OPPM 时 3x 若OMPM 时 2 3x 若OMOP 时 有 22 1 3yx 即 22 9 3 3xx 解得 311 2 x 或 311 2 x 舍去 3 当MQO OMP 时 有 MQOM OMOP 即 2 2 3 1 3 3 1 y x y 22 3 1 3 1 33yxyx 2 9 3 33xx 解得 339 2 x 或 339 2 x 舍去 但 339 35 2 不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x 使MQO OMP 10 解 1 直线 EF 与 O 相切 理由 如图 连结 OE 则 OE OB OBEOEB AB AC OBEC OEBC OE AC EFAC EFOE 点 E 在 O 上 EF 是 O 的切线 2 如图 作AHBC H 为垂足 并连结 OE 那么 BH 1 2 BC AB 6 1 cos 3 B BH 2 BC 4 OE AC BOE BAC BEOE BCAC 即 46 BEx BE 2 3 x 2 4 3 ECx 在 Rt ECF 中 1 coscos 3 CB 21 cos4 33 CFECCx 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42 39 yx 2 如图 连接 OE DE OF 由 EF DF 与 O 相切 FD FE 且DFOEFO 则 OF 垂直平分 DE 由90DEB BCDE OF BC 则四边形 OBCF 是等腰梯形 OB CF 得 42 39 xx 解得 12 11 x 即 OB 12 11 11 1 证明 C 是劣弧 BD的中点 DACCDB 而ACD 公共 DEC ADC G FH E D BOA C 2 证明 连结OD 由 得 DCEC ACDC 1 2 13CEACAEEC 2 3 13DCAC EC 3DC 由已知3BCDC AB是 O 的直径 90ACB 2 2222 3312ABACCB 2 3AB 3ODOBBCDC 四边形 OBCD 是菱形 DCABDCAB 四边形 ABCD 是梯形 法一 过 C 作 CF 垂直 AB 于 F 连结 OC 则3OBBCOC 60OBC sin60 CF BC 33 sin603 22 CFBC 1139 3 2 33 2224 ABCD SCF ABDC 梯形 法二 接上证得四边形 ABCD 是梯形 又DCAB ADBC 连结 OC 则AOD DOC 和OBC 的边长均为3的等 边三角形 AOD DOC OBC 2 39 3 333 44 AODABCD SS 梯形 3 证明 连结 OC 交 BD 于 G 由 2 得四边形 OBCD 是菱形 OCBD 且OGGC 又已知 OB BH BGCH 90OCHOGB CH 是 O 的切线 12 1 AMAN ABAC A A AMN ABC 2 在 Rt ABC 中 BC 22 ABAC 10 由 1 知 AMN ABC 4 8 MNAMx BCAB 5MNx O 的半径 r 5 2 x 可求得圆心 O 到直线 BC 的距离 d 4812 105 x O 与直线 BC 相切 4812 105 x 5 2 x 解得x 48 49 当x 48 49 时 O 与直线 BC 相切 3 当 P 点落在直线 BC 上时 则点 M 为 AB 的中点 故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 0 x 1 时 2 6 PMN ySx 当x 1 时 2 6 16 y 最大 当 1 x 2 时 设 MP 交 BC 于 E NP 交 BC 于 F MB 8 4x MP MA 4x PE 4x 8 4x 8x 8 MNPPEF ySS 2 22 88 66 4 x xx x 2 4 188 3 x 当 4 3 x 时 8y 最大 综上所述 当 4 3 x 时 y值最大 最大值是 8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2 1 D 2 D 3 B 4 D 5 5 24 6 2 7 7 3 7 86 8 3a 9 TBC 10 1 证明 连结AD OD AB 是O 的直径 AD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BDDC 又AOBO ODAC DFAC OFOD DFOD DF 是O 的切线 2 AB 是O 的直径 BG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G 是AC的垂直平分线 GAGC 分 又AGBC 60ACB 60CAGACB ACG 是等边三角形 60AGC 11 B 市受影响 影响时间为 4 时 12 1 sin 1 3 2 至多为南偏东 60 提示 1 过 B 作 A 的切线 BD 连 AD 2 过 C 作 A 的切线 CE 连 AE 13 1 BE 4 22 2 DF 4 3 2 14 1 OD BC A C DE 是 O 的切线 AB BC DE2 BE CE CD2 CE CB C CDE 90 CE2 DE2 CD2等 提示 连 BD 2 BC 是 O 的切线 CE BE DE BE CE DE DE AB A CDE 45 CB2 CD CA C CDE 45 DE 1 2 AB CDCEDE CACBAB 等 15 证明 连结 AD AB 是直径 ADB 90 在 Rt ADC 中 AD 15924 22 DCAC tan CAD 5 15 15 3 AD DC AC 是 O 的切线 CAD B tan CAD tan B 5 15 16 证明 连结 OC BC AB 是直径 ACB 90 又 CAB 30 CBA 60 BC 2 1 AB BO BO BD BC BD BCD BDC 2 1 ABC BCD 30 AO OC ACO 30 ACO BCD ACO OCB 90 BCD OCB 90 DC 是 O 的切线 17 证明 1 连结 OD DC BC 是 O 的直径 BDC 90 在 Rt ADC 中 AE EC DE EC