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n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doc_第1页
liulin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doc_第2页
liulin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doc_第3页
liulin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doc_第4页
liulin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农设(咨)字2010-116山西省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山西省农业厅建设地点:柳林县山西省农牧业勘察设计院二一年九月山西省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院 长: 杨连仲总 工 程 师: 高 波 项目负责人: 高 波主要编写人员: 高 波 杨宇芳 刘玉柱 郭海生 山西省农牧业勘察设计院二一年九月目 录1 项目摘要11.1项目名称及单位11.2 项目建设性质11.3 项目建设地点11.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1.6 项目总投资21.7 项目资金筹措31.8 项目建设期限31.9项目效益分析31.10 运行费用5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2 项目建设的提出、必要性和可行性62.1项目的提出62.2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72.3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9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53服务供求分析及预测174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175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195.1地点选择的原则195.2地点选择及建设条件206 生产(操作、检测)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206.1检验方法和标准206.2检测项目236.3工艺技术路线(流程)247项目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及功能277.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77.2项目建设目标277.3项目功能288 项目建设内容288.1项目建设内容288.2建设标准298.3项目总体布局33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49.1 投资估算依据349.2 项目总投资349.3 资金筹措与投资使用计划3410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3511 土地、规划3512节能3613环保3713.1 设计依据3713.2 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3814 招标方案3914.1 招标范围及金额3914.2 招标组织形式3914.3 招标方式3915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915.1项目组织管理3915.2 项目建设管理4015.3 项目财务管理4115.4 项目资产管理4115.5项目运行管理4115.6 运行费用分析及解决方式4216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4217结论43附表 附表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附表3 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附表4 项目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化验室平面布局示意图附件附件1 柳林县农业局(2010)49号“关于刘玉柱同志任职的通知”附件2 柳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2010)27号“关于成立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的通知”附件3 柳林县人民政府(2010)55号“关于确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建设地点的通知”附件4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附件6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7 建设用地批准书附件8 配套资金承诺文件1 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及单位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 项目主管部门:山西省农业厅项目建设单位: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项目负责人:刘玉柱1.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3 项目建设地点柳林县青龙大街五槐小区县劳动保障中心大楼1.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3)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基本条件;(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5)农业建筑学实验室设计规范;(6)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的通知(晋农(质检)发20031号);(7)农业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农计发【2003】18号);(8)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11)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山西省建设厅);(12)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由建安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两部分内容组成。 建安工程新建各类检测化验室300平方米,其中气谱室20平方米,液谱室20平方米,天平室15平方米,前处理室60平方米,样品室20平方米,标品室20平方米,试剂室15平方米,高温室15平方米,制水室15平方米,原子荧光室15平方米,农、兽残速测室20平方米,紫外分光光度计室15平方米,资料档案室20平方米,接样室30平方米。 仪器设备购置项目购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高速匀浆机、涡旋震荡仪器、氮吹仪、纯水机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74台(套、辆)。1.6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建安工程投资6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投资3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1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9万元。1.7 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拟从二个渠道筹措;一是申请国家投资240万元;二是地方配套60万元。1.8 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1年。1.9项目效益分析(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增强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对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及产地环境等从“农田到市场”进行全过程监控检测的能力。确保主要粮油产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和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主要畜禽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量和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合格率和优等品率;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由现在的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粮油产品和畜禽产品的优等品率提高到30%以上;蔬菜优等品率提高到50%以上;水果的优等品率提高到50%以上;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抽查合格率由现在的75%左右提高到95%以上。