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企业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姓名:张歆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李先保20050601中文摘要企业伦理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观念为核心,是 企业在处理内外部人与人关系时所应自觉遵守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 践总和,其理论与实践的完善无论是对企业效率的提高、经营行为的规范化、 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益不受损害还是对整个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都具有 极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由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的利益主体 单一的社会转变为存在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其社会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必然 也发生了改变,相应的我国企业伦理意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同样也发生了 变化,由不讲经济效益到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表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就是 各种企业伦理行为失范。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文化与伦理观念变化的考察和 我国企业伦理现状的分析,认识到现今我国企业伦理意识还处于以利益为中 心而忽视甚至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水平a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吸纳我国传 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建设企业伦理的几点建议,为当前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提 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D本文分四个部分来论述这一谋题,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企业伦理理论的 论述和企业伦理与相关概念的辨析,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伦理 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企业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企业伦理,文章从必要性 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建立企业经营伦理道德的重大意义,认为建立企业 良好的经营伦理道德对解决经济生活中诸多不道德因素,对促进社会个体健 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 加入WTO等都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接下来文章详述了企业伦理道德的涵义 和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伦理道德现状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并通过对我国企业伦理缺失的实例研究,找出企业伦理中伦理道德缺失 的外在原因及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提出了企业伦理道德构建体系, 这对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 伦理道德建设,对保障我国企业健康顺利发展和积极回应加入W T 0后给我们带 来的挑战,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企业伦理道德,利益相关者,行为缺失ABSTRACTBusiness ethics is to regard enterprise as the behavior subject, regard ethics idea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as the core,and the total ethics principle* by which enterprises staff relation,can be harmonious. The perfec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n business ethics can improve enterprises efficiency and caus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operation, as well as safeguarding rights of individuals involved in enterprise relevant interests. Moreover the study of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al economy.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when societys structure is changed from the single form composed by interests subjects combined with economy, culture, politics to the polyhydric interests subject So, social culture and values of ethics must chan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nterprises ethics consciousness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factors has changed too, which economic behavior has changed from neglecting of benefits to only pursuing economic benefits that lead to loses of various kinds of enterprise ethics behavior*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alized tha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ethics consciousness still regards interests as centre and ignores even impair persons who are correlated with interests of enterpris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s ethics and the soci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Jn view of the above, this article has given some suggestions of enterprise ethics building on the basis of receiving traditional culture quintessence of our country, and offered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help for present enterprises ethics building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usiness ethics construction is essential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can not do without business ethics by differentiating relevant concept of theory and treatise of business ethics theory. The articl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ethics construction from analyzing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business ethics, and thinks it necessary and vital to set up good enterprise management ethics for solving a great deal of immoral factors