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教学设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徐国荣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李国珑教学内容第八课第二框依照程序维权课时1 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三大诉讼、法院管辖及其受案范围,理解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懂得证据的作用及种类,认清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诉讼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运用通过学习,提高诉讼能力;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三种非诉讼方式和三大诉讼。教学难点:举证责任的确定。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将“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三种方式的含义和特点”表格、“法院管辖的范围”表格、“三种诉讼的举证原则”表格发给学生;打印案例“无罪辩护”;指导两位女生排演小品“借钱”。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长,按照圆桌形式坐好;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填写好下发的表格;上网看阅民事或刑事诉讼程序;两名女生排演小品“借钱”。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导入新课案例分析,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案例探究一:“抱外甥跳桥讨薪,被判拘役5个月”。请学生看PPT出示的案例,思考、回答:肖某为什么会被判刑?如果我们的工资被拖欠,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各组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点评归纳,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不打官司也能维权。板书:依照程序维权根据PPT出示的内容与要求思考、讨论,各抒己见,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不打官司也维权。研习新课第一目:不打官司也维权。解决纠纷的三种非诉讼方式:调节、仲裁、行政复议。案例探究二: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请学生阅读教材P8687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结合教材P87的正文内容,讨论、问题:上述情景涉及几种纠纷解决方式?这些解决方式与打官司相比利弊何在?组织学生探讨三个案例,巡视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了解学生表格填写情况;请三个小组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归纳点评,用PPT出示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三种方式的含义和特点:方式含义特点调解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下,依法自愿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有三方;依法;自愿协商。仲裁当事人根据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裁判,仲裁机构对争议做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办法。自愿;中立的第三方裁决;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行政复议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其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法定机关;依法;提出申请。板书:维权;途径;不打官司也维权(非诉讼途径);调解、仲裁、行政复议。案例探究二:调节、仲裁、行政复议。各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完善表格填写,推荐代表发言,聆听他人见解。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了解解决纠纷的三种非诉讼方式: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理解其含义,掌握其特点。第二目:明明白白打官司。(1)诉讼的含义及种类。(2)法院管辖的含义。(3)诉讼的一般程序。(1)案例探究三:“秋菊打官司”。请一位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教材P87秋菊打官司的案例,其他学生思考、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秋菊已经原谅了村长,不再打官司了,村长为什么还被拘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这涉及到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区别。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自诉案件,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诉案件是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公诉的案件,公诉案件是不允许私了、和解、撤诉的。自诉案件是由法院直接立案审理,不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案件。在自诉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如果和解了,是可以撤诉的。接着请学生讨论问题:如果你遇到纠纷,是愿意“私了”还是“公了”?说说你的理由。在讨论基础上请学生阅读教材P88页第一、二节正文和“链接”内容,了解诉讼及其种类,并用PPT出示:诉讼的含义及其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类型。(2)案例探究四:管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8活动框中的案例和P88“链接”,围绕PPT出示的问题:“同样是民告官,为什么法院有的受理,有的不受理?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展开热烈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案例涉及到怎样打官司的问题,即打官司的程序:主管与管辖问题,我国各级法院及其受案范围、管理权限是不一样的。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用PPT出示)。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89一、二节正文与“链接”,拿出课前填写好表格小组交流、讨论,完善“法院管辖的范围”的表格,每组推荐代表发言,加深对诉讼管辖知识的理解(用 PPT展示)。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法院管辖的范围管辖类型内容规定级别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具有全国影响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具有全省影响的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具有全市影响的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绝大多数的普通案件地域管辖民事诉讼“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以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另有立案管辖(3)案例探究五:一审程序。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0第一个活动框中的流程图,对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结合课前观看的视频说说所知道的内容和体会。(建议教师课前选录一段民事或刑事诉讼的视频加以取舍,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到法院去旁听民事诉讼案件,让学生了解庭审过程。)