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试题.pdf_第1页
蒸馏试题.pdf_第2页
蒸馏试题.pdf_第3页
蒸馏试题.pdf_第4页
蒸馏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 精 馏 馏 试 试 题 题 一 一 填空题填空题 1 蒸馏是分离 均相液体混合物 的一种方法 2 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 挥发度 沸点 的差异 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3 精馏过程是利用 组分多次部分汽化 和 组分多次部分冷凝化 的原理进 行完成的 4 在总压为 101 3Kpa 温度为95 下 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 Kpa P A 7 155 0 Kpa P B 3 63 0 则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x 0 41 气液组成为 y 0 63 相对挥发度 2 46 5 溶液中两组分 挥发度 之比 称为相对挥发度 理想溶液中相对挥发度 等于两纯组分的 饱和蒸汽压 之比 6 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 泡点 温度 7 按操作压力不同 蒸馏分为 常压 加压 和减压蒸馏 8 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 露点 温度 9 表示任意两块相邻塔板之间 蒸汽组成和回流液之间的关系式 称为 操作线 方程 10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轻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越低 11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重组分含量 越低 则泡点温度越低 12 精馏塔求理论塔板 通常有 逐板计算法 和 图解法 13 回流是维持精馏塔连续而稳定操作的 必要条件 没有回流整个操作将 无法操作 14 确定回流比的原则是使 操作费用 和 设备费用 之和为最小 15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相对挥发度大 说明该物系 容易分离 16 根据经验 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 1 1 2 倍 17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大 说明该物系 容易分离 18 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x y 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 说明该物系 不容易 分离 19 精馏塔泡点进料时 q 1 冷液体进料时 q 大于 1 20 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是依据 恒摩尔流 假设得来的 21 精馏塔的精馏段是 轻 组分增浓 提馏段则是 重 组分增浓 22 某连续精馏塔中 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到于零 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 等于 1 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 1 回流比等于 无穷大 馏出液等于 0 23 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 沸点越低的物质 越容易 挥发 24 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 塔底气相回流 2 25 为完成精馏操作 需要在塔顶设置 冷凝器 26 某二元理想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 2 5 全回流操作时 已知塔内某板理论板的 气相组成为 0 625 则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 27 精馏塔设计时 若工艺要求一定 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 回流比应 增大 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应 增加 所需塔径应 增大 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 设资将是急速下降至一最低点后又上升的变化过程 28 为完成精馏操作 需要在塔底设置 再沸器 29 全回流时 塔顶产品量为 0 塔底产品量为 0 进料量为 0 回流比为 无穷大 理论塔板数 最少 全回流适用的场合通常是 开车 阶段 30 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 高于 塔顶温度 其原因一是 塔顶的易挥发组分的含量高 二是 塔底的压力高于塔顶 31 某精馏塔操作时 若保持进料量及组成 进料热状况和塔顶蒸汽量不变 增加 回流比 则此时塔顶产品的组成 D x 增大 塔底产品组成 W x 增大 塔顶产品量 减小 精馏段液气比 V L 增大 32 设计一精馏塔时 回流比选的大 则塔板数 少 33 塔设备通常有 板式塔 和 填料塔 两类 34 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上限称为 全回流 回流比的下限称为 最小回流比 35 板式塔的类型有 等 36 将板式塔中的泡罩塔 浮阀塔 筛板塔相比较 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浮阀塔 造价最昂贵的是 泡罩塔 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筛板塔 37 精馏操作中 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为 0 38 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现象有 4 种 它们分别是 漏液 液泛 39 精馏操作中 再沸器相当于一块 理论板 40 为了便于塔设备内部附件的安装 修理 防腐 检查和清洗 往往要开设 人孔 或 手孔 41 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一个梯级 