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工程资料.doc_第1页
港珠澳大桥工程资料.doc_第2页
港珠澳大桥工程资料.doc_第3页
港珠澳大桥工程资料.doc_第4页
港珠澳大桥工程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技术标准(1) 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2) 计算行车速度:海中桥隧100 km/h,珠海侧接线桥隧80km/h;(3) 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4) 平曲线半径:4000m;(5) 纵坡:3%:(6) 视距:160m(7) 设计洪水频率:1/300(8) 设计寿命:120年。2工程方案一览各线位初步考虑的工程方案见下表。10港珠澳大桥总体线位走向方案一工程内容一览表编号桩号工程内容及结构形式长度备注1K0+000K5+892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m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5892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香港水域,水深4.5m7.5m,构造见附图5。2K5+892K12+261对海底隧道进行研究,对采用沉管或盾构法施工进行比较,隧道东西出入口处各建一座人工岛。6369m隧道穿越伶仃西、铜鼓西航道及预留铜鼓中线航道,最大埋深约33.32(沉管)/47.42(盾构)m,水深16m,东人工岛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香港水域,水深约10m,西人工岛位于粤港分界线以西广东水域,水深约8m,人工岛平面尺寸800243(沉管)/1300100(盾构)见附图6。3K12+261K17+935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5674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水深4.8m7.5m,构造见附图5。4K17+935K18+845对主跨460米的钢箱梁斜拉桥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230+460+230米。910m跨越青洲航道,水深约5m,构造见附图7。5K18+845K33+457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14612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青洲航道与九洲航道间,水深3m5m,构造见附图5。6K33+457K34+137对主跨22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120+220+220+120米。680m跨越九洲航道,水深约3.5m,构造见附图8。7对“一地三检”及口岸填海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研究。位于澳门明珠点附近,水深在0.8m2 m,构造见附图9。8珠海侧接线对地下隧道,穿山隧道及接线道路进行研究。7700m穿拱北地下隧道长3.2km,穿山隧道长4.5km,见附图10。9澳门连接桥对50米等跨等截面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1000m口岸至东方明珠连接线,水深约1 m,构造见附图5。港珠澳大桥总体线位走向方案二工程内容一览表编号桩号工程内容及结构形式长度备注1K0+000K5+892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m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5892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香港水域,水深4.5m7.5m,构造见附图5。2K5+892K12+261对海底隧道进行研究,对采用沉管或盾构法施工进行比较,隧道东西出入口处各建一座人工岛。6369m隧道穿越伶仃西、铜鼓西航道及预留铜鼓中线航道,最大埋深约33.32(沉管)/47.42(盾构)m,水深16m,东人工岛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香港水域,水深约10m,西人工岛位于粤港分界线以西广东水域,水深约8m,人工岛平面尺寸800243(沉管)/1300100(盾构)见附图6。3K12+261K17+935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5674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水深4.8m7.5m,构造见附图5。4K17+935K18+845对主跨460米的钢箱梁斜拉桥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230+460+230米。910m跨越青洲航道,水深约5m,构造见附图7。5K18+845K33+290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14445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青洲航道与九洲航道间,水深3m5m,构造见附图5。