教师点评归纳,强调法律程序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对法律程序的敬畏感,破除“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用PPT出示)(6)板书:明明白白打官司(诉讼途径);诉讼种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诉讼的程序:一般程序、两审终审制、审判监督程序、特殊补救程序。(1)案例探究三:“秋菊打官司”。听一同学叙述教材第87页活动框中的案例,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PPT出示的问题,然后各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明白影片中村长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公诉案件,而公诉案件是不允许私了、和解、撤诉的。对第二个问题各抒己见,然后阅读教材P88页第一、二节正文和“链接”内容,了解诉讼的含义、种类。(2)案例探究四:管辖。阅读教材P88活动框中的案例和P88 “链接”,围绕PPT出示的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打官司的程序:主管与管辖问题。阅读教材P89一、二节正文与“链接”,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填写“法院管辖的范围”的表格,每组推荐代表发言,对我国诉讼法的主管与管辖形成初步认识,增加对诉讼程序的了解。通过填写表格,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案例探究五:一审程序。阅读教材P90第一个活动框中的流程图,对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有个直观的了解,课前看过视频的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和体会,再通过听教师的总结、板书,进一步了解诉讼程序,懂得法律程序的重要性,培养对法律程序的敬畏感。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记录。 第三目:证据诉讼的灵魂。(1)证据的含义种类和作用。(2)举证原则。(1)案例探究六:借钱。由两位女生上台表演根据教材P90活动框案例改编的小品“借钱”,看后各组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小玲借钱给朋友明明是事实,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她呢? 教师点评并表扬学生回答的亮点,首先告诉学生证据就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然后指出:因为小玲证据不足,法院无法支持她。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败诉的原因是由于对证据规则的误读或缺乏证据意识。法律是靠证据说话的,我们所说的打官司,说到底就是打证据。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和笔录。(用PPT出示)(2)案例探究七:举证责任由谁承担?教师讲述案例“举证责任由谁承担?”(见“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二”),各组学生聆听后讨论,教师总结:举证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当事人要承担败诉风险。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应就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在本案中,原告应当首先证明的事实是:被告确实向原告借钱5000元。由于原告举出了借款条的复印件;而被告也承认曾向原告借钱,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这时提出证据的责任就转移到了被告一方,被告主张了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借款已经偿还”,那么就必须就此提出相应的证据。如果被告不能提出,应判被告败诉。为了直观的让学生理解诉讼活动中的举证原则,指导学生看教材P91正文,拿出课前填写好的表格进行讨论、回答。(用PPT展示)三种诉讼的举证原则诉讼种类举证原则备注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原告举证行政诉讼举证倒置被告行政机关举证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司法机关举证板书:证据诉讼的灵魂;举证责任:含义、后果;举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倒置。(1)案例探究六:借钱。观看小品“借钱”,然后各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懂得证据的含义、种类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增强证据意识,以此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2)案例探究七: 举证责任由谁承担?聆听老师讲述案例“举证责任由谁承担?”,各组学生讨论案例,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听讲、思考。根据展示的表格,结合教材正文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出本组的答案,完善表格填写,选出代表发言。课堂小结总结归纳。 (1)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2)根据课堂记录,依据发言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出本节课的明星小组一个和明星组员六名。(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思考归纳本课所学知识,增强依照程序维权的意识。(2)配合教师做好明星小组与明星组员的评选。课堂练习学习评价。用PPT出示:(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35第6题、P36第9、11、12题。(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37第11、P38第14题。(3)案例分析:无罪辩护。(案例见教师教学用书P107108,教师课前印好,课堂练习时发给学生。这一题能起到综合检查巩固第八课所学知识的作用。教师也可以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和本节课的时间选择其中的问题请学生做。)阅读案例,回答下面问题:对杜培武的审判过程正义吗?为什么?案在认定杜培武有罪时,采用的是那些证据?这些证据能证明杜培武有罪吗?杜培武的辩护权是否正真得到保障?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是否存在违法或不当的做法?杜培武的辩护律师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课后作业布置作业。用PPT出示:(1)辨析:学习指导P39第5题。(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41第3题。记录作业,课后认真完成。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一、小品剧本“借钱”(根据教材P90活动框案例改编)场景1:小玲的卧室场景2:马路上人物:小菊小玲旁白一人场景1情节:(星期六上午,小菊来到好朋友小玲家后,两人一起走进小玲卧室)小玲:老朋友,好几天没来我这儿了。小菊:我今天不是来看你了嘛 小玲:最近在忙啥呀?小菊(神采飞扬地):告诉你啊,唱歌大赛的海选我已经报了名了,不过是瞒着我家人的,他们不同意我参加。小玲:哟,不同意你咋还参加?小菊:不是有你好朋友在么,支持我不?小玲:支持,当然支持。小菊:那你能借我2000元钱吧,我要买参赛服装。小玲:好吧,我借给你2000元,你可一定要还我哟!(转身取钱给了小菊)我预祝你成功!(唱歌大赛海选后半个月,小玲在路上遇见了小菊)场景2情节:小玲(笑着问):哎,唱歌大赛海选结束了,你入围了吗?借我的2000元钱也该还了吧!小菊(眼一瞪,脸一摆,反问道):我什么时候跟你借钱的?你没有搞错吧!小玲(又急又气):那天在我家我的卧室里,我亲手递给你的2000元呀!小菊(高声喊道):谁证明我借了你的钱,拿证据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吵了起来。事后小玲多次要求小菊还钱,小菊一口咬定没向小玲借过钱。于是双方闹到法院,小玲因为拿不出证据而败诉。)二、举证责任由谁承担?原告甲诉称:甲与乙向来比较熟悉。1997年9月16日,甲出差住进乙工作的旅馆时,乙邀请原告到他家吃饭,并向甲提出借款5000元买东西。甲第二天即把5000元人民币借给乙,乙书写了借据。1998年2月,甲向被告乙索要借款时,乙以种种借口予以推辞。之后,甲多次向乙索债,未果,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判令乙立即归还借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