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星村生态环境规划.doc_第1页
虹星村生态环境规划.doc_第2页
虹星村生态环境规划.doc_第3页
虹星村生态环境规划.doc_第4页
虹星村生态环境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虹星村生态建设规划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为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江北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示范村镇、生态文化长廊、生态文明户等创建工作,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道德理念。重点突出“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五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慈城镇虹星村被江北区委区政府列入了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计划要求以绿化景观工程、村庄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工程为重点,抓好综合配套延伸,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推动新农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虹星村核心区整治规划任务正是在这一宏观政策背景下提出的。整治规划将以严家池头村、赭山街村、宋家湾村的环境整治为龙头,统筹兼顾全村的产业发展、土地综合整治,住房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的健康发展。第二章 规划总则一、 指导思想 整治规划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已有基础,坚持高起点统一规划,突出地方特色,科学布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指导思想。科学预测村庄发展规模,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彰显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另一方面,要研究当地村庄的地形地貌、历史文脉及区位交通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改善。二、 规划原则1、用地集约原则通过对村庄现有布局的调整、改造,实现村庄建设用地高效集约利用的目标,同时保留近期留存建筑远期改造的可能。在村庄建设发展需求和土地合理利用之间,寻求两者最佳的平衡点,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环境优先原则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居住习惯和现有村庄格局中合理的环境因素,协调好人居系统、绿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力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全面推进;3、产业带动原则顺应城市消费方式加快转型的趋势,充分挖掘全区乡村生态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加快打造精品、培育品牌,形成吃、住、玩、体验、购物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在提高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便利高效的就业平台。4、分期实施原则村庄改建工程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任务。在满足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协调好拆迁新建和疏理改造的关系,对村庄的近远期建设应有总体性考虑,使村庄改造工作能按照规划设计要求有步骤、有次序、有目的的展开。三、 规划期限整治规划的期限为20112015 年。四、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控制范围东至文卫路,南至宋家湾南侧进村路,西依赭山,北至规划江北连接线,面积77.6 公顷,包括了虹星村严家池头、赭山街及宋家湾3个自然村(重点区域为严家池头和赭山街)以及赭山西麓的一部分山林用地。第三章 现状分析一、 自然条件虹星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隔江与鄞州区高桥镇、余姚大隐镇相邻,距慈城古城4 公里,距宁波市中心20 公里。虹星村位于宁波市区西北,隶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古镇慈城镇,是个依山傍水的行政村,地处姚江边,西以赭山为屏障,南与半浦村相连,西与洪陈村为邻,北面为慈城镇私营工业城,地理区位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二、 社会经济条件村内辖8 个自然村,2010 年户籍人口604 户,共1546 人,外来人口836 人。