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六中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高三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综合题。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右图,回答12题。1观测点a的地方时21:00时,a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方向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2从观测点a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国的地理现象与之吻合的是A. 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C黑龙江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D湘、鄂、皖、赣商品粮基地晚稻收割季节 读我国P城市12月28日前后相关气象资料图,回答35题。3a图中假如P城正值日出时分,该日此地的昼长大约是 A9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6小时4造成a图P城市气温分布异常的人为原因是A、城市绿化面积大,对气候调节作用强 B、城区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强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的大量人为热 D、城市地处河谷,地势较低5P城市12月28日前后的气压变化过程曲线是A B C D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6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7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若村庄所在的山谷发生泥石流,则村民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 B. C. D.读右图,回答910题。9一年中有两种环流影响的地区是 A和 B和 C和 D和10地区的植被类型为 A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读右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 B C D1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河流北湖居民区风向标ABCD读右图,完成1314题。13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AA地 BB地CC地 DD地 14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建高级住宅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右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读图回答15-16题。15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16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合适A乙 B丙 C丁 D戊分析“中国主要产业部门产值、产量结构比重变化表(%)”,回答17-18题。项目年份工农业构成(以工农业总产值为100)货运量构成(以总货运量为100)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铁路公路水路管道民航1949年70.022.17.934.749.515.8-1980年27.134.338.620.469.97.81.91990年24.337.438.315.574.68.31.61995年18.139.342.613.476.29.21.217.工农业构成数据表明,我国A1949-1995年,农业产值下降 B1980年,轻工业产值高于农业C1949-1980年,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比重工业快D1949-1995年,轻、重工业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18.铁路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铁路的运输量减少 B铁路线布局不尽合理C公路运输发展迅速 D其他运输方式的比重都增加(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读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1920题。具体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载人口量(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藏地区100001000419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A光照 B地形 C土壤 D热量20青藏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D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21、2007年12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根据此次大会形成的决议草案,要求所有国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文中提到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A共同性原则B阶段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持续性原则据报载,江苏省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治理县、乡骨干河道淤积,积极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据此回答2223题。22江苏省县、乡河道淤积严重的主要原因有A降水集中,雨水冲刷强烈B河岸疏松,水土流失严重C耕地广大,植被覆盖率低D河水流速快,河岸侵蚀强23河道淤积使江苏省县、乡地区A洪涝灾害趋频B海滩养殖业萎缩 C河水自净能力下降D地下水质下降24. 2007年4月14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该卫星系统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A定位测速 B通信服务 C农作物长势监测 D气温异常监测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2526题。2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B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C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D世界人口持续增长26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多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A增加化肥使用量 B增加耕地面积 C增加科技投入 D兴修水利第II卷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60分)。27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左图)与“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要求。(9分)(1)形成左图中三圈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和 。(2)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是 ;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和 (选择填空)。AabBbcCefDfe(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之。28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5分)(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 ,原因是 ;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 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在该水循环参与下,处的 岩可转化为处的 岩。(3)若M山具有足够的高度,则从N到M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规律。(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b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 ,对沿岸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由该洋流引起的该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 方向凸出。(5)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 季通过 风(风向)输送到陆地水汽最多,这是因为该地属于 气候,其成因是 。29读右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6分)(1)A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有利于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条件有 。(2)目前该类农业存在着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明显较低的情况,你认为进一步发展该类型农业还应做好哪些工作?(3)右图中B城市所在地区是世界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请你从资源和交通两方面具体分析其最初得以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 。发展条件与该工业区相类似的工业区有: (举两个例子)。(4)图中箭头反映了70年代以来美国西部的工业企业不断向亚洲转移的方向,这种转移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有哪些?2008年2月1日06:00地面分析3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材料二:我国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左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右图).(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年前后;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年。(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 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4)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31.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甲附近海域的水温 (高于或低于)同纬度海域,原因是 。位于该海域的世界级大渔场是 。(2)简要说明乙地附近地区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特点。(3)影响丙地所在国家建都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选择填空)A矿产资源 B交通 C宗教 D政治(4)丁地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征为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准考证号: 密 封 线南京六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答卷纸高三地理27、(1) (2) (3)c处 e处 28、(1) (2) (3) (4) (5) 29(1) (2) (3) (4) 30、(1) (2) (3) (4) (5) 31、(1) (2) 。(3) (4) 2008届高三地理高考适应性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10 CCACC ABDCD 11-20 DDACD BBC BD CD21-26 AB AB AC AB AD CD27、(9分)(1) 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1分) 地转偏向力(1分) (2)温和多雨(1分) B(1分) D (1分) (3)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其成因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上的暖气流与从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北上的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而形成(动力原因形成);(2分) e处位于亚欧大陆上,夏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高,空气作上升运动而形成(热力原因形成)。 (2分)28、(15分)(1)不能 该地地质构造为向斜,不利于储存油气(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容易被侵蚀,成为山岭(1分) (2)海陆间(1分) 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和补充(1分) 塑造地球的表面形态 (1分) 岩浆(1分) 沉积(1分) (3)垂直地带性(1分) (4)暖流(1分) 增温增湿(1分) 北(1分)(5) 夏(1分) 东南风 (1分) 亚热带季风(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29(16分)(1)水稻种植业;(1分) 夏季高温多雨(或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多位于沿海和平原地区,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5分) (2)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或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或实行机械化耕作);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或防御旱涝灾害);加大科技投入(或发展农业科技)。(2分) (3)煤铁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2分)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老工业区、英国中部区等。(2分) (4)有利于东南亚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可能会给东南亚地区带来生态环境问题。(4分)30、(10分)(1)2010年 (1分) (2)40分左右 (1分)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分) 2028 (正负2年)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