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臺北 縣 秀山國民小學 98學年度 第一學期 三年級 數學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林淑娟 王國楨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補救節數(1)節,共84節。二、本學期學習目標:(一)認識數線,能在數線上作比較、加、減。(二)角和圓:比較角的大小、認識圓心、半徑與直徑。(三)10000以內的加減。(四)認識長度、容量單位並會計算。(五)乘法的直式計算。(六)認識除法及其計算。(七)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及其間的關係,並能以日為單位作加、減、承的計算。(八)初步認識分數,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問題。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數學3上) 課程架構圖第4章 10000以內的加減第5章 毫米第6章 乘法的直式計算第7章 公升和毫升第8章 除法1第9章 除法2第10章 時間第11章 分數第1章 數線第2章 10000以內的數第3章 角和圓數學三上參考資料(至少寫15個參考書目或網站)1. 部編本數學教科書網站.tw/?open2. 樂在數學國民中小學數學教學補充說明手冊.tw/enjoy%20in%20math/photo/index.htm 3. 民生數學天地.tw/math/4. 國教專業社群網.tw/5. 數學知識網站.tw/6. 林明仁 實用教學活力激發資訊庫.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geieei200508152250351124117435.doc7. 陳啟文 同分母分數的加減.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BgdBfBgBBaa200701032218561167833936.xls&reClass_id=4&VC=118. 蕭蓉欣 超級大買家(2).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BgdBiCeCC200306111114401055301280.doc&reClass_id=4&VC=119. 施子慧 數學故事(1)- (月曆-分公升-分分看-時間).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dahaBCi200303202302061048172526.doc&reClass_id=4&VC=1110. 施子慧 數學故事(2)-(乘法) .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dahaBCi200303202305401048172740.doc&reClass_id=4&VC=1111. 施子慧 數學故事(3)-分分看.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dahaBCi200303202308041048172884.doc&reClass_id=4&VC=1112. 曾雅薇 分好才吃.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CCeCdhBJ200211301559191038643159.doc&reClass_id=4&VC=1113. 蕭蓉欣 常見單位量的認識.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BgdBiCeCC200211121414021037081642.doc&reClass_id=4&VC=1114. 黃盈吾 分數教材說明.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CBhBCaeg200202020200301012586430.doc&reClass_id=4&VC=1115. 黃盈吾 畫畫看(角度與重量).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gBCBhBCaeg200202020141401012585300.doc&reClass_id=4&VC=1116. 林倍如 哈利波特魔法尺.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BgdCiBdgBf200211230952531038016373.doc17. 蕭蓉欣 長度實測學習單.tw/Resource/reProfile.php?reFile_id=BgdBiCeCC200211121411081037081468.doc四、本學期課程內含: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一週8/319/43-n-07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標記整數值,並在數線上作比較、加、減的操作。【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公德)一、數線活動一、認識數線。