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doc_第1页
2020年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doc_第2页
2020年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旱作节水农业农科论文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现有耕地73.5万亩,其中旱地、半旱地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年降水约55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常年干旱时间达9个多月。连年干旱,地上水枯竭,地下中浅层水含盐量过高,不能利用,加之旱地多瘠薄盐碱,适耕期短,蓄水保墒能力差,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黄骅市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的发展。xx年,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黄骅市,为该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1节流与开源并重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黄骅市有农田灌溉条件的村庄不多,主要分布在官庄乡、吕桥镇、羊二庄镇、常郭镇四个乡镇的部分村庄,灌溉用水主要捷地碱河和机井水,其余地方都是靠天吃饭。 虽然每年出现干旱情况时,相关部门会适时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同时鼓励村民挖掘坑塘,储蓄水源。但在灌溉农田方面水源还是比较紧缺,当开源远远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时,节流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水灌溉,还可以转变传统用水、管水方法。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农田降水利用率可以提高8%10%,达到53%,在平均年降水量552.5mm的条件下,平均每亩每年可节约水源29.436.9m3。由此可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2硬件和软件匹配突破项目区农业发展瓶颈 黄骅市农业种植还是以传统耕种方法为主,农田基础条件较差,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粮食产量不高,这是制约该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计划从田间工程、推广农业技术以及建设实验室三项工作着手,使项目区农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有所提高。 2.1田间工程。在示范区将铺设PVC防渗管道4万m,修建机耕路1.6万m,维修机井及机电配套8眼,新建桥涵12座。建成后,项目区田间基础设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 2.2推广农业技术。农技人员还应在项目示范区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保水剂应用等农艺旱作技术,改良田间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其中适时深耕是蓄雨纳墒的关键。 3生态环境和产量双提高旱作节水技术好处多 3.1提高粮食产量。就项目区近几年粮食产量来看,每亩小麦产量平均在230kg左右,玉米产量平均在410kg左右。建成1.8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后,小麦单产能达到260kg,比原来亩增产40kg。项目区内粮食总产量预计将增加126万kg,年增经济效益可达277.2万元。 3.2实现节本并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旱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使旱作农田自然降雨和灌水的利用率、土壤保水能力大幅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3%,化肥利用率提高5%10%,从而在减少农民种地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3.3改善生态环境。旱作节水项目还可改善项目区的生态条件,通过实施旱作农业,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减少行业之间的争水矛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通过秸秆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