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引》.doc_第1页
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引》.doc_第2页
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引》.doc_第3页
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引》.doc_第4页
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广东东省省危危险险废废物物管管理理工工作作标标准准 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 工作指引工作指引 2006 2 1 发布 2005 12 20 试用 2006 01 01 修订 广广东东省省环环境境保保护护局局 发发布布 1 前前 言言 2005 年 8 月我局发出 关于开展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 生源普查工作的通知 粤环 2005 81 号 以来 我省各地环保 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使用 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 查 清查危险源 各地均按通知要求成立了普查的领导和工作组织 制订了工作方案 发放了普查表格 此次是我省首次开展的危险废 物产生源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 对于摸清我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 物家底 分析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意 义重大 开展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 旨在为全省危险废 物的全过程管理 污染预防 信息共享及科学决策等提供数据源 在本次普查的数据基础上 我省将建立 广东省危险废物管理信息 平台 为各级环保部门提供危险废物管理 信息共享与发布服务 为使全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在统一规范的框 架内正常有序的开展 确保该项工作的完成 特制定了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详细规定了普查对象和范围 重点产生源管理和控 制要求 普查内容 普查方法 普查组织与实施以及质量控制等 本工作指南主要起草人 许冠英 刘理祥 曾彩明 本工作指南由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Comment xgy1 2 目目 录录 1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 1 主要内容 1 1 2 适用范围 1 2 2 法律 法规和标准依据法律 法规和标准依据 1 3 3 术语定义与代码解释术语定义与代码解释 2 3 1 术语定义 2 3 2 危险废物代码解释 2 4 4 普查对象与范围普查对象与范围 3 4 1 危险废物产生源普查对象与范围 3 4 1 1 行业范围 3 4 1 2 普查数量范围 4 4 2 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对象及范围 4 5 5 管理和控制要求管理和控制要求 6 5 1 重点产生源普查要求 6 5 2 重点产生源管理要求 7 6 6 普查内容要求普查内容要求 8 6 1 普查指标的规范化填写 8 6 1 1 行业类别 8 6 1 2 经济类型 8 6 1 3 单位类别 8 6 1 4 企业规模 9 6 1 5 隶属关系 9 7 7 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技术路线 9 8 8 普查方法普查方法 10 8 1 试点调查 10 8 2 全面排查 10 8 3 重点核查 10 8 4 优化方法 10 9 9 工作组织与实施工作组织与实施 10 9 1 工作组织 11 9 2 工作实施 11 3 9 2 1 普查宣传和动员 12 9 2 2 普查的分工协作 12 9 2 3 普查人员培训及要求 12 9 2 4 对普查单位的调查 12 9 2 5 按要求进行普查登记 13 10 10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13 10 1 质量控制体系 13 10 2 质量要求 13 11 11 附件附件 14 1 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南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指南 1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 1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本工作指引主要针对此次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 进一步明 确了普查对象和范围 提出了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管理和控制要求 规定了普 查内容和普查方法 并对普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最后提出 了对普查质量的控制性要求 1 2 1 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本次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 2 2 法律 法规和标准依据法律 法规和标准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 年 10 月 30 日第八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12 月 29 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局第十号令 1992 年 8 月 14 日 3 全国排污申报登记年审 变更申报及质量保证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9 年 12 月 4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国家环保局 1998 89 号文 1998 年 1 月 4 日 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 1 5085 3 1996 6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经贸委 科技部联 发 环发 2001 199 号文 2001 12 17 7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380 号令 2003 6 3 