(2)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增加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当地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及生产环境进行普查和检验检测,进一步摸清当地优势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状况及适宜种植、养殖的资源条件,从而科学引导、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逐步培养地区的名牌产品和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从根本上优化农产品生产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农产品生产新格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力度,推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相关信息的提供与反馈,提高广大农民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识,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发展无公害农业,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3)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出口进一步扩大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柳林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能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多边、双边认证,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利于推动生产企业按贸易国和国际标准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状指标的要求组织生产,减少出口农产品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预计项目区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产量将增长30%,畜禽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产量将增长15%,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增强当地水果、蔬菜、畜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设置的技术壁垒;同时有利于通过对进口农产品科学的质量检测,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国外一些有害生物及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境内市场,保证人民群众及动植物的健康安全。(4)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可以促进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降低使用频率和数量,提高其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减少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富氧化和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农产品生产的水体、耕地及气候条件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根据质量检测和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改变农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做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走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1.10 运行费用本项目建成后,每年的运行费用主要由人员工资与化验费用两部分组成。项目单位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预算拨款发放。化验费用:主要包括化验试剂、低值易耗品购置、水电费等,估算年费用为20万元。由三个渠道解决,例行检测费用由当地财政拨款解决,政府部门委托检验由委托部门拨款解决,企业委托检验采取收费方式解决。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一建设内容1建安工程(新建化验室)平方米3002新增仪器设备台(套)65二总投资万元4001建安工程万元602仪器设备费万元300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4预备费万元19三建设周期月122 项目建设的提出、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的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可靠的实验环境为保障,对农产品生产(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学、公正的监测、鉴定、评价的技术保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于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目前已形成基本框架。但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现有体系不健全、检测手段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特提出建设本项目。2.2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2.2.1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山西省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继建立了农药、种子、土肥、饲料、兽药等省级农业产业专业检测机构,并相继通过了省计量认证和农业部资格认可;2004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立项建设,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经过几年的建设,省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已基本能够开展农药、种子、土肥、饲料、兽药、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检测参数达300余个,基本能够满足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常规检测项目要求。2004年以来,先后成立了11个市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多数处于有机构、有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但化验室现有条件不能满足检测检验工作需要,并且检验设备严重不足。虽然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开始起步,但与兄弟省市相比,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差距较大。目前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形成,质检机构的检测条件、从业人员素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能力还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表现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受检率低、覆盖面小、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难以形成。2.2.2开展了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自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山西省依托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承担了农业部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任务,每年安排农药残留监测和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等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和普查工作。