in economic life,promoting the society to progress wholly, perfect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and facing WTO,s challenges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social individual to grow up. And then the article details the meaning of business ethics and basic content. On this basis,the third part of article has been analyzed the ques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business ethics of our country, and finds out external reason and inherent reason why the ethics lack in enterprises ethic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Finally, in the fourth part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system of business ethics structure, which embodies a very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of business ethic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or promoting of our country business ethics construction further, to ensure of healthy smooth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nd respond challenges that WTO bringing to us*Key word: Business ethics individuals with irrelevant interests, behavior loses我们所处的世界飞速变化,身处其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问题。信息社会 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而同时资源短缺、企业丑闻不断 被批露,又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发展更加困难。当人们从一味追求利润的 狂热中逐渐清醒时,发现伴随着经济繁荣的是环境恶化、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 商业信用低下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于是“企业伦理”被越来越频繁地提起,人们 认识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不仅有盈利的责任也负有对利益相关者的 责任,如何才能使企业得到持久的发展,如何才能拥有合理的利润?企业伦理成 为人们思考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伦理的重要性、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中 存在的企业伦理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已经由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的利益主体 单一的社会转变为存在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其社会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必然也发 生了改变,相应的我国企业伦理意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同样也发生了变化,由 不讲经济效益到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表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就是各种企业伦理 行为失范。本文依据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社会文化对企业伦理价值观有着深刻影响 的观点,通过对我国社会文化与伦理观念变化的考察,认识到现今我国企业伦理 意识还处于以利益为中心而忽视甚至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水平。据此,文章主 要通过对我国企业伦理道德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我国企业伦理缺失的例子作研究, 归纳出企业伦理中伦理道德缺失的外在原因及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 业伦理道德构建体系。而这对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 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对保障我国企业健康顺利发展和积极回应 加入w T 0后给我们带来的挑战,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1章绪论1.1概述伦理7提到企业伦理,首先要对“伦理”一词做些考察,我们发现“伦理” 一词发源于古希腊文,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曾用其作专门术语表示某种现象的 本质或实质,几经演变之后,人们开始固定使用这个词来表示一个民族特有的生 活习惯,相当于我们所用的“习俗”、“风俗”等概念,又包含有“性格”、“品 质”、“德性”等意思。而在中国,“伦理” 一词最早记录于秦汉之交的乐记: “乐者,通伦理者也”,意指音乐同伦理是相通的,此时所说的“伦理”已含有 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意思!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伦,犹类也;理,犹分也”,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等人则从文字学上解释为,“伦”字,从人从仑,仑字有“条 理” “思虑”之意,加上人旁作偏旁,便含有人与人之间应有之理的意思。所以, 简单地说,在汉语中“伦”指人们之间的关系,故有“人伦” 一说,“避”则是 指道理、规则和原则& “伦理”合称则指人与人之间相处应当遵守的道理,或者 说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理。企业伦理:明确了 “伦理”的含义,企业伦理就不难理解了,美籍学者成 中英教授把企业伦理定义为“任何商业团体或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营利时所遵守 的伦理规则”或者说,企业伦理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理 念为核心,是企业在处理内外部人与人关系时所应自觉遵守的伦理原则、道德规 范及其实践总和。通过对企业伦理定义的理解,可以看出企业伦理是企业在经济 交往中处理内外部利益关系时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那么,企业作为一个 组织在经营活动中要处理那些关系呢?现代管理思想认为企业不是一个封闭的组 织。而是个幵放的系统,它与外界存在各种联系,必然产生各种利益关系,而企 业既是一个行为主体又是一个组织,在组织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因而 总的来分,可以把企业要处理的关系分为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类:从内部关系 来看,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有着明确而严格的层级划分,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就产生了所有者、经营者、员工等不同的利益主 体,从而有着企业与管理者、所有者与管理者、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等不 同的关系。从外部关系看,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 必然要与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甚至环境、社会发生各种利益关系,企业要想 生存和发展就要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企业伦理作为一种“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具有以下特点:自律性:伦 理具有自律的特征,它通常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等手段来唤醒人们的良知 和羞耻感、内疚感,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理性目标。