代表一层理论板 42 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 若加大操作回流比 则塔顶产品浓度会 增大 43 在精馏 吸收等设备中 通常在设备的顶部设有 除沫装置 用于分离出 口气中 夹带的液沫和液滴 以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液沫损失 44 精馏塔中一般都装有视镜 用来 45 为了防止发生 液泛 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及停留时间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46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 气液两相温度 相等 但气相组成 大于 液 相组成 3 47 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 则气相露点温度 大于 液相泡点温度 48 在精馏过程中 增大操作压力 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变小 塔顶温度 变大 塔釜温度 变大 对分离过程 不利 49 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 互成平衡 且塔板上 液相组成均匀一致 50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24 0 75 0 x y 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3 馏出液组成为 0 96 51 精馏塔有 5 种进料热状态 其中 冷液体 进料q值最大 进料温度 F t 小于 泡点温度 b t 52 在塔短期停料时 往往也用 全回流 来保持塔的良好操作状况 53 精馏塔要维持稳定的操作 应当做到三个平衡 即 物料平衡 热量平 衡 汽液平衡 54 精馏塔的操作中出现塔顶温度不稳定 其原因可能是釜温太高 回流液温度不 稳 回流管不畅 压力波动 回流比小 55 精馏塔的操作中釜温及压力出现不稳 其原因可能是 蒸汽压力不稳 加热器 漏 疏水器不畅通 56 用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为 提馏段 操作线方程为 2 进料状况为 q为 q线方程为 3 进料组成 F x 塔顶 D x 塔釜 W x 4 回流比 R 最小回流比 min R 5 若塔顶产物 h kmol D 30 则回流量为L F W 6 全回流时R min N 7 总理论塔板数为 精馏段理论塔板数为 若总板 效率为 50 T E 则所需实际塔板数为 4 8 精馏段第二块板上的气 液相组成为 9 提馏段第二块板上的气 液相组成为 57 多次部分汽化 在 汽 相中 可提到高纯度的 易 挥发组分 多次部分冷 凝 在 液 相中 可得到高纯度的 难 挥发组分 58 工业上精馏装置 由 精馏 塔 再沸 器 冷凝 器等构成 59 一般将精馏塔分为二段 加料板以上称为 精馏 段 加料板以下称为 提馏 段 加料板属于 提馏 段 60 在整个精馏塔内 各板上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而下逐渐 减小 在某板上的 浓度与料中浓度 相同 或 相近 时 料液就由此引入 61 塔底几乎是纯 重 组分 整个塔内的温度由上而下逐渐 升高 62 塔顶的 液 回流与塔底的 汽 回流是精馏塔得以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 63 通过全塔物料衡算 可求得进料和塔顶 塔底产品的 量 与 组成 之间的 关系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1 最小回流比状态下的理论塔板数为最少理论塔板数 2 精馏塔中 为了提高塔顶产品纯度 可提高塔顶温度 3 减压操作可以提高物料沸点 4 同一温度下 不同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不同 5 在精馏塔内任意一块理论板 其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6 在理想的两组分溶液中 组分A和B的相对挥发度 1 的混合溶液不能用普通 精馏的方法分离 7 根据恒摩尔流假设 精馏塔内气 液两相的摩尔流量一定相等 8 蒸馏操作的依据是物系中组分间的沸点的差异 9 当分离要求和回流比一定时 进料的q值越大 所需总理论板数越多 10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4 0 65 0 x y 绝不可能 11 x y 图中对角线上任何一点的气液组成都相等 12 在 x y 图中 任何溶液的平衡线都在对角线上方 13 没有回流 任何蒸馏操作都无法进行 14 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式是通过全塔物料衡算得出来的 15 q线方程式是通过进料板热量衡算得到的 16 习惯上把精馏塔的进料板划为提馏段 17 间接加热的蒸馏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18 在精馏塔中 每一块塔板上的汽 液相都能达到平衡 19 精馏操作中 以最小回流比时的理论塔板数为最少 5 20 精馏塔的实际回流比都比最小回流比大 21 精馏塔的板间距不会影响分离效果 22 由于乙醇和水能够形成共沸物 所以不能用精馏的方法制无水乙醇 23 间歇蒸馏只有提馏段 而没有精馏段 24 分离液体混合物时 精馏比简单蒸馏较为完全 25 精馏塔分为精馏段 加料板 提馏段三个部分 26 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凝液既可全部作为产品 也可部分回流至塔内 27 全塔物料衡算时 各流量和组成既可采用摩尔流量和摩尔分数 也可采用质量流量的质量分数 28 精馏塔中理论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9 实现规定的分离要求 所需实际塔板数比理论塔板数多 30 采用图解法与逐板法求理论塔板数的基本原理完全相同 31 平衡线和操作线均表示同一塔板上气液两相的组成关系 32 板式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基本条件 33 安装出口堰是为了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时间 34 降液管是塔板间液流通道 也是溢流液中所夹带气体分离的场所 35 降液管与下层塔板的间距应大于出口堰的高度 36 在塔的操作中应先充氮置换空气后再进料 37 在塔的操作中应先停再沸器 