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宏达涂布白板纸生产线安装工程组织设计_第1页
东莞宏达涂布白板纸生产线安装工程组织设计_第2页
东莞宏达涂布白板纸生产线安装工程组织设计_第3页
东莞宏达涂布白板纸生产线安装工程组织设计_第4页
东莞宏达涂布白板纸生产线安装工程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novation, the key is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innovation i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have placed at the core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Location and develop technology, branding, quality as the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better use of the multiplier effe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round the forest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deep processing, exploit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ransfer, trans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 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Central stream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me and the province issued regulation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ing the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three years action plan,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resources, maximum releas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trive to better enterprise in seed industry and beyond, and more new Board listing. Sought to impr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and administration. Strengthe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s top design, and strive with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Thirteen-Five technology plans, actively seek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dustrial projects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suppor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ming a number of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pecific to the XX, we will continue to do a good job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of County agriculture Park, rural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base into full play the dual role of active counties to build cooperation with the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eriments in promotion, promoting produce, learn, research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o progressively increase the agricultural sensible quantities to build County XX County plant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savvy experts. ), Third, we must strengthen human resources support. Talent is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resource.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or corporate development requires talent as a lead. I was personne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forestry,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more than 85% for culture, education, health and forestry personnel, pure business managers is less than 12%, with the capabilit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is not enough 1%, talent as a whole cultural structure of structure and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东莞宏达纸业公司涂布白板纸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说明1 该项目为广东省东莞宏达纸业公司从长沙购置的涂布白板纸生产线的安装工程。