企业伦理通常是 通过伦理意识和道德规范来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冲突。社会性:每个社会的历史、习俗、文化都不尽相同,因而经过历史沉 淀形成不同的道德规范。时代性:人们对“善”与“恶”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层次性:企业在处理利益关系时 有不同的伦理意识层次,伦理意识不同体现在伦理行为上也有所不同,比如企业 伦理意识是以企业经营为中心,一味追求财富最大化,表现在企业伦理行为上就 是不惜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承担社会责任:而若企业伦理意识是以义利并 重为原则,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那么表现在企业伦理行为上就是主动承担社会 责任,在合理的范围内获取利益。双向性:企业伦理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企业应该为利益相关者着想,企业利益相关者也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双方都有各 自的权利和义务,都要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如企业要尊重、关心员工,公平对 待每一个人;员工也应该认真屨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工作、遵守公司规章、保守 公司的秘密。再如。企业应该向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保证良好的售后服 务,消费者中也不应该出现敲诈企业的行为,因而企业伦理是双向的、互动的。1.2企业伦理与相关概念辨析1.2. 1伦理与道德说到伦理不能不谈道德,“伦理”与“道德”是不可分的。道德:“道”与“德”这两个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道”指道路, 而后逐渐引申为支配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度、准则及运行规律。从伦理学意 义上说“道”是指处世为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为人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德” 通“得”,指人们对所谓最高原则有所得,在伦理学意义上,“德”指人们内心 的情感、信念,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的“道”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由此可见,道”是“德”的前提,没有“人所共有”的规范,就不可能有对规范的内心感 悟:“德”是“道”的归宿,规范只有通过“有得于心”才能接受并发挥作用, 即:认识了 “道”,内“得”于心,才能外施于人,故而称为“有德之人”,而 要把外部的规范转化为自觉要求并体现在行动中的规范,则需要包括社会舆论、 内心信念、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等活动在内的长期努力,因此从广义来解释,道德包括三方面内容:道规范;德对规范有所得,即认识、情感、意志、信仰和习惯等,和出“道”转化为“德”的途径与方法,即评价、教育、修养。企业道德:同样,企业道德也包含三个方面:企业道德规范;企业道德认 识、情感、信仰、意志、习惯等;企业道德评价、教育及员工的道德修养。由于 道德规范是在人们一定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和概括的,又往往作 为一种社会法则指导和制约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的统一,所以狭义的企业 道德主要是从规范意义上来说的,即:企业道德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 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是关于怎样正确处理企业 及其成员与利益关系者关系的规范,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仰和内 部规范来起作用的。因而,在这一层面上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的内涵是基本一致 的。由于企业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本身被看作一个“道德角色”,它与内、外 部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处理“人” “己”利益关系的规范来 处理这些关系,或损人利己、或利己利人、或先人后己,不同的原则反映了一个 企业或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所以企业道德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曾任美国IBM 公司总裁的汤姆小沃森在一次演说中指出:首先,我坚信,任何一个企亚为了 生存和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一套牢固的信念,作为制定政策和采取行动的前提;其 次,我相信决定公司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忠诚的遵守哪些信念。他指出,IBM 公司的基本信念是:尊重个人,即尊重企业中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为顾客服务, 即对顾客给予世界上最好的服务;卓越的工作,即企业必须能够在各项工作中卓 越地完成其目标。从IBM的基本信念中不难看出,汤姆小沃森所说的信念:iH是 企业所奉行的处理与内外部主要关系的道德规范。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两者的区别&企业伦理是处理相互关系应有的规范,强调的是“应 该”怎样,它是道德行为客体如社会、政府、其他企业、公众及个人对行为主体如企业、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和进行道德评价的准绳,至于是否被个体企业所接 受并成为其内在的要求,并未涉及。而企业道德则是企业内心感悟的行为规范, 是企业内在的、自觉的认识和要求。这些规范不是墙上贴的、纸上写的、嘴上说 的,而是企业真正信奉的并在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规范。这一g别能较好地解 释,为什么通常说“儒家伦理思想”而不是“儒家道德思想”,因为那是儒家为 社会、为个人开的“处方”,至于他们自身是否真的这样想、这样做、是另一回 事。其次,两者的联系。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条理,道德指人们在各种 伦常中表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规范。所以“伦理”与“道德”这 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含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而企业道德和企业伦理都是关 于“善、恶”和“应该、不应该”的规范,只不过企业伦理主要是企业在处理内、 外部人与人关系时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总和,企业道德则是 企业自身奉行的规范,因而从“规范”意义上讲,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常常互用 而不加区分。此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伦理思想能对企业道德建设 指明方向,反过来,企业道德实践会对企业伦理提出新问题和要求,两者在作用 和反作用中互相促进。1. 2. 2伦理与经济经济是伦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 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 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社会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伦理作为一 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一定社会经济状况 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这一决定论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伦理与经济的基本关系以及伦 理的社会本质。正因为伦理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而物质生产方式也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所以伦理必然随之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存在 永恒不变的伦理规范,伦理观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基 础的变迁,所以处于不同经济时代的伦理规范是不相同的,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的伦理规范就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规范。