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环境?.doc_第1页
什么是环境?.doc_第2页
什么是环境?.doc_第3页
什么是环境?.doc_第4页
什么是环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犁州直“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辅导知识1、请从法学的角度阐述什么是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概念进行阐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2、什么是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生产有害影响的现象。3、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4、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物质、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5、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6、什么叫污染源?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7、污染源按属性可分有哪些?按属性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环境的场所,如正在活动的火山.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后者是环境保护研究和控制的主要对象8、污染源按排放污染的种类有哪些?.按排放污染的种类,可分为有机污染源、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9、污染源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和按人类社会功能有哪些?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按人类社会功能,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控制污染源是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 10、什么叫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叫污染物.污染物分为自然形成的和人类活动产生的两种. 11、对水体产生较大影响的污染物有哪几种?(1)需氧污染物质;(2)植物营养物;(3)重金属;(4)农药;(5)石油;(6)酚类化合物;(7)氰化物;(8)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9)放射性物质;(10)病原微生物和致癌物.12、环保方面主要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mmm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测出的耗氧量;(3)总需氧量(TOD),指有机物完全被氧化的需氧量;(4)总有机碳(TOC),表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5)悬浮物,以悬浮状态存在于废水中的固形物;(6)有毒物质,指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其中非重金属的氰化物和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物;(7)pH值,是反映水的酸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8)大肠菌群数,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的数目.1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4、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1)生产性污染, (2)生活性污染.(3)交通运输性污染. 15、什么叫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 16、什么叫沙尘暴?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是干旱和荒漠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出现是强劲的风力、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空气状态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沙尘暴灾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风沙流的吹蚀和磨蚀.携带水尘的运动气流 ( 风沙流 ) 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使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损害.二是流沙埋压.沙尘暴经过之处,其下部的风沙流遇阻减速,将大量的沙尘沉积下来,以流沙的形式掩埋农田、草场、居民区、工矿、铁路、公路及其他设施.三是大风袭击.沙尘暴来势凶猛,风速往往超过 20 30 米/秒,破坏力巨大的大风可以袭击各种工农业设施.四是污染环境.沙尘暴过程将大量的粉尘粘粒带至高空和对流层中,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可对人体、动物和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沙尘暴灾害的防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目前,人们主要通过减少沙尘物质来源来防治沙尘暴,如整治沙漠化土地,植树种草以扩大植被覆盖度,建立绿洲防护林体系等.同时,建立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预报和评估能力. 17、为什么枯枝落叶等街头垃圾不宜随意焚烧?枯枝落叶等垃圾在街头焚烧时,都是不完全燃烧.他们一边燃烧,一边向大气排放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包含气体和固体. 气体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硫化氢、甲烷、甲醛、丙烯醛等. 燃烧时产生的烟有辛辣的臭味,会使人流泪,这就是丙烯醛在起作用. 如果被焚烧的垃圾中有聚氯乙烯等含氯废塑料制品时,就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它遇到蒸气生成白色的强酸性盐酸烟雾,能腐蚀皮肤和粘膜. 固体微粒主要是炭黑、粉尘和烟黑. 炭黑粒子吸附力很强,能吸附各种有害气体和液体;烟黑是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许多是多环芳烃类,有致癌作用。18、什么是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某些微量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由于这些组分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类似温室的玻璃房顶,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这些组分被称为为温室气体.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二氧化氮( NO2 )、氯氟烷烃( CFCs )等18、温室效应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后果有: 1、气候变化. 2、海平面上升3、生态环境变化.19、什么是噪声污染?通常认为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或无价值的声音就是噪声.另外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声振动也称为噪声.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确定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不只考虑声音的物理性质,还要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强度虽然不会致人或动物于死地,却能危害人的健康.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噪声问题,把噪声污染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公害之一20、现代城市中噪声主要有哪些 ?1、交通噪声2、工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生活噪声21、如何降低城市噪声?