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6卷第 2 期 Vol 36 No 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04年3月 March 2004 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蒋德海 华东政法学院 法律学院 上海 200042 摘 要 宪法最本质的内容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才对国家权力实 施控制 才有所谓 限权政府 在历史上 宪法产生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宪法的发展 和成熟意味着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完善 而公民权利的保障质量是宪法发展程度的标志 在逻辑 上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也是衡量一切宪法价值包括自由 效率 秩序的基本尺度 依宪治国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法治 应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关键词 公民基本权利 限权 宪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 DF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579 2004 02 0008 06 我国的修宪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第一次把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肯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 这有十分深刻的内涵 在历史上 宪法产生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而宪法最本质 的内容就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但我们过去很少有人将宪法直接解读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 在中国第四次修宪之际 进一步深化对于根本法的理解 明确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宪法地 位 对于推进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宪法产生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述英国革命的特点 时 曾指出 英国革命不像法国革命那样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动荡 而只是一场有关 最终控制政府权力的争端 1 p 3 其实 托克维尔只说对了一半 18 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本质就在于以法律控制政府 无论是英国革命 美国革命或法国革命 都是如此 道理很 简单 只有将政府权力纳入到法治轨道 人权 自由及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而千千万万民众之所以投入资产阶级革命 就因为期盼着这场革命能带来普遍的人权保 障 如果说资产阶级在发动革命时的初衷是本阶级的利益 但其后果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一 场改变人类社会的革命 正如马克思在总结法国大革命时指出的 1789 年的革命并不仅仅 是法国的革命 它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 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 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2 p 321 而控制政府的根本目的则在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 虽然公民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 所不同 英国革命中 平均派的基本主张是 人民是所有公正的权力的起源 这一观点后 来变成了下议院为建立共和政体而通过的法规 1689 年 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基 收稿日期 2003 10 29 作者简介 蒋德海 1955 男 江苏溧阳人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教授 8 本原则的权利法案 这一法案规定 国王不能中止法律 除非经国会同意 不得提高税收或 保持军队 若没有法律手续 不可逮捕或拘留臣民 这一法案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 权力 而且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侵犯 美国革命中 公民权利同样得到了宏扬 独立宣言 的旗帜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 等 造物主赋予他们不可让与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存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 障这些权利 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3 p 49 法国革命也是如此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爆 发 其根源之一就是因为愚蠢的贵族们不肯放弃特权 法国大革命中 代表贵族利益的巴黎 高等法院公开宣布 任何制度在人道和仁慈的掩盖下 企图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义务平等 消灭必要的差别 它必将导致秩序的破坏 社会的覆灭将由此而生 4 p 3 因此 争取自由 和平等权利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动因 从法律上说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将抽象的人权转化为公民权利的过程 革命后的资产 阶级政府普遍制定宪法 虽然有其确认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取得的权利和巩固胜利成果 的目的 但无一例外地 这些宪法和宪法性文件均直接与公民权利保障有关 反映了保障公 民基本权利的社会需求 正如 19 世纪英国法学家戴西所说 对于英国人 宪法不是一切法 律规范的渊源 而是个人权利与自由的结果 任何人的权利受到侵犯 都有权通过法定的救 济办法获得救济 英国于1679 年通过的 人身保护法 1688 年通过的 权利法案 都确 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1689 年的英国 权利法案 开篇第一句就是 为确保英国人 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美国的 独立宣言 被马克思称为 第一个人权宣 言 1791 年的法国宪法干脆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序言 罗伯斯庇尔强调 人权宣言是 一切民族的宪法 5 p 150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即 1918 年的 苏俄宪法 同样将 被 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列为第一篇 列宁则明确将宪法概括为 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 纸 6 p 50 宪法产生的历史表明 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密不可分 宪法产生的历史中 包含 着宪法的本质和秘密 而不了解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宪法 也不可能 把握宪法的本质 2 宪法的本质内容就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由于民族特 点和历史条件的原因 其内容往往差异很大 但其基本内容却可分为两大块 即国家权力的 划分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而就这两大方面的地位看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不能不具有根 本地位或支配地位 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 