伦理反作用于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必然为巩固和维护其 社会经济基础服务,极大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伦理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上层建 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必将以其特有的功能和方式为其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并对 其社会经济基础发生重大的作用。1.2.3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法律的区别:两者的调节方式不同。法律是一种他律性的行为规范,依靠国家机器等强 制力量,通过审判与制裁,使人们遵循法律的轨道,具有强制性和外在性。而伦 理规范是一种自律性的规范,有赖于人们的自尊心和义务感,具有自觉性和内在 性。两者所要规范的行为不同。法律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最低的行为规范,它只 能对触犯了“最起码的行为规范”的行为予以追究,对一般不道德行为并不追究, 伦理道德则比法律有更广泛的渗透性,法律不追究的不善的行为,道德可予以谴 责。法律只能惩恶不能劝善,它只能规定什么是不应该的,伦理则既指出什么 是恶的,又指出什么是善的。法律与伦理道德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作用上相 互补充。伦理道德规范往往是法律制定的依据。可以引导人们尊重和信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道德的威慑力量,伦理道德可以用来防范尚未发生的违 法行为,而法律可以用來制止已经发生的违法和严重不道德行为。法律反映的 是昨天的道德准则,不一定符合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期望,法律的草拟和确立是一 件严谨和轻易不改变的事,而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此时就需要伦理道 德对法律作补充。伦理与法律的联系:两者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为了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而提供标 准。虽然伦理道德所提供的是判断善与恶的标准,而法律所提供的是合法与非法 的标准,但是在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这两种标准都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经 营中的伦理道德与针对商业行为的经济法律规范都是围绕商品交换、货币流通等 经济活动而制定的市场活动,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道 德原则。两者都是以保障、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谐、顺利的运行,以促进社会进 步、维护人们的正当权益和有利于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从而,两者在基本内涵上 是具有一致性的。伦理道德原则会影响立法活动,不仅会直接影响立法者的观 念,而且会要求以法律形式来支持商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和实现。这种情况决定了 在立法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重视商业道德的存在和发展,并将其中基本的、涉及 权益关系的一些内容吸收进法律规范中去,从而也就增强了商业道德原则的引 导、教化的威力。1.2.4企业伦理与文化文化:“文化” 一词源于拉丁文但它的正式提出是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 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作为一个中心概念进行明确定 义的,他在书中表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一切能力与习惯”;我国著名的文化研究 学者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不是什么别的东西,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另一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 从中外学者对文化定义的研究中,我们获得这样一个结论:从广义的范围而言, 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所创造的一种复合物,其中既包含物质部分,也包含 精神部分;从狭义概念來说,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哲学、艺术、伦 理道德、宗教以及部分物化的精神,如礼仪、制度及行为方式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时地接受着一定文化的传播,受着某种文化的影响,同 时又不断的摒弃着某种文化,人本身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文化对人的行为又有着 深刻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向功能,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对社会成 员中的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约束功能,文化的形态及 其传播会造成一种巨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社会成员 产生心理共鸣、心理约束,进而起到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凝聚功能,每 一种文化对本文化的成员都有一种凝聚功能。文化与企业伦理:企业伦理作为一种处理企业内外关系时所遵循的行为规 范,是以企业伦理理念作为指导的,这种伦理理念是一种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所 认同的价值观,从而个人的价值观念或多或少会反映到企业价值观中。而传统文 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 一种历史现象,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文化对其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 取向都起着不同的导向作用,从而使社会成员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并通过行为反映 出来。因而,文化对企业伦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继而间接影响着读社会的企业的伦理理念。1.2.5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和管理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了热烈的 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 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斯蒂芬 P 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 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 任”,在这一定义中,他区分了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认为只要一个企业履行了 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加 了一个道德责任,它要求企业分清是非并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哈罗德孔茨 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里 基 w 格里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对保护和增 加整个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而我国的学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 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企业对 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强制的法律责任, 也有自觉的道义责任。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由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涵 的不同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首先要明确企业社会 责任的对象和内涵。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其实质是明确企业应该对谁负责的问题。