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林语堂的英语翻译理论及作品学号:113200901000162 姓名:周洁 班级: 09级护理本科摘 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Abstract: Lin Y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Key words: Lin Y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林语堂(1895-1976),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林语堂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是文章大家,这点无人否认,可其作为翻译大家的身份却少人识得。林氏一生著述甚多,除去部分散文小品集和语言学方面的论著外,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英文发表,文名最胜的几部如My Country and My Peop1e,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oment in Peking等都是30年代在纽约出版。众所周知,林氏作品中中国文化情结之浓在其同代人中当属罕见,而用外语介绍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翻译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此外,在其大量作品里,还有部分是翻译作品,如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女兵自传,谢冰莹原著,小说),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记,清沈复原著,小说),1941年上海西风社初版;Miss Tu(杜十娘,据明冯梦龙原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译,小说),1950年伦敦威廉海涅曼公司初版;卖花女(英萧伯纳原著,剧本),林语堂学贯中西,深谙东西方文化,语言学,文学造诣极深,一生致力于“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大量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其中最有分量的属翻译论。其翻译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浮生六记。林语堂一生中发表过大量翻译理论方面的文章,其中最有分量的属翻译论。其翻译过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即浮生六记。在翻译论中,关于审美观,林语堂首先提出了“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林语堂指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视作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是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且所译原文,每每属于西洋艺术艺品,如诗文小说之类,译者不译此等书则已,若译此等书则于达用之外,不可不注意文字之美的问题。”由此可见,林语堂将译作作为艺术品加以精心呵护。林氏译文,美轮美奂,其英文自由流畅,精巧圆熟,状物叙事,栩栩如生,立论排议,言简意赅。纽约艾迈拉大学(Elemim College)校长在给林语堂颁授荣誉学位时,盛赞林语堂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说林“has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ld in the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once f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林语堂在论关于忠实的问题时,提出了“句译”概念,反对“字字对译”,提倡“句译”。他说:“。字义每每因在文中之用法而生变化,或者极难捉摸,所以句译家对于字译是当活的用的。”林语堂对句译的提倡实际上是要求译者把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句层上实现原文与译文意义和结构的同时对应。这样能使译文避免因字字对译带来的生硬牵强或者不知所云。在关于作品的体裁上,他指出体裁有内的有外的。内的体裁,就是作者之风度文体,与作者的个性直接有关,如像理想,写实,幻想等。外的体裁就是句之长短繁简,诗之体格。林语堂既要求译作注意形式上的对应,更注重内在神韵的体现,二者兼顾,才算对原作的忠实。在翻译论的结尾处,林语堂引用了克罗齐的:“翻译即创作“的理论。这是林氏译论中极为重要的观点,“翻译时一种艺术”,艺术需要人们进行创新,因而:翻译即创作”也就顺理成章。细心领悟这种思想,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抛开原文束缚,译出:意美,音美,形美的作品。举他翻译的浮生六记为例。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的自传文章,该小说写作颇有“性灵”之风。俞平伯叹道:“即如此书,说它是信笔写出的固然不象;说它是精心构的又何以见得?这总是一半心做着,一半心写着的;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点斧凿痕。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然仿佛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当此种境界,我们的分析推寻的技巧,原不免有穷时,此记所录所载,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无他功。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致,不见制作精致的痕迹。以自己夫妻生活为主线,详细地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漫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林语堂认为女主人公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正是因为这样,林语堂发愿将此书译为英文。林语堂前后十易其稿,于1939年将其译文刊登于天下月刊及西风月刊针对翻译所需要面对的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浮生六记的翻译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相互结合的方法,在不影响西方读者理解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信息和魅力。例一: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Now that you know poetry. I said I should like also to know your taste for fu poems. The chutzu is of course the fountain in head of fu poery,but I find it diffcult to understand.在中国文化中,卿是你的尊称,常用于国君对臣子,丈夫对妻子。妾是我的谦称,用于妻子对丈夫。考虑到西方文化中,夫妻双方绝对平等,西方读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中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故译文中卿和妾分别译为i和you。使用了归化译法,没有体现原文夫妻双方之间的尊称和谦称。但是对于楚辞和赋等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则直接采用了异化的译法,翻译为chutzu和fu,使读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不同。例二:余虽居长而行三,故上下呼芸为三娘后忽呼为三太太。I was born the third son of my family,although the eldst, hence they used to yun san niang at home,but this was later suddenly changde into san taitai.本例中,对于三娘和三太太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由于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词汇来描述,林语堂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和加脚注或解释的方法,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异域文化展示给了英文读者。例三: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The light of rapeseed oil lamp was the burming as small as a pen ,and the egdgs of the bed curtain hung low in the twi light,and we were shaking all over.本例中,一纸如灯,罗帐低垂等精确地翻译出来了,为了是西方读者不会太难理解原文的弓影杯蛇,所以林语堂将之省略了。 中国传统译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有很大不同的是,其对翻译主体的双语能力,学识修养,甚至性格气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强调译者所选择的翻译作品要与译者自身的个性气质相一致。“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而浮生六记与林语堂就是这样的相见恨晚不能自已的“朋友”。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艺术的责任,做到这样的份上,再怎样夸赞也不为过吧!作为学贯中西的作家,学者和译者,林语堂的译论与其他中国学者相比,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联网应用申请报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策略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报告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现代旗袍简介
- 现代文品析鉴赏类课件
- 2025年注册房地产估价师考试 房地产估价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试卷: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 2025年Python边缘计算实战演练试卷 技能提升
- 严师作文题目及答案高中
- 2025年度茶艺馆场地租赁与服务协议书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指南(2025)解读
- 报酬协议模板
- 《贵阳市公共交通场站设计导则》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工业厂房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职业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税务问题解析
- 足球俱乐部股权转让协议
- 电子商务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与案例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二章
- DB50T 1342-2022 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