(1)在城市建设中制定和实施防治噪声污染的规划,合理安排住宅区、混合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合理配置各类建筑物和道路网,限制城区内使用高音喇叭;(2)制定城市噪声管制法令,严格各类区域噪声控制标准,建设城市噪声达标区:(3)城市工厂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将噪声大的工厂集中于远离居住区的工业区;(4)建设地下交通网,必要时在路旁设置隔声屏障;(5)城市建筑合理布局,采用防治噪声的建筑设计;(6)建筑施工工地要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并严格控制施工时间;(7)利用绿化进行防噪降声,在主要干道和小区道路两侧营造浓密的绿化带;(8)鼓励群众对噪声污染进行举报,教育城市居民控制各种生活噪声.22、什么是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产品边角废料、已报废新产品、丧失实际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为所有人抛弃的呈固态或半固态状态的物品、物质.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2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处理方法和利用途径?固体废弃物包括产业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产业废弃物(工业废物)如燃煤电厂粉灰、钢铁企业高炉渣、煤炭行业煤矸石等;一般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如废弃包装物、家用电器、拆除建筑物、旧汽车、废食品等.其处理方法主要有 5种:(1)卫生填埋 (2)高温堆肥.(3)焚烧.(4)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利用途径有3种:(1)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道路工程等的填垫材料;(2)通过燃烧含碳、油或其它有机物质的废物回收能源;(3)用含土壤、植物所需元素的废物,作土壤改良剂和肥料.24、生垃圾如何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25、为什么说垃圾是“摆错位置的资源”?在一般人的眼中,垃圾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好像一无是处;但科学家却认为,垃圾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日常的城市垃圾百废混杂,要使垃圾资源化,必须先对垃圾进行分类.在一些发达国家,居民区的垃圾都分类收集到不同的垃圾桶里,然后再运输到垃圾自动分选厂,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将垃圾中的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物质分选出来,分选后的垃圾,经过加工处理,就能变成有用的资源了.在德国,新闻纸中的 60%、玻璃瓶中的50%、铜制品中的40%,都是从垃圾中回收提取出来的.在美国,钢铁工业中有一半以上的原料是由废旧汽车提供的.26、医疗垃圾应怎么处理?医疗垃圾就是指一次性针头针管、一次性塑料盘、各种导流导液的胶皮管、带菌的纱布纱条棉球以及各种病人手术后的切除物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物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危险废物名单,医疗垃圾属于第一类危险废物.所以,对医疗垃圾的处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消除污染,避免伤害;二是要统一分类收集、转运;三是要集中处置,.四是必须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五是在焚烧处理过程中要严防二次污染,必须达标排放,六是焚烧过程中的飞灰必须视同危险废物,要妥善处理. 27、什么是重金属污染?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45种.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目前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汞、镉、铬等.重金属随废水排出时,即使浓度很小,也可能造成危害.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列如重金属的污染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28、“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白色污染”是对于废弃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形象说法.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不易降解,造成污染公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市容环境.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2) 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3) 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4) 危及动物安全.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小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29、什么是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30、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生态系统一般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组成.两大部分即生命系统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也称环境系统。 31、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又称为营养链.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以食物联系起来的链锁关系.例如池塘中的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鱼类又是人类和水鸟的食物.于是,藻类一水蚤一鱼类一人或水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食物链. 33、什么是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指生物类群通过代谢作用(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直至消失的过程.生物净化现象。 34、什么是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经济学原理,合理组织、积极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5、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自然因素指火山爆发、水旱灾害、地震、台风、流行病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主要指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为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1)物种的改变. (2)环境因素的改变.(3)信息系统的破坏.36、什么叫生物多样性?生物圈中最普遍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它包括了种内基因变化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37、世界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生境交替.从一个高度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到简单、单一的生态系统,这可使物种种群减少,物种丧失.(2)过度收捕.过度的收捕使得收捕率高于物种种群的自然繁殖能力,导致物种濒临灭绝.(3)化学污染.化学污染如酸雨沉降、杀虫剂过度使用、重金属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释放,影响了陆地、淡水和近海的生物.(4)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如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臭氧层的破坏等,可能改变世界上生物群落的边界.