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结课考试试卷2014_974107920.docx_第1页
中国美术史结课考试试卷2014_974107920.docx_第2页
中国美术史结课考试试卷2014_974107920.docx_第3页
中国美术史结课考试试卷2014_974107920.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大学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开卷考试试卷姓名: 学号: 分数:注:请A4纸单面打印,左上角装订,手写答卷;2014年6月20日16:30前,交至美术学院B303艺术史论系办公室。一、 填空(30分)1. 原始陶器装饰之美集中于 ,造型之美集中于黑陶。2. 中国原始社会的玉器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其中 象征政治,玉璧象征经济,玉钺象征军事。3.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范工艺主要有两种:陶范法和 ,后者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可以浇铸复杂、多样、精细的青铜器。4. 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 。5. 作为中国古代青铜食器,功用相当于现代的蒸锅。6. 春秋战国时期,受原始彩陶尖底瓶启发而产生,意在提醒君主把握君民关系的“座右铭”器物是 。7. 中国第一部总结手工业技术的著作 ,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强调技艺与自然的关系。8. 道家主张“技进乎道”,认为最高境界的美是 。9. 秦始皇陵犹如虚拟的地下皇朝,其布局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其中陶俑的制作工艺是 与手塑的结合。10.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重48克,是目前已知重量最轻的古代丝绸服饰。11. 始于汉代的书体 ,结体简约,一字之中笔画相连,但字字之间没有绵连。12. 东晋书法家 善书法,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13. 中国美术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的植物纹:莲花纹、 ,作为佛教的象征,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装饰纹样。14. 展子虔是目前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传世作品 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15.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衣带飘举,用笔起伏变化,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 。16. 唐代画家张璪善画水墨山水,他对绘画创作中主客观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即 。17. 唐代张彦远的著作 ,记述中国古代到唐代绘画的历史,体系周全,史论结合,开绘画史之先河,是世界上第一部美术史著作。18. 五代山水画家荆浩的山水画论著 ,系统论述了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准则,开中国山水画系统理论之先河。19. 宋代郭熙的山水画论著 ,总结山水画创作时构思、构图时,提出“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20. 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是张择端的 ,用全景式构图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市区清明节的风貌。21. 宋徽宗创造的楷书字体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史称 。22. 南宋山水画取景巧妙、简约,其中 常画半边山,赋平凡的景物以浓郁的诗意,亦称“夏半边”;马远常画边角之景,史称“马一角”。23. 金代玉器代表作有春水玉、秋山玉,其取材主要受到 制度的影响。24. 是采用元代西方工艺和装饰题材的织金花纹的丝绸,是波斯语“织金锦”的音译。25. 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不同朝代崇尚不同的时代风貌,其中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 ,元明尚态。26. 宋太宗赵光义主持刊刻的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27. 明代后期画家 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高境界,被称为笔墨恣肆的大写意。28. 明末画家 通过总结古代大师的笔墨、图式而得出自我结论,融会贯通而落笔为笔底丘壑,成为致力于“美术史式山水”的始作俑者。29. 清初四僧之一, 在明亡后以山水寄恨,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30. 清代西方画家 供职宫廷,奉命以中国工具材料按西画透视解剖作画,在中国工笔画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结合上作出了尝试性的探索,其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代表作有百骏图等。二、名词解释(30分)1. 文质彬彬2. 顾恺之3. 谢赫六法4. 南北宗论5. 扬州八怪三、论述题(40分)1. 请结合课程的专题分析,论述原始彩陶(以造型、装饰为主)与生活方式的关系。2. 请结合课程的专题分析,分析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产生的原因及其风格。3. 画像石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墓室、石阙等。全国发现的汉画像石数以千。据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有所发展,到东汉时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及其周围地区。画像砖,顾名思义就是刻画或模印着画像纹饰的砖,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是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秦汉至西汉初期,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风格特征西汉晚期画像石以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山东汶上“路公食堂画像”为代表;新莽时期则以河南唐河冯君孺人画像石墓为代表,墓内刻30余幅画像,描绘现实生活及神怪异兽等。东汉前期画像石的代表作品有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和南武阳石阙画像石。东汉后期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氏祠最为著名。汉代盛行的画像石是特殊的浮雕形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画像石通常是作为建筑装饰,镶嵌在祠堂、陵阙、更多是墓室内的门侧的砖室上。画像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有反映庄园、车行、聚会、宴饮、战争、乐舞、杂戏、作坊、狩猎、手工劳作等现实生活场面,还有描绘禽、兽、鱼、虫、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以及各种建筑的图形与装饰图案。风格质朴厚重,劲健秀美。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上承先秦青铜艺术,下开两晋南北朝雕刻艺术的先河。画像石发展了我国传统的雕刻技法,成为一种类型的雕刻作品,这样的刻和划制作出的浮雕比墨色绘制的壁画保持得更长久,给人以立体感。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建筑、生活、习俗、观念等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品。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形状分大型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的彩绘,但出土时多已剥落。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的。雕刻者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制作者准确地抓住对象在各种活动中最具特徵、最生动、最优美的瞬间,删繁就简,遗貌取神,在一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中采用阴线刻、阳线刻、减地平面阳刻、浅浮雕等多种造型手法对动荡流逝的瞬间状态进行精彩的集中表现,飞扬流动的画面充满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和雄浑冲涌的力量和速度,罕有呆滞或雷同现象,充分体现了雕塑者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爱恋和对永恒幸福的祈求。个别小型条砖在制作的精美程度上虽不及大型正面方砖,但却给人一种深沉雄大的气魄,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后人往往在赞叹欣赏之余,也难以真正超越。画像石、画像砖尽管粗重笨拙,却反映出的秦汉代艺术心胸开阔、气派雄沉,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难以企及的。全国现已出土数千计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这都是在秦汉厚葬的风气下产生的。发现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山东南部西部、河南南阳和四川岷江流域,以及河北、安徽、江苏北部,这些地方都是当时的富庶之乡。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出土最多,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出土最多。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史料性质不仅在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而且对研究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思想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因此发掘汉画像石、画像砖的史料价值就成为对其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专门研究汉画的学者,时至今日,已形成专门的汉画学。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汉画学也成为一个学界瞩目的研究焦点。汉代绘画不仅大量施于宫室屋宇,亦大量施于陵寝墓室、享堂石阙。汉代习俗事死如生,以厚葬为德,薄殓为鄙,而且借孝悌的声誉,还可以博取功名。这就是使得装饰坟墓,为死者表彰功德的绘画活动(包括绘制被认为能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帛画“非衣”),其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东汉赵岐甚至在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的坟墓准备壁画,“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后汉书赵岐传)。与此可相印证的是迄今已出土的许多汉代墓室壁画、帛画以及大量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现存绘画实物。4. 请结合课程的专题分析,论述起居方式对于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影响。5. 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认识。6. 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