EDC ECD DE 是 O 的切线 EDC B ECD B DCB 90 AC 是 O 的切线 2 设每一份为 k AD 3k DB 2k AB 5k AC 是 O 的切线 ADB 是割线 AC2 AD AB 即 3k 5k 152 解得 k 15 AB 515 在 Rt ACB 中 BC 65225375 22 ACAB 18 1 连结 OC PC2 PE PO PC PO PE PC 又 P P PEC PCO PEC PCO CD AB PEC 90 PCO 90 PC 是 O 的切线 2 半径为 3 3 sin PCA 6 6 第三节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节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1 1 D 2 B 3 4 8 4 72cm2 提示 矩形的长为 9 宽为 8 9 8 72 5 解 1 DQ AP 当 AP DQ 时 四边形 APQD 是平行四边形 此时 3t 8 t 解得 t 2 s 即当 t 为 2s 时 四边形 APQD 是平行四边形 2 P 和 Q 的半径都是 2cm 当 PQ 4cm 时 P 和 Q 外切 而当 PQ 4cm 时 如果 PQ AD 那么四边形 APQD 是平行四边形 当 四边形 APQD 是平行四边形时 由 1 得 t 2 s 当 四边形 APQD 是等腰梯形时 A APQ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 A B APQ B PQ BC 四边形 PBCQ 平行四边形 此时 CQ PB t 12 3t 解得 t3 s 综上 当 t 为 2s 或 3s 时 P 和 Q 相切 6 1 如图 345 A A A 67 A A 2 特殊四边形有菱形 四边形 3546 A A A A 特殊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3 求证 四边形 3546 A A A A是菱形 证明 1314 4A AA A 5116 2A AA A 34 A A 56 A A 四边形 3546 A A A A是菱形 7 解 1 如图所示 设点 O2运动到点 E 处时 O2与腰 CD 相切 过点 E 作 EF DC 垂足为 F 则 EF 4cm 方法一 作 EG BC 交 DC 于 G 作 GH BC 垂足为 H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 求得 EB GH 3 3 38 9 cm 所以 t 3 38 9 秒 方法二 延长 EA FD 交于点 P 通过相似三角形 也可求出 EB 长 方法三 连结 ED EC 根据面积关系 列出含有 t 的方程 直接求 t 2 由于 0s1 3 外离 2 设 B x 0 x 2 则 AB 2 9x B 半径为 x 2 设 B 与 A 外切 则 2 9x x 2 1 当 x 2 时 2 9x x 3 平方化简得 x 0 符题意 B 0 0 当 x 2 舍 设 B 与 A 内切 则 2 9x x 2 1 当 x 2 时 2 9x x 1 得 x 4 2 B 4 0 当 x 2 应舍去 综上所述 B 0 0 或 B 4 0 10 解 1 A 2 0 CAO 45 2 直线 AC 绕点 A 平均每秒旋转 30 11 解 连结 AB AE AC 是 O1的直径 ABC 90 ABE 90 AE 是 O2的直径 ADE 90 在 Rt CDE 中 CD 8 DE 6 CE 2222 86CDDE 10 答 CE 的长为 10 12 解 3 2 1 2 若摆 3 层 为3 1 2 若摆 4 层 为 3 2 3 1 2 13 解 如图 连结 OO1 O1O2 O2O 则 OO1O2是等腰三角形 作 OA O1O2 垂足为 A 则 O1A O2A 由图可知大圆的半径是 9cm 设小圆的半径为 xcm 在 Rt OAO1中 依题意 得 9 x 2 9 x 2 25 9 x 2 整理 得 x2 68x 256 0 解得 x1 4 x2 64 因为 x2 64 9 不合题意 舍去 所以 x 4 答 两个小圆的半径是 4cm 第四节 和弧有关的计算第四节 和弧有关的计算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1 1 C 2 D 3 B 4 B 5 C 6 C 7 389mm 8 5 3 3 9 4 10 5 3 3 11 8 2 12 5 6 13 B 14 12 15 1 2400 cm2 2 403cm 16 路径是以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弧 1 AA及线段A1A2 画图略 路径长 4 3 3 5 9米 17 解 如图 设圆弧所在圆的圆心为 O AB 37 4 147 m CD 34 6 203 m GE 6 m 在 Rt OCE 中 OE OC 6 CE 103 OC2 CE2 OE2 OC2 103 2 OC 6 2 OC 28 m OA 28 在 Rt OAF 中 AF 77 m 21 77 28 2222 AFOAOF 拱高 GF 28 21 7 m 18 解 连接 OC O1E O1D 则 O1在 OC 上 O1E OB O1D OA 设 O1的半径为 r 即 O1E r AOB 120 COB 60 OE 2 1 OO1 2 1 OC O1C 2 1 OC O1E 又 2 180 120OB OB 3 OE 2 1 3 r 由 OO12 O1E2 OE2 3 r 2 r2 4 1 3 r 2 得 r 63 9 O1的周长 2 r 123 18 19 解 1 设此圆锥高为 h 底面半径为 r 2 r AC r AC 2 2 r AC 2 圆锥高与母线的夹角为 30 则锥角为 60 3 h 33 cm r 3 cm AC 6 cm 圆锥的侧面积 2 AC2 18 cm2 20 解 把圆锥沿过点 A 的母线展成如图所示扇形 则蚂蚁运动的最短路程为 AA 