1.展示課本P6放大圖,指著例1問:這條數線上,每個點都對到一個數字, 請把代表點的數字填出來。2.繼續指著例1-問:這條數線上每個點都對到一個數字,先把代表點的數字填出來。再把代表5、10的點圈出來。3.例2的教學方式仿例1-進行。本題要注意的是數線最左邊不是從0開始,要向學生說明有時因為要用到的只是數線上的一部分,所以省略了前段部分。4.教師請學生自行填寫練習的數線,並請全班大聲朗誦,共同訂正答案。活動二、2個一數,在中填入數字。1.展示課本P7放大圖,指著例3-問:有時候在數線上,我們把代表1、3、5、7、9、11點的數字省略不寫出來。一個點對一個數字,在填入代表點的數字。2.(指著例3-2放大圖)有時候在數線上,我們把代表11、13、15、17、19、21的點和數字都不寫出來。一個點對一個數字,在中填入代表點的數字。活動三、5個一數,在中填入數字。1.展示課本P7放大圖,指著例4說明:這條數線從20開始,省略一些點和數字,只把5個一數的點和數字標出來。一個點對一個數字,在填入代表點的數字。2.請學生觀察數線後,問學生:第一個數字是多少?(6)接下來的數字是多少?(8) 從點6到點8,是幾個一數?(2個一數)3.2個一數,把代表10、14、18的點和數字標示出來。教師請學生自行填寫出答案後,圈出10、14、18的點。4.帶領學生完成P7練習題第二題。3部編本國小三上 一、數線1-1 認識數線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習作評量4.課堂問答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例如: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自編課程銜接補強課程3-n-07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標記整數值,並在數線上作比較、加、減的操作。【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數線】活動一:數間隔教師教導學生認識兩點間的距離,並用減法算式算出其距離(或間隔)。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認識兩點間的距離,並用減法算式算出其距離(或間隔)第二週9/79/113-n-07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標記整數值,並在數線上作比較、加、減的操作。【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2-2-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公德)一、數線活動四、在數線上做加減。1.展示課本P8例1的圖,說明左、右邊。2.問學生:小蜜蜂在8 的位置,向右飛1格,會到第幾格?(9)再往右飛1格呢?(10)再往右飛1格呢?(11)3.問學生:從8開始向右移3格,會移到那個數字上?向右移動是增加還是減少? 8個增加了3個是11個,算式要怎麼寫?4.教師說明:向右移,數字會增加,移動多少格,數字就會增加多少。5.利用放大圖及往右增加、往左減少之原則,帶領學生做P6、P7之練習與例題。活動五、數間隔。1.展示課本P10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利用放大圖先具體引導數間隔數。3.引導以後面的數字減去前面數字的方法算出間隔數,並寫出算式。接著問:數數看,從第3盆到第4盆之間,有幾個間隔?要怎麼列算?數數看,從第3盆到第5盆之間,有幾個間隔?要怎麼列式?4.利用課本放大圖及上述求間隔數之方法,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10、11之學習。活動六、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1.教師展示課本P12例1數線放大圖。2.問學生:越往數線的右邊,數字是增加還是減少?數字是會越大還是越小?3.在數線上圈出156和162,問:156和162誰比較大?162在156的左邊還是右邊?4.帶學生從165倒數到155,問:越往左邊數字是增加或減少?數字越大或越小?5.在數線上圈出158和161,問:158和161誰比較小?158在161的左邊還是右邊?6.帶領學生用在數線上越右數字越大,越左數字越小,做P12P14的學習。3部編本國小三上 一、數線1-2 在數線上做加減 1-3 數間隔 1-4 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紙筆測驗4.習作評量5.課堂問答3-n-07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透過刻度尺的方式來認識數線,標記整數值,並在數線上作比較、加、減的操作。【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數線】活動二: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1、 教師教導學生透過數線的操作,理解在數線上越右邊的數值越大,越左邊的數越小。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2.