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今天,笑对明天.doc_第1页
把握今天,笑对明天.doc_第2页
把握今天,笑对明天.doc_第3页
把握今天,笑对明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前半学期高三教育教学总结会讲话稿 鼓励性发言把握今天 笑对明天提纲:一、 开篇语:座右铭(你就是自己的命运之神)二、 1、盯住目标,奋勇登攀;(为积累而学、盯住目标前进、后进生目标问题)2、把握规律,调整心理;(月考规律、调整注意力、强化自信)3、放下包袱,轻松应对;(心理减负)4、科学复习,积极应考。(小题大做)三、结束语: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要谈的话题是“把握今天,笑对明天”。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座右铭:“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这段话的真谛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命运你掌握,你就是自己的命运之神!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点内容:一、盯住目标,奋勇登攀有一则现代寓言,讲的是一匹马与一头驴是一对好朋友。马跟随玄奘西天取经胜利归来,驴子惊叹:“啊!那么遥远的路,让我走完它,想都不敢想!”马说:“其实,这17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相等的,只不过我始终按照一个目标确定的方向前进,而你是在一个狭隘的天地里打转转而已。”这个寓言讲出了一个人生哲理: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相差不多。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不在于机遇,而在于人生有无明确的目标!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人进行过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跟踪长达十年。结果发现:有着明确人生目标的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里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而其他人,绝大多数只是年龄增长了十岁而已,个人成就少有起色。结论是差别不在天赋,目标决定命运!我国的李白有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今日的莘莘学子,明日可能就是社会的栋梁之材!也可能是歪树棍!决定栋梁与树棍的决定因素是看你今日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陈胜有“鸿鹄之志”,拿破仑有“元帅之言”,所以他们能够名垂青史;如果你只想做一个普通人,那么你起码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吧?这也是一个人生目标。目标有了,紧跟着就是你靠什么实现目标?你靠什么改变家庭的命运?只有勤奋学习。在21世纪的今天,离开了知识与技能,你的生存与就业都成了问题,实现目标、改变命运就更不用谈了。有的同学可能说,我也考不上大学,勤学与否无所谓。错了!考不上大学,可以上职业学院,前程也不一定比谁差!韩国现任总统卢武弦是工人出身,齐白石没上过一天大学还当教授教大学呢!如果你经常注意看报纸的话,你会发现,高学历人士成功者多,低学历人士成功的也不少。所以,无论你的人生目标多么低,今天的勤奋学习,都是为你今后的事业在奠基,在积累财富呢!“人就怕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元帅做不成,不愿做士兵。上边不着天,下边不着地。高不能成,低不能就。于是灵魂流浪,精神漂泊,思想没有家园,怎么能没有浮躁?”(魏书生语)看看我们高三一些同学的行为:(1)有;打架的;(2)有旷课的;有迷恋网吧的;还有上课爬桌瞌睡的;可能还有谈恋爱的。本来可能还是很不错的苗子,但他们总是在不该出现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或者干些错误的事情,结果自己糟践了自己!这是第一层意思,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层意思,目标总是一步一步分阶段实现的。那么,我问你,“你现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懂得“跟跑”的技巧,那么,你就会每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本月我最接近班里的谁,最不服气谁;针对自己的弱点安排一个巧补计划。譬如这次物理没考好,原因是电学错得多,我就安排自己多做些电学题。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 盯住目标,奋勇登攀,你的成绩才会步步高升。二、把握规律,调整心理高三月考成绩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明白这个规律,对于你们调整自己的心理,大有好处。根据我对咱们长安四中近几年来部分优秀学生月考成绩变化规律的研究,有以下三个结论:成绩提高的幅度究竟有多大?理科如05届的靳磊、王向斌(是上一轮郭顺利班的学生),9月成绩:靳磊405分,王向斌400分;高考成绩:靳磊625分,王向斌605分;均提高200多分;文科如07届的刘凯、刘田天、韩浩同学,9月成绩:刘凯383分,刘田天355分,韩浩346分;高考成绩:刘凯563分,刘田天545分,韩浩540分;均提高190分左右。你看,大赛之前运动员都要进行(运动量超强的、科学的)魔鬼式集训一样,我们也要进行至少两轮复习、单元过关以及综练拔高,成绩才会突飞猛进,显著提高。大多数同学9月3月的月考成绩显著低于高考成绩,即使是四、五月的成绩,仍然与高考成绩有较大差距。为什么?原因有两点:一是复习还不到位,未经过综练拔高;二是模拟题的难度普遍大于高考题的难度。既有综练拔高的原因,也有训练从难的原因。