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_第1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_第2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_第3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_第4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单以栋一、关于 “ 双强 ” 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全区现有 129 个农业村居(其中南洋 10,青墩 18,新兴14,永丰 13,张庄 9,伍佑 10,步凤 24,便仓 12,城郊 14,开发区5),村干部 727 人,现建村党委 16 个,村党总支 113 个,专业党支部 475 个, “ 双强 ” 型村党组织书记 129 人, “ 双强 ” 村干部 563 人,占村干部职数的 67.8。去年三月下发了关于大力实施 “ 三百工程 ” ,推进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 城委办( 2003) 85 号 提出实施 “ 三百工程 ” , “ 三百 ” 指:培养 100 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成为 “ 双强 ” 型村干部;扶持 100 名在职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投资参股等途径,达到 “ 双强 ” 要求;招引 100 名亭湖籍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兴办企业。通过去年努力,较好地完成了 “ 三百 ” 一期工程,将 182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培养为 “ 双强 ” 型村干部;扶持 102 名在职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投资参股等途径,达到 “ 双强 ” 要求;招引102 名亭湖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兴办企业,将其中 59 名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伍佑、步凤、便仓三镇去年将 82 名民营企业主 、致富大户培养成 “ 双强 ” 村干部,扶持 17 名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达到 “ 双强 ” 要求。今年初,区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 “ 三百 ” 二期工程,掀起全民创业热潮的实施意见,继续强势推进 “ 三百 ” 二期工程, 1 8 月份将 69 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农民经纪人培养为村干部;将 111 名在职村干部通过上项目、办实体,培养为 “ 双强 ”村干部;招引 76 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将其中 39 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目标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 “ 双强 ” 型村干部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三年推进目标,今年“ 双强 ” 配备率必须达到 80,明年达到 100。建立了 “ 双强 ” 型村干部承诺上岗、任期目标制度,诫勉谈话、引咎辞职制度,实绩考核、记载制度,强化对 “ 双强 ” 型村干部的管理。去年、今年初将 “ 双强 ”型村干部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镇(城郊、张庄街道、开发区),签订责任书,把目标规划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基层。 2、抓推进进度。建立 “ 三百 ” 工程月报制度,定期通报,将 “ 三百 ” 工程完成情况列入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强势推进。实施镇领导班子成员与 “ 双强 ” 对象结对帮培制度,提高 “ 双强 ” 型村干部建设组织化程度。 3、抓作用发挥。建立了 “ 双强 ” 型村党组织书记季度实绩 公示,着重对129 个村居 “ 双强 ” 书记参加村(居)重大活动,带头富、带民富,发展社会事业等四方面情况每季度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同时对“ 双强 ” 型村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挥作用不够好,忙于自身业务、难以过问村里事务的 24 人,结合村级党组织设置改革作了调整,改任总支副书记,继续请他们 “ 出点子、理路子 ” ,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出台了关于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激励的若干办法(试行),先后对作用发挥好、实绩突出的 6 人明确为副科级或进入乡镇(城郊)领导班子。 4、抓后备源头。我们结合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规划,在 层层推优的基础上,选大户、培大户;同时眼睛向外,做好引才、荐才工作,对在外创业有成人员请他们回乡创业,在已回乡人员中,选择优秀分子纳入后备培养,建立了 877 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 “ 双强 ” 后备队伍提供了源头活水。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发挥区、镇、村三级教育网络作用,分层次开展理论教育、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层次。 5、抓典型示范。组织开展评选十佳 “ 双强 ” 型村干部、十佳 “ 双强 ” 党员示范户、十佳 “ 双强 ” 党员示范基地的活动,编印了产业链上红旗艳一书,收录了 34 名发挥作用好的 “ 双强 ” 型村党组织书记 、村干部的典型事迹。在 “ 七一 ” 前并组织宣讲,进一步放大效应,形成导向。二、关于 “ 凤还巢 ” 工作我区 “ 凤还巢 ” 工作启动较早,在去年推进的“ 三百工程 ” 的 “ 百引 ” 工程就是 “ 凤还巢 ” 工作。