该生产线工艺先进,生产线的纸机部分由厂家安装,本次投标的内容包括造纸车间的管道、通风、仪表安装,制浆车间设备和管道、通风、仪表安装。2 本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东莞宏达纸业公司提供的制浆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制浆车间工艺管道布置图、造纸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造纸车间工艺管道布置图、通风布置图等图纸,及我司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和管理规定编制的。第二章 工程概况1 建设地点 广东省东莞市道窖镇。2 施工内容及要求 我司负责安装工程中的内容及工程量如下:2.1 制浆车间生产设备的安装。该车间有面层浆生产工艺流程、芯层浆生产工艺流程、衬(底)层浆生产工艺流程、辅料制备流程四个生产流程,共约100台设备。2.2 造纸车间的工艺管道安装。该车间的工艺管道共约4000米,大部分采用无缝钢管,少量面浆输送管采用不锈钢管。2.3 制浆车间的工艺管道安装。该车间的工艺管道共约4000米,大部分采用无缝钢管,少量面浆输送管采用不锈钢管。2.4 造纸及制浆车间的仪表安装,这部份工程待图纸准备好后,再出具体方案。2.5 工期要求, 根据业主的要求,本工程安装工期为两个半月。暂定2001年8月28日开工,2001年11月10日竣工。3 生产流程及工艺设备特点该生产线以回收纸及浆板为原料,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包括:输送机、碎浆机、除渣器、分离机、疏磨机、磨浆机、筛选设备、圆网浓缩机、浆泵、浆池、搅拌机等。该生产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较高。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生产过程全面、集中的高度自动化控制。4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的办公室、工具房、班房、宿舍、公厕及食堂由业主指定地点,我司负责安排和管理。5 工程施工条件5.1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情况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为为水泥路面,通行高度与宽度可满足所有设备的运输要求,所安装的设备均可采用货车顺利运抵施工现场。5.2 施工现场的水源及电源由厂方提供,我司提出容量后,于现场附近给出用电点及用水点。经初步踏勘商讨后,可满足施工要求。6 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供应6.1 设备部分所有生产设备全部由业主运到施工现场。6.2 电气仪表部分电气仪表部份的电缆桥架、电缆、管线、仪表等由业主购买。6.3 管道部分管道部份的所有阀门、主材、辅材均由业主购买。第三章 工程质量方针1 本工程质量方针“质量为本、精心设计、规范施工、用户至上”。1.1 工程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 100%1.2 单位工程优良率 90%1.3 分项工程质量优良率 90%1.4 重大质量事故 01.5 质量事故返工损失率 1.52 质量检验评定的依据2.1 国内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2.2 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设备安装标准。3 施工准备工作质量管理3.1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范围。3.2 在德国专家现场指导下,及时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3 做好各专业的准备工作:3.4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施工图纸、标准图集、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技术文件。3.5 组织特殊工种技术培训,操作资格审查或考核。3.6 施工机具、试验设备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的准备。3.7 做好施工人员技术交底。3.8 按工程设计、施工设计或规范要求,做好工艺评定试验的项目。3.9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施工技术措施投入使用前的检查与确认。4 质量管理工作程序4.1 认真贯彻实施ISO9002标准,严格按照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的质量标准工作程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4.2 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有关部门、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生产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保证质量的有机整体,落实施工准备、施工中和系统试运行、交工后服务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权限和方法。5 质量保证体系5.1 在项目经理、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下,由质量保证组、施工技术组、物资供应组、各专业工长组成质量保证机构。负责监督指导规程、规范、标准的执行,参加编制和审批质保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参加图纸会审,质量培训教育和特殊工种考核,做好交工后服务工作。5.2 按照质保工作程序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工作范围和质量职能。5.3 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要掌握负责的工程项目概况。