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法自考辅导资料(一)一、选择题1、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2、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人为条件的综合体。3、环境破坏(也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称为次生或者第二类环境问题。4、1973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5、1896年日本首次在河川法中提出“公害”一词。6、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有: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7、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8、环境保护法的空间效力及于我国全部领域,包括领陆、领海、领空和延伸意义是2的其他领域。9、环境保护法的“域内效力”就是指环境保护法的效力及于国家主权所管辖的领域。10、“企业赚钱污染环境,政府出资治理环境”给社会带来不公平现象。11、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是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12、我国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公布有关环境保护指标。13、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4、国务院2003年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15、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16、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缴纳排污费。17、限期治理的目标是达标排放。18、限期治理决定权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逐渐转移。19、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的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20、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实行一小时报告制。2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强制性、严格的制定程序、显著的技术性和时限性。2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23、农用地即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林地、草地等。24、建设用地即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旅游用地等。25、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2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省级人民政府划定。27、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28、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森林法(试行)。29、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30、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31、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土、挖沙、采石。32、1956年我国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3、自然保护区确立了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34、自然保护区分三类: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3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3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37、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省级、县级。38、国务院土地现在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工作。39、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得低于二类标准。40、赤潮是由于海洋的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在短时间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造成海水改变颜色的生态异常现象。41、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空间适用范围是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我国管辖的其他海域。42、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不得从事污染环境和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43、偶发性强烈噪声排放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44、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进行噪声排放申报登记。45、跨省转移固体废物需经批准。46、禁止或限制固体废物进口。47、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48、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49、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统一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50、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51、行政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52、中外惩治环境犯罪的立法形式有:在环境保护法中设置刑事条款、修订刑法和颁布环境犯罪特别法。53、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新刑法,在分则第6章第6节专设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类。54、世界环境日是 每年的 6月5日。55、当今世界存在的两类环境问题是: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56、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1、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分类:答:环境从主体上分为人类和生物环境,形成要素上分为自然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环境,环境的大小上分为居室,车间,城市,乡村,区域环境。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上或者环境的功能上分为生活和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上分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2、环境保护法的特点及含义含义: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点: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3、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4、保护法作用的体现如“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是违反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5、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国务院6、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域外效力答: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交易的增多,为防止域外 单位或者个人危害我国环境保护权益,国家的某些环境保护法律也适用“域外效力”的原者。可在本国领域外生效的原则7、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答:是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者体现的,涉及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全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8、几个基本原则的理解如“企业赚钱污染环境,政府出资治理环境”,这种不公平现象违背了: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9、环境保护法调整对象:调整因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10、1973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是: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1、“公害”一词最早是由下列那一国家提出的:日本12、在我国,正式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是:环境保护法(试行)13、排污费的征收范围答:一是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二是依照水污杓防治法的规定,吐水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可,数量缴纳排污费;三是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建设巅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工业固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四是依照环境噪声污杓防治法的规定,产生环境噪声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按照掂放噪声瘄超标声级缴纳排污费15、实行许可证制度最早的国家:瑞典16、通常限期治理的决定权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有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市、县级或者、县级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其事业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17、我国对突发环境事件实行几小时报告制:1小时19、在我国,开采矿产资源应缴纳的税费:矿产资源补偿费20、扩大公民环境知情权的主要途径是答: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各省有关环境保护指标,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噪声、饮用水水源水质、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状况评价等环境信息、及时发布污染事故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21、环境规划基本特性:综合性,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约束性。22、下列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中由我国首创的是:三同时制度23、环境标准的性质:具有规范性,强制性,严格的制定程序,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和时限性24、生态环境的理解: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各种生态因素,如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物条件和认为条件的综合体。他们之间存在互相交叉之处。不应加以绝对化。2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26探矿权、采矿权的理解: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矿产品的权利;27在我国,华南虎属于哪一级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8为了预防水土流失,禁止在多少度以上的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25度29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土地沙化面积:168.9万平方公里30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31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按规定申请批准,可以进入核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按规定申请研究32为防治大气污染,实行划定“两控区”制度,即:酸雨污染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33我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哪几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森林公园34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原则,“三化”是指使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5下列属于行政处分形式: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37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哪些文件:里约宣言38环境行政处分的对象是:单位,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寻私舞弊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我违法行为39最先提出排污权交易的是:联邦德国40对于具体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的目标是:达标排放4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江河,湖泊,水库43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44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农用,建设和未利用4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方面46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方式: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47跟踪评价、后评价:1)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修改措施;2)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48我国现在尚未征收的环境资源税费有:二氧化碳税49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尚未明确规定的基本制度是:许可证制度50用地单位因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缴纳各项正常费用以后超过1年仍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20%的土地闲置费51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为人实施的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52海洋“赤潮”现象的原因: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在短时间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造成海水改变颜色的生态异常现象“赤潮”,是海洋污染加重海洋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的重要表现且已是全球规模的现象。