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煤矿企业的标准成本管理创新研究蒋庄煤矿的探索与实践姓名:姚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刘金兰20090501摘 要本文的研究结合枣庄矿业(集团)公司蒋庄煤矿的基本情况,对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详尽考察国内外煤矿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原创性地构建了“物流、信息流、虚拟契约流、资金流、价值流、人员流”为一体的“六流合一”的“塔式”煤矿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一个灵魂、两个支持、三个中心、四个体系、“五零”目标、六大特色、七大转变,采用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首创出基于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分析理论的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检验了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实用性及创新性,提出了模拟煤矿供应链实现流程再造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理念,并构建了企业内部物流标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本文还归纳出“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创新”主要在于三个中心即成本管理中心、成本控制中心和成本消耗中心,以及四个体系即细化量化的标准成本体系、严格闭环的过程控制体系、严深细实的考核结算体系、健全完善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报告体系。蒋庄煤矿的标准成本管理创新经验对于我国煤矿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键词】:蒋庄煤矿标准成本物流管理供应管理 管理创新Abstract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state of Jiangzlluang Coal Mine ofZaozhuang Coal Mining Group Co,Ltd,indepth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pattern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advanced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of COSt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in domesticand foreign coal minesthe author creatively establishes“Six Flows tO One,and“Tower-style”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 combination of logistics,information,virtual contract,fund,value,and personnel flow,including one soul,twosupports,three centers,four subsystems,“five-zero”objectives,six characteristics,andseven conversionsThe author originates non-linear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on panel data analysis of econometrics applying statistic and econometric approaches,verifies the applicability,practicability and innovation of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model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proposes a new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idea on simulatingsupply chain of coal mine to realize process reengineeringand develops the standard costmanagement system for enterpriseinternal logisticsItS also concluded thatinnovation of standard cost management in coal miningenterprises”mainly lies on three centers-cost management,cost control,and constconsuming centers,and four subsystems-thinning and quantifying standard coStmanagement,strict close-loop process control,rigid,indepth,meticulous and realisticevaluation and settlement, sound and perfect standard cost analyzing and reportingsystemsThe innovation experience of standardof great operation significance tO improveenterprises of Chinacost management in Jiangzhuang coal mille is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of coal miningKey words:Jiangzhuang coal mine,standard cost management,logistics management,supply management,management innovation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叁鲞叁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敝作者签各娜 签字同期:莎即罗年月 同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叁盗盘堂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墨鲞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凼家有关部I_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州撇作泐呀 懈 多陆甜:t2。一1l第一章结论11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一章绪论煤矿企业作为煤炭资源的生产单位,其生产和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高效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能源,并且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人、财、物、信息等各种管理要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达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在煤矿管理模式方面,我国许多企业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开滦集团荆各庄矿业公司的“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潞安矿业集团漳村煤矿的“漳村模式”、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矿的“链式管理模式”、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的“四体同构模式”等。这些管理模式对推动我国煤炭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作用。被誉为“鲁南明珠”和全国煤炭工业“双基”建设发源地的枣庄矿业(集团)公司蒋庄煤矿,是一座核定年生产能力为280万吨原煤的国有大型现代化矿井。1989年6月建成投产,同时配建一座年入洗能力为150万吨的现代化选煤厂。蒋庄煤矿主要有6级冶炼精煤、优混煤、洗混煤和煤泥4个品种10余个等级的产品;非煤产业以煤电、机电制修、建材、化工为一体。本文就是针对蒋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并向全国煤炭行业推广,全面提升煤矿企业管理水平,为我国的煤炭事业做出贡献。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有下列三个重要意义。(1)通过对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在标准成本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充分重视可操作的基础上,建立标准成本管理的量化标准、管理的组织和制度、管理的流程、运行机制、评价考核等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体系,有利于煤矿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成本管理格局,实现全矿的成本控制优化格局。(2)通过标准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成本,对各种资源消耗和费用的支出规定数量界限;通过事中控制,及时揭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是节约或超支,采取措施对成本核算工作加以改进,纠正不利差异,从而达到既定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事后控制的成本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3)由于采用标准成本管理方法,可以按作业中心制定预算,从而减少了预算第一章结论制定中责任不清的问题。另外,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通过确认作业和核算成本,为煤矿企业控制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方法和手段。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标准成本管理的研究状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竞争较为激烈的年代,比较竞争对手与自己的成本水平是很多企业为产品制定有利市场竞争价格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不同企业的成本计算结果在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并且实际成本计价体制不利于对成本消耗进行及时控制,因而一些企业认识到他们长期以来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数据对经营管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为此他们开始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标准成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产生的。在这一时代,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节约费用,提倡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事前信息要比历史成本数据有用得多。1903年泰罗发表了工厂管理一书,书中曾提出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及时间定额,成为标准成本制度产生的基础。1909年,泰罗理论的继承者美国效率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在作为经营和工资基础的效率一文中对标准成本进行了更为详尽全面的研究。他将标准成本看作“经营企业的航海罗盘”,能反映出“企业这只船每日的适当航程”。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森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在他所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分析成本差异的公式,并对账户分类账及成本分析单叙述得十分详细,至此标准成本制度真正形成脱离实验阶段而进入实施阶段。1920年,在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召开的首届年会上,工程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设计了一套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结合起来的方法,同时设置效率差异和价格差异账户,核算实际人工和实际材料与其各自标准之间的差异。1923年,随着间接费用差异分析方法的确定,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雏形基本上形成了。1930年,哈里森把他对于标准成本计算所作的研究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标准成本的专著。他在书中阐述了关于标准成本计算的几个方面内容。