从2005年开始,全省开展了11个市级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猪肉中“瘦肉精”和鲜奶中四环素类全年5次定点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发布报送省领导并反馈定点跟踪监测城市的主管市长,在禁用、限用农药的管理以及打击违法生产、使用“瘦肉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以上工作,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为有关农业执法提供了技术支撑我国颁布实施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的法有:种子法、渔业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部颁布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的法规有: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标准化管理办法等。近几年来我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通过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监督抽查,为这些法律、法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2.3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并且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全省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还很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我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2.3.1 体系不健全一是质检机构功能单一。现有的省级质检中心多为专业检测机构,按行业、产品类别的单一功能建设而成,不能满足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的需要。二是质检机构体系不完善,省、市、县三级尚未形成监测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滞后,现有的省级检测机构与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类质检机构及畜禽类农产品质检机构的数量和检测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市级检测机构建设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监测能力;县级尚无农产品质检机构,致使大多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得不到监管,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挫伤了生产者规范生产的积极性。三是现有质检机构力量分散。由于省级多数检测机构是按行业、产品或单一功能建设的,因此它们总体规模较小,装备水平差,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批量、快速、准确和全过程监测的需要。2.3.2 检测能力有限一是可检项目少。我省农业质检机构的检测参数亟待拓展,检测精度急待提高。现有的检测机构仅是对行业内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进行监测,还不能有效地对农产品实施全过程、全项目监管。二是部分出口农产品要求检测的项目由于我省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而无法检出;有的项目虽然能检测,但由于我们的检测方法与国外不接轨,仪器设备精度较差,导致结果偏差较大,难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三是部分仪器设备老化陈旧,专业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四是实验环境条件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国际同类质检机构的实验室布局均是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工作条件设计的,实验室相对隔离,布局合理,防尘、通风、保温或恒温效果好。而我省农业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单位科研实验室的基础上改造的,布局欠合理,面积较小,实验室辅助设施落后,排污、通风、温湿度控制系统不健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方法标准规定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五是检测场所面积太小,直接影响检测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六是检测经费严重短缺,不能保障农产品日常监管运行的费用。2.3.3 质检人员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集检验检测、计量、标准化技术以及法规、政策为一体,要求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高校的相应专业设置也严重滞后。目前,我省统计在册的140多名检测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数虽然占30%多,但技术人员大部分由原农业相关部门调入,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评估等工作的深入了解,而部分新增年轻的专业人员缺少经验,专业不对口。掌握高、精、尖检测专业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致使部分大型仪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2.3.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没有形成制度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通常由政府出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而我省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投入十分有限,市场准入性检测费用大都由农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既影响了政府监督职能的发挥,又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主要鲜活农产品(蔬菜、水果、肉、蛋、奶)在全省尚未形成例行检测制度,大多上市鲜活农产品得不到有效监管。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举措农业部制定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指出: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加强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充分依靠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尽快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从而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行为,指导农产品生产并引导消费,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重要举措。