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测量仪器、计量仪器均以提前保证,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为施工现场创良好的施工条件。5.4 树立坚强的质量意识,严肃工艺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克服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5.5 把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关,凡是不符合规定指标的物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做出妥善处理。5.6 对质量全面跟踪,对工序质量不漏检不误检。6 工序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6.1 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工序质量的监督检验,防止由于偶然性和异常性原因,特别是异常性原因产生的质量问题的积累和延续,减少人力物力损失,借助检验资料分析,及时发现操作者、施工机具、材料、施工方法、操作环境及管理上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或改进,保持工序施工良好的工作环境。7 质量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7.1 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工程质量是通过数量形式来表现的,但是数量是在质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当质量与进度产生矛盾时,优先考虑质量,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从好中求快。7.2 处理好技术工作和业务管理的关系。技术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都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支柱,不能单纯认为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依靠技术工作,忽视业务管理,必须技术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一起抓,才能使企业获取全面的经济。7.3 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任何产品没有质量都是低效的劳动。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从保证质量、加强管理,提高工效、降低消耗着手,在好中求省。8 现行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8.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8.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96)8.3 压缩机、风机、泵、空气分离器设备安装(JBJ29-96)8.4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301,302,303,304,310-88)8.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GB50168-92,GB50169-92,GB50170-92,GB50171-92,GB50254-96,GB50258-96,GB50259-96)8.6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8.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8.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8.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29-91)8.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第四章 施工布置1 工程建设管理目标1.1 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组织一套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和施工队伍,并且对直接消耗在施工中的人工、机械、材料进行统一调配,科学管理,做到高效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1.2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为方针目标。认真执行和贯彻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范和条例,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和文明施工条例。1.3 保质保量,确保工期组织和建立健全一整套保证体系(包括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计划保证体系)。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监控。具体操作上对质量坚决实施一票否决权。对进度做到按计划、按要求完成。1.4 回访维修,服务一流在工程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间,做到定期回访,掌握所干工程在实际使用中的运行情况,并且实行上门维修服务,做到服务一流。2 施工部署2.1 施工组织机构及其责任2.1.1 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 莫道远质安员万思宽电气施工员刘剩银管道施工员吴培胜机械施工员曾 巍材料员余宜锦资料员(1人)其他班组(1个)起重班组(1个)管工班组(6个)钳工班组(2个)电工班组(3个)2.2 管理责任2.2.1 项目经理 负责领导和管理本项目全面的安全、质量、进度、经济控制工作,负责有关资料、计划的组织编制、审批、监督和管理,并保证各类工作人员按岗位安全上岗。