哈里森标准成本计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标准成本计算应迅速而正确地提供生产各项目的成本以及零件、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成本:二是标准成本计算必须提供有关生产效率方面的全面信息;三是标准成本计算应把每月生产作业的标准成本同实际成本相互进行比较;四是标准成本计算必须提供销售效率方面的信息;五是为了经济地实施标准成本计算,不仅应由一般会计部门来进行这项工作,还2第一章结论要同计划部门、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协调地配合;六是在计划和实施这种制度时,应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程序制定为标准程序,因为这样的规程使人们易于理解。此后,标准成本制度开始兴起和发展,而且从美国传入英、德、日和瑞典等国家。目前在国外的研究中,单独对成本核算方法或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的多,而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结合起来研究的比较少;单独从财务会计或管理会计角度对标准成本管理进行探讨的多,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比较少。122我国标准成本管理的研究状况我国大多数企业现采用的定额成本制最早产生于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因此,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仍采用定额成本制度对成本加以控制。我国许多会计学者对标准成本制度在控制成本和成本核算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张弛、王晶、辛克信等对标准成本及其应用所进行的研究。虽然我国在研究标准成本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国内所发表的各种研究文献来看,都基本停留在最基本的方法介绍上,而没有将其作为影响企业管理全局、驱动各种生产和管理要素的思想和模式。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见,目前标准成本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只有极少数的制造企业和钢铁企业采用。因此极有必要在这一领域上开展深入的研究。123我国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重视了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从我国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行的成本控制还是沿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成本的管理思想上,往往将成本控制作为权宜之计,而没有意识到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没有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成本意识淡薄。(2)在成本管理的职能上,往往只局限于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发挥计划、调度、预测与决策、经营、技术等其他企业管理职能的作用,致使成本控制财务部门“孤军作战”,单打一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3)在成本控制上,控制的深度、广度不够,成本控制缺乏系统性,成本控制的范围仅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因此,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煤矿企业原有的成本控3第一章结论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非常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13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成本产生于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在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消耗过程中创造着价值。因此,在生产和管理流程中蕴含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只有通过流程分析,识别出各价值活动和成本间的关系以及价值活动和产品间的关系,才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控制。作为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标准成本在取得控制效益有序性效益、信息有用性效益和效率性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这在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标准成本的复杂性和完美性,在设计富有效率和效果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同时,还应使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获得效率和效果的标准成本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信息技术使标准成本控制成本最小化。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如图11所示。图11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4第一章结论14论文的特色和创新性(1)本文详尽考察国内外煤矿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原创性地构建了“物流、信息流、虚拟契约流、资金流、价值流、人员流”为一体的“六流合一”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内部物流全程控制为目标,以标准成本管理为手段。是煤矿系统第一家推广标准成本控制企业成功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模拟煤矿供应链,实现流程再造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理念。(2)构建了“塔式”标准成本管理系统。一个灵魂;三个中心;四个体系;“五零”目标;六大特色;七大转变。(3)采用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首创出基于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分析理论的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检验了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实用性及创新性,提出了模拟煤矿供应链实现流程再造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理念。(4)构建了企业内部物流标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优势,采用CS、BS编程模式,实现与物资材料动态管理网络系统的有效对接,构建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企业内部物流标准成本系统将实现内部物资的网上请领、审批、发放;并分层次、有步骤地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使业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在试行的基础上,在全矿全面推开,实现所有承包费用的标准成本管理网络化运行,甩掉手工记账,实现无纸化办公。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21标准成本管理的哲学基础211标准成本管理与辩证唯物主义1标准成本管理的唯物观在管理领域,唯物观和唯物主义方法论就是运用唯物主义分析和解释管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其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观和唯物主义方法论教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标准成本管理。(1)从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角度审视标准成本管理活动标准成本管理以物质为基础。广义而言,标准成本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的客体(被管理者、生产要素等)都是物质,标准成本管理机制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狭义而言,标准成本管理是以煤矿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为基础和出发点,进而拓展到人力资源管理和其它管理领域的,秉承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从煤矿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标准成本管理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永远也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而是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当中;同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变化,即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因此,我们可以将标准成本管理和煤矿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结合起来考察,这是我国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创造的一种先进的、新型的管理模式,尤其适用于煤矿企业。这运用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3)应以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标准成本管理的实践标准成本管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煤矿日常管理实践,比如系统分析、功能分析、比较分析、模式分析、数量分析、行为分析、预测分析、模拟分析、心理分析、理性分析、关系分析等等。而这些具体方法的运用都应在科学的总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具体这些管理方法的运用往往难以导致个科学的结论。而这个科学的总的方法论就是唯物主义方法论。2标准成本管理的辩证法标准成本管理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标准成本管理要求煤矿管理人员,尤其是矿领导用辩证的、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眼光去审视煤矿管理问题。(1)标准成本管理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在标准成本管理的框架下,内部市场化和精细管理机制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要素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当中,使之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2)标准成本管理的要素具有普遍的联系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世界上的事物有着普遍的联系,所谓普遍联系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不能单独存在,每个事物均和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标准成本管理中的各个管理活动、管理关系、管理形式、管理要素都不能单独地存在,它们与煤矿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标准成本管理的战略目标、运营机制、组织结构、管理形式、管理要素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各种各样交叉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范畴。(3)标准成本管理中贯穿着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归纳了事物辩证运动的基本规律,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标准成本管理活动中,对立统一规律对煤矿内部各虚拟市场主体分权与控制的度的把握,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性与长期一致性,管理民主和科学的统一,充分揭示了标准成本管理中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标准成本管理中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永恒矛盾的存在,以及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真理。