(2) 项目的建设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防止突发性或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山西省正在推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设施和农产品加工四大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可以全面开展对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普查与筛选工作,监测分析全省各地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引导全省各地科学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畜禽品种和水产苗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通过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等的检验检测也有利于摸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指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逐步提高该县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4)建立和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是与国际接轨和增强全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为了保护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利用WTO有关协议,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抵制国外产品,保护国内产业。该县生产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价格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但近年来发达国家以质量安全为由纷纷设置技术性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由于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在农产品出口时,许多检测项目在国内检不了,质量安全状况家底不清,到达贸易国口岸才查出问题,不但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也使贸易国对我国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生怀疑。因此,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的需要,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2.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政策环境良好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十分重视。近年来多次强调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并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新农村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列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强调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依法开展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查”等。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规章制度,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扩大农产品和食品例行监测范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对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农业部2006年做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并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2)技术力量雄厚,项目建设技术依托可靠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已经成立,人员已经到位,技术力量满足开展检测工作的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通过本次建站将会彻底改变过去的落后面貌,有效地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手段和能力。全面开展农产品各项检验检测业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区域检验检测工作。因此,从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分析,本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3服务供求分析及预测随着我国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在全国蓬勃发展,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呈现出社会关心、支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好局面。2009年柳林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6.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万亩,产量35694吨;油料播种面积2.9万亩,产量1666吨;蔬菜面积1.3万亩,产量8576吨;瓜类0.45万亩,产量4590吨。牛饲养量3000头,羊饲养量4.63万只,猪饲养量4.86万头,鸡饲养量34万只,肉、蛋、奶产量6500吨;红枣面积28万亩,产量14834吨,这此产品都需要县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检测,因此,建设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是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客观需要,项目建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其监督检测任务也将十分艰巨。4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为新建站,于2010年9月3日柳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柳编办发201027号文件成立,隶属于县农业局,全额事业单位,股级建制,核定编制10人,工作人员从农业委员会事业站技术人员中调配,重点调配有技术职称人员,其中高级农艺师 1人,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5人。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现有资产总值20万元,农药残留速测仪1台。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承担的业务和职能主要为:承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负责指导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和农资市场准入检测工作;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抽样和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监督;承担全县农、畜、投入品(化肥、农药、饲料等)和生产环境的初级检测任务;承担上级业务部门的委托抽检和抽样送样工作;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标准的宣传执行和技术培训;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该站建成后人员稳定,技术力量雄厚,测试方法先进,业务工作独立,财务独立核算,并能恪守“科学、公正、高效、服务”的质量方针,全力为提高岢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工作。因此项目单位完全有能力承担本项目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营工作。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人员花名表表4-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名称刘玉柱男1982-09本科站长农艺师康立柱男1964-10本科高级农艺师蔡泽平男1955-07专科农艺师高小芳女1968-12中专农艺师王海生男1974-02本科助农贾彦生男1982-04本科助农韩艳平女1981-03本科农艺师张建刚男1982-04本科助农康亚妮女1982-05硕士研究生助农李利红女1982-10硕士研究生助农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现有设备一览表表4-2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购买时间使用状态农药残留速测仪台12008年正常5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5.1地点选择的原则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节约和效益的原则。