學習態度表現第三週9/149/183-n-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千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公德)二、10000以內的數活動一、數數看有幾個千。1.展示藍色積木卡與課本P16例1放大圖。2.問:1個藍色積木是1個百,1個百是多少?2個藍色積木是2個百,是多少?3.仿上例,完成39個百的教學後,展示10張藍色積木卡和1張黃色積木卡,說:10個百是1個千,記做1000,讀做一千。4.帶領學生指著數線數100、2001000。5.例24。展示黃色積木卡,先指著圖卡點數1000、2000後,帶學生指著課本例2-的積木點數1000、2000。再於數線上的點數1000、2000。並在黑板寫2000。6.利用黃色積木卡帶領學生學習P17。活動二、數數看有幾千幾百幾十幾。1.教師在黑板畫一個4位數位值表,仿課本P18例1之在位值表上放上積木卡。2.問:千位有6個千是6000,千位填多少?百位有3個百是300,百位填多少?十位和個位都沒有積木,十位和個位分別填多少?6個千3個百0個十0個一是6300,記做6300,讀做六千三百。3.利用放大圖與位值表和黃、藍、橘、白積木卡,帶學生完成P1921的學習。活動三、一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1.展示課本P22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教師問:怎樣把8848填入位值表?(千位填8、)怎樣把3886填入位值表?3.指著位值表內的數字,分別問:8848和3886各有幾個千?各表示多少?4.教師說:要比較8848和3886的大小,先比較千位的數字,8個千3個千,問:8848和3886用或如何表示?5.利用先比千、再比百、的原則,進行課本P22、23的大小比較教學。3部編本國小三上 二、10000以內的數2-1 幾個千 2-2 幾千幾百幾十幾 2-3 數的大小比較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習作評量4.發表5.實作評量3-n-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千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10000以內的數】活動一:過十或過百1、 教師教導學生透過逐次加一的方式,點數個位進十位或個位進十位、再進百位的四位數。活動二:過千1、教師教導學生透過逐次加一的方式,點數個位 進十位,接著進百位,再進到千位的四位數。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解決逐一累加時的過十、過百及過千的數數問題第四週9/219/253-n-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千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公德)二、10000以內的數活動四、2744,2944,過十和過百。1.帶領學生學習課本P24例1-,在黑板畫數線並標示207,問:208207,數線上208要標示在207的左邊還是右邊?教師在數線上標示208並指著數線,帶領學生數數207、208、213,一邊在數線上標示數字,要學生注意209加1是210。2.進行從207加1、加2、加3的教學,分別帶領學生在數線上從207開始向右數。3.問:207加4是多少?帶領學生在數線上從207開始向右數數4個一到211。4.仿例1-,進行課本P24、25的教學。活動五、9992,過千。1.帶領學生做課本P26例1-,在黑板畫數線並標示999,指著數線,帶領學生數999、1000、1003,在線上標示數字。2.分別問:999加1、加2是多少?帶領學生在數線上從999開始向右數2個一。3.仿例1-,進行課本P26、27的教學。活動六、錢幣的換算與用錢。1.教師展示並教導學生認識1000元紙鈔。2.教師再展示10張100元紙鈔,問:兩邊的錢一樣多嗎?(一樣多)帶領學生點數紙鈔100元、200元、?、1000元3.學生讀課本P28的例1,教師問:1張1000元可以換幾張100元?(10)4.利用紙鈔與錢幣圖卡還有位值表,進行課本P28、29的教學。活動七、位值、比大小與解文字題。1.展示課本P31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帶領學生比較五座山的高度之千位、百位、,做高度的比較。3.利用放大圖,仿例1,進行課本,P31、32的教學。3部編本國小三上 二、10000以內的數2-4 過十和過百 2-5 過千 2-6 用錢 2-7 解題1.作業評量2.紙筆測驗3.習作評量4.課堂問答3-n-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千位的位名,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10000以內的數】活動一:用錢1、 教師教導學生認識1000元的錢幣,並做幣值的換算。2、 學生能點數各種面額錢幣的組合。3、 學生能選取適當面額的錢幣付錢購物。活動二:解題1、教師教導學生運用數概念解決應用問題。