2.2.2 专业施工员负责编制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及工作计划,负责各专业的施工任务安排,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深入施工现场按公司安全、质量控制程序及施工规范具体指导施工班组进行施工作业。并协同质检员进行分项工程质量的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2.2.3 质检员负责监督工地日常之工程质量控制和工地实施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以及填写各种质检、安全记录资料。严格执行公司质量安全总监制和质量三级检查制度,并协同施工员作分项工程的复检和评定工作。2.2.4 材料员负责材料设备的采保与验收。按公司质量体系有关材料控制程序对工地的材料、设备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2.2.5 资料员负责管理本项目施工活动的质量控制的有关文件、资料的收集、编目、归档、贮存和保管的职责。按工程进度协助各专业施工员填写各项质量记录。2.2.6 班组长按施工员下达安全和质量要求及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并作好产品的标识、保护工作。当分项工序完毕后,应以质量要求为标准进行自检和互检,并作好原始质量记录。3 主要施工措施3.1 采用项目法施工项目法施工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对项目的需要的各生产要素进行最优化的搭配量,达到最隹效果,最高目的。项目法施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缩小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距离,项目管理经理部既是决策机构,又是责任机构,是公司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权代表。这样就便于保证施工项目按照规定的目标高速优质低耗地全面完成。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保证各生产要素在项目经理的授权范围内做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3.2 强化计划管理工程进度计划管理,在现场管理工作中我们把它列为首要的工作,主要措施如下:3.2.1 根据总进度计划、关键路线计划,作出月、周工程计划,在实际施工中将每周、每月进度计划实际完成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原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矛盾,提出补救措施,预测完成尚将进行工程所需时间,提出加快某些拖后工序的具体方案。3.2.2 每周定期举行计划协调例会,收集上周现场施工,计划落实等各种信息,研究问题,下达下周的施工任务。3.2.3 按计划目标明确施工任务的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使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按作业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3.2.4 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实行动态控制管理。不管什么原因,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计划偏差,积极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计划在实际施工中的有效性。3.2.5 按照我司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本项目将按照我司目前实施的ISO9002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质量管理,从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其措施如下:3.2.6 明确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务必使全体人员能够理解其实质。3.2.7 通过规定主要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各项目管理具体工作和施工操作的第三层文件来规范各种工作和进行操作。3.2.8 注重各种日常工作的记录和文件的保管,分析工作中出现问题,及时改进。3.2.9 规范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其组织关系。3.2.10 注意对整体操作系统的不断改进,积累经验,(即PDCA)成立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3.2.11 加强项目部内部审计工作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4 合同管理4.1 项目部将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并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合同管理人员专门处理各种与合同有关的事宜,以确保工程合同顺利覆行,保证双方的利益得到实现。4.2 工程信息技术管理项目部将在现场施工室配备计算机来协助进行工程管理,用计算机对工程技术信息、档案、进度、成本、材料等进行综合管理,以获取精确的工程数据和获得快速的应变能力,对施工过程中,因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施工进度的变化进行跟踪管理。 5 成本控制5.1 项目部将按工程合同及预算分析各项目的真实成本价,安排成本计划,在工程进展中, 随时分析工程项目的收入、支出、情况,将各种开支控制在预算之内。5.2 加强材料采购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作程序进行材料竞价和采购。5.3 严格工程资料统计填报制度,规定每月统计填报已完成工程量、材料消耗、用工记录、设备使用时间和动力消耗记录等,供项目经理分析决策。5.4 推行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材料设备必须按指定地点规范放置,避免二次搬运浪费。5.5 以限额领料为主要内容,严格材料出、入库手续,认真推行材料节约奖、罚办法。5.6 按照进度计划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搞好劳动力调配,尽量减少停、窝工现象。