8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344 号令 2002 年 3 月 15 日 9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2004 年 1 月 14 日通过 2 10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粤环 2004 106 号 3 3 术语定义与代码解释术语定义与代码解释 3 1 3 1 术语定义术语定义 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 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 预防 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 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 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严控废物 指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但含有毒有害物质 或者在利用和 处置过程中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物 严控废物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 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其种类和处理方式的名录 严格控制其利用和处 置过程 3 2 3 2 危险废物代码解释危险废物代码解释 危险废物来源及代码表 中危险废物代码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危险 废物类别统一编制的 废物代码是由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废物来源编号和国家 危险废物名录代码三部分组成 其中 国民经济行业代码是由大类 中类 小 类编号组成 本废物代码只引用国民经济行业代码的中类编号 废物代码编制 规则说明如下 091 001 22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 年版 中的 HW22 含铜废物 废物来源编号 表示废物来源 1 硫化铜矿 黄铜矿 斑铜矿和辉铜矿 氧铜矿 赤铜矿和蓝铜矿等铜矿物 采选过程中产生的铜烟 铜尘等残渣 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其中 09 为国民经济行业代码的大 类编号 指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91 为国民经济行业代 3 码的中类编号 代表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是有色金属 矿采选业这一大类下所分的中类 新名录编号中附加行业代码 有利于危险废物产生的行业分布的统计 可 分析行业与危险废物来源 种类 产生量等之间的关系 科学确定危险废物产 污系数 为预测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来源 种类分布等提供基础数据 便利于 危险废物管理部门的审核工作 也可为国家对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决策依据 4 4 普查对象与范围普查对象与范围 4 1 4 1 危险废物产生源普查对象与范围危险废物产生源普查对象与范围 4 1 1 行业范围行业范围 危险废物按其产生源主要分为工业危险废物 农业危险废物 生活危险废 物和其他危险废物 本次危险废物生产源普查对象为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 1 行业危险废物 产生行业危险废物的重点普查行业主要为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 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皮革 毛皮 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石油加工 炼焦业 4 电气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环境管理业 卫生行业 工业企业可能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依据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 年版 危险废物来源及代码表 和 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指引 认定 2 社会源危险废物 本次普查的社会源危险废物主要包括 废矿物油 机械修理与制造业 汽车 摩 修理业 废铅酸蓄电池 汽 摩 车修理业 电动自行车销售和维修 废化学药品和试剂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和分析监测单位等 废显 定 影液 胶片及废像纸等感光材料废物 4 1 2 普查数量范围普查数量范围 原则上 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均应填写危险废物普查表 考虑到重点 控制的原则 本次危险废物的起始普查数量为年产生量 10 公斤 年 4 2 4 2 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对象及范围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对象及范围 考虑到我省于 2004 年 6 月 11 日发布的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中部分严 控废物类别与国家即将发布的 危险废物来源及代码表 中的部分危险废物来 源有交叉重叠 部分严控废物来源复杂 分布广泛 普查难度较大 本次普查 按调整后的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开展普查工作 调整后的严控废物名录见 下表 严控废物的起始普查数量为年产生量 100 公斤 年 严控废物普查名录调整 编号编号严控废物类别严控废物类别调整内容调整内容调整注解调整注解 5 编号编号严控废物类别严控废物类别调整内容调整内容调整注解调整注解 HY01医院废水处理污泥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850 007 0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规定 废水 处理污泥属于危险废物 HY02 制药企业废水处理 污泥 按严控废物普查 HY03 被传染病感染的动 物尸体及其粪便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850 001 01 该类别废物具有传染性 HY04 废线路板 废敷铜 板 按严控废物普查 HY05废电池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999 001 31 999 