全村区域面积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有2287 亩(其中280 多亩已为城西港区征用),山地面积745 亩,农村经济以农林业经济为主,主产花卉苗木,桔子,梨,水稻。近千年历史的赭山禅寺位于本村西面,现正处全面修葺中,准备以全新姿态迎接四方游客。虹星村目前主导产业为园艺盆景,建有国家级、省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现有生产面积18 公顷,建筑面积1 千多平方米,钢棚温室1 万多平方米,盆景存放场地2 万多平方米,初步形成绿色生态和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的格局。出口盆景年生产能力40 万盆(株)以上,产品95%出口到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美国等等。深受世界各国客户的青昧。此外村内还有电动车组装企业一家,木材加工企业一家。第四章 村庄建设布局一、 规划结构村庄规划结构为“一轴线、两节点、三组团”。 “一轴线”即沿着文卫路、西大河一线形成的景观轴线,“两节点”即北入口节点和南入口节点,作为进入村庄的两个重要门户。“三组团”即以赭山街和严家池头村为核心的北部居住组团、以宋家湾村为核心的南部居住组团和以虹星园艺中心、赭山寺、龙王堂、规划度假休闲区为核心的产业组团。二、 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近期整治规划保持原有居住用地布置格局,用地性质为一类居住用地,面积为8.3公顷。远期考虑村庄长远发展要求,拟在核心居住区南北各新增一块居住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北块新增用地面积为1.87 公顷,南块新增用地面积为1.91 公顷,用于集中迁建塘路下、田洋朱家等分散的自然村人口居住,以增强虹星村村庄用地的整体集中性。2、文体科技用地近期规划在村北入口设置老年活动中心一处,占地0.18 公顷。赭山寺和龙王堂占地分别为0.9 公顷和0.08 公顷,远期在赭山东侧规划休闲度假区,占地1 公顷。3、教育机构用地近期规划布局村北入口设置老年活动中心旁设置6 班幼儿园一座,占地0.21 公顷。4、医疗保健用地保留原有村级卫生站,占地0.01 公顷。7、工业用地近期保留电动车组装厂和木材加工厂,用地面积分别为0.4 公顷和1.31 公顷。远期搬迁电动车组装厂。木材加工厂保留并发展成为花卉园艺的附属产业基地。5、道路、广场用地道路用地面积为3.12 公顷,设置南、北两个广场,北广场面积为0.14 公顷,南广场面积为0.03 公顷。6、绿化用地公共绿地分布在西大河沿岸,面积为1.53 公顷。防护绿地分布在江北连接线沿线,控制宽度为15 米,面积为0.50 公顷。7、墓地村庄墓地尊重现状布局,设置在龙王堂南侧的坡地上,面积为0.46 公顷。8、农林用地和水域规划范围内农林用地31.29 公顷,水域面积为4.37 公顷。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一、 道路规划1、对外交通村庄北侧紧邻城市快速干道江北连接线,东侧靠近未来的城西港疏港大道。2、道路系统(1)保持村庄原有自由道路网格局,突出干道体系的内外交通联系功能,加强村内的步行系统的完整性。(2)村庄内部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主干道宽度13 米,主要承担村内外交通联系功能;次干道宽度1011 米,主要承担村内各地块之间的联系功能,支路宽度56 米,主要承担各地块内的联系功能。二、 公共停车规划村庄集中公共停车场结合村庄南、北入口设置。北入口结合接待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门前广场设置30 个车位,南入口在园艺展示中心南侧设置10 个车位。三、 游线组织村庄旅游组织结构为“三区四环线”,三区分别为山上景区、老街景区、和沿河景区,四环线分别为沿河环线、山上环线、赭山街东环线、赭山街西环线。第六章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一、 绿地系统规划1、公共绿地村庄中的公共绿地以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为主要目标,在功能上,以儿童游戏、青少年文化娱乐、老年游憩为主,兼做旅游观光功能。公共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大于70%。村庄中规划建设三个公园,尽量做到均匀分布。北片以入口盆景园和景观防护绿带为核心形成村北公园,南片结合文卫路西侧沿河地带形成滨水公园,西片结合赭山禅寺、龙王堂、山林步道形成赭山公园。2、庭院绿地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房前、屋后、宅旁。庭院绿化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花卉盆景型此类型适宜于面积特别狭小的庭院。以栽种花卉和盆景为主,间种几株乔木,花卉可选取高、中、矮种类搭配。(2)林木型此类型适合绿化用地面积较大的庭院。选择的树种应主要考虑景观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此类型以选择高大乔木为主,灌木为辅。(3)果树型绿化用地面积较大的庭院还可结合绿化栽植果树,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果树型既可是多种果树混种的混杂型,又可采用单种一种果树的单一型。