53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55征收排污费的对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56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什么机关申请:行政主管部门58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失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检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59目前专门规范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法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61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62最先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美国63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组织保障。改革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64依照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禁止出口的野生植物:禁止出口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6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1.转移固体废物需经批准2.禁止或者严格限制固体废物进口3.禁止过竟转移危险废物66对全国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国务院行政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67我国首次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9采伐林木,无须申请采伐许可证的情形: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个人所有的林木和农村居民采伐个人承包的宜林的荒山荒地后种植的个人所有的林木70可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区域: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78严禁采伐的林木范围: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个人所有的林木和农村居民采伐房前房后个人所有的林木79全国水生、陆生野生动物的主管机关分别是: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80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国家机关: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81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83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器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的多少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等事项:15天8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我们共同的未来85需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必须向哪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其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倾倒:国家海洋局86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负责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主管机关是:国务院海洋行政管理部门87占用、征用或者转让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措施,必须依法办理占用、征用或者转让手续,交纳有关费用,并报有审批权的下列机关批准:人民政府88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我国采取的态度是:禁止,限制管制89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可分为几类: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90在风景名胜区内禁止从事哪些活动: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竟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画,涂污,乱扔垃圾2.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定,在风景 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3.风景名胜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防碍游览4.建设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对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91负责全国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的机关: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职责分工92我国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应遵循的方针包括以下几方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9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公共工程和私人工程;整治计划;城市文化文件环境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自然界的活动引起的;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94、环境保护法的意义:1.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2.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3.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4.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95简述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特征答:环境法律关系是由环境法律规定或控制的行为所形成的环境社会关系。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主体、客体、内容。(1)环境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2)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特征(3)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特征(4)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特征96、环境民事诉讼的特征答:环境民事诉讼是指环境客体在其环境权利受到或可能受到损害时,依民事诉讼程序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审理并裁判的活动。其特征如上:(1)起诉资格放宽(2)举证责任倒置(3)诉讼时效与普通民事诉讼时效不同,此普通民事诉讼更长。97、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特征其内在的实质要求,直接决定了期外在特征,在外在表现方面有如下特征:(1)指导意义的普遍性(2)内容的特殊性(3)内容的相对性(4)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明确性三、名词解释1、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简称环境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者一定地区的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活动所做的总体部署和安排。P86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P883、三同时制度:建设驿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管理使用的制度。P944、征收排污费:亦称排污收费,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P975、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指为了防止生态破坏,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向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者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的法律规定。P1016、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区域和位于特别保护区超标排污的污染源,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P1057、环境标准:是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亦称环境保护标准。P1118、环境标准体系:是指根据环境标准的性质、内容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P1139、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者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规定。P11510、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法律规定。P13311、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是采矿权人为补偿国家矿产资源的消耗而向国家缴纳一定费用。P14712、野生动物:一般所称的野生动物是指非人工驯养、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各种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P1621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P18414、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P1901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地区环境容量,计算出该地区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将其分配到整个地区、待业以至污染源,要求按照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法律规定。P22716、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度:是指国务院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所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凡未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法律规定。P22917、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的法律规定。P24518、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P26819、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P26820、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P27421、固体废物P27622、“三化”管理:“三化”是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是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资源化是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利用、交换等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使之转化为可利用的二次原料或再生资源;无害化是指对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置。P28223、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也称公害的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P38824、国际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国际间环境保护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P4332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P4126、许可证制度:是在环境管理中,国家环境主管部门要求开发建设、生产排污等具有影响环境的活动行为者进行活动申请,并批准、监督其从事某种活动而采取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P10327、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P6128、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所做的规定,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环境中有害物质或者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P11430、环境保护法学:是指对环境保护规律、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31、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环境资源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环境资源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才能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32、区域开发建设:是指在限定的地区和时间内,集中进行开发建设,以促进特定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行动。33、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享有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34、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等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简称。