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2/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1.gif)
![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2/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2.gif)
![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2/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3.gif)
![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2/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4.gif)
![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2/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e2f8fc61-fab3-4fa9-908f-78d945832e6d5.gif)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 2009级历史专业 XXX 09020126 )【摘要】“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储备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历史上各朝各代无不把它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明朝亦不例外,针对明代粮仓的类型,储粮的来源及管理,仓储粮的用途来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以便深入了解这种对明朝统治发挥过积极作用的粮食仓储制度,并进一步浅论此制度逐步损弛的原因和带来的消极影响,给予后世统治重要启示。【关键词】明代;粮食仓储制度;启示近来,研究我国古代粮食仓储制度的论文较多,而大多是根据其类型、管理体制、作用等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将从整体出发,浅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这其中包含粮仓类型、管理体制、作用以及逐步损弛的原因等。据史料记载,建仓储粮为历代王朝所高度重视,仓储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明代借鉴和汲取了以往的许多经验和措施,对建仓储粮的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粮食仓储制度。明代粮储仓类型多样,数量较多,从中央到地方,从皇室、藩王到各级地方官吏,对粮储仓的依赖性较强。对此,中央对国家和地方粮仓进行了较强的控制,对储粮的来源及粮仓的管理方面进行了明显的改善,使其在平抑物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民固本、供养军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宣德以来,这一粮食仓储制度逐步损弛,给明朝统治、百姓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如何以史为鉴,解决好关乎民生和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储粮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给予后世统治深刻启示。一、 明代建仓储粮及粮仓的类型明代统治者借鉴并改善以往历代王朝建仓储粮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和推行了粮食仓储制度,并充分运用漕运措施和管理措施来保证这一制度的正常运行。明代粮仓有京仓、通仓、徐州仓、淮安仓、临安仓、德州仓、天津仓、常平仓等,就类型而言,可以分为预备仓、水次仓、社仓、济农仓和王府仓。1、预备仓这里的预备仓又可以分为受中央政府控制的用作军队饷粮、官僚禄米、王室享用粮的储备仓和各地方州府设立的以振凶荒的预备仓。 明朝初年定都南京,在南京设有军储粮仓。洪武三年增加到了二十所,并且建了临濠、临清二个粮仓来进行转运。并且各行省也相继建立了预备粮仓,为各级官吏提供粮食俸禄,以及在边境地区设立粮仓,用屯田的粮食收入供给军队。“明初,京卫有军储仓。洪武三年增置至二十所,且建临濠、临清二仓以供转运。各行省有仓,官吏俸取给焉。边境游仓,收屯田所入以给军。”1“洪武二十四年储粮十六万石于临清,以给训练骑兵。二十八年置皇城四门仓,储粮给守御军。增京师诸卫仓凡四十一。又设北平、密云诸县仓,储粮以资北征。”2此种预备仓主要用于军队饷粮的供给,以便保证军队作战或守卫的粮给顺畅与安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军队作战时出现粮食短缺,预备仓就会发挥其积极作用。当然,皇室以及京师各官吏的粮食俸取也由预备仓作为保证。明代地方粮仓,有官办的常平仓,也称预备仓。“州县设预备仓,东南西北四所,以振凶荒。”3“永乐中,令天下府县多设仓储,预备仓之在四乡者移置城内。”4宣德七年巡抚湖广监察御史朱鉴说:“洪武年间多府州县皆置东南西北仓,以贮官名,多着万余石,少者四五千石。