一种观点 认为企业应该对企业所有者负责。例如,对国有企业来说国家是所有者,对股份 制企业来说股东是所有者,企业只需对所有者负责,为所有者创造财富。而另一 种观点认为企业应该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在这里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有利害关 系的个人和群体,那么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都和企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 利害关系,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哪一种观点更为合理呢?前一种观点从 企业内部來看是合乎情理的,但是用联系和全局的观点来看,.企业作为一个组 织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组织,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而是存在于社会之中,它的生存 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群体或个人,例如,顾客消费商品为企业带来商机,企业 依赖于顾客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来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从而获得利润得到发 展;又如,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离不开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 产出,供应商作为资源的提供者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所以企业与利益相 关者是息息相关的,企业不仅要对所有者负责还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的理解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纯经济的观 点,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企业存在的目的在于追 求利润,由于企业在追求利润时必须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社会成员所需要的产 品,所以企业也就是为社会成员带来了利益。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企业来说, 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除了履行经济和法律的责任外,还应该保 护社会大众的利益并在改善社会的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显而易见,随着社会 的发展,当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个方面的时候,后一种观 点被印证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但离不开消费者、供应商、 竞争者等等,甚至还和环境有了密切的关系,企业的存在不再足单纯的制造利润 而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外学者对企业 社会责任的定义无外乎以下四种模式: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内涵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道德责任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道德责任对象所有者利益相关者所有者利益相关者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 德责任三部分组成的,履行经济责任是企业的核心任务,但是,是以履行法律责 任和道德责任为前提和基础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企业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 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在20世纪5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企业所要负责的主 要是经济责任,而法律作为一种强制规范是不允许违背的,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不 能违法为底线,所以法律责任也是要负的,那么被忽视的就是道德责任,企业社 会责任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道德责任而言的,那么,企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内 涵上就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企业讲求伦理道德,但是,企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 还是有区别的,企业伦理强调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而企业社会责任重点是讲责 任的问题;企业伦理具有双向性,而企业社会责任是单向的;企业伦理的目的在 于明确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企业社会责任重在回答企业在社 会中应尽什么样的责任;企业伦理的范围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而企业社会责任 则不涉及个人的责任。小结:基于以上对企业伦理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笔者梳理出几点结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规范,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在规范这一层面上是 内涵相近、可以互用的,但是企业伦理更为偏向理念与规范,而企业道德主要是 具体的原则或职业准则。企业伦理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社会经济基 础有不同的伦理道德相适应,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而变化,具有时代性、 历史性、变化性和发展性。企业伦理与法律是一种互补关系,企业伦理作为一种软约束在利益驱动下 有时会失效,这就需要法律这种硬约柬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所以,企业伦理 和法律相结合能更好的规范企业的行为、引导企业走义利结合的持续发展道路。(4)企业经营活动中伦理道德的外在体现在于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自觉认同, 事实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和自觉履行也是企业自身得以生存和谋利的保 障。1.3企业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市场经济与伦理的互斥与依存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伧理道德在本性上是.互相排斥的,那么 企业伦理的研究就没有必要了,只有承认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研究企业伦理的问题,企业伦理也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D总的来 说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确实存在一种互斥的关系但也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两者的互斥关系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与伦理遒德的非功利性。市场经济 本身暗含有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天生具有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并通过市场机 制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具有利己本性的经济 人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同时在客观上就启动了社会经济运转的枢纽,促进了社会 总体利益,通过市场机制资源就能得到最有效地配置,因此,伦理道德在此是没 有作用的,甚至由于伦理道德是非功利的反而会影响效率,但是,现实中人的行 为动机是复杂的,而市场机制并非能对资源进行最有效地配置,这就需要制度的 约束,伦理规范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人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和潜移默化 的影响,因此,伦理道德的存在是必要的。企业伦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不讲企业伦理有损企业长远发展。