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肖文武(桃江县农业局 413400) 内容摘要: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全县在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投入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针对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所做的主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题词:农产品质量 农业标准化 对策与建议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是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全县辖15个乡镇,248个行政村,总人口85.35万,其中农业人口71.32万,占83.56%,有耕地面积为67.46万亩,其中水田56.41万亩、旱土11.05万亩,人均耕地0.83亩,2007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9万亩,农业总产值达34246万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县在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投入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将我县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所做的主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等进行分析与阐述。1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主任的“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组委会”,各责任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政府先后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委员会,根据法律要求明确了县农业局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牵头单位,成立了专门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机构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桃江县农业局市场信息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执法体系不断健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能力逐步提升。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生猪“瘦肉精”检出率大幅度下降。2007年全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5 % ,比2006年同期的9.5%下降了4.5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生猪“瘦肉精”检出率大幅降低。二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达5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达54万亩,无公害生猪认定规模逐年增大。三是全县二年来未发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1.3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全县各有关部门为了帮助农产品生产企业树名牌、创品牌,先后打造了“德辉”粮业、“丰收”米业、“美人河”茶业、“雪峰山”茶业、“仁和”茶业、“羞山”面业等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县农业局先后帮助“雪峰山”茶业申报了农业部有机食品和绿色AA认证,“德辉”粮业绿色农产品认证,帮助“丰收”米业、“美人河”茶业、“仁和”茶业等20多家企业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通过认证,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县内外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销量明显增加,特别是认证企业的茶叶,在北京、上海、广州逐步建立销售网络,每年增加销售1.2万吨。县畜牧局在全县主要牲猪基地开展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数量达30万头以上,每头增加收入150元。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各级各部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强化目标考核,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企业依靠质量创品牌的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积极性高涨,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氛围。1.5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调查通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县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米、绿色有机茶亩平为农民增收 100元150元,每出栏1头无公害生猪增收150元以上。如“仁和”无公害茶叶,已成为鸬鹚渡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桃江县雪峰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雪峰山”有机茶叶后,使企业效益较过去增加了1.5倍。2 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2.1 广泛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出动宣传车105台次、发放宣传资料4.5万份、张贴宣传标语6800条、横幅105条、举办宣传栏125个、举办培训班215期、制作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电视专题节目12期、桃花江报刊发农产品监管信息20多条、在桃江农业信息网及桃江红盾信息网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相关栏目。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大大增强了政府部门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农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企业的安全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2.2 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2.2.1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监管。两年来,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在全县15个乡镇的240多个农资网点共抽检化肥样品98个,代表化肥18600吨,抽检农药样品108个,代表农药16700件,共查处不合格肥料368吨,不合格农药620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58万多元,特别是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农药的经营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为确保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农业部门把完善农资经营台帐作为农资经营门店的工作职责,为农业投入品的溯源提供了保障。农业、工商、商务等部门将放心农资下乡、建立农资四级连锁直供体系、农业机防服务队、完善农资经营诚信制度和农资打假相结合,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了长效机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2.2强化了产地环境监管。为了加强对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的监管,近二年来,县农业局在牛潭河蔬菜基地和沙田湾水稻生产基地投入5万多元,建立了2个省级农业环境长期定位监控点,对全县产地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定位监测;建立了8个省级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对产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在桃花江镇人和桥村和浮邱山乡近仑村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建设项目;对全县耕地进行了质量评价。2008年我县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安排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县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了全县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根据农业污染的现状于2007年3月底关停了104家小纸厂,15家涉钒企业,停产整治了33家涉锑企业,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2.3 建立了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我县已通过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54万亩,其中水稻32万亩、蔬菜2万亩、油菜15万亩、玉米5万亩。2007年桃江县德辉粮业有限公司的2.5万亩水稻基地和全县1.2万亩葛基地、雪峰山茶业有限公司的3.5万亩茶叶基地已通过农业部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桃花江镇人和桥蔬菜基地被评为省级放心菜基地。2008年,桃江县农业局在石牛江镇建立了万亩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的有关要求进行生产,从种子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合理管水到农民培训,实现了全程标准化服务。目前禾苗长势良好,示范效果十分明显;在桃花江镇半家洲村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共装杀虫灯25盏,并将检测室前移至基地,可及时对出园的蔬菜进行农残检测。2.4 启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我县新龙超市、步步高爱丽丝超市等单位建立了农产品销售检验制度,并配置了农残速测仪,具备了杜绝不合格农产品入市销售的条件。振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是我县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其蔬菜样品委托桃江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进行检测。