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認識1000元的錢幣,並做幣值的換算2.學生是否能點數各種面額錢幣的組合3.學生是否能選取適當面額的錢幣付錢購物第五週9/2810/23-n-17能認識角,並比較角的大小。(同3-s-04)3-s-03能使用圓規畫圓,認識圓的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3-s-04能認識角,並比較角的大小。(同3-n-17)【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合作)三、角和圓活動一、認識角。1.教師展示課本P34例1放大圖2.指著第1個鐘說明:這是1點鐘的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一個角。問:角在哪裡?3.教師繼續指著第2、3個鐘面問:分針和時針形成一個角,角在哪裡?4.教師展示課本P34例2放大圖。5.指著圖片說明:生活中的物件常常有角。問:這面黑板,那些地方有角?(請學生上臺指出並圈出)其他題仿做。6.教師展示課本P35例3放大圖,依照課本所寫的三個步驟,在黑板上示範畫出一個角,並讓學生在本題空白處仿作。7.指導學生仿作後,說明角的構成要素: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個邊。8.教師展示課本放大圖,依照例3的步驟,指導學生用附件透明紙仿作,在透明紙上描出一個和例4一樣大的角。活動二、認識直角。1.教師展示課本P36例1放大圖。2.指著長方形,問:這個長方形有幾個角?(4個)指著長方形的其中一個角說明:角的兩個邊相交的地方看起來方方正正的,這樣的現象叫垂直,這樣的角叫直角。指著長方形其它的角,問:這個角的兩個邊相交的地方看起來方方正正的,這樣的角叫做什麼?(直角)3.指著正方形,仿上述教學活動說明:正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並指導學生畫出直角記號。4.利用課本P36例2放大圖,指出直角。5.指導學生用課本及三角板畫出直角。6.指導學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判斷課本P37例4的每一個角比直角大或小。3部編本國小三上 三、角和圓3-1 認識角 3-2 認識直角1.紙筆評量2.作業評量3.口頭評量4.習作評量5.實作評量3-s-04能認識角,並比較角的大小【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角和圓】活動一:平面圖形的角1、 教師教導學生比較正三角形的三個角與直角的大小。2、 學生能比較直角三角形的三個角與直角的大小。3、 學生能用直角及邊長檢驗一平面圖形是否為正方形。4、 學生能運用直角畫出正方形及直角三角形。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比較正三角形的三個角與直角的大小2.學生是否能比較直角三角形的三個角與質角大小3.學生是否能用直角及邊長檢驗一平面圖形是否為正方形第六週10/510/93-n-17能認識角,並比較角的大小。(同3-s-04)3-s-03能使用圓規畫圓,認識圓的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3-s-04能認識角,並比較角的大小。(同3-n-17)【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生涯發展教育】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合作)三、角和圓活動三、平面圖形的角和邊長。1.教師展示課本P38放大圖。2.請學生讀題例1-後,用尺量出三角形的3個邊長,問:左側的邊有多長?右側的邊有多長?底部的邊有多長?這是正三角形嗎?(是,因為3個邊一樣長)3.請學生讀題例1-後,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三角形的三個角比較,問:有幾個角比直角大?(0個)有幾個角等於直角?(0個)有幾個角比直角小?(3個)4.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完成P39的練習。5.展示課本P39放大圖,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和刻度尺,完成課本P39的學習。活動四、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1.教師展示課本P40放大圖。2.指著鐘面問:鐘面是什麼形狀?指著時鐘的中心位置,說明:圓的中心位置叫圓心。請學生上臺指出圓心在哪裡?3.指著例2圖片說明:生活中的物件常常有圓形,它的圓心在哪裡?請學生上臺圈出來手電筒的圓心在哪裡? 4.仿上述活動進行其它題目的教學。5.展示課本P41放大圖,請學生讀題例3。6.指導學生用尺畫出圓心和圓上各點的連線,並量長度,分別問:甲、乙、丙和丁到圓心有多長?(都是2公分)圓上的點到圓心的連線都一樣長嗎?說明:圓上的點到圓心的連線都一樣長,稱為這個圓的半徑,所以甲、乙、丙和丁到圓心的連線都是這個圓的半徑。7.指著例3的圓形,問:這個圓的半徑有多長?指導學生完成P41的練習題。8.利用課本P42P44放大圖,教導認識直徑半徑2,並教導利用圓規畫圓。