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 东西了 而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存在的环节 7 p 316 在民主和法治国家 国家权 力行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正是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才需要国家 因 此 将国家权力纳入到法律的轨道 保证国家权力依法行使是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基本要 求 也只有当国家权力纳入到法律的轨道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另一方面 公民基本权利又是约束和制衡国家权力的有效手段 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是 社会生活的两极 公民基本权利越多 国家权力受到的约束就越大 而任何公民基本权利都 具有约束和制衡国家权力的意义 即使是纯粹的人身自由保障 也具有限制国家权力的意 义 几年前美国某小镇上发生一起匿名举报搜查案 警察根据匿名举报 对一名穿花格子衬 衫的黑人青年搜查 查出了枪支 就将该男子逮捕 但在法庭上 该男子的律师以警察仅凭 匿名举报就对公民进行搜查 侵犯公民的自由权为由 要求确认警察行为违法和无效 并判 决该男子无罪 警察则认为该男子非法持抢是事实 为了公共安全的需要 警察在接到举报 9 后 有权对该男子进行搜查 而且确实搜出了枪支 应当对该男子追究刑事责任 该案围绕 警察能否凭匿名举报对公民进行搜查为核心 引起了激烈争议 一审二审均判该男子败诉 最后终审法院认定警察行为违法 判决该男子无罪 女法官在解释为什么要判决该男子无罪 时 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我们允许警察可以凭匿名举报对公民进行搜查 那么我 们每一个人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这里所体现的就是一种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约束国家权 力的精神 赋予国家权力的目的和范围 必须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基础 而是否保障公民 的基本权利 应当成为判断国家权力正当性和合理性的出发点 1791 年 美国宪法一口气 增加了十条修正案 正如有的学者明确指出的 权利法案 就是以公民的权利来限制和制 衡政府的权力 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以及保障公民免遭官府胡作非为和司法腐败 之害的方法 逐渐确立新闻监督权和公民权 制衡和约束政府的官权 8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之所以是宪法的本质内容 还在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确立是宪法产生 的基本标志 这一点 早在法国 人权宣言 中就得到了确认 凡权利未确立的社会就没 有宪法 宪法的意义并不在于一般地规范国家权力 而在于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目的 规范国家权力 历史上 一般地规范国家权力的法早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就产生了 如中国历 史上的 唐六典 大明会典 和 大清会典 在西方 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公法和私 法的区分 而所谓公法就是涉及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范 宪法产生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将 国家权力的规范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结合起来 并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目的设定国家权 力 而同样是设定国家权力 宪法和封建社会法律规定的做法 目的也完全不同 宪法的出 发点是公民权利保障 因此 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定有强烈的限定性或限制性 即它要求国 家权力必须有宪法和法律授予 不得行使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权力 而公民 基本权利的行使则适用于法不禁止则可为的原则 宪法下的政府由此被称为限权政府 有限 政府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才是宪法的实质内容 如果忽略了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根 本意义 宪法产生的近代意义就会消失 当然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作为宪法的本质内容 与其他法律法规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并 不矛盾 区别在于 宪法所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其他法律法规保障的公民权利的基础 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由其他法律法规来实施 因此 宪法的完善 不仅是宪法 本身的完善 还涉及到宪法实施机制的健全 涉及到民法 刑法 劳动法和诉讼法等对公民 基本权利的具体的保障 从这一意义上说 一切法律法规都具有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职能 并完全可以用这一观点去衡量其他法律法规 3 把国家权力纳入法治轨道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要求 公民权利的保障涉及公 民权利的自由行使及公民基本权利遭受侵害后的救济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 国家权力是否纳 入法治的轨道都具有决定的意义 当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公权妨碍公民权利自由行使的时 候 甚至它本身就是侵害者的时候 公民权利的保障就会成为空话 因此 公民基本权利需 要法治的保障 恩格斯曾指出 社会起初用简单分工的办法为自己建立了一些特殊机关来 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 但是 后来 这些机关 而其中主要是国家政权 为了追求自己的利 益 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 9 p 335 被用来管理公共利益的机关和人因为存在独 立的利益要求 就使一个被授予公共权力的人 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 博登海默称之 为 附在权力上的一种咒语 10 p 383 同时 把国家权力纳入法律的支配也是人的道德不完 善性的要求 道德上的至善永远只是一种理想 即使是伟人 同样存在普通人的情感和弱 点 也会由于一时的冲动做出不正确的有时甚至是悲剧性的判断和抉择 10 由于上述原因 把国家权力纳入法治的轨道 成为政宪和法治最本质的要求 从一定意 义上说 现代民主宪政和法治国家的本质精神和最主要的功能 就是控制公共权力 防止权 力滥用 从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大量的事实证明 只有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时 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关键 则在于国家权力被纳入 法治的轨道 4 宪法的发展和成熟意味着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完善 宪法的本质内容既然是公民基 本权利保障 那就必须以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作为衡量宪法成熟和发展的尺度 历史上 宪法 的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在英国 1215 年制定的 大宪章 就规定了人民 和大众与贵族享有同等的自由权 但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真正确立却在 光荣革命 以后 在美国 1789 年的宪法甚至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及至 1971 年生效的 权利法案 中 才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此外 1789 年的美国宪法仍然确立奴隶制 为合法 当时就遭到了恩格斯的批判 它最先承认了人权 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 