212标准成本管理与系统论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在管理学中,系统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于标准成本管理这种模式和方法,系统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和解释能力。1系统论对标准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系统论归纳了管理的整体性及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管理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其发挥功能的一般规律性,构成了管理主体洞悉管理的系统本质的特殊纽结和特殊“尺度”。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是一个集“物流、信息流、虚拟契约流、资金流、价值流、人员流”为一体的“六流合一”的管理体系,对于这个体系框架以及此框架下的生产、经营、物资、财务、计划、劳动工资等各个领域的管理活动,可以借助系统概念去深刻认识和理解。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去认识,才能正确地评价煤矿管理活动,做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和改善管理薄弱环节,以推动煤矿管理能力的提高。2系统观是标准成本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观是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和管理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管理运动是管理的普遍属性的存在形式,它根源于管理的内部要素和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7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相互作用。把系统观作为管理主体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管理科学在哲学基础之上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管理系统观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功能来源于系统和管理环境、系统和管理要素、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走向有序,这些观念都完善了管理主体的世界观体系。蒋庄煤矿的“塔式”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就体现了管理主体的系统观“一个灵魂;两个支持;三个中心;四个体系;五零目标;六大特色;七大转变。”总之,系统论从系统与管理环境与管理要素的辩证统一出发,从煤矿整体出发,对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产生、实施和推进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煤矿管理领域引发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因此,系统论是标准成本管理的哲学基础之一。213标准成本管理与控制论1标准成本管理系统是典型的控制系统控制论是研究系统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出发来考察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工程的、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的。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有着鲜明的“前馈”和“反馈”过程。前馈就是在事前通过长期历史数据积累和科学方法合理核算出标准成本,并作为任务或契约逐级下达到下属单位或个人;反馈就是在事后用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进行差异分析,并找出差异原因,从而对标准或实际工作进行适当调整。2标准成本管理中控制的目的在标准成本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要素的组合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内部运行和结构有时变化较大,加上组织关系错综复杂,随机因素很多。要想实现煤矿的生产经营目标,谋求生存和发展,不进行控制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在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两类问题:一是经常产生的可迅速地、直接地影响全矿日常经营活动的“急性问题”;二是长期存在会影响全矿整体管理水平的“慢性问题”。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而打破现状,须解决慢性问题。实际上,大量存在的是慢性问题,但人们往往只注意解决急性问题而忽视解决慢性问题。因此,要使控制工作真正起作用,就要像医生诊治疾病那样,重点解决慢问题,打破现状,求得螺旋形上升。蒋庄煤矿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就是一个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慢性问题”的控制过程,“打破现状”、树立新的管理标准、管理模g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式、管理理念、管理文化,使得全矿的执行力、战斗力、竞争力有了质的飞跃。214标准成本管理与信息论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管理与信息已经融为一体,并形成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运动形式,即管理系统信息流。标准成本管理所借助的重要工具就是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信息价值、信息量、信息反馈、信息时效性、信息真实性、信息处理、信息传递是标准成本管理的运动命脉。1信息流是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活动标准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管理活动中贯穿着6种“流动”: 物流、信息流、虚拟契约流、资金流、价值流、人员流。物流是系统内输入资源,经过形态、性质变化而输出产品的运动过程。伴随着物流而产生的计划、指令、内部转移价格、标准成本、实际成本等大量资料,则形成了信息流。物流是管理运动活动的原生运动。信息流是伴随着物流而产生的,它引导物流有规律的运动,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果。它反映了标准成本管理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特征和变化的组合,规定了它们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并通过管理的综合统计部门的分类、复制、转录、编译,制约着矿领导、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分析、判断、估测等管理逻辑思维,推导出相应的决策,以指挥和组织管理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利益发展。2信息系统是标准成本管理的实现工具蒋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的自主管理创新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研究和开发了“标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这套软件是标准成本管理得以顺利、便捷实施的重要工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堪称煤矿企业管理的信息革命,极大地提升了煤矿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22标准成本管理的经济学基础221内部市场化理论市场经济虽然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但是,由于其理论具有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时代先进性,使其在其它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将其运用到企业内部之后,形成了“市场中有企业、企业内部有市场”的新模式,为国有煤矿企业研究制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开辟了新的领域。煤矿企业由于其作业条件、生产产品、经营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投入和产出的绝对数量较大,因而成本管理是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这样,在煤矿内部管理中引入市场经济理论,依靠内部市场化机制,可以有效地推进标准成本管理,实现全矿的经营目标。9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1市场化所谓“市场化”,其含义主要有两种:是指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二是指在短期内实现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双轨过渡体制的改革过程。2内部市场化企业内部市场化是指在企业内部构建并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特征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通过内部市场机制的运行来调节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企业内部市场化中的市场实际上是模拟的市场。222公司契约理论公司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其性质是什么,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公司性质采取契约理论,认为公司是股东之间的一种契约,是股东之间通过协商所达成的一种协议,此种契约同一般民法或普通法所规定的契约并没有什么区别,一般民法或普通法所规定的契约理论完全适用于公司这种契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构建标准成本管理机制时,就可以将公司契约理论推广。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内部成本主体也是一种契约的集合体。这种契约约束实际上构成了标准成本管理的制度基础。总之,在标准成本管理的框架下,矿、内部成本主体,甚至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人,都可以视作是契约的集合体。契约的思想使标准成本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法理和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率。223委托代理理论1委托代理的概念委托和代理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的一种分工的形式,是对经济权利的重新配置。“代理最初是来源于民法上的概念,本身是一项平等民事主体间的民事行为。随着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的概念内涵得到了极度扩展,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范围得到扩充,因此,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的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委托人(包括行政部门、企业单位、群体、个人等)通过契约或者授权的形式委托代理人(包括行政部门、企业单位、群体、个人等),以其名义在一定权限内进行的经济行为,它完全超越了法学上的代理概念的内涵,是纯粹的经济学含义。2实施委托代理制的条件一个代理人就是一个受雇于另一个委托人的人,并为委托人采取某种行动。斯蒂10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格利茨将委托代理定义为:“委托人(比如说雇主)如何设计一个补偿系统(一个契约)来驱动另一个人(他的代理人,比如说雇员)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由于在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存在不完全信息,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背离自己的目标,实现预期效用最大化,则会通过订立合约等形式来监控代理人行为,从而产生代理成本。正是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委托人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既能降低代理成本,又能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委托代理的核心也就在于一个委托人如何设计一个契约来驱动另一个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委托人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最大化的代理收益。企业到底在什么时候实行委托代理制度比较合适呢?具体的做法是可以把代理成效系数作为检测的指标。