安全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节约用地的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5.2地点选择及建设条件根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地点拟选择在柳林县青龙大街五槐小区B组团(劳保中心大楼顶层),本项目拟在新建的县劳保中心大楼内划分300平方米作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化验室及办公室。拟建地点水、电、暖等公用基础设施按照县劳动大楼建设设计要求,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管网提供;电力设施齐全,项目区供电网络负荷100KVA,可满足项目用电要求;供暖网络完善,统一提供集中供热。项目地点地处县城中心,距离307国道400米,距离青银高速公路1000米,交通通讯便利,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网络已覆盖全县,宽带因特网络已开通,可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行要求。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6 生产(操作、检测)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1检验方法和标准本项目建成后,所承担检测检验任务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确立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无国家标准的采用行业标准。6.1.1国家标准(1)检测总砷及无机砷、铅、铜、锌、镉、锡、总汞、及有机汞、氟,采用GB/T5009.1018-2003。(2)检测六六六、滴滴涕、有机磷、甲萘威农药残留,采用GB/T5009.1921-2003。(3)检测黄曲霉素B1、B2、G1、G2、M1、杂色曲霉素,采用GB/T5009.2225-2003。(4)检测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采用GB/T5009.33、38-2003。(5) 检测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和农产品中维生素A和B1以及E、胡萝卜素、核黄素、总抗坏血酸,采用GB/T5009.73、8286-2003。(6) 检测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采用GB/T5009.9596-2003。(7)检测辛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氨基甲酸酯类、百菌清、二氯苯醚菊脂、二溱磷、乙烯雌酚、水胺硫磷、氯氰菊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喹硫磷、杀虫环、杀虫双、三环唑、土霉素、四环素、金霉菌素的残留和T-2毒素,采用GB/T5009.102118-2003。 (9)检测乙氧基喹、氟磺胺草醚、亚胺硫磷、莠去津、绿麦隆、禾草敌、灭幼脲、五氯硝基苯,采用GB/T5009.129136-2003。 (10)检测吡氟禾草灵、双甲脒、甲基异柳磷、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除虫脲、游离棉酚,采用GB/T5009.142148-2003。(11)检测稻瘟灵、单甲脒、丁草胺、滴丁酯、氟乐灵、噻螨酮、异丙甲草胺、2,4滴残、三氯杀螨醇、敌稗、恶草酮、噻嗪酮、展青霉素、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克伦特罗、野燕枯、烯唑醇残留以及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残快速检测,采用GB/T5009.155、160、164、165、172177、180、184、185、188、192、199-2003。 (12)检测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采用GB18406.1-2001、GB18406.2-2001。 (13)检测食品中污染物最大限量、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分别采用GB2762-2005、GB2763-2005。 (14) 兽药检测方法采用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二部,兽药质量标准2003年版,兽药国家标准、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一册至第九册,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年版。6.1.2行业标准(1)植物性食品中马拉硫磷、硫磷、甲基对硫磷、甲拌磷、久效磷、甲胺磷、乐果、倍硫磷、敌百虫、氧化乐果、杀螟硫磷、二嗪磷、喹硫磷、水胺硫磷、辛硫磷等残留量检测采用NY/T761-2008。(2)植物性食品中三氯杀螨醇、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三唑酮、三环唑、多菌灵、百菌清、五氯硝基苯、甲基毒死蜱等残留量检测采用NY/T761-2008。(3)饲料中地西泮的测定采用NY/T9342005,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采用NY4382001,苏丹红染料的测定采用NY/T1258-2007标准。6.2检测项目县级质检站主要以开展本县农、畜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具体检测产品主要包括:肉、奶、蔬菜(食用菌)、小杂粮、油料、玉米、水产品等,并通过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项目建成后,直接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重点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并能完成国家、省规定的农产品安全、卫生等质量检测的所有项目。具体如下:蔬菜、粮食、肉、禽、蛋等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重金属等项目,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农产品中苏丹红、铅的测定,畜禽肉中喏喃唑酮、己烯雌酚、莱克多巴胺、盐酸克伦特罗、磺胺类、恩诺/环丙沙星等的测定,粮食、油料作物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等。6.3工艺技术路线(流程)(一)农产品检验检测工艺技术路线(流程)农产品检验检测工艺技术路线(流程)详见图6-1。1、检测业务来源(1)上级下达检验任务(2)有关单位委托检验2、业务室受理业务(1)如需要,制定方案(2)填写样品检验委托单3、业务室组织实施(1)如需要,组织样准备(2)通知检测室准备检测6、业务室验收样品(1)照单验收样品,交接签字(2)样品登记、 编号、入库(3)正样缩分、预处理、制备(4)下达检测任务书到检测室(5)样品保存4、采样人员采样(如需要)(1)采样现场调查(2)确定采样地点(3)采集样品和现场检测(4)填写采样记录(5)填写样品标签5、专人押送样品(1)核查样品、装箱(2)填写样品清单7、检测室接受检测任务(1)落实检测人员(2)领取检测样品8、检测人员进行检测(1)按规定程序和标准检测样品(2)提供检测原始数据9、原始数据校核、审核(1)检测人员提供原始记录(2)数据校核(3)检测室主任审核10、检验报告三级审核(1)业务室编制检验报告初审、校核(2)业务室主任审核(3)技术负责人审批11、业务室发送检验报告(1)盖检验报告专用章(2)检验报告正本发送、副本存档受检单位异议按异议处理图6-1 农产品检验检测工艺技术路线(流程)图(二)畜产品样品检验检测工艺技术路线(流程)畜产品检验检测工艺技术路线(流程)详见图6-2。 办公室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及单位印章,报告正副本按要求送下达任务部门或委托单位和存档抽检,统检应附加检验结果质量分析报告。任务来源1)上级下达抽检、统检2)有关单位委托检验 中心(站)技术负责人进行合同评审情况评审,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报告 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检验报告及编写依据检测质量异议 按有关质量异议规定处理 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将有关报告副本及原始数据记录存档,保存5年业务管理部门接受任务1)制定抽检计划,向中心(站)负责人报告、实施2) 接受委托办理手续3)合同评审 业务管理部门人员按照规定组织现场抽样,或验收委托样品 业务管理部门人员汇总检测室提供的数据和结果,编写检验报告 审核员对检测结果和原始数据审核签字报出 相关检测人员对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进行校核 检测人员按规定程序和标准实施检测,提供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 副样分类入库,按规定保存和处理 业务管理部门人员对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安排任务、下达任务通知单到检测室 业务管理部门样品管理人员对样品进行分样和必要的预加工处理检测室接受任务,确认、领取样品,落实检测人员图6-2 畜产品检验检测工艺技术路线(流程)图7项目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及功能7.