(5)物种的引进.在一个区域或一个稳定自然生态内引进一个新的物种,可能导致这个区域或系统内原有物种的灭绝.(6)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伴随着工业革命、全球贸易、化石燃料的利用以及更为有效的公众卫生措施.这些发展都将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严重威胁着物种的生存38、生物多样性锐减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从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是破坏了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二是破坏了药物来源;三是破坏了工农业资源;四是破坏了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五是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六是影响生物考古及科研等. 3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 40、什么叫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4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什么?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1)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在科学的管理下,保持本来的自然面貌,一方面维持有益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创造最佳人工群落模式和进行区域开发的自然参照系统;(2)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既保存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基因库,又保护着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使其免遭灭绝;(3)维持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持续利用,保护种质资源的提供基地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4)保护特殊有价值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为考证历史、评估现状、预测未来提供研究基地.42、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43、什么是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态经济目标,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利用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改造、设计、组合、布局的活动.它是确立区域发展方向、合理布置生产要素的关键,也是解决经济系统增长的无限性与资源生态系统供给的有限性矛盾的重要措施. 44、什么是洁净煤技术?所谓洁净煤技术就是指煤炭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及污染控制的技术,是使煤炭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物被控制在最低水平的一种高效、清洁利用的技术. 45、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必须合乎下列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生态学要求:第一,生产结构的确定,产品布局的安排等都必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和当地的环境条件相匹配;第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可更新能力;第三,在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上,要做到有取有补,维护生态平衡;第四,在利用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抚育和增殖自然资源,使整个生产发展走向良性循环.46、发展生态农业有哪几项原则?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七项原则:(1)全面规划、相互协调,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整体性,(2)资源再生增殖,永续利用;(3)多业结合、全面发展,建立高效、优化的农业生态经济体系;(4)因地制宜,多样种植、多种经营,使初级产品得到多级、多次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生物能转化及废物资源化;(5)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再利用,增产增值并维持物质循环与平衡;(6)重视自然调节,强调系统外补加能投入,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并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草害综合治理;(7)与现代农业科学(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农业技术管理体系等. 47、我国农村面临哪些环境污染?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的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因此,进行村镇规划,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 48、畜禽粪便怎样对环境造成污染?_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物质,而且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方面具有化肥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未经处理的粪便含有的恶臭成分、有害微生物以及所产生的大量硫化氢、醇类、酚类、醛类、氨、酰胺类等污染物,如果流进江河湖泊,会使水质污浊,散发恶臭,并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威胁鱼类和贝类的生存.农业用水如受到粪便的污染,过量的氨及其他营养物质会引起水稻成长、倒伏,危害很大.由于地面的渗漏作用,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尤其是在岩性粗、砂性强、保水力弱的土壤条件下.此外,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病原菌,极易传播疾病,细菌和有害气体随风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粪便聚集地区,易于蚊蝇等昆虫孳生,严重影响周围地区的卫生状况.49、农村应如何节约用水?农村节约用水的措施包括渠系的配套和渠道衬砌,以减少或避免漏水;推广喷灌、滴灌等措施,喷灌比传统的地区灌溉方法节水30%-50%,特别是渗透性较好的砂质土壤,能节约用水达70%,喷灌不仅能节约用水,还能提高产量.乡镇企业更应合理用水,不仅可以节约水量,而且可以减少污染,要重视对乡镇企业废水的处理,同时还要加强水质监测,制定水源保护的具体措施,必要时采取法律措施. 50、秸秆如何进行综合利用?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几种渠道:一可用它和畜禽粪便制取沼气作燃料,沼气渣作肥料,这样既免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增加了社会产品的经济收入;二可用作家畜的饲料,将秸秆喂养家畜,家畜肉可供人食用,同时家畜粪尿可用作肥料还田,还可进入沼气池制取沼气.在家畜饲料场所下挖掘沼气池,让家畜粪尿直接进入沼气池,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家畜粪尿用以制取沼气,沼气用作农村的生活用能,沼气渣可以还田,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农作物秸秆又用作家畜饲料或直接用以制取沼气. 51、为什么要大力开发沼气能源?沼气基本上属于生物能源的范畴,沼气的能量来自太阳的光和热.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太阳能贮藏在体内.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质发酵分解,产生蕴藏着大量能量的沼气.当沼气燃烧时,这种能量就转变为光和热而被利用.