代理成效系数(a)=代理收益(Q)代理成本(C)当代理成效系数a1时,表明委托代理制有效;当代理成效系数a1时,表明委托代理制无效;当代理成效系数a1(即代理收益代理成本)时,意味着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问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完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调整委托代理关系,以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代理收益。当代理成效系数a1(即代理收益代理成本)时,意味着委托代理关系存在是合理的。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中,究其机制的本质,是一种多级委托代理行为。矿、各级内部成本主体乃至个人之间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这种关系靠内部市场化和标准成本控制的手段来实现。当然,也必须高度重视委托代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确保各利益主体的知情权和经济利益。23标准成本管理的管理学基础231科学管理原理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由此想来,在实施标准成本管理之前的国有煤矿企业,许多成本消耗也是无形的。标准成本管理所倡导的“标准思想”,正是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对于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国有煤矿企业来说,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人的文化素质不高,传统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管理中的积弊太多,尚处在劳动密集型的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企业管理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可谓非常适用。而标准成本管理正是从管理活动的细节出发,细抠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从而深入挖潜、杜绝浪费,大力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232精细管理理论1精细管理的概念我国许多煤矿企业都围绕着如何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实现精细管理进行研究和探索,将精细化管理纳入了企业的主要工作。所谓精细管理,是指相对于粗放管理来讲管理更为高效、成本更为节约、并以逐步建立完美流程为中心、强调数量化和精确性的一种企业管理方式。2精细管理的特征(1)精品工程虽然煤矿企业的产品是煤炭,但煤矿企业的质量管理核心是施工工程,工程质量标准化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尽管煤矿企业施工的工程质量精密度相对较低,但采掘工程、机电工程、通防工程等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创建“精品工程”是煤矿企业正确理解和把握“精细管理”思想的重要方面。(2)精密协作煤矿企业从机关到基层、从生产到辅助、从采掘工作面到提升运输系统、从物资设备供应到煤炭洗选加工销售,虽然有着明确的部门分工、职能分工和岗位分工,但单位间、工序间、环节间的关联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精密配合与协作是煤矿企业“精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3)精干队伍煤矿企业机构臃肿、从业人员多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细管理”必须从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劳动效率等方面下力量,以“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为目标,在生产及辅助队伍建设上,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现代化装备为方向,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劳动效率,打造“人员精干、技术高、效率高”的专业化生产和辅助队伍;在机关队伍建设上,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精简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打造“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效率高”的机关管理队伍。(4)精简环节在煤矿企业中,系统长、环节多、复杂多变是其固有特征。实施“精细管理”就是在保证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做到生产系统无浪费、生产环节无“窝工”、工作流程无冗余,正确把握关键系统、关键环节、关键点的控制,通过不断地改进生12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产工艺、改造生产系统、改变作业时间、减少环节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效能和作用,实现高效运转。(5)精确工作“精确工作”主要是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和及时性的评价。粗放管理中,对单位、员工个人经常按照“工作不积极”、“管理不到位”、“完成不及时”等定性指标来管理与考核,而“精细管理”追求的是数量化和精确性,对各单位、员工个人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必须有精确的“完成率”或“误差率”来管理与考核,尽管“完成率”达不到100、“误差率”也实现不了“0”,但是,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完成质量的好坏程度与及时性程度都代表了单位和个人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程度”,也标志着本企业管理的“精细”程度。(6)精通业务一方面,精通业务表现在企业员工对于本岗位的技术业务、管理业务、专业知识等能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精通业务还表现在企业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学习技术、学习业务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员工学习技术和业务的兴趣,形成了规范的培训、比武、考核等激励机制等。少数人的业务精通不是现代企业精细管理的方向,大多数人的业务精通是企业的难得的宝贵财富。(7)细分工序在粗放式管理的煤矿企业中,工序的概念是非常淡化的,至多也是理解为某一具体工作的内部工作程序(如:掘进工作中的打眼、装药放炮、攉煤、支护、接溜等)。精细管理中所指的工序划分是从企业的整体工作开始,从企业到单位、到班组,按照主导工序、辅助工序(或服务工序)的性质,对其涉及的所有工作、工程内容,由大到小、由外至内进行逐级细分,形成众多的母工序、子工序等,并按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同时确定各道工序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效率等。(8)细化指标在煤矿企业中,对各单位生产任务、安全指标、经营指标等各项指标的考核是其重要管理手段的管理途径。细化指标就是对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指标“定位准、分解细、测算精”,“定位准”就是必须以各单位的职责分工为基础,确定每个单位在各项指标中的作用和责任程度,以此来制定各单位的指标项目内容:“分解细就是按照确定的指标项目内容进行细化,特别是必须考虑生产条件多变性因素,根据不同条件分解各项指标;“测算精”指的是指标测算的依据、原则必须明确,参考资料或数据必须可靠、可信,测算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煤矿企业实施精细管理,指标测算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但是,指标的细化程度是随着精细管理实施程度而逐步细化、精确的,如果因此而放弃,则永远也无法实现精细管理的目标。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9)细节管理煤矿企业的细节管理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管理制度编制的严谨性、实施的严肃性、控制的严格性;二是员工操作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自觉化;三是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人本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是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的系统性、有效性、高效性;五是企业管理流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准确化。等等。总之,精细管理不仅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而且是一种内涵深刻的管理哲学。精细管理是标准成本管理的实施前提之一,没有精细管理作基础,就不可能核算出准确合理的标准成本,就不可能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233价值链理论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图21价值链价值链指的是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环节,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分销,直到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价值链管理,即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及其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价值链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协调不同环节和业务单元的价值活动,使之产生协同效应,实现各分力整合后的效果大于各分力简单相加后的合力。每个环节都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一种“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标准成本管理正是借用了价值链的思想,准确而言是逆向价值链的思想。具体而言,即从成本角度,沿价值链(价值增值过程)回溯,确定并控制每个生产和管理节点的成本额度,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增加价值的目的。14第二章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234成本会计理论1成本的涵义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特点,对成本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经济内容归纳起来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种目标为对象的。目标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产品,如新技术、新工艺;也可以是某种服务,如教育、卫生系统的服务目标。二是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发生的耗费,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不能叫做成本。2成本会计系统成本计算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本会计系统应由两个部分组成。(1)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成本会计不管使用何种类型的成本会计系统,成本的结果都被用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的要求将影响成本会计系统的设计。成本在损益表中列为销售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为存货。(2)以管理为目的的成本会计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计算是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决策,有效经营和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服务的。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管理部门为了实现有效经营,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往往要从许多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优”的标准主要是经济效果,而各种形式的“成本”,又是经济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3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成本会计一般应遵循历史成本、分期核算、合法性、可比性、权责发生制和成本效益等原则。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等。从上述分析可知,标准成本管理最接近的理论渊源就是成本会计了,其运行数据、直接反映在成本会计上。