6K33+290K33+970对主跨22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120+220+220+120米。680m跨越九洲航道,水深约3.5m,构造见附图8。7对“一地三检”及口岸填海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研究。位于澳门外港附近,水深在2.8 m3.5m,构造见附图9。8珠海侧接线对海底隧道进行研究。7130m采用隧道穿越澳门航道及澳氹一、二、三桥,见附图11。9澳门连接桥对50米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研究。2000m口岸至东方明珠连接线,水深约1m,构造见附图5。港珠澳大桥总体线位走向方案三工程内容一览表编号桩号工程内容及结构形式长度备注1K0+000K6+400海滨浅水区对5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6400m位于香港水域,沿石散石湾至大澳海岸边,水深约5m,构造见附图5。2K6+400K10+110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m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3710m位于大澳岛至粤港分界线附近通航孔间,水深10 m16 m,构造见附图5。3K10+110K12+862对采用长约5公里的海底隧道或主跨700m左右的多塔特大型桥梁进行研究,推荐采用桥梁方式跨越航道。2752m伶仃西、铜鼓西航道及预留铜鼓中线航道汇合成一条出海航道,水深18m,可考虑采用海底隧道(盾构6.33公里,沉管5.315公里),也可考虑特大型桥梁。桥梁方案布置见附图1213。4K12+862K19+792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6930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水深5 m20m,构造见附图5。5K19+792K20+702对主跨460米的钢箱梁斜拉桥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230+460+230米。910m跨越青洲航道,水深约5.5m,构造见附图7。6K20+702K34+142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13440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青洲航道与九洲航道间,水深3.5m5m,构造见附图5。7K34+142K34+822对主跨22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120+220+220+120米。680m跨越九洲航道,水深约3.5m,构造见附图8。8对一地三检及口岸填海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研究。位于澳门明珠点附近,水深在0.8m2 m,构造见附图9。9珠海侧接线对地下隧道,穿山隧道及接线道路进行研究。7500m穿越拱北区地下隧道长3.2km,穿山隧道长4.3km,见附图10。10澳门连接桥对50米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研究。1000m口岸至东方明珠连接线,水深约1 m,构造见附图5。港珠澳大桥总体线位走向方案四工程内容一览表编号桩号工程内容及结构形式长度备注1K0+000K6+400海滨浅水区对5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6400m位于香港水域,沿石散石湾至大澳海岸边,水深约5m,构造见附图5。2K6+400K10+110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m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3710m位于大澳岛至粤港分界线附近通航孔间,水深10 m16 m,构造见附图5。3K10+110K12+862对采用长约5公里的海底隧道或主跨700m左右的多塔特大型桥梁进行研究,推荐采用桥梁跨越航道。 2752m伶仃西、铜鼓西航道及预留铜鼓中线航道汇合成一条出海航道,水深18m,可考虑采用海底隧道(盾构6.33公里,沉管5.315公里),也可考虑特大型桥梁。桥梁方案布置见附图12及图13。4K12+862K19+792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6930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水深5 m20m,构造见附图5。5K19+792K20+702对主跨460米的钢箱梁斜拉桥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230+460+230米。910m跨越青洲航道,水深约5.5m,构造见附图7。6K20+702K33+722海中非通航孔桥对70m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150米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研究。13020m位于粤港分界线以东广东水域,青洲航道与九洲航道间,水深3.5m5m,构造见附图5。7K33+722K34+402对主跨22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进行研究。