3部編本國小三上 三、角和圓3-3 平面圖形的角 3-4 認識圓心、半徑與直徑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紙筆測驗4.習作評量5.實作評量6.課堂問答3-s-03能使用圓規畫圓,認識圓的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角和圓】活動一:認識圓心、半徑與直徑1、 教師教導學生透過具體操作活動,認識圓心、半徑與直徑,並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係。2、 學生透過圓規畫圓的活動,加深理解圓心與半徑。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認識圓心、半徑與直徑,並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係2.實物操作評量第七週10/1210/163-n-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四位數以內,和10000,含多重借位)。【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合作)四、10000以內的加減活動一、百位進千位的加法。1.教師展示課本P46放大圖,學生讀例1。2.指著線段圖問:紅色線段代表那一天賣出的饅頭?(星期五)賣出幾個?(1502個)藍色線段代表什麼?(星期六比星期五多賣出1824個)星期六共賣出幾個是用線段圖的那一段表示?(指出整條線段,即紅色加藍色線段)3.指導學生寫出直式求星期六共賣出幾個?(15021824)4.教師板書直式,強調直式的各個位數要對齊,依照課本的步驟指導學生進位計算。教師問:先算那一位?(個位)個位2加4等於多少?(6)答案怎麼記呢?(個位寫6)再算那一位?(十位)十位0加2等於多少?(2)答案怎麼記呢?(十位寫2)再算那一位?(百位)百位5加8等於多少?(13)答案怎麼記呢?(百位寫3,進1到千位)教師在千位上寫1個比較小的數字1。最後算那一位?(千位)千位1加1加1等於多少?(3)答案怎麼記呢?(千位寫3)5.教師問:答案3326在這個問題中代表什麼?(星期六賣出的饅頭數目)6.教師在線段圖的?下方寫上3326。7.利用課本放大圖及加法的進位規則,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46、47的學習。活動二、三次進位的加法。1.教師展示課本P48放大圖,學生讀例1。2.利用線段圖,指導學生依題意列出加法直式12341876。3.帶領學生完成12341876的三次進位的加法練習。並完成其他題目。4指導學生做課本P49的練習題。3部編本國小三上 四、10000以內的加減4-1 百位進千位的加法 4-2 三次進位的加法1.紙筆評量2.作業評量3.口頭報告4.課堂問答3-n-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四位數以內,和10000,含多重借位)。【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10000以內的加減】活動一:二次退位的減法(1)1、 教師教導學生熟練二次退位的減法,並用加法驗算(三位數以內,被減數1000)。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熟練二次退位的減法,並用加法驗算(三位數以內,被減數1000)第八週10/1910/233-n-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四位數以內,和10000,含多重借位)。【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合作)四、10000以內的加減活動三、二次退位的減法。1.展示課本P50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帶領學生利用線段圖,依題意列出452285的直式算式。3.教師板書直式,強調直式的各個位數要對齊。如個位數要對齊4.教師問學生:先算那一位?(個位)個位2減5夠減嗎?(不夠)要怎麼退位呢?(從十位退1個十到個位)十位剩幾個十?(4)怎麼記呢?(十位數字5劃掉寫成4)個位怎麼記呢?(在個位數字上寫10)共是多少呢?(12)個位要怎麼算?(1257)答案要怎麼記呢?(個位寫7)5.依上述方法,繼續由十位起到百位,配合課本的所指示的步驟,進行二次退位的教學,並用加法驗算。6.利用課本放大圖及減法的退位規則,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51的學習。活動四、二次退位的減法。1.展示課本P52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帶領學生利用線段圖,依題意列出23251941的直式算式。3.教師板書直式,強調直式的各個位數要對齊。如個位數要對齊4.教師問學生:個位5減1等於幾?(4)十位2減4不夠減,要從百位退1個百到十位,怎麼記呢?(百位數字3劃掉寫成2,在十位數字上寫(10)十位124等於幾?(8)怎麼記?(十位數寫8)5.依上述方法,繼續由百位起到千位,進行第二次退位的教學,並用加法驗算。6.