然而,标准成本管理又超越了成本会计范畴,涉及到煤矿管理的诸多方面,成为了一种科学、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31成本费用管理31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及标准(1)工资:生产管理人员及由本单位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临时工等的工资及津贴、补贴;按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工资;按规定发给的超产奖、安全奖。(2)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3)折旧费:按应计提固定资产原值,采用平均年限法及规定的提存率提取的费用。计提折旧的依据为月初应计提固定资产原值,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4)税金: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5)保险费:参加投保的财产物资的保险费用。 (6)失业保险: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保险率缴交。(7)养老保险: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保险率缴交。(8)住房公积金: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费率缴交。(9)劳动保险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及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金等。(10)水资源费及水文测报费:按发电量和当地规定的费率缴交的费用。(11)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12)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13)土地使用费: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14)物料消耗:生产运行、维护、检修、事故检修用各种材料、备品备件;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小型技术革新用料;车间通风、照明及消防、卫生用料:生产及管理运输车辆耗用的燃材料;生产和管理部门的房屋、建筑物、设备、仪器、仪表等维修用料。(15)修理费: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中、小修理及生产、管理用器具、非机动车辆的修理费。(16)办公费:生产及各管理部门用的文具、纸张、印刷品、清洁卫生用品、报刊杂志及电信电话费用。(17)水电费:生产及管理部门和公共场所的水电费用。16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18)差旅费:职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及住勤补贴和误餐费;职工探亲及上下班交通补贴。差旅费补贴应按当地财政规定标准。(19)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及管理部f-JN的家器具、办公桌椅及不构成囿定资产的仪器、仪表等。(20)劳动保护费:按规定发给职工的劳保服装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及值班被褥。(21)运输费用:生产及管理部门发生的物品搬运费;租用汽车、吊车租赁费;运输用机动车辆养路费、过桥过路费、年检费、交管费及委托外单位的小修、保养等。(22)租赁费:生产和管理部门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从外单位临时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除汽车)及工具而支付的租金。(23)业务招待费:根据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按规定的标准据实列支的费用。(24)其他费用:不属于以上各项范围应计入成本的费用。如:咨询费、诉讼费、民兵训练、警卫消防、绿化环境卫生、会议费、团体会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党团活动费、试验检验费等。312物流成本1物流成本项目构成按成本项目划分,物流成本由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构成。其中物流功能成本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存货相关成本包括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具体内容如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构成表31所示。表31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构成成本项目 内容说明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货物运输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运输成本 包括从事货物运输业务的人员费用、车辆(包括其他运输物 物工具)的燃料费、折旧费、维修保养费、租赁费、养路费、流 流过路费、年检费、事故损失费、相关税金等。功 ,一还 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货物储存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能 作 仓储成本 包括仓储业务人员费用,仓储设施的折旧费、维修保养费、成 成 水电费、燃料与动力消耗等。本 本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货物包装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包装业务人员费用,包装材料消耗,包装设施折旧费、包装成本维修保养费,包装技术设计、实施费用以及包装标记的设计、印刷等辅助费用。17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续表装卸搬运 一定时期内,企业为完成装卸搬运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包括装卸搬运业务入员费用,装卸搬运设施折旧费、维修成本 保养费、燃料与动力消耗等。流通加工 一定时期内,企、Ik为完成货物流通加工业务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流通加工业务人员费用流通加工材料消耗,成本 加工设施折旧费、维修保养费,燃料与动力消耗费等。一定时期内,企业为采集、传输、处理物流信息而发生的全部费用,指与订货处理、储存管理、客户服务有关的费物流信息成本用,具体包括物流信息人员费用,软硬件折旧赞、维护保养费、通讯费等。一定时期内,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及物流作业现场所发生的物流管理成本 管理费用,具体包括管理人员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负债融资所发生的利存 资金占用成本 息支出(显性成本)和占用内部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隐货 性成本)。相 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巾所发生的物品跌价、关 物品损耗成本 损耗、毁损、盘亏等损失。成本 保险和税收成本 一定时期内,企业支付的与存货相关的财产保险费以及因购进和销售物品应交纳的税金支出。2。物流成本支付形态构成按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划分,企业物流总成本由委托物流成本和内部物流成本构成。其中内部物流成本按支付形态分为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具体内容如企业物流成本支付形态构成,如表32所示:表32企业物流成本支付形态构成成本支付形态 内容说明材料费 资料费、工具费、器具费等人工费 工资、福利、奖金、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等企业内部 维护费 土地、建筑物及各类物流设施设备的折旧费、维护维修费、物流 租赁费、保险费、税金、燃料与动力消耗费等成本 一般经费 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通讯费、水电费、煤气费等特别经费 存货资金占用费、物品损耗费、存货保险费和税费委托物流成本 企业向外部物流机构所支付的各项费用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313煤炭成本项目构成原选煤成本项目由现行的材料、提取包干工资、提取职工福利费、电力、折旧、提取井巷工程费、提取维简费、修理费、地质塌陷补偿费、应摊劳动保险费和其它支出等十一项构成。按照改革发展的需要,调整为材料、电力、职工工资及费用、修理费、折旧、维简费、安全费用、资源费用、环境治理补偿费、提取发展资金、其它支出等十一项构成。要界定各成本项目的使用范围。如职工工资及费用,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其它相关支出。把现行的提取包干工资、提取职工福利费和应摊劳动保险费合在一起,全面反映企业职工人力费用。资源费用,包括为获得探矿权、采矿权支付的价款:支付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获得探矿权后的资源勘探费支出等,全面反映煤炭资源成本。314煤矿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特点(1)随着矿山开采时间的延续,开采条件在逐步恶化。如开采水平逐年延深,排水、提升系统越来越复杂,地温增高导致通风费用加大等等,使得煤矿企业产量逐年递减,成本却逐年上升。(2)煤炭开采过程中,其作业人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粉尘的伤害,这一伤害是逐渐的,不可逆转的,这些作业人员的伤害补偿,如果未能在伤害当时进入成本进行核算,将给行业的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3)煤矿职工收入低,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购买住房,回原籍安置也比较困难,所以退休后职工留在矿山的不少。煤矿企业多在深山和边远地区,其所盖的职工住房随着矿井开采的结束将变得一文不值。因此对煤矿职工的老有所养、安居乐业,这一最基本福利待遇,也应进行核算,作为当期费用进入生产成本。(4)煤矿开采属资源性的开发,80年代后煤炭资源取得必须有偿使用,存在前期勘探费用,而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并未计入这一费用。(5)煤矿资源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资源必将枯竭,因而企业也将报废关闭,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转产和安置人员,因而存在退出成本,而这些成本企业却不能预提。19第三章煤矿企、Ik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32标准成本管理321标准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是为克服实际成本计算系统的缺陷,尤其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确切信息的缺点而研究出来的一种成本计算系统。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成本控制制度,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标准成本制度的成本预算的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差异的分析、差异的处理等三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统,而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国外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企业实行标准成本体系可以帮助财务主管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根据标准成本的主要用途,标准成本系统又可以分为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和标准成本会计核算系统。其中标准成本会计核算系统,把标准成本归入会计体系,能提高成本计算的质量和效率,使标准成本发挥更大的功效,而且可以简化记账手续。322标准成本控制所谓标准成本控制就是用科学的成本会计方法通过对过去的实际消耗充分分析,再根据现实情况制订出的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它包括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控制体系,是成本的前瞻控制、反馈控制和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主要有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过程控制和成本差异分析几部分组成。其中标准成本的正确制定是前提,信息化网络服务是平台,内部市场化运作是载体,过程控制是关键,差异分析纠偏差、降本增效是目的。323煤矿企业的标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流程是标准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成本控制手段,建立新型的基于内部市场的煤炭成本控制流程成为改革成本控制机制,增强成本控制力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实现控制流程与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内部市场的物流新型成本控制流程,运用过程控制、流程再造等有关理论,创新管理,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确保成本控制目标,推进企业战略发展。