跨径布置为120+220+220+120米。680m跨越九洲航道,水深约3.5m,构造见附图8。8对一地三检及口岸填海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研究。位于澳门明珠点附近,水深在0.8m2 m,构造见附图9。9珠海侧接线对海底隧道进行研究。7130m采用隧道穿越澳门航道及澳氹一、二、三桥,见附图11。10澳门连接桥对50米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研究。2000m口岸至东方明珠连接线,水深1m,构造见附图5。3桥梁工程施工方案(1) 青洲航道桥青洲航道桥为跨径布置230+460+230米的斜拉桥。A.基础首先施工两个索塔钻孔桩基础,使用打桩船插打钢管桩搭设工作平台,利用浮吊和振动打桩机插打钢护筒,采用反循环钻法成孔,混凝土浇注由水上搅拌船供应。辅助墩、过渡墩钻孔桩基础,可以在索塔基础施工完成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施工。承台施工采用钢套箱围水,浇筑封底混凝土,抽水后浇筑承台混凝土,混凝土浇注由水上搅拌船供应。B.索塔索塔采用爬架配翻转模板法施工工艺,爬架设计高度为18m,塔柱外模采用翻转大块钢模板,沿高度方向分作3节,每节高度4.5m,交替翻转施工,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5m;内模采用5m高的钢制大面板提升模板,内、外模板块之间均采用螺栓栓接工艺。下横梁采用钢管结合钢桁梁支架现浇,中、上横梁可采用钢管或塔柱预埋牛腿结合钢桁梁支架现浇,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和亿利式门架支撑施工,混凝土由水上搅拌船供应,泵送浇筑;横梁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塔柱施工起重设备采用固定附着式塔吊,施工电梯采用双笼斜爬电梯。C.斜拉索斜拉索采用高强平行钢丝成品索,其技术要求须符合斜拉桥热挤聚乙烯拉索技术条件(JT/T694),出厂成品斜拉索盘绕成卷运至现场,进行工地起吊入位,然后使用千斤顶进行斜拉索的张拉。D.主梁 索塔施工完成后,安装索塔处主梁零号段托架,用大型浮吊起吊零号梁段并就位焊接,再采用桥面吊机,顺序向两侧对称吊装拼接其余梁段至辅助墩,并实行边跨合拢,接着向跨中方向吊装拼接,直至中跨合拢。边跨过渡墩与辅助墩间梁段可搭设临时支架,对于混合式斜拉桥方案,则现浇边跨混凝土梁段;对于钢箱梁斜拉桥方案,则采用浮吊起吊梁段预置墩顶。(2) 伶仃航道桥斜拉桥方案跨径布置为344+3688+344米的四塔斜拉桥。施工方法同青洲航道桥。(3) 伶仃航道桥悬索桥方案跨径布置为210+3768+210米的四塔悬索桥。索塔的施工方法与斜拉桥方案类同。A锚碇基础施工由于沉井规模庞大,采用整体制作,一次吊运就位难度较大。采用第一节钢壳沉井整体制作,浮运就位,其上部分的钢壳沉井宜在陆地上分节段预制后浮运至拼装现场,再现场拼焊成整体。第一节沉井浮运就位后,沉井采用分节段组拼接高,为加快施工速度,在起吊设备许可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节段数。B主梁施工钢箱梁制作、运输、安装流程如下:工厂制造散件汽车运至工地组拼场地场地组拼成梁段后运至运输船通过运输船运至所需位置用缆载吊机从跨中向两塔对称吊装梁段,安装吊索并临时连接梁段安装索塔中横梁上梁段最后吊装合拢段梁段并临时连接调整主桥线形,焊接梁段,铺设桥面铺装,安装桥面附属设施。(4) 九洲航道桥跨径布置为120+220+220+120米连续刚构桥。A.下部结构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目前在国内已属常规的施工工艺,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承台施工采用钢套箱围水,浇筑封底混凝土,抽水后浇筑承台混凝土,钢套箱可重复利用。墩身采用常规的滑模施工。B.上部结构采用对称悬臂浇注法施工:首先浇注主墩墩顶0号块,然后拼装挂兰,向两侧对称逐块浇注至跨中,搭支架浇注边跨现浇段,浇注边跨合拢段,合拢边跨,最后浇注跨中合拢段,合拢中跨。(5) 非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的跨径为70米或150米的连续梁桥。 下部结构桩基施工均为常规施工,岸上、浅水区段采用钻孔灌注桩,深水区段采用钢管打入桩。对于浅水区部分,由于船机设备无法进入,墩身考虑采用现浇方式施工;对于深水区部分,则采用预制吊装的方法。承台均采用干施工,施工方法同通航孔基础。 上部结构不满足浮吊吃水深度的浅水区段的上部结构采用逐孔现浇法。深水区段采用整孔吊装法,以减小海上作业的工作量,降低施工风险,缩短施工工期。A逐跨现浇法根据模架的承重梁位置,逐跨现浇施工支架可分为下导梁式、上导梁式两种,见图1。逐跨现浇法的优点是:结构整体性好;结构耐久性有保证;施工高度机械化;模板、钢筋、混凝土及张拉工艺均在模架内完成,不受气候和外界因素干扰;便于工程管理,能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目前国内已有多座跨径50m左右的同类型桥梁建成,施工设备已有多套,设计、施工技术已十分成熟。逐跨现浇法的缺点是:针对如此规模的非通航孔桥而言,施工速度还不够快,该工法完成一孔梁的速度约为10天;长距离供应原材料、水、电等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本桥而言,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