5.7 用电设备方面杜绝大马拉小车现象。6 设备进场的堆放6.1 由于在施工阶段,厂房已建成,设备进场的堆放顺序,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工程进度。所以在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与业主取得联系,在设备进入成品库之前,对安装的设备进行编排,先安装的设备先进场,后安装的设备后进场,便于安装过程中设备的周转运输,加快施工进度。第五章 施工工艺1 设备安装工程1.1 设备安装采用施工验收规范1.1.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96)1.1.2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1.1.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综合本) (GBJ300,301,302,303,304,310-88)1.1 设备安装总工艺流程表基础放线及垫铁位处理基础检查及验收设备就位设备开箱检查设备运输设备初调设备精调一次灌浆(地脚螺栓)配电、仪表与控制中心连接(具体见专项施工方案)二次灌浆(批荡)部件组装设备运行部件的检测及维护 试运行1.2 基础检查及验收1.3.1 进场后两周内,我方将按照以下方法及程序对设备的基础、承重件进行检查、处理,并严格按照ISO9002的规定,同相关单位办理好基础验收及手续,以利于分清责任,使得工程施工规范化。1.3.2 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等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中国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的规定及设备布置图对基础位置和标高的要求。基础各测点的标高,既要保证设计标高,又要考虑到垫铁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一定要及时返修,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安装工作。1.3.3 对于大型设备的基础要进行基础沉陷的检查,该项工作应在设备就位前后进行观测,并作好记录。1.3 基础放线及垫铁位处理1.4.1 基础放线是设备安装的基础。由于制板线车间比较长,基准线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到整条生产线的质量。1.4.2 安装前,利用经伟仪、水准仪按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缘线的标高线或土建整个工程的基准零水平线放出安装基准线。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如无基础时则与厂房墙或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1.4.3 检查基础表面质量及预留地脚螺栓孔的位置、深度、大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1.4.4 依据设备布置平面图上所标设备就位基准线,如纵横向中心线,外形边缘线,地脚螺栓中线等,对基础进行放线。1.4.5 将整个基础面凿花,以利于二次灌浆后水泥结合的质量。对基础上放置垫铁的位置进行修凿,以保证垫铁位的平整、结实,以利于均布受力。基础处理完后,将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孔中的杂物清除,并用高压空气吹净地脚螺栓孔。所有工作完成后,用塑料布将基础覆盖保护。1.4 设备运输设备安装前,已集中堆放在成品库内,由于场地的限制,设备 的运输不能使用汽车吊和汽车运输,只能使用铲车对设备进行运输就位。设备运输至基础后再进行开箱检查。1.5 设备开箱检查1.5.1 设备开箱和检查: 设备开箱检查应在设备安装就位前进行,尽量避免在二次搬运前开箱,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零部件丢失。商检部门开箱检查后,如不能及时安装,尚须将设备箱重新封好,开箱后的检查,甲方必须有人参加,甲乙双方共同验收并记录。1.5.2 开箱要求:l 设备未受损伤,附件未被丢失;l 尽量减少箱板损失;l 开箱前应事先查明设备型号、箱号,以免开错箱;l 开箱前事先将顶板上尘土打扫干净,以免尘土散落在设备上;l 开箱一般要求先从顶板开始,在拆开顶板查明情况后,再采取适当方法拆除其他箱板。如无法从顶板开箱,可在侧面选择适当位置拆开少量箱板,观察内部情况确定开箱方法后,再继续开箱;l 拆除箱板时,应注意周围环境,防止箱板倒下时碰伤设备和人。箱板要妥善堆放防止“朝天钉”扎手脚。l 检查时应确认设备型号,规格应与设计相符,设备外观和保护包装情况是否良好,如有缺陷、损坏和锈蚀等应如实作出记录,双方签字认可;l 按照装箱单清点零件、部件、附件、备件,校对出厂合格证和其他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作出记录;l 检查随箱所附的专用工具、量具、卡具、附属材料是否齐全,并作出记录(专用工具等妥善保管,用毕后退还甲方);l 检查时如发现设备有重大缺陷或传动部分大面积腐蚀,除作好书面记录外,建议同时作好拍照记录;l 检查完毕,甲乙双方及时办理中间移交手续。1.6 设备吊装及场内运输1.6.1 根据设备外形尺寸、重量及就位条件编制吊装方案;1.6.2 根据吊装方案进行交底、布置人员、机具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1.6.3 严格按照吊装方案进行施工。1.7 设备安装的一般要求:1.7.1 设备安装前按照施工规范检查设备基础,内容包括基础各部尺寸,预埋件和强度检验。1.7.2 设备的装配、找正、找平和垫铁、地脚螺栓的设置、紧固等均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设计施工图、设备技术文件(含翻译本)、设备使用安装说明书(含翻译本)、装配图等进行施工。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若发现设计中有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之处,应及时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经现场指挥或设计单位研究决定后,才能按修改后的设计进行施工。