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汽车推广补贴2011年10月1日起新政生效.doc_第1页
节能汽车推广补贴2011年10月1日起新政生效.doc_第2页
节能汽车推广补贴2011年10月1日起新政生效.doc_第3页
节能汽车推广补贴2011年10月1日起新政生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能汽车推广补贴2011年10月1日起新政生效 导读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10月1日起生效,补贴范围从百公里平均油耗6.9升,降到6.3升,仅有37款能继续得到3千元的补贴。-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10月1日起生效,补贴范围从百公里平均油耗6.9升,降到6.3升,原有420多款销售享受补贴的车型,仅有37款能继续得到3千元的补贴。受优惠政策退出、燃油价格攀升、治堵限购实施、油耗准入施行等政策影响,从今年5月份开始,中国汽车产销就双双出现负增长。节能车补贴门槛提高,有人曾担心这是压倒车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爱卡汽车 网评论员李想分析认为,这一政策变化不会对行业有决定性影响。李想:新政主要针对于自主品牌,对于车市的整体销量来说,通过这个政策还不能说会起到决定性作用。长城汽车新闻总监商玉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准备在作出技术改进后重新申请节能汽车。商玉贵:旧的节能标准我们有四款车都要面临重新申报,最近我们也研发了一些小排量1.5T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些搭载的新车型也是重新进行申报。而今年也是国务院2009年出台的三年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表示:杜芳慈:大而不强的问题不是靠一个政策来解决的,这样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它的健康发展一定是要靠市场机制的拉动。“减法”如何变“加法” 在车市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提高“节能补贴”的门槛,会让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日子雪上加霜吗?从短期的市场反应看,的确有销量下滑的忧虑和表现。不过,如果着眼于中国汽车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如果过度依赖政策和补贴的拐杖,就像不愿“断奶”的孩子,除了延缓健康成长的时间和机会,绝无任何益处。这次补贴政策的调整,也许是一个“减法”,却可以激发自主品牌企业更快、更多地在核心技术做足“加法”,让中国汽车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尽快甩掉“大而不强”的帽子。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三部委通知,为继续引导和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逐步降低油耗水平,根据行业节能技术进步、油耗标准推进等情况,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决定对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主要内容是现行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执行到2011年9月30日;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新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有分析认为,节能汽车补贴门槛提高后,享受补贴的车型将从433款减少到不足40款。这一举措将对国内车市带来重大影响。但也有分析认为,影响有限。400万辆小排量乘用车受惠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精神,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改委、工信部将组织开展节能汽车推广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三部委制定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并于2010年5月26日印发。根据这一实施细则,从去年6月起,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国家油耗标准低20左右,符合条件的节能汽车,国家财政给予每辆3000元人民币的补贴。自去年6月以来,三部委先后公布了六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入围车型共433款。发改委有关部门预计,最近一年多,约有400万辆节能汽车享受到每辆3000元的国家财政补贴。国家财政为此将播出120亿元人民币。为了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国内汽车厂家纷纷推出小排量节能汽车,特别是节能效果明显的小排量涡轮增压汽车数量明显增加。不仅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推出1.6L以下排量配置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先进发动机车型,自主品牌厂家长城汽车、比亚迪也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新车型。启动节能汽车推广工作以来,国内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节能汽车技术进步明显加快。节能汽车门槛为何提高按照三部委的规定,入围汽车的最高油耗标准由之前的百公里 6.9L提升至6.3L。推广补贴标准不变,即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继续给予一次性3000元定额补助,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购买者。节能汽车补贴这项政策效果这么好,为什么要提高门槛呢?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就传说国家将于6月1日取消节能汽车补贴。原因是50亿财政专项补贴已经用完。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与车购税减征、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不同,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扩大汽车消费,而是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是“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是节能减排。 十一五期间国家组织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发布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空调、高效电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灯等。可见,享受节能补贴的不仅仅是汽车。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很繁重。十一五期间的许多政策措施,仍会继续执行。加快节能技术、产品开发与推广,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汽车消费的鼓励政策,国家从2009年开始,推出了汽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等临时措施。从今年元月1日起,这些政策不再继续执行。与鼓励汽车消费的临时措施不同,汽车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节能汽车补贴的目的是通过财政补贴,促使汽车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生产更多更好节能效果显著地车型。 降低单车油耗水平,已然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内目前正在酝酿推出第三阶段燃油消耗标准。而节能汽车补贴提高门槛,也是为了适应当前汽车节能技术进步趋势,鼓励广大汽车企业加大降低单车油耗力度,从而推动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另外,享受节能汽车补贴的433款车型,已经占国内小排量车型的60%以上。政策惠及面太宽,已经起不到鼓励先进的作用。恐怕这也是提高补贴门槛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门槛对车市影响有限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者以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为主,对价格特别敏感。一辆车便宜3000元,对他们来说,属于重大利好。节能汽车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入围车型的销售。而那些没有入围的车型,厂家给予同样补贴,由此大大促进了小排量乘用车的销售。根据三部委的通知,从10月1日起,可以享受补贴的推广车辆,要达到产品综合燃料消耗量标准才可以入围。这一标准根据整车装备质量的不同,定出了不同的百公里油耗标准。并非所传说的百公里平均6.9L油耗。按照新的标准,汽车自重小于750公斤的车型,手动挡百公里油耗小于或等于4.8L、自动挡百公里小于或等于5.2L,就可以入围。而自重在1090公斤至1205公斤之间的车型,油耗标准手动挡是6.0L,自动挡是6.3L。自重超过1320公斤的车型,手动挡百公里油耗6.7L,自动挡则是6.9L。所以说,能否享受节能汽车补贴,有两大要素,一是排量必须在1.6L以下,二是油耗和自重挂钩。 之前入围的433款节能汽车车型,有多少还能继续享受补贴,三部委的目录还没有公布。但是,按照新的标准,能继续享受补贴的车型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从10月1日开始,原先可以享受补贴的绝大部分车型不再享受补贴。今年国庆大假期间,为了吸引消费者,许多汽车经销商打出了“国家不补厂家补”的口号。也有汽车消费者认为,有没有节能补贴,对他们消费行为影响不大。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由于节能汽车补贴是在消费者购车时从购车款中扣除,消费者感觉不明显。在汽车价格优惠幅度很大的情况下,不少消费者认为节能补贴被厂家或经销商拿走了,自己并没有享受到。 当前,国内车市竞争十分激烈,汽车厂家优惠幅度很大,消费者买车时更加看重的是厂家的优惠。因此,有没有节能汽车补贴对他们购车影响并不大。=可继续享受节能补贴的37款车型通用名称综合油耗(L/100km)奇瑞瑞麒M1 5.6奇瑞旗云1 5.6奇瑞QQ3 5.0奇瑞QQ3 4.9奇瑞A3 6.6奇瑞A3 1.6-MT进取型6.5奇瑞开瑞优优1.0-MT基本型5.5;5.6一汽大众速腾1.4T自动6.4一汽大众迈腾1.4T自动6.5一汽大众宝来1.4T自动6.4一汽大众高尔夫1.4T自动6.0一汽大众高尔夫1.4T手动6.3一汽大众高尔夫1.6自动6.6东风小康V27 5.2东风小康V27 5.2东风日产阳光5.8东风日产阳光5.8东风日产阳光5.8东风日产骐达6.2东风日产骐达6.2江淮同悦1.3L AMT舒适型6.3江淮悦悦5.3江淮悦悦5.7江淮悦悦5.1比亚迪FO时尚爱国版实用型5.2比亚迪FO时尚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