对于标准成本管理在煤炭企业的应用,枣矿集团经过调研和论证,采取试点推行的方法,在部分单位进行了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集团公司把标准成本管理模式列为重点推广的内容,并于2006年下半年在矿区内部进行试点推广。蒋庄煤矿作为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骨干矿井之一,有着十八年的光辉历史。随着企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业“三三三管理模式的不断深化,蒋庄煤矿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绩效为目的,创新性地开展着标准成本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形成独具蒋庄特色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模式。33煤矿企业内部物流与标准成本管理331物流的概念“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关于物流的定义是:物流(Logistics)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给出了物流的新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332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其本质目标是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成本费用,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客户的合适地方,并侵总成本为最小。2企业内部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最初起源于ERP,是基于企业内部范围的管理。它将企业内部经营的所有业务单元,如订货、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质量、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统筹管理。当时企业重视的是物流和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即如何更快更好地生产出产品并把其推向市场,这是一种“推式”的供应链管理,后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管理进入了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因而企业的供应链运营规则随即由“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供应链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孤岛连结在一起,使得各种业务和信息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21第三章煤矿企qk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企业内部供应链,如图31所示,在每个企业里,不同的部门在物流中参与了增值活动。如采购部门是资源的来源部门,制造部门是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管理客户订单和送货的是配送部门。图3-1 企业内部供应链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控制和协调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活动。为了高效率地完成这些增值活动,必须有强大的企业管理支持系统支持。供应链管理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包含了企业内部支持供应链管理的一系列应用工具。333企业内部物流是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主要内容之一说起标准成本管理,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财务管理等相关概念,而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往往被大家忽视或不被关注。事实上,在企业管理中,对物料的管理是至关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一项工作,对生产企业管理而言,就是通过在各制造环节中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增值来实现企业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很多行业的竞争加剧,利润越来越薄,不得不从成本上再下功夫,但企业的销售、市场、财务、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可挖掘的空间已经不大,而物流是可以再降低成本空间最大的领域,企业越来越重视这一块。所谓要赚1元钱,可能要销售出20元的商品,但物流成本节省了1元,就是1元的利润。对物流快速响应能力和柔性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市场变化的风险、资金占压的风险等,要求物流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和合适的柔性,既满足销售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产品的库存多少才是合适的?库存小了,可能缺货成本很高;库存大了,不仅成本高,还可能积压。响应时效快,可能成本提升;时效慢,意味着可能造成工作延误。所以物流管理中存在着非常多需要权衡之处,而整个物流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物流成本的平衡。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内部物流管理对于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益,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纷纷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建立内部物流部门或选择专业第二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物流公司,对订单、库存、运输、配送、仓储、加工等物流各环节或全过程实施高效的管理计划和控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就是指企业对采购、生产过程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以供应链的眼光来认识、定性定量地分析企业内部的物料流向,借助物流信息化提高物流活动的高效顺畅。从物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发料直至在生产线上的流动做到统一的标准化规划,提高物流的效率。只有物流管理准确了,才可以做到按需采购、按需存储、按需发料。才能做到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物资供应流动的存货。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控制流畅通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反馈系统,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适量的物料”,是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根本所在。334实施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应从企业内部物流入手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生产所需的物资品种繁多,库存量大,配套性强,管理要求高,这些物资的合理库存量、在企业内部的流通,以及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储存、管理和产成品的对外发运等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1。内部物流标准成本管理是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核心目前,国内的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物流上。企业内部物流无论是在研究从业队伍还是社会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无法同社会物流相比,企业内部物流发展滞后对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已日趋明显。加强标准成本管理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的标准成本管理研究。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和信息流、资金流、人力资源流、价值流、工作流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内容。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节约消耗、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作用;能提高对各类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内部物流标准成本管理也是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核心。2物流成本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物流成本高低是成本费用是否节约的主要表现,是企业管理效率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管理是否规范的集中体现,企业管理的绝大部分规范与水平都集中在物流管理上。有专家指出,那种过去认为物流是一种没有效益的活动,必须使之合理化以降低成本的看法是不全面的。现代理念认为不应该把物流只看作是需要支付的费用,而应把它当作资源加以有效地利用,即将物流成本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335煤矿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现状分析1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需导入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概念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煤炭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管理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煤炭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己成为煤炭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矿井生产所需的物资是构成煤炭成本的重要因素,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点,内部物流的标准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需导入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概念,以新的管理理念激活管理潜能,提高管理绩效,使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流程管制轨道上高速运转,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经营生产型的突破,为管理工作充实新的内涵。2煤矿企业物流管理通常存在的问题(1)缺乏宏观规划,只有简单的采购、库存等维持日常运行,没有明确的、科学的划分采购、库存、存货核算等业务。(2)作为整个物流基础管理的分类与编码不科学合理、不严谨、存在逻辑混乱。没有标准、规范的入库和生产领料,没有规范的库存管理。(3)财务、成本、物流三大系统之间不能交换数据,不能数据衔接,成本系统不能自动从物流系统获取数据,成本系统与物流系统不能有机关联。财务系统不能自动从物流系统获取数据,财务系统与物流系统不能有机关联。财务成本物流三大系统不能有机关联配合,自动获取数据共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管理整体标准成本高。(4)没有完整的基层单位核算数据,从而不能进行完整和科学的成本核算,也不能很好地进行生产控制与分析。(5)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的进销存。而不是科学的现代化的物流管理。(6)仓库物料等基础数据没有标准成本、安全库存等管理数据,不能进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7)库存积压高,严重影响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效率。没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采购核算、库存核算、存货核算系统。不能进行采购、库存、销售、存货的及时分析(8)物流降本作用没被广泛认可。虽然一些煤矿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还处于摸索阶段,员工甚至一些领导层对现代化物流理念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对物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降本作用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9)物流降本力度不大,企业内部物流的降本作用没有突出。