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和密度1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A .一瓶牛奶 B .一只鸡蛋 C .一枚五分硬币 D. 一枚大头针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 铜的密度是8. 9 103kg /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 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3.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4 用体温计测人体温度时,管内水银不变的量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温度 D.体积5.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物质密度/(kg.m-3)铜8.9103铁7.9103铝2.7103质量和密度21.某金属的体积是0.3m3,质量是2.37103kg,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kg/m3。查表知,这种金属是 。2.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同的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根据下表格给出的密度值,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3.如图5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ABC B.AC C.ABC D.ABP2 B P1=P2 C P1”、“”或“=”)3如图6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cm2,则水对杯底部的压强是 P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图610cm图7h1h2液体压强1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N。(g取10N/kg)2甲、乙、丙三人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1所示 ,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_A.甲乙丙,P甲P乙P丙B.甲乙丙,P甲P乙乙丙,P甲P乙P丙D.甲乙丙,P甲P乙水(1)根据图16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2)根据图16(b)、(c)可验证: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大气压强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自来水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饮料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高压锅煮饭4在一次做托里拆利实验中,三个同学分别用图所示的三种方式测量液柱高度,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图8(填图下字母)。 7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 (填“大”或“小”),9图中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kPa1019080706202040608010054474123363126海平面191km2km3km4km5km6km7km8km9km10km11km12km根据图所示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流速与压强关系1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人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日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2如图2所示,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A.相互靠近 B.相互远离C.静止不动 D.向同一方向运动3.飞机的机翼做成如图的形状,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的原理,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为飞机的升空提供升力。浮力11. 弹簧秤下吊着重力为14.7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牛,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_牛,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米3。2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9.8N,若把它浸在液体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2.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为 N,该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是 N。F1F2F3F43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1 BF2 CF3 DF4甲乙丙丙丁图14如图1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球,在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A甲球 B乙球C丙球 D丁球5浸没于水中的乒乓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浮力2图21如图2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2.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填“上浮”、“下沉”或“不变”)。3.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2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1和2的关系,有_A.浮力增大,12B.浮力减小,12C.浮力不变,12D.浮力不变,1铝,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 A物体漂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22小芳要探究金属圆柱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将高为9cm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记下金属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78h/cm02468101214F/N6.756.255.755.254.54.54.54.5()第3次实验时,金属圆柱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圆柱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是_;杠杆1在下图1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图1 图22、(05苏州)如图2所示,O是杠杆OA的支点在图中画出拉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FO图4图33在图3中作出F的力臂。4 在图4中,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杠杆平衡条件1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1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帮助他把空格填好。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1/N阻力臂L1/m10.980.10.220.490.151.4731.960.980.1图2A O B2如图2所示杠杆,O为支点,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都相等,杠杆两端所挂钩码的质量都相等,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哪种情况,杠杆仍然可以保持平衡。 A支点向左移动一个小格B两侧的钩码组都向支点移动一个小格C左测的钩码组下面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右测的钩码组下面加挂两个相同的钩码D左测的钩码组下面加挂两个相同的钩码图8FOAC右测的钩码组下面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8所示,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匀速提升重物G的过程中AF大小不变 BF逐渐变大 CF逐渐变小 DF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滑轮11校园中竖立的旗杆顶部的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1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挂在重物G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F1、F2、F3拉起重物,则 AF1较大 BF2较大 CF3较大 DF1F2F33图2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 滑轮,使用 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FG图3图1F1F2F34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则绳自由端拉力F G。图2甲乙滑轮21如图1把同样大小重物匀速拉上去,判断最省力的是(不计摩擦、滑轮重) AF1 BF2 CF3 DF42如图2用同样大小的力把重物匀速拉上去,可以判断出物重最大的是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AG1 BG2 CG3 DG4G1G2G3G4FFFF图2GGGGFFFFFFFFFFF图1F1F2F3F4图6图7图83.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6中画出拉力F=G/2图7拉力F=G/3;图8中画出拉力F=G/5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滑轮3图1G1G2F1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G1=500N,重物G2=1200N,在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力的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 2如图2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F丙=50N。则:(1)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N;G乙=_N;G丙=_N。甲乙丙F甲F乙F丙图2(2)动滑轮重3N,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N;G乙=_N;G丙=_N。(3)当物体被提升2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甲= m;S乙=_m;S丙=_m。(4)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速度都是0.2ms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是:V甲=_ms;V乙=_ms;V丙=_m/s。滑轮31一个滑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用它们把同一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升高到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它们的使用,则动滑轮A一定可以省功B功率一定小C机械效率一定低 D一定省一半力2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3.如图中, A、B、C三种情况的重物和接触面相同,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F1 F2 F3 B. F1 F2 F3 C. F1 F2 F3 D. F1 F2 F3功11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C作用力越大,物体沿作用力方向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在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提着桶在水平地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推着小车前进面上匀速前进A B C D3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了3m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1m,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 A1000J B2000J C3000J D4000J4小明分别用手、定滑轮、动滑轮三种方式,把同一物体提到同样高的楼上,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对重物做功最多的是 A用手拎 B用定滑轮 C用动滑轮 D一样多功27某学生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花费时间30s,第二次花费时间20s。则两次上楼过程中,学生所做的功 A第一次较大 B第二次较大 C两次一样大 D不知楼高不好判断8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最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最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9.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为S,如图14所示。试比较拉力F1 ,F2 及拉力所做的功W1 、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 A. B. C. D. 功率11.功率的国际制单位是 A.焦耳 B.牛顿 C.瓦特 D.帕斯卡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B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C机械做功所用的时间越短,它的功率就越大。D功率是100W的机械一定比功率是500W的做功少。3.如图1甲、乙、丙所示,在同样大小的力F1、F2和F3的作用下,相同时间内三个物体都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则AF1功率最大BF2功率最大F1F2F3甲乙丙图1CF3功率最大DF1、F2和F3的功率相同4.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60kW,行驶0.5min,发动机做功 J功率2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功率大约是A3B30C300D30002.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狼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顶,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56 B65 C158 D2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案中股权分割与公司资产重组同步协议
- 离婚协议书模板定制与婚姻纠纷解决服务合同
- 离婚协议彩礼退还与子女医疗费用分担协议范本
- 中考模拟生物试卷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策略与路径
-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 青砖建筑方案设计图
- 2025年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与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技术研究报告
- 《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化妆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 Q∕SY 06327-2020 二氧化碳驱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 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第2课时 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肩袖损伤护理
-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
- 电镀时间与理论厚的计算方法
- Word操作练习题
-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表式施工
-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78)
-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写作模板+
- ISO 1110-95 尼龙-测试样品的加速调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