002 26 999 003 29 含镉 含汞 铅酸电池等废电池都 属于危险废物 重点普查废铅酸电 池的收集 贮存单位 以车辆维修 业为重点普查行业对象 HY06 废电线电缆 废电 机 废五金 暂不进行普查 该类废物来源复杂 分布广泛 普 查难度较大 暂不进行普查 HY07废轮胎 废橡胶暂不进行普查 该类废物来源复杂 分布广泛 普 查难度较大 暂不进行普查 HY08废塑料暂不进行普查 该类废物来源复杂 分布广泛 普 查难度较大 暂不进行普查 HY09 废旧电子电器 含 废旧打印机耗材 暂不进行普查 该类废物来源复杂 分布广泛 普 查难度较大 暂不进行普查 HY10含汞废灯管灯泡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999 003 29 国家危险废物目录 规定 荧光 灯及汞灯制造及使用产生的废物属 于含汞废物 重点普查工厂企业产 生的含汞废灯管灯泡 HY11 电镀工艺污泥及电 镀废水处理污泥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316 021 17 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属 于危险废物 HY12 化工工艺污泥及化 工废水处理污泥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具体的化工工艺污泥及化工废水处 理污泥可在 危险废物来源及代码 表 上找到相应的废物代码和废物 来源 HY13印染废水处理污泥按危险废物普查 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 属危 险废物 编号 HW12 HY14 线路板生产废水处 理污泥 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406 019 17 电子元件制造业工艺过程中产生的 废水处理污泥 HY15 制革边角料和废水 处理污泥 按危险废物普查 皮革切削工艺产生的含铬皮革碎料 属危险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中也留 有铬等 按危险废物普查 废物代 码 193 005 21 废物编号 HW21 6 编号编号严控废物类别严控废物类别调整内容调整内容调整注解调整注解 HY16焚烧炉焚烧残渣部分并入危险废物普查 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按严 控废物普查 各类废物 包括生活 垃圾 焚烧飞灰和危险废物焚烧处 置残渣属于危险废物 802 001 47 HY17有色金属冶炼渣一般按危险废物普查 若经鉴别不属危险废物 则按严控 废物普查 鉴别单位应具国家环境 监测资质认证 HY18造纸废水处理污泥按严控废物普查 HY19 废五金和废塑料拆 解产生的不再利用 废物及污水处理污 泥 按严控废物普查 HY20有色金属选矿渣按严控废物普查 HY21 味精和酒精发酵废 液 按严控废物普查 HY22 饮食业产生的废油 脂及植物油加工产 生的残渣 按严控废物普查 主要为废油渣 烟道 收集 废油 潲水油等 严控废物按其产生来源可分为行业源和社会源 产生严控废物的主要行业 为 医药制造业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 压延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环境管理业等 本次普查的严控废物类别主要为 HY02制药企业废水处理污泥 HY04废线路板 废敷铜板 HY18造纸废水处理污泥 HY19废五金和废塑料拆解产生的不再利用废物及污水处理污泥 HY20有色金属选矿渣 HY21味精和酒精发酵废液 HY22饮食业产生的废油脂及植物油加工产生的残渣 对于饮食业产生的废油脂及植物油加工产生的残渣 本次普查设计了专门 7 的调查表格 对餐饮行业产生源单位基本情况 产生情况 流向及处置情况进 行调查 详细调查表格见附件十三 5 5 管理和控制要求管理和控制要求 5 1 5 1 重点产生源普查要求重点产生源普查要求 根据全面普查 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本次普查的基础上 省局将建立全省 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数据产生源数据库 并确定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重点产生 源 省局将对危险废物产生源采取分级管理制度 并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 度 按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及其危害性分为省控重点危险废物产生源 地市控重 点危险废物产生源 县 区 市 控重点危险废物产生源三类 对符合以下条 件的单位 暂定为省控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重点产生源 对于省控危险废物和 严控废物重点产生源 由市级环保部门审核无误后 报省局审定 列入省控危 险废物和严控废物重点产生源名录 省控危险废物重点产生源条件 1 年产生危险废物在 1000 公斤以上的单位 2 存有过期和废弃剧毒危险化学品在 1 公斤以上的单位 3 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疗单位 4 累计废药物 药品及废农药存量在 50 公斤以上的单位 5 排放含汞 铬 铅 砷 镉 氰化物 多氯联苯废物的单位 省控严控废物重点源条件 1 年产生严控废物在 10 吨以上的单位 2 累积年贮存严控废物在 50 吨以上的单位 3 严控废物处理处置单位 对于重点产生源 要求在本次普查过程中除了由重点产生源单位填写企业 调查表外 还要编写说明材料 说明材料内容包括 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单位基本情况 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和去 向 包括性质 成分 形态 种类 数量等 废物产生环节 产生工艺 流向 危险废物产生源要求提供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执行情况 等 危险废物和严控 8 废物有关产生 贮存 自行处置 转移等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污染防治措施和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等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5 2 5 2 重点产生源管理要求重点产生源管理要求 我国 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 征求意见稿 规定 大中城市应当定期发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为加强危险废物和严控 废物管理 我省将在本次普查的基础上将确定省控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重点产 生源名录 建立全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动态数据库 根据全面管理 