1.7.3 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应按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的记录,并以这些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对于隐蔽工程,必须在隐蔽前经检查合格,甲乙双方签订认可,方可隐蔽并作好原始记录。1.7.4 安装过程中所需用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具等必须是计量合格的产品,并按期送检合格的方可使用。1.7.5 设备安装方法见设备施工图并参考工艺管道和电气系统施工图,结合本组织设计介绍的设备安装工艺说明进行安装。如采用的规范与设计技术条件或产品说明书发生矛盾时,应以技术条件和说明书为准。1.8 设备初调1.8.1 设备到达基础上后,应根据设备的底架形状及重量分布情况设置垫铁,垫铁的布置应遵循:l 基础上放垫铁位需铲平,垫铁与基础间接触良好;l 每一组垫铁组应尽量减少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块,并少用薄垫铁,放置时,薄的在上,厚的在下,最薄在中间;l 垫铁组的总高度一般在30100mm之间;l 垫铁组放置应排整齐,斜垫在设备托平后,应还有再调高的余量,设备托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外线,平垫铁为1030mm,斜垫铁为1050mm;l 在拧紧地脚螺栓后,每组垫铁的压紧程度应一致,并可用手逐组轻击,声音清脆响亮者为好,反之则进一步调整。1.8.2 初调时,以设备上的加工面作为基准面来进行调节。如以齿轮箱或马达的安装面(加工面)为基准调节标高、和纵横水平度。调节时,补用螺旋千斤顶来进行,调节完成将垫铁放入,螺旋千斤顶的调节与垫铁的增减应相互配合进行,直到标高和纵横两水平已调好,垫铁与设备和基础结合紧密,用铁锤敲打垫铁组时,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而不松动,则说明重量已由垫铁来分担,设备初调完成 。最后进行精调。1.8.3 设备安装前应首先读通技术资料,安装时应先大设备后小设备;先安装运输口近端设备,后安装运输口远端设备;设备组装应尽量在地面进行,不得强压硬拽;精调时注意按照设备的工作条件选取基准面,保证量具的精度;试运转时应首先手动盘车,全面检查。2 电气工程施工方法2.1 执行的技术标准、规范2.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电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71-92)2.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2.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2.1.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1.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2.1.7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综合本)(GBJ300,301,302,303,304,310-88)2.2 施工前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的前期阶段,准备内容有几个方面。2.2.1 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资料:包括施工图、施工技术要领书、特殊要求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安装图册、大型或主要设备的调试方案、设备产品说明书等。2.2.2 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及技术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应该提供的图纸、标准图、技术书是否完整;同时提出施工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线、桥架空间布置,与其他专业交叉施工的协调,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在土建图上是否正确反映,电源的供电是否满足负荷,各配电箱、盘、柜的安装位置是否合适等。2.2.3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了解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等。2.2.4 根据图纸准备施工材料、加工件、施工机具、校验及检测用的标准仪器等。根据工作量大小编制详细的劳动力计划,合理调动人员。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有实践经验。校验仪器不但要保证其精度,而且必须有使用其内检验合格证。2.3 自控仪表系统的安装工程及质量控制点2.3.1 安装程序自控仪表的安装内容较多,而且一般在土建基本完工,工艺管道和设备安装达70以上时自控仪表专业才能形成施工高潮。这时仪表安装要与管道和其他专业立体交叉配合,施工期短,工作量大。因此需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顺序及进度,以保证施工总进度。一般安装程序如下:l 控制室仪表盘、箱、柜安装及现场一次点的安装,包括设备的基础槽钢制作安装,各种管、线、槽进出位置的确定、预留孔洞、预埋件的检查,与有关专业协调配合施工,现场一次点的部件安装和制作。l 附件制作与桥架安装,包括自控仪表支架、附件、附属容器、扩大管、穿墙板、保温箱、保护箱的制作与安装。l 控制室设备配管、配线、校线、接线,现场电缆、电线的敷设,仪表一次调试,气动管线、拌热管线敷设,阀门安装与研磨等。l 现场仪表的就位安装,现场仪表与控制室设备的接线与校线。l 管路支架的防腐。l 管道吹扫、试压。l 进行回路系统试验和信号联锁系统试验,配合工艺单体试运转。l 整理安装交工资料,准备中间交接。2.3.2 主要质量控制点2.3.2.1 仪表管路敷设l 仪表管路敷设要求传递的信号准确、安全、可靠,安装布线合理,美观易于检修。自控仪表管路于工艺设备或管道直接相连接,关系非常密切。其相互间的界线明确与否,工艺设备或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对自控仪表管路取源接口是否有遗漏、分界点前后管件的材质规格及其标准是否一致等都直接影响仪表及其控制系统安装过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有关专业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随时注意与土建、工艺密切配合,并做到本专业各工序紧密衔接,节约成本,确保工程顺利进行。