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及策略.doc_第1页
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及策略.doc_第2页
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及策略.doc_第3页
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及策略.doc_第4页
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及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及策略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英语中涉及许多中西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就不利于旅游的开展。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才能把我国建设为“世界旅游强国”。 旅游英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引言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且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2008年北京承办夏季奥运会,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旅游。旅游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因为旅游景介的英文翻译是为英语国家读者或懂英语的游客服务的,其目的除了传播信息外,更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等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所以旅游景介的翻译者必须站在跨文化的高度,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待旅游英语翻译。2、 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英汉旅游文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差异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浓缩了独特的社会历程和文化传统,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贯强调神韵、格调,性灵境界诸说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喜欢借景抒情主观色彩极浓。而西方民族在这方面则大相径庭。西方传统哲学强调分析型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相比之下,汉民族有着独特的社会历程和文化传统。在介绍旅游景点时,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言辞华丽,文笔优美,用词凝练,含蓄;表达上多使用四言排比和对偶平行结构,以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文意对比,达到音、形、意皆美,“情景交融”的效果。在语言上汉语倾向于注重意合,语言形式零散,语法呈隐性。下面是关于承德避暑山庄的一段简介: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可以看出,汉语介绍中使用了诸如“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等主观意向很强的词,其目的在于给游客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如果将此段直接翻译为英语让外国游客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拖沓罗嗦之感,原因就在于西方的美学观点注重的是知识性和科学性,具有鲜明的认知性、思辨性和逻辑性。旅游英译不比文学翻译,它只是一种大众读物,读者对象多为国外普通游客,其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因而翻译时必须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注意内外有别。倘若翻译时一味按汉语的习惯在英译文中行文用字,势必会造成行文堆砌,与英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格格不入。这种不同的审美意识反映到汉、英旅游文体上来,在行文用字、篇章布局、文体修辞等方面各有讲究,美学标准和文体风格可谓大相径庭。下面两则实例可见一斑: 下面是一段介绍美国大峡谷的文章: The Grand Canyon is more than a great chasm carved over millennia through the rocks of the Colorado plateauIt is more than an awe-inspiring viewIt is more than a pleasure ground for those who explore the roads,hike the trails,or float the currents of the turbulent Colorado RiverThis canyon is a gift that tran- scends what we experienceIts beauty and size humble usIts timelessness provokes a comparison to our short existenceIn its vast spaces we may find solace from our hectic livesThe Grand Canyon we visit today is a gift from past generations Take time to enjoy this giftSit and watch the changing play of light and shadowsWander along a trail and feel the sunshine and wind on your faceAttend a ranger programFollow the an- tics of ravens soaring above the rimListen for the roar of the ra- pids far belowSavor a sunrise or sunset这段介绍美国大峡谷的文章从一开始就一环扣一环。靠使用“It is more than”句式,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段英语介绍文风质朴,逻辑严谨,通俗,形象,易懂。如“Sit and watchWander alongAttend aFollowListen forSavor ”,这些用词直观明快,亲切而真实。但从汉语的思维角度,却会觉得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缺乏文采,这实则是出自汉语思维的一种心理上的错觉。若按汉语的习惯,文笔会华丽得多,例如下面一则武陵源风景的双语景介: “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They are like whips or pillars prop- ping up the sky;or huge walls,solid and sound;or immense eggs piled on an unsteady boarder;or miniature rocky or curios Fantastic but actual,dreamy but real!They are not artistic works,but more exquisite than artistic worksOne can not help marveling at the acme of perfection of Natures creation 武陵源风景” 从汉语原文来看,其行文华美,意象奇妙,且情景交融,是典型的汉语写景之作。然而看看译文,译文行文用字明显汉化,语言罗嗦堆砌,言之无物,景物描绘欠明晰,表面虽是英语,深层却像汉语。旅游文体中英汉物质文化差异人类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就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从衣食住行涉及的日常生活物品到浩瀚的工程项目。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可能使用相同的物品,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惯的不同,相同的物品也许用途不同,或者不同物品用于相同目的。像“粽子”“、阴阳”“、春节”等词是汉语中所特有的,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在给外国游客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时,如果将“粽子”译为apyramid 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不仅显得冗长拖沓,关键是原有的文化意义尽失,外国朋友虽然知道了“粽子”是什么东西了,但是还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更不知道为什么在六月初六当天要赛龙舟吃粽子。在另一方面,汉英两种语言同样的物质却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和隐含意义。最有代表意义的莫过于“龙”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一个是皇权和高贵象征、而另外一个则是邪恶的代表,导游人员在给外国游客讲解有关“龙”的内容时,一定要介绍一下中国的文化背景,否则我们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就被外国游人们理解为“魔鬼的传人”了,他们看到故宫宫殿建筑之上巨龙缠绕,就会以为中国的帝王们像恶魔一样恐怖。这种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带来所带来的不便,很难用直译的方法解决,现在许多专家都主张音义加注释的方法,这样既保证了原词汇不被游客误解,又使文化信息和内涵得以传递。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的扩大,许多词汇可以直接音译,并不需要加注释,如“饺子(jiaozi)”“功夫(kungfu)”“太极(taiji)”。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可以使信息损失到最小的地步,但并不能达到完全的意义对等。三、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旅游翻译的目的就在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吸引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并把中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因此,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就在于使译文在符合西方的审美观点和思维方式,语法简单明了,语言层次分明,让西方读者看后有深刻的印象。(一)景点的音译和意译完全音译适用于对地名的翻译,此类翻译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不会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如北京(Bei-jing)、八达岭(Badaling)、南京(Nanjing)、沈阳(Shenyang)等。在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加意译,主要适用于对景点和景区的翻译。类似的翻译还有八达岭长城(Badaling Great wall),承德避暑山庄(ChengdeSummer Resort)等等。目前大多数人主张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翻译景点和景区,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西方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传递中国的地名信息,无形中增进了游客和中国文化的沟通。删减和增添删减对旅游英语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人在介绍旅游名胜古迹的时候多喜欢有感而发,加入许多主观的内容和思想,往往从景点的历史说起,把历代名人与景点的关系结合起来,面面俱到,一气呵成。这种介绍方式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让人觉得景点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吸引了历代大批文人墨客,无形中便增加了旅游的乐趣。而在英语中这些介绍往往让人觉得拖沓冗长,抓不到重点。 There are four parts to the summer resortthe palace itself and a scenic areaIt is made up of the Front Palace,the Pine Crane Temple,the Pine-Soughing Valleysand the East PalaceThe scenic area includes a Lake District,a District of Plains and a Mountainous DistrictThe Lake District reflects the landscape of the fish-and-rice villages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 inceThe Rehe Springs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corner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lain District illustrates a grassland scene from Inner Mongolia while in the eastern part there are ancient trees like the forests of Greater Xingan MountainThe densely forested mountainous area is on an undulating landscape可见英文翻译没有逐字逐句的翻译汉语介绍,而是在多处运用了变通手法,删除了汉语介绍中主观意向比较强的词语,转而注重客观介绍,因此译文的语言层次分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