线段 由此知 OA OA 3r 的长为 2 r 2 r 180 3rn n 120 即 AOA 120 OAC 30 rOAOC 2 3 2 1 rCOOAAC3 2 3 22 AA 2AC 33r 即蚂蚁运动的最短路程是 33r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2 1 C 2 A 3 C 4 A 5 B 6 B 7 3 2 8 CD 垂直 AB 9 22 10 3 4 l 11 10 12 35 提示 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由已知条件不难发现所求最短路径的长就是以 6m 和 3m 为 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 13 36 14 8 3 15 解 如题图 中 绳长应为半圆 AmD BnC和线段 AB CD 总和 因为 AmD的长 BnC的长 1 2 a AB CD 2a 所以绳长 2a 2 1 2 a 2 4 a 如右图所示 连接 O1O2 O1O3 O2O3 O1A O2B O2C O3D O3E O1F 将绳分为 6 段 易知 AB CD EF a AF的长 BC的长 ED的长 1 120 2 180 a 3 a 所以绳长 3a 3 3 a 3 a 所以最少要用 3 a 的细绳 宜用第二种捆法 16 解 如下图 画出圆盘滚动过程中圆心移动路线的分解图象 可以得出圆盘滚动过程中圆心 走过的路线由线段 OO1 线段 OO2 圆弧 2 3 O O 3 线段 O3O4四部分构成 其中 O1E AB O1F BC O2C BC O3C CD O4D CD BC 与 AB 延长线的夹角为 60 O1是圆盘在 AB 上滚动到与 BC 相切时的圆心位置 此时 O1与AB和BC都相切 则 O1BE O1BF 60 此时Rt O1BE和Rt O1BF全等 在Rt O1BE 中 BE 10 3 3 cm OO1 AB BE 60 10 3 3 cm BF BE 10 3 3 cm O1O2 BC BF 40 10 3 3 cm AB CD BC 与水平夹角为 60 BCD 120 又 O2CB O3CD 90 O2CO3 60 则圆盘在 C 点处滚动 其圆心所经过的路线为圆心角为 60 且半径为 10cm 的圆弧 2 3 O O 2 3 O O的长 60 360 2 10 10 3 cm 四边形 O3O4DC 是矩形 O3O4 CD 40cm 综上所述 圆盘从 A 点滚动到 D 点 其圆心经过的路线长度是 60 10 3 3 40 10 3 3 10 3 40 140 20 3 3 10 3 cm 17 解 弯道长 BCAB ll 2 6024 3 180 6048 3 180 101 4 m 跑道全长 2AB 2L 2 98 5 2 101 400 m 跑完 3000m 应为 7 圈零 200m 而 AB L 200 m 估算终点在 C 处 18 1 如图 2 旋转过程中动点B所经过的路径为一段圆弧 4AC 3BC 5AB 又 1 90BAB 动点B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5 2 19 解 L 120 360 2 R R 3 2 l 则弓形的高为 3 4 l 故周长为 3 4 L 第五节 圆和正多边形的关系第五节 圆和正多边形的关系 知识操练 知识操练 1 1 D 2 D 3 B 4 A 5 4 6 2 7 解 1 OC平分AB OH AB 1 3 2 3AHAB 联结 OA OB 设 OA r 则3OHr 由勾股定理得 222 3 3 3 rr 解得6r OH AB 3OH OA 6 OAB 30 OA OB OBA 30 AOB 120 4 180 AB n r 2 画图略 取 A B中点 H 联结 OH 则 OH A B H是点H旋转后的对应点 HOH 90 OH OH 又OH AB 四边形 HOH D正方形 3HDOH 33 3ADAHHD 8 解 PBPE 与PA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0 2cos36PBPEPA 理由如下 作AMPB 于M ANPE 于N APMAPN Rt AMPRt ANP AMAN PMPE ABAE Rt AMBRt ANE NEMB 2PBP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问题课件
- 夏季北京高中毕业会考思想政治试题和答案
- 小学生防雷雨安全课件
- 小学生红色美术课件图片
- 小学生穿搭小课堂课件
- 智能家居技术保密及产品销售合作合同
- 草牧场承包与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与管理合作协议
- 车辆租赁保险条款解读及咨询合同
- 车辆抵押贷款合同范本(含税费处理)
- 通信网络安装服务知识测试试卷含中国电信使命等内容
- 期末考试-公共财政概论-章节习题
- 幼儿园体能大循环培训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专家讲座
- 骨盆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 mil-std-1916抽样标准(中文版)
- 大学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
- 锂电池行业MES应用解决方案
- TCHALPA 0004-2023 民用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专业操控员合格证考试点管理办法
- 2023-2024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 英国和美国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