仓设者人监之,富民守之。”5 “预备仓之设也,太祖选耆民运钞籴米,已备振济,即令掌之,天下州县多所储蓄,后渐废弛。”6明代多自然灾害,灾害之年农垦损害,粮食减产,出现大面积饥荒,此时就得依靠预备仓的振济。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明朝对建立预备粮仓的重视,同时也表明了预备粮仓发挥的作用。2、水次仓水次仓是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另一类粮仓,显著特点是水次仓坐落在运河岸边,这样就可以利用较为顺畅的河运加以资转,运送储粮。有徐州、淮安、临清、德州和天津。“迨会通河成,始设仓于徐州、淮安、德州,而临清因洪武之旧,并天津仓凡五,谓之水次仓,以资转运。设通州卫仓于张家湾。宣德中,增造临清仓,容三百万石。”7水次仓的存在及发展变化,与运河凿通及漕粮运输制度紧密相关。永乐年间实行支运法,淮安、徐州、临清作为支运法的转搬点,仓储粮较多,宣德四年经过调整后,淮安仓贮粮食增加到了150万石,徐州仓增加到了250万石头,临清仓增加到了150万石。这些水次仓储粮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与明朝漕运政策是分不开的。水次仓也在各地发生灾情、漕运京粮不足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随着兑运法的实施,水次仓的储粮大幅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作用的发挥。3、社仓社仓,又称义仓。据史料记载,明代社仓开始于宣德、正统年间,“宣(德)正(统)以来,岁或不收,而生灵嗷嗷,无所仰给时无锡薛侯理常,乃作大仓于县城之南数里,仓岭之下,储谷以万计,又谓之义民仓。”从这则史料中也可以看出,无锡县是最早实施社仓制度的地方之一。“嘉靖八年乃令各抚、按设社仓。全民二三十家为一社,择家殷实而有行义者一人为社首,处事公平者一人为社正,能书算者一人为设副,每朔望会集,别户上中下,出斗至一斗有差,斗加耗五合,上户主其事。年饥,上户不足者量贷,稔岁还仓。中下户酌量振给,不还仓。有司造册送抚、按,岁一察核。 仓虚罚社首出一岁之米。其法颇善,然其后无力行者。”8以上史料说的是,嘉靖八年,明朝题准,下令抚按官在各处设立义仓,具体办法是:20至30家为一会。会设社首、社正、社副。社首由家道殷实,素有德行的人担任。显然,明王朝这一命令带有理想主义成分,实际上是难以推广的。4、济农仓各地办理粮仓最有成效的,当属江南巡抚周忱。宣德七年,他在苏州府建立济农仓。仓储粮来源,有官仓储粮,有漕运储中撙节的耗米,有搜剔出豪右侵占的绝户田的田租,特别当年,周忱奏准,原在南京支俸的北京军官,改向苏、松、常三府支领,这就是“京俸就支法”。从中省下的起运南京粮运费,拨给济农仓。苏、松、常三府节省60万石。9正由于周忱济农仓甚有成效,明史,食货志。仓库赞之曰:“周忱抚南畿,别立济农仓。他人不能也。”5、王府仓王府仓就是指藩王的王府粮仓,也叫王储粮仓。这就是明朝宗室亲王的私人粮仓。明制,皇帝诸之封为亲王,赐以丰厚禄米,当然要建仓储存。洪武九年二月,朱元璋亲自赐诸王粮仓名;丰府曰广丰,晋府曰广盈,燕王曰广有,靖江府曰广益。10当然,各亲王每年禄米数量不等,又经常变化,多者万石以上,少者仅有数百石,厚禄的亲王府藏粮食是很多的。据万历明会典卷二二户部。仓庾二记载,至万历时前后存有过26个王府粮仓。这类粮仓是宗室的私人所有,它的命运和主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二、储粮的来源和粮储的管理1、储粮的来源明代储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税粮农业税粮所占比例最大,数量最多。明制,各地缴纳的农业税粮分作两部分:存留粮和起运粮。存留粮就是地方常平仓储粮的主要来源。而京、通中央粮仓收纳全国各行省和南北两直录起运京师的税粮。各地输京的税粮,其中六成入京仓,四成入通仓。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八年,运达北京的税粮为201万石。此后,永乐一朝基本维持在200万石至257万石。而十三年高达642万石,十八年突降至47万石,宣德年间输北京税粮数额颇动较大。而隆庆以后,因灾减免,以及本色米改征折色银等因素,输北京粮食都有所减少。从史料记载可知。每年京仓二百五十九万石,通仓一百四十一万石。可以说,农业税粮是明代储粮最主要的来源,而且数量也最大。(2)籴买籴买本钱由政府提供。洪武年间,明太祖多次用大明通行宝钞籴粮。 “预备仓之设也,太祖选耆民运钞籴米,已备振济,即令掌之。”11特别是洪武二十三年遣老人运钞籴粮的记载可知,每月都有部分籴粮运送到各地区。“洪武二十三年,遣老人运钞籴粮。五月以钞79.1万锭赴湖广籴谷,六月以155.39万锭赴江西籴粮,十月以钞24.6万锭赴苏州府长洲籴谷。”12降至明中叶,籴粮储仓主要是边境地区实行,而且因宝钞严重贬值而被排斥于流通领域。如景泰三年九月。命户部输银各5万两赴宣府、大同籴粮备军饷。景泰五年,户部报告,大同府万亿库见有银31万余辆,阔白布52余,建议以此两项为本籴粮,以实边储。所以说,籴粮也是明代储粮的来源之一,但是在储粮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不大。(3)开中盐粮明朝开中制度规定,商人可运粮到指定粮仓,报中纳粮换取盐引。这个办法始于洪武三年,明朝批准山西行省报告,允许商人于大同仓纳米1石,太原仓纳米1.3石,然后发给盐引(当时每引200斤)。这些粮食不是商人出资购买的,而是陵县、长芦等地积储的“夏税秋粮”。