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加强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充分依靠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尽快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从而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行为,指导农产品生产并引导消费,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7.2项目建设目标以完善检测手段为重点,全面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建设一个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以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为主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检测站性质为技术性、事业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机构。机构建成后通过完善的的制度管理对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及主要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为目的,直接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重点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新增检测能力1000项次,新增检测参数50个。7.3项目功能项目以对当地农产品进行无公害检测为主要功能,重点是农药、兽药残留及重金属残留指标,达到检测项目能够满足种植业产品标准要求的全项指标,动物产品实现检测项目指标的快速筛选。8 项目建设内容8.1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由建安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两部分内容组成。 建安工程新建各类检测化验室300平方米,其中气谱室20平方米,液谱室20平方米,天平室15平方米,前处理室60平方米,样品室20平方米,标品室20平方米,试剂室15平方米,高温室15平方米,制水室15平方米,原子荧光室15平方米,农、兽残速测室20平方米,紫外分光光度计室15平方米,资料档案室20平方米,接样室30平方米。项目建安工程内容及造价估算详见附表3。仪器设备购置项目购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高速匀浆机、涡旋震荡仪器、氮吹仪、纯水机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74台(套、辆)。仪器设备购置清单详见附表3。8.2建设标准8.2.1设计说明设计要求检验检测室应自成一区,各功能区相对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外窗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 门洞宽度不小于1米,高度不小于2.1米;门扇设观察窗; 门窗洞口加设防虫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单面布房走道宽不小于1.3米;建筑底层的门、窗采取安全防盗措施;地面应坚实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尘、不积尘;墙面与墙面之间、墙面与地面之间、墙面与顶棚之间宜做成半径不小于0.05米的半圆角;室内应减少突出的建筑构配件及明露管道;设计工程做法楼地面:瓷砖楼地面。内墙面:混合砂浆抹面,喷涂乳胶漆内墙涂料。顶棚:混合砂浆抹面,喷涂乳胶漆涂料外墙面:水泥砂浆抹面,喷涂外墙涂料。门:做饰面板木门(带观察窗),带铝塑板门套。窗:做塑钢中空玻璃平开窗,玻璃空气层厚度6mm,带铝塑板门套。8.2.2给排水设计说明给水工程设计水源:室内生产、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水质、水量、水压满足设计要求。生活、生产用水量:1.29m3/小时;给水系统:在场区主干道设有给水管网,枝状敷设;本工程采用生产、生活合用系统。根据化验室工作需要在制水室设有纯水机一台,纯净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式,送至每个化验盆。热水系统:在前处理室设有热水器两台,供工作人员化验、检测用热水。给水构筑物设计:给水管网上设有阀门井1座。给水材料选用:a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复合管材;场区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b阀门DN50为截止阀,DN50为蝶阀;蹲式大便器、立式小便器冲洗采用自闭式冲洗阀。保温材料:敷设在地沟中的给水管采用岩棉管壳保温,厚35mm,外包密纹玻璃丝布,并涂沥青漆两道。排水工程改造设计排水量:1.03m3/小时排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污水合流制。排水管管材:室内排水管及排水出户管管材采用PVC排水管,场区排水干管采用混凝土管,砂垫层枕基沿主要道路下敷设。材料选型化验盆洗涤盆洗脸盆蹲式大便器立式小便器8.2.3采暖设计说明热源为室外供暖管道普通低温热水直接引入;室内供暖管道采用普通焊接钢管;由建筑专业提供的外墙保温采用50毫米厚挤塑板。因此采暖热负荷较小,采暖材料较为节省;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式;室内采暖系统控制采用系统入口各立管设调节控制阀;室内采暖系统在末端装自动放气阀;室内地沟管保温采用玻璃棉管外缠玻璃布;.采用内腔无沙铸铁散热器。8.2.4电气设计说明供电设计负荷等级:本工程为三级,部分功能室为二级,单体建筑的计算负荷为:36KW;供电电源及电压:单体建筑的电源引自就近的低压线路380/220V三相四线制,以电缆直埋方式进入建筑物内配电箱,二级负荷用电的实验室选用UPS做备用电源;本工程的电能计算方式由当地供电部门决定;线路敷设:插座及空调回路:BV-500V3x4mm2导线穿PVC暗敷;本建筑入户电缆选用YJV22-4x16mm2,电缆穿墙加套管保护。电气节能为节约电能,农产品检验检测室灯具选用高反射率灯罩,光源选用高效节能荧光灯管,配用电子镇流器,走道灯具选用电子节能光源,走道灯的控制采用声、光控开关。接地保护本工程接地系统采用TN-C-S型式(接地电阻小于4欧),利用结构构造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网做接地体,在电源入户处做总等电位联结,系统总开关选用带漏电保护的断电器,系统总进线电缆外皮要求可靠接地;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有漏电保护开关。8.2.5防火设计本项目检验检测室建设中顶棚及内墙面所使用的调和漆为难燃性材料;地面所使用的陶瓷地砖、PVC塑胶地板为不燃性材料和可燃烧性材料;轻质內隔墙所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为不燃性材料;通高透明隔墙所使用的塑钢玻璃隔墙为不燃性材料;检验检测室所布置的固定实验台(经防火处理)为不燃性材料,均符合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表3.2.1的要求。8.3项目总体布局柳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工程布置于柳林县青龙大街劳保中心大楼顶层。检验检测各功能室进行新建,主要通过对水、电、气的合理布置,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并根据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使检验检测站各功能室总体布局符合检测工艺流程要求。项目平面布局图见附图2。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 投资估算依据9.1.1 工程费用建筑及装修工程按目前当地同类建筑工程实际造价估算,仪器设备购置按厂方或供应商报价加运杂费估算。9.1.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依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的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及农业部关于其他费用的取费标准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收费情况估算。9.1.3不可预见费用不可预见费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之和的5%估算。9.2 项目总投资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