沼气是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等的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热值,可用以烧饭、照明,也可以驱动内燃机和发电.产生沼气的原料为有机物,在自然界中来源丰富,如人畜粪便、杂草、秸秆、树叶、垃圾等.此外,含有机物在2%以上的工农业生产废渣、食品加工废渣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和沉淀污泥等,也都可以作为沼气的原料.沼气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不危害农作物和人体健康,这个优点是矿物燃料所不能及的. 52、污水灌溉有什么条件要求?污水灌溉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体污染,减轻污水处理投资,不过污水灌溉必须具有以下条件:第一,污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应经预处理,对其中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和生物难以降解的化学物质,应回收利用或作适当处理,使其达到污水灌溉水质标准;第二,含有病原体的污水(如医院、生物制品厂等),必经严格消毒后才能用于灌溉;第三,应根据灌溉区的土质、地下水位、气象、作物等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定科学的灌溉方式和管理制度;第四,控制灌溉水量,防止污水外溢和灌渠渗漏;第五,在地层裂隙和熔岩地区、易受淹的涝区、水源卫生防护带区域均不能用污水灌溉;第六,污灌区要同居民点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 53、农药主要生产那些污染?农药所产生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喷洒的农药微粒漂浮在空中,或作物表面的药剂蒸发,以及农药厂排出的废气都会对大气形成污染;(2)农药对水系的污染.防治水中害虫而喷洒的农药,以及喷洒作物的药剂落在水面上,雨水冲洗含农药的土壤或工厂废液排入江河,都会造成水系的污染;(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落入土壤的农药或为杀死土壤中的害虫而直接对土壤施药等,是造成土壤中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4)农药对食品的污染.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空气、土壤、水及饲料中残留的农药而受到污染;(5)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污染.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使水生生物受到毒害,尤其是食物链所引起的农药对鱼类的污染;(6)农药污染对鸟类野兽的影响.鸟类等取食了含农药的作物种子和谷物,使农药在体内积累,造成繁殖率下降甚至死亡.54、土壤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1.工业污染源. 2. 农业污染. 3. 生物污染源. 55、怎样食用蔬菜可减少农业残留?一般来说,生长期短的鲜嫩蔬菜买回后,应放置于阴凉处抖抖、晾晾、通通风,将蔬菜的水汽散去,这是去除农药残留的好方法.其次,对于水溶性很强,残留量又不特别高的农药如甲胺磷等,用清水或淘米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也能有效消解.经油炒后的蔬菜,基本上也能消除农药的残留,因烧开的油温度大约在200以上,遇到高温,残留的农药便会降解.此外,摘去外叶和削皮也是一种好办法,因为农药往往残留在蔬菜的外叶和表皮中.所以人们在选菜时,首选鲜、嫩、完好者,不要买虫咬菜.食用前,用淘米水浸泡一会,再认真清洗几遍,摘去外叶或削去表皮,农药就基本上荡然无存了.56、化肥污染对环境有什么危害?进入土壤中的化肥因水的沥滤作用可发生迁移,流入江河、湖泊,或进入地下水.化肥污染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硝酸盐的累积问题.生长在施用化肥土壤上的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大量的硝酸盐累积于叶、茎和根中,危害取食的人类和牲畜.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另一污染问题是化肥中常含有各种污染物质,随着肥料的使用,污染物进入农田,造成对土壤和植物的污染.生产化肥的原料常含有一些微量元素成分,有些化肥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混入各种微量成分,如磷灰石中除含铜、锰、硼、钼、锌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砷、镉、铬、氟、汞、镍、铅等对植物有害的成分;有机肥料中会含有一些有机污染物,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施用于农田后,会造成土壤的酚污染.57、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为了和一般的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有统一的标志,它由3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58、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它们必须符合以下4个标准:(1)产品或产品的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水、肥、土条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无公害控制标准;(4)产品的包装、储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储运标准;(5)最终产品必须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检测合格才准予出售,即安全、营养、无公害.为了和一般的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有统一的标志,它由3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59、什么是有机食品?有机食品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外,还包括纺织品、化妆品、林产品等.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原料必须来自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有机食品的主要特点就是来自于自然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在生产和加工中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品,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化学合成物质.因此,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和高质量的环保生态食品. 60、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有什么区别?1、有机食品强调的是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而绿色食品强调的是出自归佳生态环境的产品.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目的是改造由于现代化农业而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环境,通过转换培育健康、平衡、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系统.因此两者在出发点上有本质区别,即发展有机食品的目的是改造、保护环境,而绿色食品首先是利用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2、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标准不同.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强调以生态学原理建立多种种养结合、循环再生的完整体系,尽量减少对外部物质的依赖,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用化学品和基因工程技术,而绿色食品标准中却允许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不拒绝基因工程方法和产品.3、管理方法不同.有机食品强调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其理论依据是有好的过程必定有好的结果,而绿色食品非常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的检测结果.