利用課本放大圖及減法的退位規則,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53的學習。校本課程:能依據校務資料計算一到六年級學生人數、男女生各有幾人,並加以比較。3部編本國小三上 四、10000以內的加減4-3 二次退位的減法(1) 4-4 二次退位的減法(2) 1.紙筆評量2.作業評量3.口頭評量4.紙筆測驗5.習作評量3-n-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四位數以內,和10000,含多重借位)。【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10000以內的加減】活動一:二次退位的減法(2)1、 教師教導學生能熟練二次退位的減法,並用加法驗算(四位數以內,被減數10000)。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熟練二次退位的減法,並用加法驗算(四位數以內,被減數10000)第九週10/2610/303-n-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四位數以內,和10000,含多重借位)。【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責任)四、10000以內的加減活動五、三個數的加減。1.教師展示課本54放大圖。2.指著例1的354032算式問:從左邊算起,要先算什麼?(3540)的答案是多少?(75)在放大圖填入答案75。3.指著算式的第二行說明:寫一個等號把算完的答案和還沒算的記下來。先算3540的答案記在哪裡?(指出75) 還沒算的記在哪裡?(指出32) 算完354075後,再來要怎麼算呢?(7532)再算7532的答案是多少?(107)4.教師在放大圖填入答案107。5.利用課本放大圖及由左往右算原則,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54、55的例題與練習題。活動六、解三個數的加減文字題。1.展示課本P56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指著價錢明細表問:買一件外套、T恤、帽子各要多少錢?要算買這三樣需要多少錢?(1299元、250元、180元)算買這三樣東西需要多少錢?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先加外套和T恤的錢,再加帽子的錢)3.教師說明:可以把這三個價錢加在一起列成一個連加的算式,並板書1299250180,分別指著算式中的數字問:1299、250、180代表什麼?(外套、T恤、帽子的價錢)。4.指導學生先算1299250的和,再求180的和。寫出答案。5.利用課本放大圖,完成P5658的學習。3部編本國小三上 四、10000以內的加減4-5 三個數的加減 4-6 解題1.紙筆評量2.作業評量3.口頭評量4.紙筆測驗5.習作評量3-n-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四位數以內,和10000,含多重借位)。【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10000以內的加減】活動一:三個數的加減1、 教師教導學生能做三個數加減的逐次減項橫式格式紀錄。活動二:解題1、教師教導學生運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做三個數加減的逐次減項橫式格式紀錄。2.學生是否能運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第十週11/211/6期中考查3-n-12能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及公尺、公分、毫米間的關係,並作實測與相關計算。【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責任)五、毫米活動一、認識毫米。1.活動前先發給每人1把15公分的直尺。2.展示課本P60放大圖,指著圖上7公分處問:這裡是7公分,這枝鉛筆比7公分長比8公分長還短?(短)數數看7到8這1公分有幾小格?(10小格)數數看,這枝鉛筆比7公分多了幾小格?(8小格)3.教師板書毫米。接著說:1小格是1毫米;8小格就是8毫米,這枝鉛筆長7公分又8毫米。(帶學生念然後完成課本例1)4.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60的練習題。5.展示課本P61放大圖,讀題例2。6.教師告訴學生:先比大的單位,所以我們先比公分數。問:7公分2毫米6公分9毫米公分數那個大?(7公分)鉛筆比較短還是紅筆比較短?(紅筆)7.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61例3及練習題。活動二、公分與毫米的單位換算。1.活動前先發給每人1把15公分的直尺。2.展示課本P62放大圖,指著01公分處問:數數看,一公分有幾小格?(10小格)1小格是1毫米,1公分共有幾毫米?(10毫米)請學生完成例1。3.展示課本P62放大圖,學生讀題例2,教師板書:7公分1公分710毫米7_毫米。先算7公分是幾毫米?用乘法計算可以得到多少?(70)4.教師板書:7公分5毫米_毫米_毫米_毫米,7公分是70毫米,所以7公分5毫米是幾毫米加幾毫米?