l 管路敷设前,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现场情况,特别是对工艺条件的了解尤为重要,调查管路敷设的现场条件是否已具备,如调查工艺专业施工进展情况,已施工部分的仪表管线接口工艺已预留、管路敷设路径的支承构筑物是否已具备等。l 管路敷设的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管路敷设的路径尽可能短以减少测量一般的时滞,提高灵敏度,但当测量介质为蒸汽时,为使测量管路内有足够的凝结水,管路又不能太短。管路应敷设在避免受机械损伤、潮湿、腐蚀或有振动的地方,并应便于维护和不影响工艺管道保温、主体设备操作维护。l 管路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不允许有急剧和复杂的弯曲,钢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经的3倍,弯曲处应无裂纹、凹陷、皱褶现象,管子的弯扁度不应超过管子外经的10。管路应集中敷设,做到整齐,美观和固定牢固。钢管的切割,应使用切割刀或钢锯将其垂直于轴线切断,切口附近应防止被夹具夹坏或变形。切口应光滑,可用刮刀或锉刀除去切口内外毛刺。管道的固定应采用可拆卸的管卡将其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设的管路,其间距应一致,间距需根据钢管尺寸,管路是否保温或保热以及保温保热的形式来确定。l 管道支架的形式需根据管道敷设的路径、坡度要求、根数及其支架固定形式等现场情况来确定。支架制作时应先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割后,除去切口毛刺,再进行焊接,其尺寸应准确,多件组合支架角度应一致。支架刷防腐漆后应再刷一层与管道或设备颜色一致或相近的油漆。l 阀门在安装前应对阀门进行检查和压力试验及脱脂和清洗,除去内部油脂和污物,阀门的型号、规格和材料应符合设计和介质特性的要求,外形应无损伤、裂纹、锈蚀等缺陷。l 管路敷设完毕应进行吹扫、耐压和气密性试验,试验前,应检查是否漏焊和错接,管路的耐压与气密性试验应按所在工艺设备和管道的耐压与气密性试验的要求,与工艺设备或管道一起进行。2.3.2.1 仪表及仪表盘的安装l 凡所有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技术标准,并且有合格证,设备应有铭牌,技术文件齐全,所有电气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做验收检查。l 仪表盘内部是精密部件,运输及就位安装必须小心轻放,避免太大的震动;附设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施工时与工艺管道一起施工,容器与设备上的仪表需在容器与设备安装就位后方可安装;施工前需详细了解工艺流程,确定仪表位置,液位变送器,远传压力变送器等一类膜盒型仪表,在任何环节(运输、保管、安装等)都要特别注意对膜盒的保护,切勿损坏,有引压毛细管的不能用力拉扯或快速扭转,以防断裂。l 测温仪表的温度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感温元件应插到工艺管道内介质流束的中心区域,在直管段上应尽量垂直安装,在直径较小或管道拐弯处宜采用逆着介质流向安装。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应尽量离开强磁场。l 压力测量仪表的取源部件本身应安装在流束稳定的直管段上,不应选在管道拐弯、分支等使流束呈旋涡状或死角处,且应尽量不破坏和干扰流体的正常流束形状。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得超过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以避免介质流动产生的误差。气体压力仪表的取源部件应选在管道横截面的上侧,以避免气体中析出的液体流入压力导压管路而产生误差。l 流量测量仪表的安装,应注意考虑被测介质的种类(液体、气体、蒸汽等)、参数(介质温度、压力、密度、粘度、导电性、腐蚀性等)及仪表的品种、规格类型、使用条件等因素,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l 物位测量仪表的物位计取源部件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不使检测元件受到物料直接冲击的地方。l 仪表及仪表盘安装好后需做好保护措施,不得在其周围进行烧焊作业,现场仪表安装好及接线完毕,一切电焊作业禁止借工艺管道作为电零线进行烧焊,以免损坏仪表及电缆。2.3.2.3 仪表电缆敷设与接线l 电缆敷设前应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同时,需确认电缆敷设路径是否畅通,保护管管端的护套是否齐全,支架、电线槽、保护管的接地和油漆工作是否已结束等,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在电缆敷设前对其进行绝缘和导通检查。l 敷设电缆由一名熟悉敷设路径和了解设备的施工人员牵引电缆走最前面,其余人员合理、均匀分布于沿线,统一由一名有经验的人指挥。两端与中间适当位置配置对讲机,以供联络。待敷设到位后,再往回理顺电缆,排放整齐,并保证在拐弯处有足够的弯曲半径。在理顺电缆的同时,在沿线的适当位置加以固定。控制电缆应敷设在信号电缆槽架的下层以减少对信号电缆的电磁干扰。同一保护管敷设多根电缆时,需同时穿入,并在入管口前理顺,防止在保护管中扭绞。电缆头的制作要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线鼻子型号规格选择正确,线鼻子压接位置正确,线芯要求整齐、美观。套上电缆终端套后,将终端套上口线芯结合处和下口电缆护套结合处用绝缘带包缠3至4层。l 电缆敷设完毕应根据设计或甲方要求贴电缆铭牌。l 仪表接线前应检查所有敷设的电缆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同时检查电缆的绝缘,其绝缘电阻不论相间及相对地均不能大于0.5M,线的排列要求整齐美观;接屏蔽电缆时,注意不要损坏屏蔽层,屏蔽网长度不要大于100MM,并接在专用管子上;现场仪表的电缆接线,应用防水镀锌软管或塑料软管及相应的软管接头引入仪表端子盒内,仪表端子盒内的电源线及正负线应用统一规定的颜色分开,电缆头应用相应规格的热塑套管密封。2.3.2.4 仪表的调试l 调试前需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文件、图纸,进行现场调查、技术交底,编写调试方案,作调试材料、器具、标准仪器专用工具的准备及有关安装工程配合准备工作。