广义的环境资源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它包括由火山、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第一类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反过来对人类自身造成有害影响和危害的第二类环境问题,又称人为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35、环境资源行政责任:是指环境资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环境资源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或者说,是指环境资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不履行环境资源行政法律规范所设定的义务,或滥用有权力或权利,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36、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妨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利用原则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作为环境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含义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必须以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前提,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环境资源,保证环境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永续利用价值。37、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通过清洁工艺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制造出清洁的产品。38、非法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气气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39、环境资源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环境资源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就被诉讼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做出裁判的一种制度或活动。40、城市规划:也称为城市建设规划,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各项建设的总体安排。城市规划一般表现为法定机关通过或年批准的反映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布局、经济、社会等方面总体部署的书面文件。41、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律、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木等,数量较大的行为。42、环境资源监督管理:广义的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是指运用行政、经济、政策法律、科学技术、宣传等教育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调控和监督,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和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狭义的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指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即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种影响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划、调控和监督的监督管理活动。44、野生植物:是非经人工栽培的,天然生存于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属可再生资源45、环境民事责任: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46、人类环境权:指人类作为整体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47、环境资源法:指关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渊源的总和。四、问答题1、简述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答: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2、环境责任的构成要件。答: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3、我国严格控制乡(镇)村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答:1)严格按照规划用地2)控制乡镇企业建设用地3)控制乡村公用设施4)控制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5.定环境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答: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2)坚持协调发展,互惠共赢的原则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4)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原则5)坚持依靠环境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原则6.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目的。答: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7.环境规划的特点。答:综合性,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约束性8.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答:1)质量标准2)废物排放标准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5)环境基础标准9.行政处罚的特点。答: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处罚的对象是相对人中的违法者3)行政处罚的性质是行政制裁4)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单方性强制性行为5)行政处罚具有时效性11.突发环境事件分成哪几级? 答: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2)重大环境事件3)较大环境事件4)一般环境事件12简述环境标准体系。答:1)环境标准体系是指根据环境标准的性质,地方,内容和功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环境标准的分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3)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保总局标准(环境保护行业标准)。13简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答: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正式通过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重申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基本原则,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推进。此项宣言包括以下几个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应采取适应的政策和措施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4)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要原则5)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制度14简述“三同时”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三同时”制度的使用范围包括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2)技术改造项目3)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开发建设项目4)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2)“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1)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2)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3)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并应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5)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15简述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排污申报登记1)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并提供有关资料2)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后,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审批3)企事业单位的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在试产前3个月内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4)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变化或者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时,应提前15天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申请履行变更登记手续。(2)确定本单位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3)排放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4)排污许可证的监督与管理16简述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概念及我国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答: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我国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1)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都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执法机关2)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地位平等。17简述防治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制度。答:1)排污收费制度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3)划定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城市制度4)划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物控制区制度5)大气污染监测制度6)禁止超标排放污染物制度18简述解决公害民事赔偿纠纷程序的特点。答:1)是解决平等双方当事人的公害民事赔偿纠纷程序2)保护监督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第三者”的身份处理纠纷。3)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原则4)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5)实行较长的诉讼实效19简述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1)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2)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4)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20简述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答:1)在主体方面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承担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行政主体依法享有特定区域内的环境资源行政管理职权和职责,如果滥用权利或急于或疏于履行这些职责都应承担相应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2)客观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3)主观方面,作为国家机关的组织体,其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并不以主观过错为要件。4)在行为侵害的客体方面,环资行政违法行为共同侵犯了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秩序21简述环境标准的意义。答:1)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则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是一定时期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体现2)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保证,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3)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4)是推动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22简述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原则。答:1)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管理的原则2)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原则3)禁止排放固体废物和强制处置原则4)处置与分散防治相结合的原则5)险废物实行特别严格的控制和重点防治的原则6)污染者承担污染防治责任原则24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和目的。答:任务: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目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5试列举五个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或文件。答: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6简述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答: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因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7简述环境资源许可证的管理程序(1)申请(2)审查(3)决定(4)监管(5)处理28述清洁生产的内容(1)清洁的能源(2)清洁的生产过程(3)清洁的产品(4)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29述环境资源标准的法律意义(1)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被污染以及是否应让排污者承担相应法律义务或责任的根据;(2)污染的排污标准是认定排污是否超标,违法是否应让排污者承担相庆的法律义务或责任的根据;(3)环境基础标准是确实某环境资源际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4)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确定环境资源纠纷中各方业示证据的根据;(5)环境样品标准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测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30述环境资源标准体系的构成(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监测方法标准(5)样品标准31、境资源法律的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2)综合性(3)科学技术性(4)公益性32、境资源法的适应范围:境法的适用范围,是指环境法在什么范围内有效,其适用范围可概括为:适地范围、适人范围、适事范围、适时范围。