(70毫米加5毫米)等於多少毫米?(75) 5.利用課本放大圖P63,帶領學生完成毫米換算成幾公分幾毫米的學習。活動三、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長度問題。1.展示課本P64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教師問學生:題目問什麼?(今天綠豆芽有多高)列出算式並計算。(601272)答案的單位是什麼?(毫米)3.展示課本P64放大圖,學生讀題例2。4.問:題目問什麼?(小魚苗一天長了幾毫米)列出算式並計算。(42384)為何要用減的?(要把今天的長度減去昨天的長度)答案的單位是什麼?(毫米)5.利用課本放大圖,完成P6466的學習。3部編本國小三上 五、毫米5-1 認識毫米 5-2 單位的換算5-3 解題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紙筆測驗4.習作評量5.實作評量3-n-12能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及公尺、公分、毫米間的關係,並作實測與相關計算。【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毫米】活動一:單位的換算1、 教師教導學生觀察尺上的刻度,認識10毫米1公分。2、 學生能以公分或公分、毫米為單位的長度換算為以毫米為單位的長度。3、 學生能以毫米為單位的長度換算成以公分、毫米為單位的長度。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能以公分或公分、毫米為單位的長度換算為以毫米為單位的長度2.學生是否能以毫米為單位的長度換算成以公分、毫米為單位的長度第十一週11/911/133-n-03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解決二位數乘以二位數的乘法問題。【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責任)六、乘法的直式計算活動一、十、百的乘法。1.展示課本P68例1的情境放大圖,將橘色積木3個一圈後,問學生:黑板上的積木是30的幾倍?(5)3個十的5倍是幾個十?可以用35來算,35是多少?(15)表示有15個十。2.15個十是多少(150),所以30的5倍是多少?(150)3.帶領學生學習30的5倍是150,橫式和直式的記法。4.展示課本P69例2的情境放大圖,將藍色積木2個一圈後,問學生:黑板上的積木是200的幾倍? 200的5倍要怎麼算?5.接著,展示第14頁附件,請學生將2005的直式寫在附件上,問學生: 2個百的5倍是幾個百?可以用25來算,問學生:10個百要怎麼記在位值表中?6.教師在黑板上示範將1000寫在直式中,並針對直式的記法做說明。7.帶領學生完成課本P69的練習。3部編本國小三上 六、乘法的直式計算6-1 十、百的乘法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紙筆測驗4.習作評量5.實作評量3-n-03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解決二位數乘以二位數的乘法問題。【環境教育】2-1-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乘法的直式計算】活動一:進位乘法1、 教師教導學生作被乘數是三位數(含二位數),乘數是一位數的不進位乘法計算。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作被乘數是三位數(含二位數),乘數是一位數的不進位乘法計算第十二週11/1611/203-n-03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解決二位數乘以二位數的乘法問題。3-n-06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加、減與除,不含併式)。【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責任)六、乘法的直式計算活動二、不進位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1.展示課本P70情境放大圖,問學生:黑板上的積木是31的幾倍?(5)31的5倍要怎麼算?(31乘以5)2.展示第14頁附件,請學生寫出315的直式算式,教師再把白色積木圈起來。3.教師說明先算個位後,問學生:全部一共有幾個一?(5)可以用幾乘以幾來算?(15)15是多少?(5)1個一乘以5是幾個一?(5)4.教師說明5個一的5要寫在橫線下的個位,接著,把橘色積木圈起來,說明再算十位,問學生: 全部一共有幾個十?可以用幾乘以幾來算?(35)3乘以5是多少?(15)3個十乘以5是幾個十?(15) 15個十是多少?(150)5.教師說明150要對齊位值後,寫在5的下一行,最後在150底下畫一條橫線後,問學生:5加150是多少?(155)31乘以5是多少?(155)6.利用課本P72放大圖,帶領學生依指示步驟計算1233,完成後做練習。活動三、進位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1.教師展示第14頁附件,並將128的題目寫在黑板上,請學生上臺寫成直式。