重点控 制的原则 至少应保证这些重点产生源每年定期 拟定每年 1 3 月份 上报更 新其上年度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 贮存和管理情况 对于非省控危险废物 和严控废物产生源 由各地市或县逐渐建立产生源单位名录和相应的档案或数 据库 纳入监控和管理范围 6 6 普查内容要求普查内容要求 6 1 6 1 普查指标的规范化填写普查指标的规范化填写 6 1 1 行业类别行业类别 由地市 县 市 区 级环保部门填写的区域情况调查表中的行业类别名 称 均按照国家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T4754 2002 见附件一 可在 省局网站下载 中的大类行业类别名称规范化填写 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 造业 行业分类代码 C26 不得简称化工业 由产生单位填写的产生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中的行业类别名称 应按具体 的行业类别填写 如化学农药制造业 行业分类代码 C2631 属化学原料及化 学制品制造业 为便于统计分析 在填写行业类型的同时还需填写行业分类代码 行业类 型代码可先参照 广东省行业危险废物及严控废物产生源指引 进行填写 如 该行业在指引中未列出 再参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T4754 2002 填写 6 1 2 经济类型经济类型 9 表 5 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企业类填报 中所要 求填写的经济类型按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要求填写 按照规 定 企业主要分为 3 大类 16 种 见附件二 须同时填写经济类型及代码 须同时填写经济类型及代码 6 1 3 单位类别单位类别 按照国家标准 组织机构类型 见附件三 中的划分方法 单位类别 组 织机构类别 分为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机构 5 个大类 表 5 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企业类填报 中 所要求填写的单位类别应按此 5 大类填写 须同时填写单位类别及代码须同时填写单位类别及代码 6 1 4 企业规模企业规模 按国家统计局 2003 年印发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 暂行 国统 字 2003 17 号 见附件四 中划分的企业规模填写 6 1 5 隶属关系隶属关系 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 分为 中央 省 省辖市 县 市 区 乡 镇 双重管理的单位 按主管方来划分隶属关系 7 7 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技术路线 普查准备 收集资料 编制工作方案 表格 培训材料 宣传 等 对各市 县产生源普查办普查人员进行培训 由各市 县普查办编制具体工作方案 确定实施计划 并根据区域行业情况 行业分类 代码及危废来源代码 初步确定潜在的产生源行业和企业名录 并对基层环保部门进行 培训 产生源单位填表 一式三份 重点产生源编写说明材料 各级普查办组织对辖区内产生源调查表及说明材料进行回收 复查 审核和汇总 并填写区域情况调查表 返回重报 由各市 县普查办组织对辖区内危险废和严控废物产生源进行行业调查 初步排查 筛选 摸清产生源的基本情况 由基层环保部门确定产生源 培训并发放表格 纸质文挡和电子表 格 10 图图 1 1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 8 8 普查方法普查方法 8 1 8 1 试点调查试点调查 地市 县 区 市 级环保部门在开展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 作之前 针对本辖区内的产生源 先进行调查试点 分行业 按国民经济行业 代码 摸清产生源普查试点单位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情况 调查产生单位 试点调查单位 在填表过程中的问题和不清楚的地方 再由县 区 市 级 普查办统一解决指导 对于共性的或县级普查办不能决定的 可直接报省普查 办 8 2 8 2 全面排查全面排查 依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T4754 2002 危险废物来源及代码表 和 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指引 按照县级环保部门或基层环保部 门所掌握的企业名录及所属行业 逐一全面排查可能的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 生源 分行业类别确定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单位名录 发放企业产生源 普查表时 每一企业附以本行业的危险废物来源及代码作为参考 或要求企业 登录环保局网站下载 8 3 8 3 重点核查重点核查 成果提交 鉴定和验收 全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调查表复核 汇总 整理普查 资料 建立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数据库 编写调查报告 各级普查办组织对辖区内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的重点行业 部门和企业进行现场核查 编写调查报告 返回复核 11 对于企业规模较大 涉及重点调查行业的重点产生源 对其填报的内容进 行认真审核 发现填报不准或有疑问的 要重点核查 8 4 8 4 优化方法优化方法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 统筹安排普查工作 在保证普查数据准确性和完整 性的基础上 优化普查方法 提高普查效率 保证普查进度 各地应重点跟进 本辖区主要行业的普查情况 重点核查每个主要行业产生量最大的前十名企业 情况 9 9 工作组织与实施工作组织与实施 9 1 9 1 工作组织工作组织 本次普查由省环保局统一领导下 局领导和有关处室组成领导小组 省废 物管理中心 省环保局机关服务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省 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普查办公室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普查的重 大问题 省普查办是此次普查主要工作机构 负责全省普查工作的组织 指导 和协调等具体实施工作 各地市 县 区 市 成立相应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和普查办公室 本次普查工作中各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查办工作职责如表 1 所示 表 1 