再停进料 三 三 选择题选择题 1 蒸馏是分离 B 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D 刚体 2 在二元混合液中 A 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 沸点低 B 沸点高 C 沸点恒定 D 沸点变化 3 在二元混合液中 沸点高的组分称为 D 组分 A 可挥发 B 不挥发 C 易挥发 D 难挥发 4 A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液相回流 B 进料 C 侧线抽出 D 产品提纯 5 在 C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 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 可少条件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再沸器 D 换热器 6 A 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再沸器 D 换热器 7 在精馏塔中 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 6 A 浮阀板 B 喷射板 C 加料板 D 分离板 8 在精馏塔中 加料板以下的塔段 包括加料板 称为 B A 精馏段 B 提馏段 C 进料段 D 混合段 9 C 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 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 为均匀的 A 浮阀板 B 喷射板 C 理论板 D 分离板 10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 主要是因为 D A 理论板假设 B 理想物系 C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设 1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表示的是 B 之间的关系 A n n x y 与 B n n x y 与 1 C 1 n n x y 与 D 1 1 n n x y 与 12 精馏段操作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D A 0 1 R R B 0 D x R R 1 C 0 1 1 R D 0 D x R 1 1 13 提馏段操作线经过对角线上的点是 C A F F x x B D D x x C W W x x D 以上都不对 14 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 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A A 提馏段操作线与q线 B 平衡线 C 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 D 平衡线与q线 15 实现精馏操作的根本手段是 C A 多次汽化 B 多次冷凝 C 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16 精馏塔 C 进料时 0 q 1 A 冷液体 B 饱和液体 C 气 液混合物 D 饱和蒸汽 17 在 y x 图中 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远 该溶液越是 B A 难分离 B 易分离 C 无法确定分离难易 D 与分离难易无关 18 在精馏塔内 压力和温度变都比较小 计算中通常可以取塔底和塔顶相对挥发 度的 C 平均值作为整个塔的相对挥发度的值 A 对数 B 算术 C 几何 19 相对挥发度为 B 的溶液 都可以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A 等于 1 B 小于 1 和大于 1 C 只有小于 1 20 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 则表示分离该物系 B A 容易 B 困难 C 完全 D 不完全 21 化工生产中 精馏塔的最适宜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 B 倍 A 1 5 2 5 B 1 1 2 C 2 2 5 22 水蒸汽蒸馏时 混合物的沸点 A A 比低沸点物质沸点高 B 比高沸点物质沸点高 7 C 比水沸点低 D 比水沸点高 23 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越大 分离效果 A A 越好 B 越差 C 没变化 D 难确定 24 降低精馏塔的操作压力 可以 B A 降低操作温度 改善传热效果 B 降低操作温度 改善分离效果 C 提高生产能力 降低分离效果 D 降低生产能力 降低传热效果 25 增大精馏塔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却水量 可以 A 塔顶压力 A 降低 B 提高 C 不改变 26 操作中的精馏塔 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 则 D A 不能操作 B D x W x 均增加 C D x W x 均不变 D D x 减少 W x 增加 27 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为 8 包括塔釜 若全塔效率为 50 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C A 16 层 B 12 层 C 14 层 D 无法确定 28 精馏塔的设计中 若进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 其 他条件维持不变 则所需理论板数 B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29 对于饱和蒸汽进料 则 L A L V B V A B C D 不确定 30 对理论板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板上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 B 实际上不可能存在 C 是衡量实际塔板分离效率的一个标准 D 比实际塔板数多 31 关于 q 线叙述错误的是 D A 是两操作线交点的轨迹 B 其斜率仅与进料状况有关 C 与对角线的交点仅由进料组成决定 D 能影响两操作线的斜率 32 最小回流比是指 D A 回流量接近于零 B 