在认证管理上,两者也有区别,有机食品要求每年都要接受检查认证,绿色食品一次认证可用好几年. 61、一氧化碳有何毒性?一氧化碳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俗称煤气,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气体密度为0.967kg/m3,熔点-1 99,沸点一191,微溶于水,不易被液化和固化.一氧化碳主要来源是含碳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症状加重外,并有昏迷或虚脱的现象发生.皮肤和粘膜呈樱桃红色.严重中毒可发生突然昏倒,昏迷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昼夜.常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以至死亡.急性中毒幸免于死亡者,尚有患者留有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62、二氧化硫对环境有什么危害?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是无色有刺激性嗅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水即可变成硫酸.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金属矿的冶炼、含硫煤和石油的燃烧所排放的废气.二氧化硫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膜具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琉可发生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人二氧化硫会发生慢性中毒,不仅使呼吸道疾病加重,而且对肝、肾、心脏都有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动物和建筑物都有危害,特别是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阳光照射以及某些金属粉尘(如工业烟尘中氧化铁)的催化作用,很容易氧化成三氧化硫,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即成硫酸雾,严重腐蚀金属制品及建筑物,并使土壤和江河湖泊日趋酸化. 63、什么是公害病?公害病是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公害病的流行,一般具有长期(十数年或数十年)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也可能出现急性暴发性的疾病,使大量人群在短期内发病. 64、什么是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人类意识中与环境和环境问题有关部分,包括人们对自身和人类生存环境及行为取向和社会心理等,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们的思想,理论,情意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观念形态的反应65、环境保护与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关系?环境保护与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增强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环保方面的具体要求.在环保工作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创建美好环境的理想.二是发扬环境道德风尚.树立环境道德首先是要使人们对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负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还要特别重视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对环保事业的忠诚感.三是强化环境保护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环保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不仅是搞好环保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普及和提高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知识不仅是环境建设的条件,也是提高人们环境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环境文明观念的基本前提66、什么是环境文明?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为基础特征的新的文明阶段,又称生态文明或绿色文明。65、如何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实战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环境文化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加强环境文化建设,首先应把环境文化建设提到环保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加强环境宣传工作。其次是领导社会宣传、文化、教育、科研、各群众团体以及经济产业部门共同来开展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属于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开展环境文化建设。第三是开展有关环境文化理论研究。环境文化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探索环境文化与环境意识的互相关系,探索推进环境文化建设、转变环境价值观念、提高民众环境意识的措施、方法和基本途径。66、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有何关系?环境文化的理念,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和道德体系来实现.环境文化即是遵循自然法则维护群体延续的文化,从环境文化的角度看待德,是将自然法则视为我们自觉行为的准则.从环境文化的角度看待法,就要坚决维护自然法则不受侵害.我国环境法律的实施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重现象,原因之一就是环境法律缺少足够的环境道德文化的支撑.人的行为受制于社会文化氛围.环境文化会将先进的文化行为变为全社会大多数人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将转化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道德共识将演化成为一系列法律规则.可见,德治与接洽的关系密不可分.环境文化的发展,必将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为我国法治和德治的建设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使我们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7、环境宣传有哪些作用?环境宣传工作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它面向公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借助于影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环境宣传的作用主要有:( 1)推动污染防治.(2)促进精神文明建设.(3)加快环境知识(科学知识、法规知识等)的传播.(4)同环境管理密切结合,加深人们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推动普法教育,促进执法和守法.(5)反映人民的呼声,伸张正义.68、“人定胜天”的思想是否科学?战国时代的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南宋刘过人定兮胜天,都表明了人能战胜自然,肯定了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显示出开发自然、征服自然的进取精神.工业文明所形成的积极开发大自然、发展大工业的时代潮流,正反映了人定胜天的环境观.然而,现实社会中,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日益加剧的人口危机以及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都表明这一环境观在带给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及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因此,单纯地强调人定胜天是不科学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69、什么是适度消费?