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各工作机构职责 工作机构责任分工 省局普查 工作领导 小组 1 组织全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 2 制定和发布 关于开展广东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的通知 等有关文件 规定 3 监督普查完成情况 4 协调安排工作经费 12 省局普查 办 1 负责收资 编制普查工作技术性文件 表格和填报规定 2 负责对各地市 县级普查工作机构人员培训和宣传动员工作 3 组织和协调全省普查工作机构做好产生源普查和培训等工作 组织 协调和 监督全省产生源如实填报调查表格 4 负责完成全省调查表数据统计 汇总工作 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和指导 以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负责建立省控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重点产生源名录和产生源数据库工作 6 负责汇总 编制全省普查工作报告 7 负责成果鉴定和验收 各地市 县级普查 工作领导 小组及普 查办 1 组织本地区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 培训 重点源调查等工作 2 负责普查文件 表格和规定的发放 回收 复查 审核和本地区调查表汇总 以及上报工作 3 监督本地区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源普查工作完成情况 4 协调安排工作经费 各危险废 物和严控 废物产生 单位 1 负责本单位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产生 贮存 去向 管理等情况的如实填报 工作 2 对不能分辨的危险废物种类 负责进行鉴别和分析 3 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4 接受培训和安排专人负责填报 9 2 9 2 工作实施工作实施 普查按照全省统一领导 部门跟踪监督 基层分工负责 各方共同参与的 原则组织实施 9 2 1 普查宣传和动员普查宣传和动员 从其工作任务和难度来看 全省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普查是一项巨大的 艰苦细致的调查工程 因此 各地区及县市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 各地区及县 市普查机构都要结合普查各阶段的工作 运用各种宣传工具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深入地开展全省首次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普查的宣传活动 普查宣传务必 引起各环保部门领导及广大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广泛动员各环保部 门力量 寻求各企事业单位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普查各项工作 以保证普查任 务的顺利完成 9 2 2 普查的分工协作普查的分工协作 本次普查采取条块结合 分级负责 按规定普查的原则 各项普查工作由 省环保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 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 普查对象单位 13 的调查工作以 块块 为主 即单位调查工作由基层普查机构根据普查区域范围 按 块块 组织实施 普查登记工作实行 条块 结合方式 即省各级部门从下到 上 按照 条 的形式组织普查登记 单位表主要由企 事业单位普查人员填写 市 县普查人员必须对企 事业单位填写的内容进行核实和确认 并进行汇总 逐级审核上报 中央直属 省属 地级以上市直属企 事业单位调查表直接报 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汇总 9 2 3 普查人员培训及要求普查人员培训及要求 普查人员采用分级分批培训的原则 各级普查机构要在贯彻落实普查任务 时 自上而下 对普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培训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同 时 对各类普查单位的有关人员开展普查业务培训 使普查人员和各类普查单 位都懂得 普查目的 普查范围每项调查指标含义及普查要求 做好填报普查 登记表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级普查工作人员都要发扬严肃 认真 无私奉献的 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在普查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 为普查工作的高质量和圆 满完成做出贡献 9 2 4 对普查单位的调查对普查单位的调查 做好废物产生单位的调查工作 确保调查单位不重复 不遗留 是普查成 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各基层普查机构在单位调查前要查阅相关资料 明确普查 区的行业特征 企业数量 摸清辖区内所有普查对象 形成普查单位名录资料 9 2 5 按要求进行普查登记按要求进行普查登记 所有普查单位都必须按照各级普查机构统一规定的要求 如实填报普查登 记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 瞒报 拒报和迟报普查表 不得伪造篡改普 查资料 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必须认真审核普查表 有权要求普查对象更 正其普查表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由县市逐级汇总 省环保局组织专家汇总 全省数据编写普查报告 10 10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14 10 1 10 1 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普查质量的确保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主要以书 面审核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普查质量主要体现在普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 确性 要建立省 市 县三级普查质量控制体系 基层 县级或镇级 普查数 据整理及录入人员进行 100 自检 县级普查员进行 100 互检 县级普查办要 对镇级报送的数据进行 20 抽检 地市普查办要对县普查办报送数据进行 20 抽检 对汇总数据进行 100 自检和互检 省级普查办要对地市级普查办报送数 据进行 20 抽检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