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C 不能用公式计算 D 是一种极限状态 可用来计算实际回流比 33 塔板上造成气泡夹带的原因是 C A 气速过大 B 气速过小 C 液流量过大 D 液流量过小 34 精馏塔的下列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B A 先通加热蒸汽再通冷凝水 B 先全回流再调节回流比 C 先停再沸器再停进料 D 先停冷却水再停产品产出 四 四 问答题问答题 8 1 什么是蒸馏操作 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度不同的性质 通 过加入或取出热量的方法 使混合物形成气液两相 并让它们相互接触进行质量传递 致使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增浓 难挥发组分在液相中增浓 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这种操 作统称为蒸馏 2 蒸馏和精馏有何区别 蒸馏是这种单元操作的总称 精馏是其中一类 具体地说蒸馏按其操作方式可分 为简单蒸馏 平衡蒸馏 精馏和特殊蒸馏等 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适用于易分离物系或 分离要求不高的场合 精馏适用于难分离物系或对分离要求较高的场合 特殊精馏适用 于普通精馏难以分离或无法分离的物系 工业生产中以精馏的应用最为广泛 蒸馏和精 馏的根本区别是精馏具有回流 因此精馏称为具有回流的蒸馏 3 如何选定蒸馏操作压强 操作压强对物系的相平衡及蒸馏操作经济性等都有影响 压强是由经济衡算或比 较来加以确定的 简而言之 蒸馏按其操作压强可分为常压蒸馏 减压蒸馏和加压蒸馏 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常压蒸馏 对在常压下物系的沸点较高 或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 聚 合等现象的物系 即热敏性物系 常采用减压蒸馏 对常压下物系的沸点在室温以下 的混合物或为气态混合物 则采用加压蒸馏 4 何谓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气相中某一组分的蒸汽压和它在与气相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称为该组分 的挥发度 两个组分之间的挥发度之比称为相对挥发度 5 什么是回流 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有什么作用 在精馏操作中 将一部分塔顶馏出液返回塔内的过程称之为回流 在精馏操作中 回流的第一个作用是为第一块塔板提供轻组分和下降液体 维持 塔板上气液平衡 保持部分汽化的液体维持一定水平 防止像简单蒸馏那样轻组分越蒸 越少 不能连续进行 回流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实现部分冷凝的冷却剂 由于有塔顶回流 和各层塔板下降的液体存在 才能使上升蒸汽实现部分冷凝 6 什么是全回流操作 主要应用 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汽经全凝器冷凝后 冷凝液全部回流至塔内 称为全回流 全 回流时回流比为无限大 9 全回流操作主要应用在 精馏塔的开工阶段 开工时采用全回流操作 既可减少 精馏塔的稳定时间 又可降低不合格产品的采出量 精馏塔的实验研究 如塔板效率的 测定 塔性能的测定等 7 何谓理论板 理论塔板数是如何求取的 理论板 离开这一块的气液相组成满足平衡关系的块 求法 逐板法 图解法 简捷法 8 精馏塔为什么要设蒸馏釜或再沸器 精馏过程是一个传质 传热同时进行的过程 蒸馏釜或再沸器则是为传热提供热源 为传质提供上升蒸汽 并逐个通过每层塔板进行气液相接触 以完成部分汽化和部分冷 凝 保证精馏操作的正常进行 没有蒸馏釜或再沸器 蒸馏操作将无法进行 9 什么位置为适宜的进料位置 为什么 跨过两操作线交点的梯级所对应的位置即为适宜的进料位置 此时所需的理论塔板 数为最少 10 q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值怎样 汽化千摩尔原料液所需的热量与原料液的千摩尔汽化潜热之比值 饱和液体 g 1 饱和蒸汽 g o 气液混合物 0 g 1 过冷液体 g 1 过热蒸 汽 g 0 11 为使恒摩尔流假设成立 精馏过程须满足什么条件 精馏过程须满足以下条件 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汽液接触时 因温度 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塔设备保温良好 热损失可以忽略 五 五 计算题计算题 1 将含 24 摩尔百分数 下同 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 中 要求馏出液含 95 易挥发组分 釜液含 3 易挥发组分 送至冷凝器的蒸气量为 850 kmol h 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 670 kmol h 求 1 每小时能获得多少 kmol 的馏出液 2 回流比为多少 3 塔底产品量 解 1 h kmol L V D D L V 180 670 850 2 72 3 180 670 D L R 3 W D F W D F Wx Dx Fx 即 W F 180 03 0 180 180 95 0 24 0 F F 10 解得 h kmol F 6 788 h kmol W 6 608 180 6 788 2 每小时将 15000 kg 含苯 40 质量 下同 和甲苯 60 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 中进行分离 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 2 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 97 1 求馏 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和组成 以摩尔流量和摩尔流率表示 苯的分子量为 78 甲苯的 分子量为 92 解 进料组成 44 0 92 60 78 40 78 40 F x 釜残液组成 0235 0 92 98 78 2 78 2 W x 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 kmol kg M F 8 85 92 56 0 78 44 0 进料量 h kmol F 175 8 85 15000 由题意 971 0 F D Fx Dx 所以 44 0 175 971 0 