换言之,这时商人开中盐粮,只是起到督边粮的运输作用,商人只是在粮食运输过程中赚取利润。随着开中法的推移,逐渐出现了商人购米上纳开中的情况。13即使它也在储粮总量中所占份额也不大,但也是明代储粮的来源之一。(4)捐纳和纳米赎罪无论官吏军民僧道,都可以通过捐纳粮食,得到朝廷嘉奖或为官作吏。当然,罪犯、流徙等也可以纳米赎罪。百姓捐纳;“祖宗设仓贮谷,凡民愿纳谷者,或赐奖为义民,或充吏,或给冠带散官。”14 “纳米振济赎罪者,景帝时,杂犯死罪六十石,流徙减三之一,馀递减有差,多者授官正七品,至五百石者,有司为立坊。”15虽然数量不太多,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也为明代仓储粮的收入作出了一些贡献,可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明朝为增加粮食的储备,想尽各种办法。其中捐纳实质就是卖官,它导致了明朝吏治的败坏。而纳米赎罪则促使社会治安恶化。这些均可谓饮鸩止渴。2、粮储的管理明代粮储管理体制相对比较健全和严谨。明朝粮仓实行多头管理,各司其职,相互监管。“京仓以御史,户部官,锦衣千百户季更巡察。外仓则布政、按察、都司关防之。”16也就是说,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所辖粮仓,都是监察机关、财政机关和军事机关共同监管。 对粮仓的内部管理是粮储管理的重要方面。为此,明朝直接派员进入粮仓监督。“永乐十三年淮安仓建成,明成祖令户部遣主事一员进仓提督收放,后又添加户部郎中。宣德十年令,监管粮仓的户部郎中,主事三年一代,正统十四年改为三年一代。”17从文献记载可知,户部派驻各粮仓的郎中、主事增减不常。各地方粮仓或设管粮通判、县丞、都事等管理。 明代对粮仓的管理,着眼于粮储的安全、严防亏损、侵盗。首先,建立严格的储备粮收支制度。洪武四年,明太祖批准刑提出京师内外所有仓库银粮金帛等物放支,规定内则中书(省),外则行省,第其字号为符卷,而后出之。18洪武二十六年还颁布了粮仓收支条例。其次,建立仓储粮查盘制度。查盘有定期,不定期两种。如嘉靖四年令“每年春季,(各处抚按官)各将所属上年收过谷石实数,奏报户部,时常稽考,以凭赏罚。”19这种定期查盘,目的是要了解各粮仓储粮的实际数字。又如万历八年规定,“各抚按官查盘积谷实数,分别府、州、县总,撤实数填注,每年终奏报。其更代官候交盘明白,方准离任。”20此为临时查盘的情况。同时,为确保粮储安全,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如,维修仓厫。各粮仓官吏,不仅要对储粮的安全负责,而且也负有修葺仓厫的责任。“南京工部还设有修仓主事一职,专职仓厫修缮。”21以及加强仓厫安全保卫。“各仓门,以致仕武官二,率老幼军丁十人守之,半年一更。”22三、明代仓储粮的用途明代储粮仓主要是通过漕运来完成储粮,实行支运法、兑运法,到后来由支运变为长运并成为定制。 明代仓储粮的用途是多方面的;用途之一;京师粮仓和各地方预备粮仓的储粮,主要是供给军饷、官吏俸禄米和王室享用。如永乐十四年正月,福州闽清县报告,“本县及福清粮岁皆分运福州哦、镇东二卫。”23同年五月,据重庆地方官报告,“今贵州都司各卫所俸粮俱于重庆民仓支给。”24大量史料都记载说明了明代仓储粮的这一作用。用途之二;担负振济凶荒的任务,即救灾。采用有偿借贷和无偿赈济的办法。这两种办法,明朝都经常使用。如洪武十五年八月,苏州府嘉定县民饥,朱元璋命发官廪米二万八千一百二十石贷之。25 “先发官廪以贷民,然后奏闻。”26 “大户贷贫民粟,免其杂役为息,丰年偿之,而灾荒疏至,必赐蠲振,不敢违祖制也。”27明代采用有偿借贷和无偿赈济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用途之三;平粜。这是以仓储赈、贷饥民政策的补充。如成化七年,明朝曾以京通二仓“三十万石仓储粮平粜。”正德十二年,明朝又以京通二仓粮“减价出粜四十万石头。”实行平粜还可以平仰因灾荒而导致上涨的市场粮价。成化七年,兵部尚书彭时指出,时京师米贵,“实由今年畿甸水荒无收,军船运数欠少,皆来籴买,军民所仰者,惟官粮而已。”因此,他建议发京通二仓米50万石,平价粜之。宪宗同意,施行结果,“人心喜悦,米价顿减。”这种为平抑粮价而平粜的措施,明王朝不时实行。它还可以使仓储粮出陈更新,也是为保证仓储粮质量的好办法。用途之四;可以通过调拨、调剂各地粮食供应余缺。如在边镇陈重兵,而又地瘠民贫的地区,还有一些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短期或长期缺粮,这就必须从有余粮地区调拨仓储粮食。如弘治七年,苏松嘉湖等处水灾,这些地区原运赴北京漕粮不足原额,明朝逐将北直隶、山东、河南原岁运宣府,大同近50万石粮改运京仓,28等等。明朝粮储的多方面用途,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作为军粮和官俸储备,有力保证明朝的军事力量与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作为救灾、调拨、调剂各地粮食供应余缺的粮食储备,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四、 明代粮食仓储制度的逐步损弛明朝的粮食仓储制度虽然对明王朝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起过积极作用,但是,从宣德以来,粮食的仓储制度逐步损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物税粮折银征收,入仓粮食减少 明朝粮储主要来源是农业税中的实物税粮食。但由于多种原因,明朝批准将实物税粮折银征收,有时还因运输问题而将起运税粮折银征收,各粮仓的粮储来源逐步减少,影响到了仓储制度的正常供给。