服务成为重点工作,不但很难体现物流系统“第三利润源泉”的降本作用,而且会影响到员工甚至一第二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些生产单位领导层的思维模式,使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工作重心在由服务向降本转变时,受到阻力。(10)物流系统运行中,物资计划性不强。由于存在对物流系统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生产单位不重视自身物资需求的计划性,认为物流系统是为生产服务,所需物资应随叫随到,造成临时配送计划量大,临时计划增多,直接影响到合理安排物资库存的计划性,造成仓储物资量增大,资金占用量增长。物流系统运行中,物资计划性不强将直接影响到仓储资金占用,是制约物流系统降低成本的最大因素。336蒋庄煤矿物流标准成本管理典型流程解析1采购控制程序物资计划管理是搞好物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矿物资采购计划编制前要先后经过三道关口。首先由物资使用单位网上编制物资需求计划,专业部室领导网上审批认可后,再经分管副矿长审批把关,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量,通过查询库存情况,汇总编制全矿采矿计划,交成本管理中心经营管理部审核,经矿长签批后,上报供应处,经批准白购的,由矿招投标办公室组织招标,再签合同。如图32所示。2物资领用程序物资领用实行领料单和微机录入双向控制,下井物资由矿物料管理队实行集中配送,按时、按量送到指定位置。单位领用的物资,都要建立地面和井下物资档案台帐。现场的物资使用或变动时,验收员及时在物料标志牌上更改数量,同时记录班组考核。现场的非一次性消耗物资实行户籍管理和编号管理。物资交接时,由交接双方清点材料数量,验收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设施的灵敏可靠性,现场填写交接原始记录,双方签字认可后,交原煤经考办录入微机,及时变更物资户籍。如图33所示。3设备租赁程序流动性设备和专用工具实行租赁付费制。设备管理中心按照作业计划给使用单位下达设备占用标准,按内部租赁价格下达设备租赁费指标。内部租赁设备自使用单位领出的次日起,开始对其按日计提租赁费,设备用完办理交接手续后,停止收费,完成一个使用租赁周期。租赁集团公司设备从设备下井使用开始,计算设备占用时间,收取租赁费。设备管理中心建立设备使用台帐,实行微机系统跟踪管理,设备变更使用单位和地点时,现场办理交接手续,及时变动微机台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非正常损坏的,按照损失额,扣罚责任单位。如图34所示。4物资回收程序对物流流程实行动态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强物资流向的控制,减少丢失和浪费,提高回收复用率,减少新的投入和防止重复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采煤工作面的物资回收由使用单位负责,转运到指定地点交给物料管理队。其它地点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的回收物资由物料管理队直接回收,根据可直接井下复用、需加工修理和报废处理三种类型分别运至新的使用单位、井下回收峒室、地面修理单位和物资管理办公室的废旧物资储场。如图35所示。5加工修理程序可以直接在井下修复的回收物资,旧锚杆等交到井下回收峒室,铁棚和轨道交到支护峒室,经修复后,复用单位凭单据领取发,按照原价50计算。上井后的待修物资,由设备管理中心组织验收,按照综机、机电设备和支护用品分类,分别进入综修厂、修理厂和支护车间进行维修。设备修复前,由设备管理中心组织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承修单位对设备进行验收,出具由鉴定人员签名的鉴定报告,交承修单位加工修复,按照加工修理价格向原使用单位收取费用。如图3-6所示。6物资复用程序经加工修理的物资,由使用单位开具领料单,属于设备的到设备管理中心领取,进行租赁;暂时不用的设备,储存在设备仓库备用。属于材料和配件的,领用时按照内部市场价格结算。井下回收的报废物资,修复设备过程中拆除下来的废旧件、材料、以及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更换拆除下来的废旧物资等,全部移交废旧物资储场存放、管理,能利用残值的,由使用单位分拣、解体、运输,领用时按照原价值2050结算。如图37所示。犷“。物资受用簟位编制月废物资需求计划根据瘴存悟况审核计划;总采麴计划疆 窜定全矿采黼l“P。”“ l供应处皋批,黔” “签订舍同”缝。图3-2采购控制程序长,。孙一;燃;一r一;一Fob,解。括。一,第二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l供砬科缀摩物料管理队 并下回收峒室图3-3物资领用程序、设备租赁计划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图34设备租赁程序第二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飘使用单位需回收物资+。;卜;采焦其它Tfg,ii、罨煤队回收, 物料队回睨五量11111i1收l,“” 一曲谘井下国收峒塞图35物资回收程序可缪复韵物资地面修理单位,WF回收峒室,井下支护峒室:上井口车场废旧物资储场I I机场车闺综修车间 二支护车间图3-6加工修理程序加工修理第三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加工设备管理中心 2物资管理办公室办理设备摩 一 领用单位图37物资复用程序分拣解体加工续算颁in戬蠊卜黜髓新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前文已分析了标准成本和煤矿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情况,而且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材料及设备等物资的控制,以下着重对蒋庄煤矿物流标准成本管理法的制定与实施进行分析与阐述。蒋庄煤矿在学习借鉴有关煤矿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理念,构建了“物流、信息流、虚拟契约流、资金流、价值流、人员流”为一体的“六流合一”的模拟煤矿供应链,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内部物流全程控制为目标,标准成本管理为手段的煤矿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成为煤矿系统第一家推广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成功企业。41构建“六流合一的煤矿企业内部供应链411煤矿企业内部供应链组成由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共同组成,具体包括:煤业集团供应公司、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局矿两级供应部门、井下采掘区队、洗选车间、采掘小队、车间班组等。412煤矿企业内部供应链说明煤矿企业内部供应链各节点部门通过Intranet来做到企业内部资源、信息的共享,每个部门拥有自己独特权限的信息系统账号,通过权限控制,使各部门可以随时查询到供应链上的数据。以生产部门为例,生产部门下设若干个生产队,各生产队又下设若干个小队,每个小队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账号,通过将本小队每天、每时段的生产情况录入信息系统使得整个生产队、生产部门的信息落实到最小单位,白下而上的收集统计最新信息。而企业管理部门则可以自上而下的查询供应链上的数据,每个部门、生产队、+生产小队的数据一目了然,极大的缩短了供应链上数据的传递速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413供应链上的六种流及支持要素六种流动要素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人员流和虚拟契约流。1信息流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物”之所以流动,是因为有需求,这个需求来自“需求信息”,需求信息从需方向供方流动,这时还没有物料流动,但是它却引发物流,是内部供应链存在的源头。而供应信息与物料一起沿着供应链从供方向需方流动。从广义上讲,物料、资金、价值都是通过信息的形式对人们做出的反应。2物流任何企业都是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开发产品,购进原料,加工制造出成品,以商品的形式销售给客户,并提供售后服务。物料从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向需方移动。为了保持物料的流动,在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运输、搬运和作为供需不平衡缓冲措施的仓储。物流是供需链上最显而易见的物资流动。3资金流物料是有价值的,物料的流动引发资金的流动。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发生成本。消耗资源会导致资金流出,只有当消耗资源生产出的产品出售给客户后,资金才会重新流回企业,并产生利润。因此,供应链上还有资金的流动。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必须通过企业的财务成本系统来监控和调整供应链上的各项经营生产活动。4价值流从表面上看,客户似乎仅仅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后所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而价值是客户和市场需求定义的,只有当产品能够售出,增值才有意义。产品的技术含量再高,如果不是客户或市场需要的,也不能体现其价值,只能是仓库里的积压品。5人员流信息、物料、资金都不会长了腿或翅膀自己流动,物料的价值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自动增值,都要靠企业员工的业务活动人员流来完成,企业的体制和组织机构必须保证人员流的畅通,以便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做出响应,加快各种流的流速,在此基础上增大流量,为企业谋求更大的效益。6虚拟契约流契约可理解为合同,契约流就是指合同流,而合同流实质上就是商流。所谓商流,就是一种买卖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活动过程,是指物品在流通中发生形态变化的过程,即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以及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过程,随着买卖关系的发生,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这里所说的虚拟契约流是指发生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买卖关系,是基于企业内部市场化的物品虚拟所有权的转移。以上六种“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六流合一”内部供应链。在煤矿标准成本管理中,重点是对材料及设备等物资的控制,以下着重总结有关材料费用的管理办法。3l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42材料费用的分类管理办法421材料费用的分类为细化对各单位材料费用的管理,明确责任,方便操作,按照生产流程和工作任务、工作性质、用途、可控程度,将全矿材料费用分解为生产材料、安装撤除、专项材料、租赁费、加工费、修理费、电费、水费、排污费、检定费、办公费、乘车费、劳动保护费用等。1生产材料是指用于日常生产和工作所消耗的材料。比如采煤专业生产材料有面溜链子、溜子链轮、闸盘等综机设备配件,金属网、木料、雷管、炸药、各类油脂等。掘进专业生产材料有木料、雷管、炸药、锚杆、药卷、河沙、石屑、水泥、速凝剂、钢筋片、铁丝网、道板、锚索、道钉、电缆钩、钢绞线、锚杆钻机配件、风钻配件、卡栏、各类油脂等。机电专业生产材料有抽风机、压风机、变电所、主付井操车系统等大型设备的备品配件等。洗煤厂生产材料有滤布、滤板、皮带托辊、聚丙烯酰氨、各类油脂等。物业站生产材料有拖把、笤帚、扒又等卫生保洁用品,铣、镐、锯、皮管等绿化专用工具,消防器材、热交换站用盐、水质消毒药品、电风扇、水电汽暖日常维护材料、健身器材维修刷柒材料等。通用材料如生产用油料等属于材料费用。2安装撤除材料是指采煤、掘进安装撤除采掘工作面发生的材料费用。采煤安装撤除材料有木料、金属网、钢丝绳、铁滑车、千不拉、油脂、电缆、电缆夹、高压胶管、卸扣、铁丝、倒正丝、综机配件等。掘进安装撤除材料包括托辊、H架、串管、链条、刮板、钢丝绳等。机电专业承担的如轨道整改、供电系统、设备列车、电缆钩等材料。3专项材料是指非一次性消耗一般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材料或专用工具。包括信号线、道夹板、风带、工字钢、自备单体支柱、十字顶梁、三用阀、轻重轨道、胶带、电缆、矿车、平板车、钢管等。4租赁费一是指矿租赁集团公司综机设备、单体支柱发生的费用;二是指在矿内部各单位的占用设备、材料等资产产生的内部占用租赁费用。5加工费是指采掘等单位根据需要委托综机修理厂、支护车间加工制作产品的材料费用。6修理费是指矿内部设备、专用材料、专用工具为保持其原有性能进行维护和修理所发生32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的费用,包括内修和外修两部分。车辆修理费属于修理费的一部分。租赁集团公司设备由集团公司承担的修理费用不在此范围,但使用条件达不到集团公司规定发生的修理费,集团公司不承担,必须有责任单位承担,属本条款费用范围。7电费是指各单位为满足生产、办公所需而消耗的电力所发生的费用。 8水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水资源管理费,是根据国家规定上交国家的费用;二是根据计量和单价由矿物业站向用户收取的水费。9排污费是根据国家规定结合矿井的排污量上交地方环保局的费用。lO检定费是指根据国家规定强制检查校验计量器具所发生的费用。