以基地与市场的产销对接为重点,推行市场+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是生产合格农产品的有效形式。2007年以来,全县各种农业生产协会达到48个,涵盖茶叶、水稻、水果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加工与销售,这些协会发挥了各生产经营环节的独特优势,把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切实加强了行业自律,确保了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2.5 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007年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通过了省级资质认证,获得了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农业部门先后建立了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站和土肥化验中心,县蔬菜市场、步步高超市、新龙超市及部分蔬菜基地设立了蔬菜农残快速检测室。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同时,认真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两年共检测蔬菜样品5000个,另外检测了与产地环境有关的土壤样品6065个、植株样品625个。通过农残检测控制了部分农残超标的蔬菜入市流通,采取了推迟入市与就地销毁等措施,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6 大力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用农业新技术两年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46.9万亩次,推广稻鸭生态种养技术8500亩,装频振式杀虫灯650盏、示范推广近4万亩,每年推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40万亩次。通过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施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3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三废”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受工业“三废”的影响,对农产品的污染仍然相当严重,据县统计局资料表明,2006年全县“三废”的排放量仍然很大,其中工业废水657.3万吨、废气1073117万标立方米、废渣51949吨,由于一些工业企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对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影响很大。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1982年我县农田污染面积仅0.2万亩,到目前已高达2万亩,由此每年损失粮食100万公斤。3.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不合理施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对化学工业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农药、化肥、农膜的用量逐年递增。据统计局资料,2006年我县化肥施用量达75500吨,农药达570吨、其中有机磷农药在60%以上,由于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50%,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另外农膜、抛秧盘、农药瓶及其它塑料制品对耕地的污染也不可低估,全县每年的使用量达50吨,而回收率只在40%左右,农药瓶数量多达100万只,而回收率不过10%,这些都对耕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全县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也相当突出,据调查全县不合理施肥的面积占1/3,特别是蔬菜区有20-30%的农户因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蔬菜中亚硝酸盐偏高,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全县不合理施用农药的面积占15-20%等等,这些都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3 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无法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水稻80%的面积、茶叶有60%的面积是由农户分散经营的,难以实施统一的水稻、茶叶生产标准,使得质量控制、标准实施难以落实到位。蔬菜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家万户搞批发,千家万户搞零售的现实带来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矛盾多。3.4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虽然经过近2年的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基础还相当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依然滞后。二是农业执法监管工作也不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主要是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手段落后,执法经费严重短缺。加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既涉及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领域等多个环节, 又涉及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等多个主体,从而使得农业执法监管工作难以到位。3.5 农产品市场准入进展缓慢市场准入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终端防线,市场准入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标志、标识、检测技术和方法以及法律法规还有些滞后,加上投入不足、部分单位和个人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农产品市场准入还未全面实施。4 建议与对策4.1 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领导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事关党和政府形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全县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县政府要成立“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农业局,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都要相应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并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持,不定期召开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各方工作,形成整体合力。4.2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通过宣传使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形成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列入学习内容,组织干职工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专题学习,建议县普法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纳入桃江县“五五”普法规划,作为普法宣传教育和普法考试的重要内容。要在桃江农业网、桃江公众信息网、桃江红盾信息网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刊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措施等。并要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建议以县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印发小册子,发放到所要公职人员和行政村。农业和畜牧部门要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农村建设培训等加强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4.3 加速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切入点,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经销网点,要逐步完善各种制度,培训技术人员,添置必要的仪器与设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重点抓好基地与市场的产销对接,县政府将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县推行市场+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使市场直接参与质量控制,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免检进入市场。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退休财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IP授权合作流程标准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民宿直播展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电商供应链金融风控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VR定制内饰体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电网用户互动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纺织服装制造业智能化生产设备投资回报率研究报告
- 2025年矿山无人化作业技术装备创新与产业发展报告
- 2025年电商直播中主播品牌合作模式创新案例研究及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分析报告
- T-CITSA 57-2025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主数据标准
- 质量风险预警系统-洞察及研究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及答案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消杀灭指导价格表
-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件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农业环境讲义4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