“自兑运久行,临德尚有岁积,而淮、徐二仓无粒米。亦积五十万石而止。”29“从之,当是时,折银渐多,万历三十年,漕运低京,百三十八万馀石。”30入仓的粮食减少,是此制度损弛的主要原因,而入仓税粮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量实物折银征收。2、粮食供给或俸给对象广、数量大,加之灾荒连连粮仓内的粮食不仅要供给军饷、卫所,各官吏的禄米,以及赐俸,而且还要不时地振济凶荒。这使得粮仓开支大,收支不平衡,甚至出现粮仓空虚。这些因素也影响了粮食仓储制度的正常运转。嘉靖二年,御史黎贯言:“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馀万石,今少九万;而宗室之藩,官吏之冗,内官之众,军士之增,悉取给其中。”31 “其时混支以给边饷,遂致银米两空,故世卿争之。自后仓储渐匮,漕政亦盖弛。迨于启祯、天下萧然烦费,岁供愈不足矣。”323、管理、监督不力,官吏渎职、贪污中饱、倚势科敛明代尽管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粮食仓储制度,但也难免出现管理、监督不力,腐败的现象,如管理粮仓的官吏贪污中饱,监督仓储的内官倚势科敛,地方官渎职、仓厫不修,囤积多朽腐等,这些都破坏粮储的成规,导致粮储制度的破坏。如“宣德间,复永充。科敛横溢,民受其害,或私卖官粮以牟利。”33以及土地集中,赋役不均,逼使农民纷纷逃亡,其后果是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人祸导致天灾,天灾又导致税源减少,从而使粮储收到严重影响。可以这样说,明朝粮储制度的损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矛盾逐步激发的结果。 以上三点即为明代粮食仓储制度逐步损驰的主要原因,当然,除此之外仍然还有一些微小的因素,这些原因或因素共同导致了这种制度不断被损坏和废弛。五、启示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安全问题更为重要。为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有必要借鉴我国古代仓储管理经验,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加强粮食储备建设与管理。 从明朝实行粮食仓储制度,以及其它各历代王朝的建仓储粮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统治者就十分重视有关粮食安全的问题,“国家大本,食足为先。”粮食储备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整个战略地位,所以有必要扩大中央储备粮食规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应将工农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适宜的粮食储备又可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调节粮食余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从明代建立和实施粮食仓储制度,乃至历代王朝的建仓储粮中可以得出,我们必须要有健全的粮食仓储制度,建立高效率的国家储备粮调控机制。当然,我国对粮食仓储这一问题十分重视,也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粮食应急机制,从近几年遭遇自然灾害后的应急措施,以及粮食等物质供应方面可以说明这一点。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完善已有的粮食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推拿按摩养生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教育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变电测试仪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站设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白色家电电商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导电复合材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家用护理床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二壬基萘磺酸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大数据在金融风控领域的应用与风险防范研究报告
- 以气体制备为主体的实验-2025年高考化学专项复习(解析版)
- 护理工作中的冲突与管理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社区调查报告》课件
- 2025-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胸腔穿刺术》课件
- 《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