大多数同学月考的名次、成绩均呈现出波动性,都遵从波浪式上升规律忽高忽低,时升时降,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为什么?这除了与同学们你追我赶这个群体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每个人的“生物节律”有关。人一出生,就存在着“情绪节律、智力节律、体能节律”这三个基本的生物节律。我们知道,波动性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人的情绪就遵从波动规律,高昂一阵,低落一阵,高兴一阵,痛苦一阵,按正弦规律周期性的变化,情绪周期平均为28天,这就是情绪节律。人的智力也遵从波动规律,有几天大脑清晰、思维敏捷,有几天昏昏沉沉、接连出错,智力周期平均为33天。人的体能节律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精力充沛,有一段时间萎靡不振,体能周期平均为23天。当你的这三个节律均处于低谷时,若恰好月考,那就成了“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碰着顶头风”了,就可能影响你的临场发挥;假如这三个节律正好处在高峰附近,那么答卷效果就可能会满意一些。对于这三个节律,如果进行适当地人工干预,可以改善,譬如通过适当的休息、增加营养、参加娱乐活动或做些自己喜爱的户外活动等等。月考后,人人都关心自己的名次变化和成绩高低,而这些,总与我们心目中的期望有差距,给同学们带来喜悦和满足的可能比较少,容易产生失望情绪。有的同学没考好,悲观恐惧到连这些问都不敢问了。此时,你就要高度重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了。认真地反思考试,分析试卷,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如我会做的全做对了,我的名次前移了,我答基础题的成功率又提高了(许多优秀学生经常这样分析自己的试卷),我的答题速度提高了,某类题目我再也不会错了。这样,有利于培养你的成就感,增强你的自信心。有的同学几次月考成绩不好,就给自己贴上了消极的标签,认为自己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每当此时,就需要我们调整心理,强化自信,战胜自己。大家都听过那个关于“跳蚤变爬蚤”的故事:跳蚤本是能够跳到其自身高度100倍以上的跳高冠军,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昆虫!然而,当科学家在跳蚤的身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后,情形完全变了。跳蚤经过几次碰壁之后,即使去掉玻璃罩,它也只能跳到玻璃罩的高度。不断降低玻璃罩的高度,直至接近桌面,当初的跳高冠军只好在桌子上爬行,变成了一只永远也跳不起来的爬蚤!跳蚤之所以变爬蚤,是因为屡受挫折,斗志衰减的结果。这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想想你是不是如此?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那么我们脆弱的心就不会那么容易受伤了,消极的心理应该及时得到调整。要强化自信,我是好样的!我能考好!有了自信,你才会保持旺盛的斗志,你才会积极进取。三、放下包袱,轻松应对高三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负担过重问题。到了高三,考虑最多的就是前程。考上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果万一呢?自己该怎么办?又如何向家长交代?这是每个高三学生大脑中经常回旋的问题。前程问题就象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在了一些同学的心上,导致听课走神,做题常错,惧怕考试,焦虑烦恼,复习效率低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先了解一个心理学现象瓦伦达现象:50年代美国有个著名的走纲丝的演员叫瓦伦达,他技艺精湛,在世界各地巡演,均获得成功,但在最后一次退休表演中却摔死了。为什么?以前表演时,他什么都不想,只专注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而退休表演时,他大脑分神,老想着这是最后一次,不能失败,脚下踩空了!在心理学上把这种过多地考虑结果,使自己心理负担加重,导致失败的现象叫做瓦伦达现象。要克服这种瓦伦达现象,卸下自己心理上的沉重包袱,学习不再分神,就必须使自己平静下来,心如止水,镇定自若。不管结果如何,只求无愧于心。只要我扎扎实实地做了,只要我刻苦努力了,请相信,功夫是不负苦心人的;对你来说,效果也肯定是最好的。四、科学复习,积极应考目前,我们还处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有的同学好高骛远,瞧不起基础练习,瞧不起选择、填空这些小题,做这些题时,草草一做,眼睛总是瞄着大题、新题。这类同学注意了,你的心态有问题。高考命题时,易、中、难的比例固定为352,即中档题和容易题占的比例是试题总分的80。那么,语、数、英每科的基础分是120分,文综(理综)的基础分是240分,基础分合计是600分。你只要把这些基础分拿到手就足以考上一本或二本了。所以,选择、填空这些小题,是我们高考得分的“基本口粮”,况且,这些题“题干虽小,分值不少”、“得分容易,丢分也容易”,结合我们这些同学的实际,这些小题才是决定我们高考成败的关键!上一周,到周至六中去考察,他们的段考用的全是选择、填空这些小题。许多时候,天上的云雀真不如手中的麻雀,想象中的龙肉远不如碗里的猪肉实惠。这就是有舍才有得的道理。所以,在现阶段,我们要舍得放弃难题,下大力气去做小题。做这些小题时,要旧题新做,小题大做。具体做法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法,陈题翻新。一道题,尝试多用几种方法来解,这就是一题多解;做完一道题,设想把它变一下,把条件变一下,把题干变一下,把问题变一下,这样就分裂成几道题了,这就是一题多变或一题多问,也是陈题翻新;多题一法就是研究、总结典型题的通解通法;做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