符合一国国情国力,适应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约束下的一种生活消费状态和过程.又称合理消费.与适度消费相悖的是过度消费.它是指脱离现实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与合理需求的物质和精神消费. 70、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有什么关系?环境保护可防止社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整治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环保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相反,如社会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环境就无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洁净空气、水、矿产、资金和领先的技术,社会进步的环境要素就会丧失殆尽.社会进步能为环保提供技术和资金,社会经济获得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就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在环保工作领域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环保效益.社会经济取得大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加,社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环保科研、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环保教育和宣传的到位,从事环保事业就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保证环保事业的顺利进行.二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71、“可持续发展”基本内容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深刻,内容丰富,但它的最基本要点是:(1)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统一,而不应当凭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现实(2)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是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的、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应当享有的平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72、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73、什么叫循环经济的“3R原则”?所谓3R ,就是指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74、循环经济有哪三个层面?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1)企业层面上(小循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要求企业做到: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2)区域层面上(中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生态工业园区.(3)社会层面上(大循环).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形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质量,建立循环型社会.75、什么是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才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76、什么是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狭义的环保产业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终端治理而言,其范畴包括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大气质量控制以及其他诸如噪声控制、土地改善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环保产业是针对产品的生命全过程而言,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涉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洁净技术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洁净产品,节能技术与工艺以及绿色设计,即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回收利用,使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符合生态标识标准. 77、什么是环境标志?环境标志亦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环境标志工作一般由政府授权给环保机构.环境标志能证明产品符合要求,故具证明性质;标志由商会、实业或其他团体申请注册,并对使用该证明的商品具有鉴定能力和保证责任,因此具有权威性;因其只对贴标产品具有证明性,故有专证性;考虑环境标准的提高,标志每35年需重新认定,又具时效性;有标志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比例不能太高,故还有比例限制性.78、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持续应用于全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使污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小化,以期增加生态效益,减少对人类与环境风险的一种综合性措施.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良好的系统性、突出的污染预防性、明显的经济效益性,强调持续性,注重可操作性. 79、什么是ISO14000?ISO14000是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其核心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1993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技术委员会制订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编号为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有100个编号,具体安排为0109是环境管理体系,1019是环境审核指南,2029是环境标志,3039是环境行为评价,4049是生命周期评估,5059是定义和术语,60是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61100为备用号.通过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使组织的产品通向国际贸易市场,提高组织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及其知名度,提高组织和员工保护环境和预防污染的意识与自觉性,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发挥其管理的潜在效益,丰富所在国的环境管理内涵和手段.80、什么是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是指环保部门除了关系到国家安全或保密信息外,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公众对环境信息的获得与使用. 81、什么是水污染总量控制?水污染总量控制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82、政府控制污染的政策工具有哪些?政府在选择污染控制手段时,有多方面的考虑,例如公平、效率、可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