近年来有一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置企 业伦理予不顾,的确获得不少利润,但是这种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利益相关者利益 的行为只能是一种短期的获利行为。试想,如果一个食品加工企业用过期原料加 工食品卖给消费者7 旦被查出、被曝光,这个企业的产品还会被消费者接受、 购买吗? 一旦一个企业的产品遭到消费者的遗弃,无异于对这个企业宣判了死刑。 所以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也许可以得逞于一时,但是作为一个要长远发展的企业, 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自毁商誉的自杀行为。讲求企业伦理有利于提高长远经济效益首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客观的分析。一个 TF.确的决策除了要做经济、法律、技术方面的分析外还要作相应的伦理分析,即 企业的决策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否损害了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等,在进行 了诸如此类的分析后做出的决策才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随着管理思 想的不断发展,管理学家和企业经营者都意识到人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一个有责任心、高效率、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是企业取得高效率的源泉,那么 企业要培养一个这样的工作团队,除了物质条件还要营造一个尊重、平等、友爱、 向上的工作氛围,企业伦理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它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渗透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关系中,使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规范下自觉调整自己 的行为,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目的。再次,讲求企业伦理,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 的商誉。我们都知道,商誉对现代企业来说是越来越重要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 的信誉的高低与企业的获利能力的强弱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信誉高 说明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具有良好的形象,它的产品及服务对公众具有极大的吸 引力,因而使企业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反之亦然。国家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企业伦理首先,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管理制改革的深 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伦理问题越来越不能回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承担了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无限责任,其中也包括道德责任。然而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内外部关系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与国家从行政隶属关 系转变为出资者和被投资者的关系,以及政府作为管理者与企业作为被管理者的 关系;企业与顾客从统购包销关系转为自由买卖关系;企业与供应者从计划调拨 关系转为找米下锅、按合同供货关系等等。所有这些变化一方面意味着原有的处 理企业内外部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己经不适用了,新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需要的 企业伦理规范亟待形成,而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日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伴随而来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企业守法经营,树立起良 好的道德形象,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对企业的企盼。而改革开放 至今,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危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广告、合同违约、职工权 益得不到保护、为了生产不惜污染环境等事件层出不穷,不但损害了消费者、员 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而且影响了社会风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单靠法律还要 靠道德,只有两者并重、相互补充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D其次,我国的社会 主义性质对企业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如上所述,在西方,企业伦理是社会进入后 工业化社会或经济成熟社会后出现并不断得到强化的潮流。而后工业化社会的一 个特点,就是纠正以前社会的弊端,特别是工业化社会早期产生的种种反社会反 人性的行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尽快实现工业化是压倒一切 的任务。但同时,中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性质决定了我们在努力争取经 济快速增长、大力幵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思想文化建设,重视精 神文明建设。对此,企业也不能例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渐成为 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 影响,在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伦理道德建设中,必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最后,中 国在经济上逐渐融入国际社会,使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和遵守国际上共同的规范和 规则。中国的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经济上融入国际 社会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 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我国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必然以整个国际社会为背景,必然 以国际规范作为行为准则。总之,企业的伦理经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既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客观的社会时代形势变化使然。1.4企业伦理背景溯源1.4.1西方企业伦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企业伦理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 企业伦理一直都是存在着的,它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由企业行 为体现出来,而说它新颖是因为企业伦理真正作为一门科学仅有30多年的历史。企业伦理的提出最早是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出现了 一系列企业经营中的丑闻,包括受贿、欺诈交易、垄断价格、环境污染等,公众 对此反映强烈,要求政府对这呰事件展开认真调查,1962年,美国政府公布了 一个名为关于企业伦理及相应行动的声明的报告,同一年,威廉洛德在美 国管理学院联合会所属成员中发起了一项有关开设企业伦理学必要性的调查,被 调查者认为企业伦理学应该成为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于是,1963年T 加 瑞特等人编写了企业伦理案例一书,搜集了各种案例并进行分析。70年代初,美国企业被越来越多地卷入商业丑闻事件中,如窃取商业秘密、 非法股票交易、弄虚作假等,企业伦理问题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重视。