2.問:先算那一位?是幾乘以幾?教師說明28是16,個位記6,十位上面寫1。3.再問:再算那一位?教師說明1乘以8是8,8還要加上之前的1。4.最後問學生:8加1是多少?(9)所以128是多少?(96)5.仿例1處理,帶領學生學習課本P73、74的進位乘法。3部編本國小三上 六、乘法的直式計算6-2 不進位的乘法 6-3 進位乘法1.作業評量2.口頭評量3.紙筆測驗4.習作評量5.實作評量3-n-03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解決二位數乘以二位數的乘法問題。3-n-06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加、減與除,不含併式)。【環境教育】2-1-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乘法的直式計算】活動一:解題(1)1、 教師教導學生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2.學生是否能能解決生活中的兩步驟問題(先乘後加、減,不含併式)第十三週11/2311/273-n-03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並解決二位數乘以二位數的乘法問題。3-n-06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加、減與除,不含併式)。【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助人)六、乘法的直式計算活動四、用乘法解生活中單步驟的問題。1.展示課本P75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問學生:題目要算什麼?(7個蘋果賣了多少元)1個蘋果賣多少元?(30)賣了幾個?(7)1個蘋果賣30元,賣了7個蘋果,一共賣多少元?算式怎麼列?3.問學生:307是多少?賣了多少元?4.讀題例2。問學生:題目要算什麼?(一共有多少人)1輛車可坐幾人?(45)有幾輛車?(4)1輛車可坐45人,有4輛車,一共多少人?算式要怎麼列?(454)5.問學生:454是多少?一共多少人? 6.利用課本放大圖,仿例1的方式,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75、76的例題和練習題。活動五、生活中乘與加減的兩步驟問題。1.展示課本P77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問學生:題目要算什麼?(水果有幾顆)每人分到幾顆?(3)分給了幾個人?(6)每人分到3顆,6人共分掉了幾顆?算式要怎麼列?(3618)再問:6人有完全分完嗎?(沒有)還剩幾顆?(4)3.指著線段圖問:6人共分到18顆,還剩4顆,一箱水果有幾顆?算式要怎麼列?(184)請學生將結果填在課本。4.讀例2。問:題目要算什麼?(繩子原來多長)每段長幾公分?平分幾段?每段10公分,9段共多少公分?怎麼列式?5.繩子分成9段有完全分完嗎?(沒有)還剩下多少公分?(5)6.指著線段圖問:9段共90公分長,還剩5公分,原來的繩子有多長?算式要怎麼列?(90595)請將結果填在課本。7.利用課本放大圖,仿例1的方式,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77、78的例題和練習題。3部編本國小三上 六、乘法的直式計算6-4 解題(1) 6-5 解題(2)1.紙筆評量2.作業評量3.紙筆測驗4.習作評量5.課堂問答3-n-06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兩步驟問題(加、減與除,不含併式)。【環境教育】2-1-1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兩性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1-2-3學習規畫、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乘法的直式計算】活動一:解題(2)1、教師教導學生能解決生活中的兩步驟問題(先乘後加、減,不含併式)1自編補救教學1.學生是否能能解決生活中的兩步驟問題(先乘後加、減,不含併式)第十四週11/3012/43-n-14能認識容量單位公升、毫公升(簡稱毫升)及其關係,並作相關的實測、估測與計算。【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品格教育融入教學 (助人)七、公升和毫升活動一、認識毫升,大家一起來量水。1.展示課本P80放大圖,學生讀題例1。2.教師拿著1000毫升的空量杯,問:量杯上的刻度有那些數字?(100、?、1000)在量杯裡裝500毫升的水,問:水從杯底到那個刻度?教師說:水到500毫升刻度的地方,表示量杯裡有500毫升的水。3.利用課本放大圖及量杯與寶特瓶、養樂多瓶等,配合課本P80、81進行教學。活動二、認識公升,裝一公升的水。1.學生讀課本P82例1,教師將養樂多瓶子裝水。問:養樂多瓶可以裝多少毫升的水?(100)將瓶子裡的水倒進量杯裡,問:水的刻度100,表示水有多少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