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与生理的作用论文.doc_第1页
2020年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与生理的作用论文.doc_第2页
2020年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与生理的作用论文.doc_第3页
2020年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与生理的作用论文.doc_第4页
2020年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与生理的作用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与生理的作用论文 关于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是目前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情绪对记忆具有影响已被多数研究证实,但各研究结果说法不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积极情绪对记忆加工具有促进作用,而消极情绪则会具有破坏和干扰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有研究者发现,情绪对记忆有影响,并认为情绪能够作为自变量而被引发和操纵1-3.张庆林4发现,学习前的情绪诱发能够影响被试对中性材料或抽象图形的记忆。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传统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新挑战,Arnsten5认为,情绪唤醒对记忆有促进作用,个体在高唤醒条件下的长时记忆好于中性唤醒条件下的,并且提取前唤醒会损害短时记忆的提取。但赵修文6发现,不论是记忆编码期或编码后的情绪唤醒,都会对记忆有促进作用,但记忆编码期的情绪唤醒是情绪对记忆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 LarryCahilJ7经过研究发现,杏仁核的活动与负性情绪有关,且对事后的记忆成绩有预测功能。此外,一些实验也表明药物的作用,如郭秀艳等8通过药物控制来提高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就能有效地提高记忆水平;反之,如果向被试注射-肾上腺素拮抗剂,将会消除情绪对记忆的促进作用。 有关情绪与记忆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如何通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来提高记忆的数量和质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生理机制出发,通过监测被试的相关生理指标,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产生的影响如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被试共48名,男女比例为11,文理科比例为11.将被试完全随机分成3组,两组实验组即积极情绪组与消极情绪组,一组为对照组即中性情绪组,每组16人,男女各为8人。被试要求:年龄在1824岁,平均20.34岁,无生理和精神上的疾病,视力或矫正后视力正常,无色盲、色弱,均为右利手,非特殊家庭的独生子女。通过卡方检验,结果为性别与年级P=0.456,无显着性差异;文理科与年级(P=0.406),正、中、负性情绪(P=0.342),无显着性差异,见表1.【1】 1.2方法 1.2.1实验仪器生物反馈仪:通过多导生物反馈仪监测各个组的相关生理指标(选取呼吸频率、心率、皮电、皮温4个生理指标).通过多导生物反馈仪从生理方面观察情绪对语词记忆的影响,及对生理的影响变化。 1.2.2实验材料情绪主观感受报告表,此量表为9点量表,1为情感体验最不明显,5为平静,9为情感体验最明显。该量表用于记录实验前测和后测的情绪状态;实验所用词语筛选过程为: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选取100个中性词汇,制成表格,针对表格随机发放200份问卷进行等级评定(评分-3到3),根据评定结果再从中选出中性程度最高的30个词语;情绪诱发材料包括正性、负性、中性情绪各20张。从IAPS情绪图片库中选取180张情绪图片(正性、负性及中性图片各60张),针对图片随机采访90人进行等级评定(评分-3到3),根据评定结果再从中选出各类性质程度最高的30张图片。 1.2.3实验程序准备阶段:实验前向被试介绍实验基本情况,在自愿参与实验的前提下填写个人资料。实验依次分为积极情绪组、消极情绪组、中性情绪组3组进行,每组4人。将被试带入实验室,连接好生物反馈仪,告知被试阅读实验手册,有疑问可以提出,无疑问则按照指导语开始实验;正式试验:要求3组被试均利用多导生物反馈仪做1个训练单元的放松训练,时长5分钟,得到其平静时的皮温、皮电、肌电、呼吸频率作为基准线,同时要求被试填写情绪主观感受报告表评价自己的情绪状态。填写完毕后,要求被试注视屏幕中的注视点,持续1000ms,之后呈现中性记忆词汇并要求记忆,单个词汇持续时间为2000ms,共有记忆词汇15个。看完后,考察被试的记忆词汇量并记录。之后,给3组被试分别呈现3种情绪图片(正性、负性、中性),每人呈现30张图片,每张图片持续时间为2000ms,图片呈现过程中记录被试皮电、肌点、呼吸频率、心率指标。被试看完图片后,需填写情绪主观感受报告表评价自己的情绪状态。要求被试注视屏幕中的注视点,持续1000ms,给被试呈现第二组记忆材料,每位被试的记忆词汇共有15个,每个词汇的持续时间为2000ms;看完后,考察被试的记忆词汇量并记录。 