1974年1 1月,美国堪萨斯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企业伦理学讨论会,这次会议不但深化了在 此以前人们对企业伦理问题的探讨,而且标志着企业伦理学正式确立,此次大会 的会议记录后来被编成书发表,书名为伦理学、自由经营和公共政策:企业中 的道德问题论文集,在此之后,一批有影响的企业伦理学方面的著作也相继问到了 80年代初,绝大多数管理学院都意识到注重管理行为和企业行为中的 伦理问题不仅恰当,而且必要,故而开始开设企业伦理学课程,并设立了企业伦理学的专门学术机构或以企业伦理为重要研究课题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各种 企业伦理学的刊物也纷纷问世。与此同时,企业界也一改“经营与伦理互不相容” 的传统观点,把企业伦理规范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6同年,重视企业伦理的风 潮开始风行欧洲,1983年,荷兰商学院设立了欧洲第一个企业伦理学讲座,企 业界也开始制定成文的伦理准则。90年代初至今,企业伦理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发展,至2000 年止,美国已有95%的管理学院都开设了企业伦理学方面的课程,著名的哈佛 商学院要求每个申请报考MBA的学生都必须写一篇企业伦理方而的文章,全体新 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就是学习“管理决策与伦理价值”这门必修课程。企业伦理学 也从对单个企业或地区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转向对不同企业或对全球企业伦理 问题的研究。1-4.2中国企业伦理思想探源在中国,直到19世纪以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伦理学科,但是从孔子到孙中 山,我国的绝大多数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伦理的研究,那个时候的伦理思想多数 是针对社会和国家的,而到了近代,我国的民族实业家们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苦 心经营企业,他们在艰辛的企业经营中根据企业生存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实践经 验,提出一些企业伦理思想,例如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张元济先生提出,出版业 不应为了投机牟利,就出版那些内容低俗的刊物,图书是-种特殊的商品,它作 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担负着开启人们心智的作用,作为出版商不仅要获利还要顾及 社会效应。而近代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则提出员工要具有为集体和社会奉献的 精神。这些旧时代的民族企业家们一方面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 神,一方面结合企业现实,提出的企业伦理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的企业伦理研究真正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一开始是计划经济 体制,企业作为政府活动的附属物,只需按照计划指令完成生产任务,经营活动 相对简单,而改革开放以后,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企业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 者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对刻需要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面对各种利益冲突,而计划 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交替并行,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规范被打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企业没有明确的伦理规范约束其经营 行为,从而出现各种企业伦理行为缺失现象,例如以次充好。污染环境、弄虚作 假,相互拖欠债务,道德信用低下等等,这些日益严重的企业伦理问题引起了政 府、企业界、公众和理论界的重视,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企业伦理,在借鉴国外企 业抡理理论和体系的同时,我国学者比较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伦理行为中 的影响、对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企业伦理的形成的研究,力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 业伦理行为规范体系。第2章企业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2. 1企业伦理道德的涵义美国著名学者成中英先生曾指出,企业伦理是“任何商业团体或生产机构在 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规则”。美国伦理学家j p 蒂洛认为,企 业管理的道德内涵就是“雇主、雇员、企业和消费者之间重大关系的确立和维持”。还有入认为,企业伦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把伦理原则和伦理观念揉合在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等环节中所形成的新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以上几种观点分别从道德规范、道德关系、道德主体以及道德意识等不同角 度,对企业伦理进行了界定,但都忽视了企业伦理是一个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的 系统,应包括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所有道德现象,所以企业伦理的涵义 可规定为“活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良心、道德规则、道德行动 的总和”。企业伦理中的企业道德意识。企业道德意识内涵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 评价三个不同的层次。道德意识可表现为个人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企业伦 理中的道德意识注重体现的是企业群体道德意识,但又是通过个体道德意识來指 导和制约企业成员的活动的。企业伦理中的企业道德心理又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道德认 知是指道德主体对一定企业道德规范及其所蕴含的道德内涵的认识,是对企业的 道德现状和道德现象的个体性把握,也包含企业成员对人生的目的、企业价值观 的认同或确定。道德情感是指员工在企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是 否符合道德准则的心理体验,它是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辊道窑安全操作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过关及答案解析
- 吉安市护理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员综合类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本科护理基础护理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11个护理核心制度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宿迁市中医院糖尿病足护理技能专项考核
- 货运提升机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肿瘤护理第九章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舟山市人民医院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准入考核
- 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 比亚迪汽车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 dcs招标和技术要求
- 尿素水解器的检修标准
- 译林版二年级上册Project1-教案
- 志愿者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 龟虽寿课件-曹操
- 课题开题报告-教学设计教案
-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课件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整版课件
-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参考范文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