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广西预防医学 2000年第5期第6卷 论著作者:苏朝康邬质彬郭湘碧苏庞嘉周明流单位:苏朝康(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宁530021);邬质彬(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宁530021);郭湘碧(广西妇幼保 健院);苏庞嘉(广西妇幼保 健院);周明流(广西南宁市计生指导所)关键词:弓形虫婚前妇女感染率摘要目的探讨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水平、治疗方 案及对猫有接触史的人群与感染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 南宁市4175名婚前妇女进行弓形虫IgM、IgG抗体检测。结果婚 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率为7.67,其中,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 为3.09和4.58,同猫有接触史或无接触史的婚前妇女弓形虫 感染率差异明显(P0.01),风疹IgG抗体阳性与弓形虫感染无关 (P0.05),乙酰螺旋霉素在治疗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中仍为 首选。结论积极开展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对降低先天性弓形虫患儿的发生意义重大。 中图分类号:R531 .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8X(2000)05026003Investigation of Toxoplasma infection among premarital women in NanningSU ChaokangWU Zhibin GUO Xiangbi et al(Public Health College,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oxoplasma infection in premarital women,treatment method 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ection and contact history. Methods 4 175 premarital women from Nanning were examined for theanti_Toxoplasma IgM and IgG antibodies with ELISA. Results The Toxoplasma infection rate in premarital women was7.67 (IgM:3.09 ,IgG:4.58 ).The infec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women with and withoutcontact history with cats(P0.01).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oxoplasma infection and anti_rubella antibody(P0.05). Spiramycini was the best for the treatment of Toxoplasma.Conclusion Sero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Toxoplasma infection in premarital women is of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the birth of babies with Toxoplasma infection.Key wrods Toxolpasma gondii Pre_marriage women Infection rate弓形虫(Toxoplasma)是广泛寄生于细胞内的原虫,对人 畜都能引起疾病。人类妊娠期感染可引起流产、死产、早产、 新生儿畸形、智力发育迟钝等不良后果1。对婚前育龄妇女 弓形虫的监测不仅可以了解婚前弓形虫的感染状态,还可及时 地进行预防性治疗。现将笔者近年在南宁市开展的婚前妇女 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4175例报告如下。1监测的对象与方法1.1监测对象于1997年开始对南宁市部分区市医院及计生站婚前妇女或孕前领取准生证的育龄妇女 作为研究对象,抽静脉血3ml,室温静放,分离血清置20C 冰箱备用。1.2测定方法采用北京天象生物科技研究所出品的ELISA法 检测IgM、IgG抗体试剂盒,并按其试验方法进行操作和结果判断 。1.3设计调查表对接触动物猫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进行问卷 调查。1.4对近期感染者的处理对特异性IgM阳性者进行治疗,1 个月后复查,转阴后方可怀孕。对个别已孕感染者进行弓形虫 的危害性、相对危险度等的宣传解释,是否进行药物治疗或 终止妊娠由夫妻双方自行决定。2结果2.119971999年3年共检测4175例,共计阳性数为320例,感染率 为7.67。弓形虫IgM阳性率为3.09(129/4175),弓形虫IgG阳性 率为4.58(191/4175)。