1.3统计处理 记忆过程全程记录被试的呼吸频率、皮温、皮电、心率;全部数据收集后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被试主观情绪唤醒度检验 48名被试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情绪状态下,皮温指标上有差异(F=3.788,P=0.030),皮电指标上有差异(F=5.579,P=0.007),肌电指标上有差异(F=9.581,P=P=0.000),呼吸频率指标上没有差异,见表2.【2】 2.2不同情绪状态对语词记忆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分析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差异,以情绪效价为自变量,以再认测验的得分为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3.3种情绪状态对记忆的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即情绪对记忆存在影响。【3】 根据表4可知,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效果与消极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效果有显着差异,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效果与中性情绪状态下被试的记忆效果无显着差异。说明相对于积极情绪状态,消极情绪状态能够显着降低被试的记忆成绩,中性情绪状态不能够显着提高被试的记忆成绩,高志强9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2.33种不同情绪效价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考察表5中的结果发现,大学生在3种情绪状态下的记忆的总平均分个数为7.13分,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成绩略高于中性状态下的记忆成绩,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记忆成绩略低于中性情绪状态下的外显记忆成绩。这与JRiehards10和钱果英11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平静状态下和积极情绪调节后的记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平静状态下消极情绪调节和中性情绪调节后的记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 3讨论 3.1不同情绪状态间的皮电、皮温、肌电水平等生理指标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在积极、中性、消极3种情绪状态下,皮温、皮电、肌电3个生理指标上存在显着差异,与Gross12和Demareta113的关于相关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会产生生理反应的研究相似。情绪所唤起的各种生理反应如皮电、肤电和肌电、心率等属于无条件反射,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它们的功能不受意识支配,自行调节人体内脏的基本生理活动,通过利用多导生物反馈仪所得到的生理数据更为精确和客观。 3.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词语记忆的影响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而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中性情绪与消极情绪对词语记忆的影响都不存在差异。由表5得出消极情绪效价中结果低于对照组积极情绪的效价,说明了负性情绪降低了记忆任务的绩效,使记忆量减少。这是由于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个体分配较多的资源到情绪体验过程时,更多地指向自我内部情绪,那么外部的记忆任务就得不到足够的资源,使得记忆任务的绩效下降,这一结果证明了负性情绪会使记忆绩效下降6.但这一理论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情绪的效价因素对记忆没有显着影响。能够影响记忆的是情绪里的唤醒度。并认为唤醒度高的情绪组再认成绩低,而唤醒度低的情绪组再认成绩就比较高。同时指出情绪对记忆有一定的损害,这就需要情绪调节策略来减少损害14.另有学者研究得出不同结论,认为积极情绪对外显记忆不存在影响,消极情绪对外显记忆也不存在影响,同时指出,积极情绪不利于内隐记忆,而消极情绪有利于内隐记忆15. 3.3积极情绪状态下词语记忆前后测有差异,消极情绪状态和中性情绪状态没有差异 由研究结果可看出,配对于积极情绪效价下词语回忆率明显高于其他效价下的再认率,但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情绪效价下的词语回忆率差异不显着。可以认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词语产生了更明显的记忆巩固作用。且由于图片与词语所表达的内容之间不存在语义上的联系,因此排除了情绪在记忆编码阶段的影响。实验全部选取中性词语为材料,并通过评定排除了无关变量(情绪及材料在记忆编码阶段的影响)的干扰。所以最终记忆结果上的差异可以认为是由情绪影响记忆巩固所至。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对没有差异的部分作出一些解释,诱发的负性情绪可能因为占用了被试可以利用的认知资源,而干扰了记忆的成绩16.另一种解释认为负性情绪与记忆存有共同的脑机制,会抑制记忆正常工作,并且对完成词语记忆任务和空间记忆任务的影响不同,强调了生理机制中前额叶皮质对情绪调控和记忆功能的影响17. 本研究存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