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doc_第1页
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doc_第2页
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doc_第3页
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有剖宫产史再孕或妇科疾病需再次开腹手术患者127例。其中新式剖宫产史6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史62例。对两组盆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重度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但重度盆腔粘连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盆腔粘连的严重程度观察组较重(P005),这可能给再次腹部手术操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手术中应尽量减少腹腔内不必要的干扰,减少组织的创伤,包括由钳夹、结扎缝合造成的微损伤;术中用抗生素(甲硝唑等)液冲洗腹腔,减轻炎症反应以润滑组织和缺损面,减少粘连的发生2;也可用高浓度的右旋糖酐冲洗腹腔,通过其渗透作用导致一过性腹水,使粘连物质散开,减少创面粘连3 ;以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脏壁层腹膜各数针,效果更好。【参考文献】 1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1-44.2罗新.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97.3Holmdah I Z,Risberg B,Beek D E,et al.Adhesions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panel discussion and summaryJ.Eur J Surg(Suppl),1997,577(3):561.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