人种奴隶制 阶级特权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 种族特权被神圣化了 9 p 145 后来直到 1865 年第 13条宪法修正案时奴隶制才被废除 而在德国 1919 年通过的 魏玛宪法 确认了人 民广泛的自由权利 在整部宪法中 有关公民权利保障的条款多达全部条文的 1 3 另一方面 宪法也随着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深入发展而完善 日本宪法学者杉原泰雄在 其所著 宪法的历史 中所概括的现代宪法发展中经济自由权的积极限制和社会权的引进 参政权的保障 传统人格权的保障 性别歧视的禁止 议会制民主主义的发展 权力分立制 的改革 地方自治等 11 pp 114 140 都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现代宪政在控权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制度方面的深化 现代宪法广泛引进了公民的社会权利 如生存权 受教育权 劳动权以及 弱势群体的保障权 特别是二战以后 环境权 健康权 日照权以及公民在经济 生理 性 别等方面平等权的确立 标志着公民基本权利的扩大 在选举制度方面 英国 1813 年制定 的 改革法案 改革了平民院的选举制 调整了选区 削减了贵族在选举中的特权 扩大了 城市有产者的参政权 1911年颁布的英国 国会法 对上院的权力进行了限制 规定财政 法案经平民院通过后 递交贵族院即使未获通过 亦得送交国王批准公布生效 此外 普选 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如德国在 1918 年 英国在 1928 年 法国在 1944 年 美国在 1920 年 日本在1945 年都先后实现了平等的男女普选权 在公民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方面 西方各 国原先有较多的附加限制或条件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对言论出版自由实行 预防制 二 战以后 西方国家普遍取消了这种 预防制 而代之以 追惩制 同时 人权成为国际问 题 二战后由各国签署的 世界人权宣言 联合国宪章 及 经济 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 公约 等 不仅成为公认的国际性人权的道德准则 而且为许多国家宪法所认可 并成为其 宪法的基本内容 5 公民权利的保障质量是宪法发展程度的标志 当代世界 已有 142 个国家颁布了成 文宪法 判断一部宪法的好坏可以有多种标准 但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无疑是最根本的标 志 一般来说 宪法发展的程度高 则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就好 反之则差 同时 宪法的 进步也要通过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表现出来 宪法的进步应当是现实的 具体的 它一定会 通过也应当通过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表现出来 如果社会 经济 文化等取得了进步而公民 基本权利的保障却没有任何变化 那么这种宪法的进步就是不可靠的 甚至是令人怀疑的 必须指出 宪法是否进步与宪法出现的先后无关 比如 法国 1791 年的宪法就存在倒 退 这部宪法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把劳动人民当作消极公民而剥夺了选举权 11 众所周知 中国 1975 年宪法也是一种倒退 因此 我们判断宪法的质量及其进步因素 必 须从其最本质的内容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来考察 它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法律体 系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救济机制等 而它们最终又要通过公民基本权利的现实保障来体 现 反之 如果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在质量和效能上都不理想甚至存在大量公民基本权利受 到侵犯的现象 那么 我们就有必要从宪法的角度来寻找其原因 6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是衡量一切宪法价值包括自由 效率 秩序的基本尺度 宪法 包括多种法律价值 如效率 正义 公正 秩序等等 在这些法律价值中 公民基本权利的 保障具有根本的意义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和效率 正义 公正 秩序等的关系 是目的和手 段的关系 效率 正义 公正 秩序等等以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为目的 并以公民基本权利的 保障体现出来 在宪法价值中 效率 正义 公正 秩序等等只有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相联 系并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服务 才具有合理性 另一方面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也是衡量效率 正义 公正 秩序等价值的基本尺度 效 率 正义等只有当它有利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时 才能成为宪法价值 而一项价值之所以具 有宪法意义 就在于它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在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和其他宪法 价值冲突的时候 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具有优于其他宪法价值的地位 比如效率和秩序 是重 要的宪法价值 在制定宪法 实施宪法的时候 不能不考虑效率和秩序 但是 效率和秩序 必须有利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一切不利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效率和秩序 在原则上都 不具有宪法价值的合理性 更不允许以效率和秩序为由削弱和减少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当然 公民基本权利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有暂时与长久 个别与一般 局部与根本等的 矛盾 在有些特定的场合 法律允许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做一些变通 但这仍然不能偏离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比如 在刑法中 已过追溯期的犯罪嫌疑人可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在民法中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将丧失其胜诉权等等 这都在一定程序上肯定了效率的优先 价值 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更高的正义性 但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 利 在诉讼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这是保障更广泛公民权利的必须 因而它实质上贯彻的仍然 是公民基本权利优先的原则 不过这里所涉及的是个别公民的权利和公民整体的权利之间的 关系 7 依宪治国 进一步增强我国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功能 第一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取决于国家权力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法律控制 而国家权力法 律控制的前提是宪法对国家权力和职责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有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明确 国家的职责以及规定国家职责实现的途径 是宪政的基本要求 没有这些限制权或职责性的 规定 社会主义宪政就不可能得到完善 第二 公民基本义务不是限制基本权利 而是保障基本权利 把基本义务理解为限制基 本权力 违背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近现代法律中的公民基本权利 无非是人权的法律化 即使是现代社会中强调社会保障 权利本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法治原则 正如梁慧星先生所 