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1.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感觉,分别由感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受。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 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触觉最敏感(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3.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舌对甜味最敏感是舌尖,苦味最敏感是舌根,酸味最敏感是舌两侧中间部,咸味最敏感是舌两侧的前部。5、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声;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6、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7、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听觉感受器。8、 P12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9、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不同的人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 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感觉是不同的。音色:受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的影响。11、 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105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15、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遥控器)、紫外线(杀菌)为不可见光。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光的色散。16、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17、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18、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9、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排直队、瞄准、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象(实象)等;光的反射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光的折射事例:水中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20、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以镜面为对称。21、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22、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2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24、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距(v)倒、正大、小虚、实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v=2f倒立等大实像/fu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幻灯机uvv1。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1m=106m;1m=109nm;1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四、时间的测量1单位:秒(S)。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五、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6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六、惯性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七、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科学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 1五一放假期间,小欣同学坐在甲火车上,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火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两列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甲、乙火车同向行驶 B甲、乙火车都静止不动C甲、乙火车反向行驶 D甲火车向前行驶,乙火车静止( )2.在足够长的装满煤油的铁管一端敲击一次,在此铁管另一端听到响声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5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身的像正确的是( )6.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B C D( )7.如下图所示,将竹筷斜插在盛水的碗中,看到的竹筷的形状是(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10.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 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 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 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11.一只橘子放在高速向前行驶的列车内的小桌上,乘客突然发现橘子向列车行驶方向滚动,你认为这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造成的( )A列车突然减速 B. 列车突然加速C列车向左转弯 D列车向右转弯 ( )12.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我们看到室内光线充足明亮,但下课后在远处观看教室的窗户总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A窗户玻璃的透明度较差的缘故 B窗户玻璃把入射光线反射出去的缘故C室内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存在差异D进入室内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后很少从窗口射出( )13.光线从玻璃斜到空气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关于入射角和折射角,下列几组中可能正确的是A30、60 B60、30 C30、30 D60、60( )14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凹透镜B凸透镜C凸镜D凹镜( )15.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7.下列物体的物重接近20N的是A、一支钢笔 B、一只公鸡 C、一位学生 D、一辆自行车( )18.用天平和弹簧测量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A、天平、弹簧测力计称的都相同 B、天平称的相同、弹簧测力计称的不同C、天平称的不同、弹簧测力计称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称的都不相同( )19.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A人在地面上行走 B系鞋带或打绳结 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D爬竿运动员用力向上爬竿时 ( )21.如图:在体育中考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22.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23.针对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从光滑滑梯上滑下时,小孩的动能转化为势能B、乙:对拉力器的作用力能使弹簧伸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C、丙:往纸条上吹气,发现纸条会上升,是因为纸条受到的重力减小了D、丁:在水平面上匀速推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水平推力大于摩擦力( )24小敏同学以2米秒的速度在火车车厢内行走,车厢长20米,当火车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关于小敏同学的运动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A.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的时间等于10秒 B.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的时间少于10秒 C.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的时间多于10秒 D.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的时间大于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的时间( )25一只猴子先用两只手抓住一根竖直的树干看风景,因为阳光太强,它腾出一只手来遮阳光,身体没有下落,在此过程中,它手到的摩擦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6.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2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的方向可能是( )28以下事例不是因为惯性的原因引起的是A子弹离开枪膛后仍能高速向前飞行 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加速下落 C锤子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D用铲子送煤,当铲子停在灶前时,煤就顺着铲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29如图,一个工件放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这时工件 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受到向右的牵引力( )30.奥运会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4100米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推力的作用 D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断地转化为势能( )31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F( )3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33.小刚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甲),过了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34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A在5到10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 B在0到10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米/秒C在0到5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2米/秒 D第12秒末,汽车的速度为6米/秒( )35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前轮连接。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其前轮和后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A.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B.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C.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 D.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前 ( )36如图,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符合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37.如图(3)所示,一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打开降落伞之后,在未撑开降落伞之前,是加速下落的,此时,他受到的重力_空气阻力,当他打开降落伞的时候,又开始减速下落,此时他受到的重力_空气阻力,一段时间之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此时他受到的重力_空气阻力(均填 “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8猎人用力把弓拉弯,说明力能使物体_ ,这时候弓具有_ 能。39静坐在奔驰的列车里的乘客,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 的,若选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4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重为4牛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试说明,为什么木块没有被拉动_;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41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这是因为_,这个使人前进的力是由_施加的42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道理,用重垂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时,要看重垂线与窗台是否_43用铅笔刨刨铅笔时,铅笔与转孔内壁之间的摩擦是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圆珠笔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摩擦。44.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N.45.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_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46.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_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_,让旁人看不到它。47.电话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李林接到一个电话,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就听出是妈妈打来的。为了使声音更清晰,他常把音量调大些,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_。48.如图,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m,江水深10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像(选填“实”或“虚”),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m。49.如图所示,落地平而镜高0.8米,垂直地面放置。身高1.5米的姚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就(选填A“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B“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选填“大”、“小”或“一样大”)。50.一束光自左边跟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成50角射人,现将平面镜顺时针方向转10角,则反射光线转动_。三、作图题(4分+2分+2分+2分,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靶点发现与验证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生物信息学伦理问题报告
- 门店出售协议合同书模板
- 高效的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机械加工厂劳务合同范本
- 签订合同后主体变更协议
- 精装修房子购买合同范本
- 甲方如何写合同协议模板
- 村委与贫困户养殖协议书
- 签了认购协议被动签合同
- 电源安装工程合同协议书
- DB3713T-291-2023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
- 江苏连云港某公司“12.9”爆炸事故报告
- 人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试卷合集-综合素质训练
- 沥青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6
- 《亚马逊运营知识》课件
- 农业机械的智能控制
- 克莱德贝尔格曼吹灰器说明书(Jetblower)
- 2024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英文对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