以上是庭院绿化的基本模式,在绿化过程中,可对上述基本模式进行组合,形带。2、西大河东岸滨河生态景观带东岸以自然岸线为主,结合路边宽阔地带设置小型滨水小游园。公园南侧设置观景廊桥,为欣赏西大河提供不同高度的视角。园内并设置盆栽艺术展示带以及木质观景亭,地块南北通过水上廊桥、木栈桥和滨水步道等形式连接,形成丰富多元的滨水空间感受。植物配置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水生湿生植被,如芦苇、荷花、水葱等;一类是当地的速生适生植被,如水杉、银杏、桂花等;还有一类是当地园艺产业的典型代表品种,如杜鹃、茶梅和罗汉松等。第七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一、 排水系统规划1、排水系统现状目前,虹星村尚未形成完整的雨污排水系统,雨污水利用村中道路边的明渠顺地势就近直接排入周围河道水体或农田。2、污水量预测规划范围内的严家池头、赭山街、宋家湾3 个自然村内现状村里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或者居住外地,居住在村里的人口多以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暂住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最新人口普查资料,现状严家池头人口约296 人,外来人口约180 人;赭山街人口约195 人,外来人口约120 人;宋家湾人口约163 人,外来人口约100 人。本工程设计人口取1054 人,人均污水量120L/人d,全村污水收集率按90%计,虹星村生活污水量为114m3/d。3、雨水慈城镇位于宁波市的暴雨中心,年降雨量达1800mm 以上;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24 小时最大降雨量接近500mm,虹星村的24 小时雨水汇集量远远大于日平均污水流量。雨水量计算公式:Q = 166.7 i f F式中:Q管道流量,L/s地面径流系数,取0.65;F计算降雨集水面积,公顷;i降雨强度,mm/min,采用宁波市暴雨强度公式( 13.132)0.80820.239 15.539lgti PP重现期,取1 年,t集水时间,min。4、排水体制从污水和雨水的水量分析可知,虹星村的降雨强度很大,为避免过量雨水对污水管网和处理系统的冲击,宜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管道敷设,为减轻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压力,尽可能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5、污水管网设施规划根据区域排污条件分析,规划拟采用分片处理模式。严家池头、赭山街的生活污水可以纳入村庄北侧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宋家湾的生活污水需自行处理后达标排放至周围水体。规划在宋家湾片设一处小型的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一级B 类标准后方可排水下游河道。根据虹星村地形及村庄道路现状,村庄大部分道路为混凝土路面且路面宽度较小,铺设污水管道难度极大,村中道路宽度约35m,在不破坏现有雨水渠道系统的前提下,尽量沿着路边绿化或者农田敷设污水管道,空间受到限制的路段只能在道路中间敷设污水管道,绝大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可以利用新建的污水管道接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管道覆土深度小于1.5 米的管段可以采用开挖施工法,对于埋深较深的管段,为避免管道施工对两侧建筑的不利影响,对管道覆土深度小于1.5 米的管段可以采用牵引法施工。污水主管采用UPVC 加筋管,管径为D300mm,坡度不小于3,污水支管采用UPVC 加筋管,管径为D200mm,坡度不小于4。6、雨水系统规划村庄现状雨水污水都是通过沿干道明渠系统将雨水就近排放到河道中。近期污水管道铺设工程实施后,老居住区的雨水排放可继续利用原有明渠体系就近排入河道,未来新建居住区的雨水由雨水管道收集,就近排入河道(核心区整治规划主要针对近期实施,故未涉及新的雨水管线规划布置)。村庄西北部为山体,规划建议沿山根设置排洪沟,满足防山洪需求。二、 环卫设施规划村内核心居住区内现有6 个公共厕所和9 个垃圾收集点,分布比较均衡,且服务半径基本满足现有居民生活需求。考虑到未来村庄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规划在北入口老年活动中心和南入口园艺展示中心新增设公共厕所2 处,设置标准参照AAA 级旅游景区公厕要求。生活垃圾宜推行分类收集,循环利用。按照废品类垃圾(主要包括金属、废纸、动物皮毛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主要包括:烂蔬菜、烂水果、瓜果皮、剩菜、剩饭、咖啡、茶叶残渣、蛋壳、花生壳、面包、麦片、花园及植物垃圾、骨头、海鲜贝壳、灌木枝条、小木块、小木条、头发、遗弃粪便等)、无机垃圾(主要包括煤灰渣、渣土、碎砖瓦及草木灰等)三类进行分类管理。无机垃圾在村核心居住区南、村北各设置一处。其他垃圾收集点规划逐步改造为形式统一且按照废品类垃圾和可降解有机垃圾两类分类的垃圾桶。垃圾收集点应规范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