适地范围(空间适用范围),是指环境法在地域或空间听计范内有效;适事范围是指环境法对什么活动或事实有效:适人范围、适时范围是指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候有效。33、行下相对方的环资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首先,在主体方面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承担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行政主体依法享有特定区域内的环境资源行政管理职权和职责,如果滥用权利或急于或疏于履行这些职责都应承担相应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其次,客观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再次,主观方面,作为国家机关的组织体,其行政责任的构成并不以主观过错为要件。最后,在行为侵害的客体方面,环资行政违法行为共同侵犯了环境资源行政管理秩序。34简述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1)资源的综合利用;(2)政策 工艺的设备,开发全新工艺流程;(3)组织丁内的物料循环(4)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5)发展环保技术搞好末端处理(6)开展环境资料审计,分步实施清洁生产(?)未用先进的环境管理体系,系统地推行清洁生产(8)加强学习交流,参与市场竞争35简述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 根据新法的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至挞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际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厅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区。36简述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法在总则中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规定如下: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在国家确实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管理工作;在国家确实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监督职责:县级以上地力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地区的管理监督工作。37、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征答:环境法原则内在的实质性要求直接决定了其外在特征。在外部表现方面,其具有如下特征:(1)指导意义的普遍性,它是环境法根本价值和基本原理的体现应当是贯穿整个环境法领域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2)内容的特殊性,它必须是环境法这独立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基本原则,是环境法律根本价值或基本原理的体现;(3)内容的相对性,环境法是建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等客观物质基础上的,是对社会客观存在的反映,必然会随着社会物质条件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而变化。(4)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明确性,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的是环境法的根本价值和基本原则,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睦。38、试述无过失责任原则。答:1)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2)区域性污染源防止项目3)防止污染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项目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39、试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及分类管理的规定。答: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1)公共工程和私人工程2)整治计划3)城市化文件。影响评价制度的分类管理:1)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40、试述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答:含义:是对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的概括。意义:1)可以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有利于促使企业事业单位合理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3)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积累资金。原则贯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力度。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污染、破换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环境保护共同负担制度。41、试述协调发展原则。答:定义: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意义:(1)是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是保障人体健康、发展社会生产立的需要贯彻:1)把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2)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3)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42试述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答:定义:是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理由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可将管井保护法体系概括为八个方面: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2)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3)环境保护单性法律,法规。4)环境保护纠纷解决程序的法律,法规,规章5)护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6)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7)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8)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43试述公害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答:1)构成要件:行为,后果,因果关系,无责任事由。2)免责条件: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过错,第三人过错44试述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答:行为违法,行为有危害后果,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有因果关系,行为者有过错4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含义和特点。P41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特点:1)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都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执法机关2)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地位平等。46、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定义?P70答: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中规定或者体现的,涉及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全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1)它是为环境保护法所确认的2)它是涉及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全局的3)它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准则。47、环境规划的原则。P87答: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2)坚持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原则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4)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原则5)坚持依靠环境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原则。48、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P90答:1)公共工程和私人工程2)整治计划3)城市化文件。49、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P91答:1)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50、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是什么?P92答: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51、排污费的使用。P100答:1)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2)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3)防治污染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项目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52、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P109答: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2)重大环境事件(级)。3)较大环境事件(级)。4)一般环境事件(级)。53、环境标准的分类P114答: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5)环境基础标准。54、严格控制乡村建设用地采取了哪些措施?P136答:1)严格按照规划用地2)控制乡镇企业建设用地3)控制乡镇村公用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4)控制农村村民建住宅用地。55、森林法对森林采伐有哪些规定?P155答:1)制定森林年采伐限额2)制定木材年度生产计划3)规定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4)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5)禁止、限制出口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56、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管辖是如何规定的?P373答:1)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2)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案件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3)对违反限期治理制度案件的罚款处罚。由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所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4)对违反许可证制度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发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5)对跨行政区域污染的行政处罚案件管辖。由污染行为发生地和污染结果发生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6)对管辖发生争议的行政处罚案件。由争议双方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7)对实施行政处罚有困难的案件的管辖。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行政处罚案件实施处罚有困难的,可报请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57、论述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例外情况(即免责条件)P394答:1)战争2)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3)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中,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另外,符合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条件的,也不承担民事责任58、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案例分析)P9596答:1)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2)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3)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云南昆明西山英才教育培训学校招聘3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蚌埠市梅桥中学劳务派遣教师招聘(第四批)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绍兴市人民检察院 绍兴市司法局市级人民监督员选任7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昌县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四川纵连横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两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3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胆结石症状诊断及护理要点
- 游戏业界全景剖析
- 微纳机器人装配-洞察及研究
- 2025贵州毕节威宁自治县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地垃圾清理与处理方案
- 婴儿奶粉合同(标准版)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推拿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卓望公司安全风控培训课件
- 修井现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做更好的自己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3年贵州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流程优化计划
- 情感表达+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