11办公费(区队也称文印费)是指根据办公需要领取的笔墨纸张、自动化耗材、统计表格和资料的印刷费用,卫生清洁工具费用,室内照明灯具等。12乘车费 是指为满足办公需要,公务人员公务短途乘车交通费用。13劳动保护费用是指根据劳动法、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职工在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身体健康购买劳动保护和安全用品所发生的费用。14单项费用是指为完成特定任务或特定事项发生的费用。如绿化费用、雨季三防费用、防寒费用等。422材料费用的管理责任划分(1)全矿材料费用实行目标管理。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成本目标,将各类材料费用切块分包给各专业部门和基层单位,压力层层分解。经营部是各类材料费用的牵头管理部门,对全矿材料费用负总责;各专业部门对分管范围内材料费用负责:各基层单位对承包的材料费用负完全责任,与收入紧密挂钩。(2)采煤专业负责管理本职范围承包生产材料、加工修理费、安装撤除费、综机及单体租赁费、电费;负责全矿的自备单体支柱、铰接顶梁、弹性钢梁、三用阀的管理。(3)掘进专业负责管理本职范围承包生产材料、加工修理费、安装撤除费、综机租赁费、电费;负责全矿工字钢及十棚连锁的管理。33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4)机电专业负责管理本职范围承包生产材料、加工修理费、安装撤除费;负责全矿电缆(4平方以上)的管理。(5)运输专业负责管理本职范围承包生产材料、责全矿轨道、胶带、矿车、大平板车的管理。(6)通防专业负责管理本职范围承包生产材料、责全矿钢管、风带的管理。加工修理费、安装撤除费;负加工修理费、安装撤除费;负(7)设备管理租赁中心负责全矿机电设备包括综机设各、单体支柱租赁费及采掘加工修理费的管理。负责内部租赁材料的管理。(8)车辆管理维修中心负责全矿机动车辆修理费用的管理,负责全矿乘车费的稽核、统计。(9)科技服务中心负责全矿范围内的供用电管理、收费和考核;负责全矿水费、排污费、检定费上缴和管理。(10)物业站负责全矿生活用水费用的计量和收缴。(11)经营部汇总由信息通讯文印中心、器材供应站统计上报的各单位办公费用、劳动保护费用。(12)消防队负责消防器材的管理。423材料费用的考核(1)材料费用的考核主要采取两种考核方式,一种是单耗考核,另一种是限额承包考核。(2)单耗材料费用是指材料费用与工作量挂钩考核的单位消耗指标,一般分为一次性考核和连续累计考核两种,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收入挂钩。如井下单位生产材料、安装费用、加工费用、电费全部按单位消耗进行考核;价值较高的生产材料(煤机配件等),由矿统筹管理,其费用矿和责任单位按统筹比例分摊。特种物资如炸药、油料等由单位根据需要经审批后领用,按内部价格支付费用。(3)限额材料费用是指按核定的工作量或业务量预算的费用按总额考核,该类指标工作量或业务量一般变化不大,可以视为相对不变化而确定材料费用指标。如专项考核的办公费用、公共照明电量等实行限额承包管理,由矿统一下达年度总指标,分管专业或主管单位负责管理,从宏观上加以控制,按月向基层下达月度考核指标,基层单位发生上述费用后,按种类分别统计,按月度考核,节超按承包限额100奖罚。(4)修理费、综机及单体租赁费由采掘专业与设备租赁中心双重管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上述费用记入采掘各单位,设备租赁中心负责分类统计和考核,并按矿规定的比例和控制措施提取一定费用作为设备租赁中心的一部分工资收入。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5)煤机截齿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管理,全年费用总承包;生产技术部制订月度费用考核指标和奋斗指标,并负责对采煤单位发生费用的统计和考核。(6)煤机电缆由机电工区负责管理,全年费用总承包;机电工区制订月度费用考核指标和奋斗指标,并负责对采煤单位发生费用的统计和考核。(7)风带由通防工区负责管理,全年费用总承包;通防工区制订月度费用考核指标和奋斗指标,并负责对掘进单位发生费用的统计和考核。(8)全矿的乘车费、办公费实行限额承包管理,由管理部门统计,月底上报经营部考核兑现,办公费100奖罚,乘车费超支按300手I罚,节约按100奖励。(9)其他单项考核费用按照管理权限依照上述方法管理。43煤矿标准成本的制定431标准成本控制与核算的内容标准成本控制与核算的内容为:以蒋庄煤矿内部供应链为主线,由矿作为一级单位对矿内二级单位即各采掘洗生产线、再到三级单位即开采区队、掘进区队(工段)等单位和部门分解下达承包范围内的可控成本,这些可控成本包括承包的材料、工资、电力、修理费、租赁费、排污费、水费、办公费、招待费、乘车费、电话费以及其他费用。432各区队(工段)单位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原煤线采掘专业以吨煤、延米单价作为材料标准成本,井下辅助以月度下达的经营计划为限额标准,洗煤厂以承包的吨煤单价作为标准成本,煤质运销科以装车量吨煤耗材为标准成本,修理厂(支护)、物管站等其他单位以年度承包限额按月均计算出标准。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以经营管理部设立的工资单价或月平均限额核定的工资标准为准,煤质运销科以装车量吨煤人工费用为标准成本。3电力标准成本由科技服务中心根据矿下达的年度用电总量制定出月度单位消耗或限定总用量及统一电价作为标准成本。第四章煤矿盘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釜十+A-!JEiii!*!_“图4-l标准成本一材料日E口口口zz,E_s2o原蝶电力标堆成本考枉情况q抽表_朗啉_Jj。4”qzo硼一图4-2标准成本电力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帆理ob日t0嚣_ej女-。一。-孽蘩慧-一一r=I,蜷原垛人工标堆成丰考柱情巩明细表礓一日_lI一;稍暂臂Inaflm10H一5J4I2“4T口I一“I*IOl一*,N!“lcl_I2】3L*lj一?】l-_一:鳓屙日口r日n目!瓣k口甜h一?j珊毪t瓤删a一l圣兰!=兰!:兰兰兰兰!竺墅!苎!堕!竺!兰:望!竺兰-_-+!兰苎二!翌乏竺图4-3标准成本一人工图44标准成本一制造费用4综机设各租赁费由设备管理中心根据下达的年度承包指标,依据生产接续实际制定出月度占用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量、占用时间和日租赁费收取标准,分解出月度租赁费作为标准。4t33各专业、线标准成本的确定按照各专业和成本项目类别,采用梯次叠加法测算确定本专业、线标准成本。即:根据生产流程,对每个专业所属区队(车间)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由其相加构成每个专业的标准成本,再由各专业标准成本相加构成线的标准成本。434全矿标准成本的确定各专业、线标准成本相加构成全矿标准成本总额。435标准成本计划录入与报表生成原煤线专业口的经营计划(包括安撤材料、大型材料、单项工程)等,月初由原煤经考办分专业将材料标准录入微机作为标准成本;其他部门以企管口制定的材料承包指标为材料标准成本,月初由财务口录入微机作为标准成本。自动生成报表时,可生成两类报表:(1)生成内部承包考核有关报表。如:各单位承包材料考核明细表、人工标准成本考核情况明细表、原煤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考核情况明细表。(2)生成会计核算报表。如:自动生成原煤成本补充材料表、材料成本及差异分配汇总表等报表。436成本预警以标准成本为依据,建立标准成本预警机制,加强标准成本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对出现重大异常变化,及时做出预报,制定整改措施,努力降低成本。将各成本项目的标准作为成本控制的“警成线”,当月度标准成本执行过程中,要超过“警戒线”时,应及时解除其使用权限,待持有审核权限的领导进行审批追加后,再恢复其权限。蒋庄煤矿的物流标准成本控制流程如图45所示。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物资m$一综音考梭自罔4-5蒋爪煤矿物流标准成丰H制流程第斟章某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44塔式标准成本管理法蒋庄煤矿在推行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塔式标准成本管理法,如图4-6所示,塔式标准成本管理法体现为:一个灵魂、两个支持、三个中心、四个体系、五零目标、六大特色及七犬转变。一个灵魂:推行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用经营指导生产,实现由生产经营型向经营生产型的转变。两个支持:一是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二是精细化管理和内部币场化运作,三个叶心:是成本管理机0,二是成本控制巾心三是成本消耗一十心。图4-6塔式标准成本管理注明个体系:是i【|化量化的标准成本体系:二是严格付j环的过程控制体系;三是严深细实的考核结算体系:四是健全完善的茬异分析体系,五零目标机制管殚零缺失、网络监控零盲区、物流配送零距离、过程控制霉缺位、绩散考核零死角,?、大特色:任意盘询、网上办公、过程控制、档案跟踪、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和准确度。七大转变: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内涌精细型转变,经营管理由生产经营型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向经营生产型转变, 监督控制由事后静态向过程动态转变,创新热情由他律他动向自动自发转变,内部结算由手工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考核由部门点动向上下联动绩效考核转变,企业效益由内涵挖潜向外延扩张转变。以下重点谈蒋庄煤矿标准成本控制管理的“三个中心”和“四大体系”。441标准成本控制管理的“三个中心标准成本管理下设三个中心,如图47所示。各中心所司职责如下:图47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之“三个中心”1标准成本管理中心41第四章煤矿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运作机理设在经营管理部。成员有各部长及有关主任科员等。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修订、完善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办法、经营承包指标的测算、分解与落实及承包责任书的签订,内部市场化运作、精细化管理考核与结算;监督各单位标准成本指标完成情况;搞好标准成本分析;找出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经营管理最有效的办法。2标准成本控制中心为各专业(单位)。人员有各线分管矿长、副总及各专业(单位)的负责人,负责制定所属专业(单位)具体实施方案,分解、下达、落实所属专业(单位)年度承包的生产经营指标,根据全矿年度生产计划,结合现场实际,编制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及调整计划;负责日常的成本控制、材料需求计划和网上请领、审批及现场管理;监督指导本专业(单位)目标成本完成情况,负责本专业(单位)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纠正偏差。3标准成本消耗中心为各区队(工段)。成员有各单位班子成员及万能员。负责所属区队(工段)生产、经营指标的班组分解、落实和考核。各区队(工段)长为标准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是成本控制的前线总指挥。负责计划内承包材料和需求计划的把关、审批;万能员协助区队(工段)长分解落实指标,负责编制材料需求计划、请领材料及日常核算工作,提供区队(工段)、班组考核资料及成本分析报告。442标准成本控制管理的“四大体系”1细化量化的标准成本体系为准确进行标准成本预测,科学合理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标准,蒋庄矿通过对往年成本支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以及当年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因素分析对比,对材料、电力、设备占用等成本费用指标,进行了标准用量核定,编制了标准成本目录。按照专业归口、条块结合的原则,蒋庄煤矿将可控标准成本分解到专业、单位,专业、单位再细化到区队,区队再到班组,并以责任书的形式下达。全矿费用管理从大到几万元的配件小到几块钱的螺丝都有量化的标准要求。2流程化闭环的过程控制体系煤矿标准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材料及设备等物资的控制,首先提高物资的准入门坎。在计划、采购、质检、入库、发放等环节上严格把关。在采购物料时,首先输入物资编码,系统会自动显示出库存数量与需用量的差,即为所需采购量,为领导审批提供准确依据,这样在第一环节上就把住了关口。标准成本控制的第二关就是消耗关,蒋庄煤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证抵押个人借款合同
- 连锁生意转让合同协议
- 夫妻女方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
- 转运房车租赁合同协议
- 配件合同协议完整版
- 进口冲洗地车销售合同协议
- 水泵电机协议书
- 湖南少干协议书
- 车缝设备合同补充协议
- 买卖赊账协议书
- GB/T 21411.2-2009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2部分:地面驱动装置
- 急性会厌炎课件
- 单发跖骨骨折临床路径及表单
- 高中学籍档案卡
- 风管系统安装防排烟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2022年注册规划师实务试题及答案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技术报告审签表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GB∕T 25684.5-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5部分:液压挖掘机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