说 所谓社会本位之法制 亦仅权利本位法制之调整 绝非义务本位法制之复活 此外 权利实现与义务履行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即都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 只是在这个前提下 义 务的存在才具有合理性 如果以义务限制甚至否定权利 那么这个义务就是不合理的 也不 符合法治的精神 在我国 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有两种流行的观点 一是将权利义务 并列 二是将权利义务理解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主要缺点就是忽略了基本权利的本位意 义 而忽视了权利的本位意义 就容易走向实际上也走向了义务本位 这一点应引起充分 12 的注意 第三 中国新一轮修宪 必将注意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与国家权力的控制之间的关系 中 国现行宪法的修改 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 已经 4 次 必须承认 由于对根本法内容理解上 的局限 以往的修宪并没有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和控制国家权力的应有变革 原因在哪 里呢 从观念上看 就在于我们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解为主 要是经济改革 其实这个理解并不准确 中国的改革开放 经济只是起因或现象 无论是导 致新中国前 30 年社会发展曲折的原因 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与政治体制 都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 完善我国宪法 对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有着深远 的意义 责任编辑 刘晓虹 注 释 比如 1215 年 英国贵族迫使英王签署了 大宪章 詹宁斯分析指出 虽然这份文件的目的主要在于捍卫贵族的 自由 但是 不了解贵族而只惧怕国王的后代人却把它看成是对人民自由的保障 詹宁斯 法与宪法 三联书店 1997 版 第33 页 见戴西 英宪精义 转引自张文显 法理学 法律出版社 1997版 第 239 页 有一句流行俚语 车匪路霸不可怕 怕只怕戴大盖帽的成了车匪路霸 生动地说明了国家权力的控制和公民基 本权利的关系 参见梁慧星 民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37 页 大部分宪法学教科书都把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理解为平行的 如焦宏昌 宪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47 148 页 俞子清 宪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23 页 均有类似论述 参见魏定仁 宪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208页 必须指出 中国法理学界和宪法学界关于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的观点整体上落后于民法学 以学科的研究地位而 言 这是极不应该的 参考文献 1 英 詹宁斯 法与宪法 M 北京 三联书店 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3 美 戴安娜 拉维奇 美国读本 M 北京 三联书店 1995 4 法 西耶斯 论特权 第三等级是什么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5 法 罗伯斯庇尔 革命法制和审判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6 列宁全集第1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8 陈伟 米兰达法则与美国宪法修正案 J 读书 2000 7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10 黄稻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1 日 杉原泰雄 吕昶 渠涛译 宪法的历史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13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of Major Articles A Conside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d Traits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by QI Wei ping Abstract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is a major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t mate rialist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It is requisite to fix a theoretical position of the important thought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methodology and world outlook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is a unity of general and specific programs a logical unity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realistic demands and a centralized expression of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Keywords Three Represents Marxism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theoretical trait The Constitution and Its Guarantee of Citizens Basic Rights by JIANG De hai Abstract The most essential aspect of the constitution is to protect citizens basic rights To ensure citizens basic rights there is just a control of the state power and a so called limited power govern ment Historically the constitution was produced from the need of guaranteeing citizens basic rights Its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signifies an improvement of the guarantee of citizens basic rights and the qualitative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阀门技术协议合同
- 瓷砖废料购买合同范本
- 苹果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 游艇设备联营合同范本
- 门面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进口钢铁销售合同范本
- 综合承包伐木合同范本
- 菜棚搭建劳务合同范本
- 自如托管租房合同范本
- 电表前线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儿童康复学考试题库
-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24)
- 2025河南水投资源开发管理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颅内占位疑难病例讨论
- 视网膜出血的治疗及护理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心理学基础(第2版) 课件 第1章 概述
- 2025至2030银行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职业少儿创意美术课件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减压赋能与心理调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