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甸经验学习体会.doc_第1页
插甸经验学习体会.doc_第2页
插甸经验学习体会.doc_第3页
插甸经验学习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拿起锄头,干出成绩“插甸经验”学习体会拖布卡镇副镇长 陈忠宝自“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干部积极投身到工作中,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树群众观念,抓群众利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特别是省委组织部,作为全省干部工作的排头兵,将“四群”教育活动作为推进干部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在楚雄州武定县的插甸乡如火如荼地开展四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了沉下去,抓实干,与群众亲如一家,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插甸经验有借鉴、学习和实践的必要。通过学习,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放得下架子,沉得下身子,是党员干部的“官德”要求放眼当今,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官不大,官架子倒不小,在基层单位干部、下属和群众面前,说话语气硬,做事派头大,一幅老爷模样,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特别是一些手头有点权力的,哪怕是个小科长小处长,比市长区长还要高傲。这种行为是没有道德的体现,有德才有威。连最起码的平等、尊重这些处事为人基本道德要求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为官、为民?这些干部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也使得干群关系紧张,破坏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插甸经验”告诉我们,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和谐的,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我们党立党的根本。只要我们能沉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与群众平等相处,说民话,打民腔,群众就喜欢与我们相处,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只要和群众平等和谐了,很多矛盾自然就化解了,工作就更好开展了。二、拿得起锄头,吃得下粗粮,是党员干部的“官行”要求作为党员干部,一线工作法是最根本的要求。现在一些干部,不到基层深入调研,即使偶尔下一趟基层也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有些领导干部在不了解基层实际的情况下,带着自己个人想当然的意志去指导工作,而不是认真调查研究后再结合实际进行指导。一些干部变成了办公室干部,不了解基层的工作实际,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还自认为政策制定得很好,其实基层是骂声一片。到基层体验生活,也只是拿起锄头摆个“造型”,拍张照片,吃不下群众的饭,咽不下群众的汤,下地怕沾泥,走路怕狗咬!“插甸经验”告诉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下基层作为一种“官行”的常态化,只有走进群众,走进基层,了解群众和基层的实际,才能制定出与群众愿望、基层实际相符的政策,才能对群众需求对症下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只有与群众同甘共苦,丢掉所谓的城里人的优越感,才能拉近与群众的关系,增进与农民的感情,才能真正走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三、静得下思想,干得出实绩,是党员干部的“官为”要求当前,在一些现实主义意识的影响下,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浮躁,做事急躁,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现象突出,静不下思想。在边远地区工作,只想着升迁离开,而不是静下心来思改革、谋发展,为当地群众做实事。一些干部到艰苦地区也只是去“镀金”,来个两三年拍屁股走人,实事干不出,空话大话一大堆。“插甸经验”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静得下一颗心,一心一意地为当地谋发展。有为才有位。“为”不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只有有一颗真正为民办事的心,系着群众的心,连着群众的心,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有心才能做事,有心才会有劲,有心才会有为。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们首先要有的就是一颗紧系民生的心,只有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