l 仪表的调试一般分两步进行,单体调试和系统调试。单台仪表调试在安装之前进行。内容主要是检查仪表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有否损坏及仪表的准确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说明书的要求;线路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按要求对仪表的零点、范围、误差等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l 系统调试是在仪表经检查合格后安装于系统上对回路系统进行的调试。调试前要对安装工作完成的确认,包括仪表管路、线路、接地符合要求;管路吹扫、试压合格;电源、气源、液压源符合标准,确认后再进行检测、调节、联锁报警、顺控系统的调试。在整个系统未做全面试车时可采用模拟实验,在现场用标准信号发生器代替传感器,给出一个信号,根据设计要求校对整个回路中的调节器,各执行结构等是否作出相应的动作。系统调试中应对各回路做好校调记录。2.3.3 自控仪表的试运转l 自控仪表的试运转分单体试车、无负荷联动试车、负荷联动试车。单体试车主要是传动设备的试运转,相关的仪表系统均应启动,各种功能应能正常确认;单体试车完毕以达正常运转条件,则可进行无负荷联动试车,该阶段以施工单位为主建设单位为辅进行试车工作;无负荷联动试运完成可进行负荷联动试车,将全部仪表投入运行,启动各仪表系统,并进行参数整定,这次以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配合进行。2.3.5 仪表初调应在阀门安装前进行,根据管道安装进度提前做好该项工作。3 管道安装3.1 安装程序管道安装应在设备定位后进行,对工作量较大的钢管应首先选定相适应的焊接工艺规程,确定焊机电流等重要技术参数及作业方法,保证作业质量;应从设备端开始安装;两边设备已就位时,中间管段应量准尺寸,走顺管道,减少焊缝;安装应先大管后小管;对口应注意尽量减少死口量,尽量在地面组管。3.2 管道安装施工特点3.2.1 管道类多,流程及走向繁复。3.2.2 管道布置密集,安装空间狭窄。3.2.3 安装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该车间的钢管大都是用作输送管,因此连接尽量采用焊接,而尽量减少法兰的数量。要求管道内壁的焊缝位置必须平滑过渡,不得有超过0.5mm的瘤状突起。尤其是输送面浆的不锈钢管道,必须采用氩弧焊焊接,以确保管道内壁光滑平整,不会挂浆。3.3 主要技术措施3.3.1 组织管道施工人员熟悉工业管道施工规范、管道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及早发现问题,加以解决。3.3.2 施工人员根据进度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材料、劳动力、机具进场计划。3.3.3 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流程及现场条件,对施工区段进行科学的划分,条理性的组织。3.3.4 施工人员与相关专业密切联系,做好现场协调。3.3.5 严格控制点焊的作业电流和时间,避免管道内壁出现瘤状突起;、所有焊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焊接工艺将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内容。3.3.6 对即将进入工地进行施工的焊工作有针对性的焊接培训。3.4 管道安装工艺3.4.1 管架制作、安装:支吊架下料和组对时先点焊,检查合格后编号,然后正式焊接;支吊架型式、材质、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符合设计要求;支吊架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咬肉等缺陷;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及时进行防锈处理。3.4.2 管道安装:3.4.2.1 管道安装应具备以下条件:管子、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具备有关技术证件;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不存杂物;3.4.2.2 管子切割采用氧乙炔火焰切割时,必须保证尺寸正确和表面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3.4.2.3 埋地管道试压防腐后,应及时回填土,分层夯实,并应按规范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办理隐蔽工程验收。3.4.2.4 管道的坡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4.2.5 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不得紧贴墙壁、沟底、楼板或管架;3.4.2.6 垫片的周边应整齐,垫片尺寸应与法兰密封面相符,法兰连接应与管道同心,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不大于孔径的5,并应保证螺栓自由穿入。法兰螺栓孔应跨中安装。法兰间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0,且不得大于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法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螺栓,螺母应涂二硫化钼油脂以便拆装。3.4.2.7 管子对口前,应将对口管道内、外壁清理干净,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2mm。但全长允许偏 差均为10mm。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3.4.2.8 连接水泵的管道,其固定焊口应远离机器。管道与泵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转速30006000r/min,平行度允许偏差0.15mm,同轴度允许偏差0.50mm;转速6000r/min以上时,平行度允许偏差0.10mm,同轴度允许偏差0.20mm。3.4.2.9 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安装安全阀应保持阀体垂直安装,在管道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