D Dx a 全塔总物料衡算为 175 W D b 全塔苯的衡算为 44 0 175 0235 0 W Dx D c 联立式 a b c 解得 h kmol W 95 h kmol D 80 935 0 D x 3 氯仿 CHCl3 和四氯化碳 CCl4 的混合物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 馏出液中 氯仿的浓度为 0 95 摩尔分率 馏出液流量为 50 h kmol 平均相对挥发度 6 1 回流比 2 R 求 1 塔顶第二块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 2 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V 及下降液体量L 以 h kmol 表示 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 解 4 x x x x y 3 1 4 1 1 2 W V W V 2 W W V L 3 05 0 5 1 2 2 3 x W x W x W W W L x W x W L L y W W 1 0 W x 精馏塔共有三块板 塔釜相当于一块板 则 1 0 4 W x x 则 308 0 1 0 3 1 1 0 4 3 1 4 4 4 4 x x y 11 308 0 05 0 5 1 3 4 x y 238 0 3 x 555 0 238 0 3 1 238 0 4 3 1 4 3 3 3 x x y 4 某连续精馏塔分离苯 甲苯混合液 已知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方程为 x x y 41 1 1 41 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38 0 60 0 x y 塔顶采用全凝器 液体泡点回流 问自塔顶向下数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是多少 解 已知相平衡关系为 x x y 41 1 1 41 2 又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38 0 60 0 x y 得 60 0 1 R R 5 1 R 38 0 1 R x D 95 0 D x 由塔顶采用全凝器 泡点回流得 95 0 1 D x y 95 0 41 1 1 41 2 1 1 1 1 1 1 x x x x y 得 887 0 1 x 912 0 38 0 887 0 60 0 38 0 60 0 1 2 x y 5 有某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3 的理想溶液 其中易挥发组份的组成为 60 摩尔分 率 以下相同 的料液于泡点下送入精馏塔 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份的组成不小于 90 残液中易挥发组份的组成不大于 2 求 1 每获 kmol 1 馏出液时原料液用量 2 此时 min R 又为多少 解 1 已知 3 6 0 F x 9 0 D x 02 0 w x 1 q 相平衡关系 x x x x y 2 1 3 1 1 D W F 1 W F 9 0 1 02 0 06 w F 联立求解得 Kmol F 52 1 2 最小回流比 1 q q F x x 6 0 818 0 6 0 2 1 06 3 2 1 3 x x y q 376 0 6 0 818 0 818 0 9 0 min q q q D x y y x R 6 一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溶液 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 其某层塔板上的 12 气液相组成分别为 0 83 和 0 70 相邻上层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为 0 77 而相邻下层塔板上 的气相组成为 0 78 以上均为轻组分 A 的摩尔分率 下同 塔顶为泡点回流 进料为 饱和液体 其组成为 0 46 若已知塔顶和塔底的产量之比为 2 3 试求精馏段和提馏段 的操作线方程 解 1 1 R x x R R y D 得 1 77 0 1 83 0 R x R R D 1 70 0 1 78 0 R x R R D 解得 5 2 R 98 0 D x 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5 3 98 0 5 3 5 2 1 1 x R x x R R y D 280 0 714 0 x y 已知 泡点进料 1 q 46 0 F x 3 2 W D 则 W D 3 2 W D F W W D F 3 5 W D F Wx Dx Fx W Wx W W 98 0 3 2 46 0 3 5 得 113 0 W x W W D D R F L L 3 10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113 0 3 10 3 10 3 10 W W W x W W W W L x W x W L L y w 048 0 428 1 x y 7 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 已知 3 进料浓度为 3 0 F x 进料量为 h kmol 2000 泡点进料 要求塔顶浓度为 0 9 塔釜浓度为 0 1 以上均为摩尔分率 求塔顶 塔釜的采出量 若 min 2R R 写出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解 1 W D F W D 2000 W D F Wx Dx Fx 1 0 9 0 3 0 2000 W D 13 联立求解 得 h kmol D 500 h kmol W 1500 x x x x y 2 1 3 1 1 3 0 x 3 0 q x 5 0 q y 3 1 min q q q D x y y x R 6 2 R 1 1 R x x R R y D 25 0 722 0 x y 083 0 83 1 x y 答 精馏塔的塔顶和塔釜采出量分别为 h kmol 500 和 h kmol 1500 两段的操作 线方程为 25 0 722 0 x y 和 083 0 83 1 x y 8 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有 精馏段 205 0 75 0 x y 提馏段 020 0 25 1 x y 试求泡点进料时 原料液 馏出液 釜液组成及回流比 12 某连续精馏操作中 已知操作线方程为 精馏段 263 0 723 0 x y 提馏段 01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