阳性者的构成比为:IgM阳性129例,占40.31 ,IgG阳性191例,占59.69,见表1。表119971999年婚前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率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阳性者分布率()IgM()IgG()19971285977.5535(2.72)62(4.83)199813271027.6942(3.16)60(4.52)199915631217.6152(3.33)69(4.42)合计41753207.67129(3.09)191(4.58)2.2与猫有接触史的共调查92例,其中弓形虫抗体阳性的26 例,阳性率为28.26,与猫无接触史的共调查86例,弓形虫抗体 阳性的有7例,阳性率为8.14,这两者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2=11.92,P0.01)。2.3对感染者的治疗与转归对近期感染者用3种方案进行 治疗。其中乙胺嘧啶5天为1疗程,隔10天后进行第2疗程。在4例 服用乙胺嘧啶者中有1例出现头昏、胃肠不适而改用别的治疗 方案。磺胺嘧啶首剂加倍,共治疗13例,1个月后复查转阴为10 例,转阴率为76.92(10/13),对未达转阴的3例用乙酰螺旋霉素治 疗,1个月后复查全部转阴。使用乙酰螺旋霉素治疗30例,1个 月后复查发现28例转阴,转阴率为93.33(28/30),对2例未转 阴者再治疗1个疗程,1个月后复查已转阴,见表2。表247例弓形虫近期感染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药物名称剂量(g/d)服用天数治疗人数转阴人数乙胺嘧啶0.0255543磺胺嘧啶2201310乙酰螺旋霉素12030282.4弓形虫感染与风疹IgG抗体阳性者的关系据对同份血 清共1617例用酶标法检测风疹IgG抗体的结果分析,风疹抗体阳 性者弓形虫感染率为7.25(63/869),风疹抗体阴性者弓形虫 感染率为7.63(59/802),两者无显著差异(2=0.05,P0.05)。3讨论3.1感染率弓形虫感染在人群中的易感性是普遍的,在 我国的流行范围很广,各省市都有弓形虫感染的报道,我国人 群平均感染率在492,本调查为7.67,居全国各省市区的 一般水平。弓形虫IgM抗体本调查的阳性率为3.09,这些结果 与张氏3等报道的3.34相近,与黄氏4报道的4.41低些。IgG 抗体的阳性率为4.58,与祝氏5报道的4.98相近,与刘氏6报 道的14.4又偏低。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表明人体既往已获得 弓形虫感染,弓形虫IgM抗体阳性表明人体近期感染弓形虫或正 处于弓形虫感染期,本调查证明了本地区婚前妇女存在着一 定数量的弓形虫感染。另外,本研究还发现风疹抗体阳性与弓 形虫感染无关。3.2同猫有接触史的人群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猫是弓形虫 的终宿主,猫粪中的卵囊可成为传染性卵囊。本调查对婚前 妇女同猫有接触史或无接触史与感染弓形虫的差异作了探索, 结果发现这两组人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11.92,P0.01)。 说明接触猫是弓形虫感染的一个主要传播途径,提示人们特别 是育龄妇女家中不要饲养宠物猫,所居住的生活环境中也应 少与猫接触为好。3.3关于弓形虫感染者的治疗问题目前国内外治疗弓形虫 病的药物较多7,也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国内仍用磺胺类药 物较多。笔者治疗观察47例磺胺嘧啶和乙酰螺旋霉素第1个疗程 转阴率分别为76.92和93.33,未转阴者再用乙酰螺旋霉素治 疗1个疗程全部转阴。笔者认为乙酰螺旋霉素毒性小、作用快 ,治疗中应当首选。3.4开展婚前妇女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对降低先天性弓 形虫患儿的发生率意义重大孕期感染弓形虫可引起流产、早 产、新生儿畸形等不良后果。邬氏8等的研究证实了新生儿 畸形与弓形虫感染有关,该研究调查了150例正常儿童的弓形虫 IgG抗体,阳性率为2.0,而先天畸形组为19.7,说明弓形虫感 染与先天性畸形的关系。众多学者认为弓形虫可侵犯人体的 任何器官、任何部位,临床上弓形体病无特异性的症状和特征 ,常被误诊漏诊。特异性IgM抗体被认为是近期感染的一个标 志,因此大力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作为婚前妇女常规项目 检查,对近期感染弓形虫的婚前妇女或孕期妇女进行有效的 治疗和出生干预,对于降低先天性弓形虫患儿的发生有积极的 作用。作者简介:苏朝康(1954),男(壮族),广西武鸣县人 ,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参考文献1,于思庶主编.弓形虫病学.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2 :1861872,董兆文.母婴传播疾病诊断技术与防治.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433,张爱梅,张涛,郝宗宇,等.孕妇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及优生学意义研究.中华流行行病学杂志,1996,17(5):2782804,黄艳仪,黎青,黎冰桃,等.孕期弓形体感染对胎儿的影响及治疗.现代妇产科进展,1997,6(3):23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