去年,通过实施“ 百引 ” 工程,共招引亭湖籍在外创业人员 193 名回乡创业,创办项目 193 个,总投资 5.8 亿元 ,其中投资 500 万元或两年内形成 500 万元销售的项目 87 个,总投资达 4.7 亿元;今年 1-8 月份,共招引投资 500 万元或两年内形成 500 万元销售的 “ 凤还巢 ” 项目 53 个,总投资达 2.54 亿元。 1、调查摸底,健全台帐。通过媒体宣传和召开 各级会议进行全员发动;通过组织专门人员,分工到村组,进行挨门逐户、沉底盖边的排查,对全区外出人员的自然情况、从业状况、地区分布等进行逐一了解;通过信函和电话联系,了解和核定外出人员的创业情况,建立了亭湖区在外创业人员名册、亭湖区已回乡创业人员名册、亭湖区 2004 年计划回请人员名册等系列台帐,根据招引情况对名册按月进行滚动调整。 2、分解目标,做到 “ 五引 ” 。一是明确目标 “ 引 ” 。对 “ 凤还巢 ” 工程,我区根据市目标要求和区实际情况,确定 2 年内招引 “ 凤还巢 ” 对象目标 120 名,确保完 成 100 名;今年 目标 70 名,确保完成 50 名。根据各党(工)委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细化,按月推进。二是营造氛围 “ 引 ” 。为增强在外创业人员对回乡投资兴业的热情和信心,各党(工)委利用会议、简报、慰问信、广播等手段,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对 “ 凤还巢 ” 对象的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三是亲情感召 “ 引 ” 。各基层党组织,将在外创业有成人员的亲朋故旧等关系疏理出来,利用之间关系,引导创业有成人员回乡创业,报效家乡。通过节日走访、召开座谈会、邀请回乡等形式,介绍家乡的巨大作用、区位优势、产业特点、招商重 点、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与他们共商家乡发展大计。通过叙乡情、谈亲情、话友情,使在外人员充分感受到家乡人民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和诚意,进一步坚定他们回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培植载体 “ 引 ” 。引凤还巢,需要培植载体、种好梧桐。为使在外创业的 “ 金凤 ” 有巢可还、有树可栖,各党(工)委根据本地实际,对闲置土地、厂房、学校等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为 “ 引凤还巢 ” 打下基础。对本地区现有的产业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招引 “ 还巢 ” 项目进行配套或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五是强化服务 “ 引 ” 。通过创设优良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创业环境,吸引 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象服务外来投资商一样,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由项目落户地负责项目申报、厂房建设等一条龙服务工作。 3、强化责任,实行 “ 三制 ” 。一是责任制。区委和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签定 “ 凤还巢 ” 工作责任状,进一步强化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明确要求各党(工)委今年年底前必须招引投资 500 万元或两年内形成 500万元销售的目标数,并将完成情况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对完成任务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实绩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年终不得评为先进,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直接责任人不得参加评先和评优。二是联系制。在建立区四套班子分工联系的制度上,建立组工干部、科级干部联系回乡创业人员制度。区领导干部、组工干部联系到党(工)委,落实到村;党(工)委科级干部按分工联系到片、村,落实到人。对计划回请的人员,一一落实责任,有目标回请时间和回请责任人,责任人必须有副科级以上干部。要求各责任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规定任务。三是月报制。各党(工)委每月 25 日前用软盘上报已回请人员情况和计划回请人员动态,区委组织部按月予以通报,通报发至区两套班子领导和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委主要负责 同志在 5 月份的 “ 三百工程 ” 情况通报上作了批示 :要求 “ 各块要重视此项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不准搞形式,图虚名。 ” 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转发后,极大地推动了全区 “ 凤还巢 ” 工作的深入开展。 “ 凤还巢 ” 典型侍成华, 2003 年从江阴回家乡南洋镇,投资 2000 万元,创办了盐城华泰纸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达 1.2 亿元,利税可达 1000 万元。宁文,2002 年从日本回乡创业,投资 1000 元创办拓诚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信封装饰礼品,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吸纳了 120 人就业, 2003年销售达 1200 万元。祁亚明, 2004 年从泰州回家乡青墩镇,创办新科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 1499 万元,已完成投资 1050 万元,1000 平方米和 800 平方米的两幢主厂房已竣工, 20 多台机器已安装完毕,设备性能正在调试,其中部分机器已试产,预计 7 月可投产达效,形成税收。另一幢 800 平方米的厂房钢架正在焊接之中, 2 年内销售收入可达 3000 万元。陈志强,原在西藏创业, 2003 年底回家乡便仓,创办唐古拉工艺制品厂。该公司占地 13 亩,一期工程投产 500万元,目前近 3000 平方米的厂房正在施工中,办公楼准备动工,整个工程完工后年销售近千万元,利 税超百万元。凌海波,原在罗马尼亚投资, 2004 年 5 月回乡创办盐城市豪杰制衣有限公司,总投资 500万元,购买了 1000 多平方米的厂房 ,用工 110 人 ,现已投入生产,年实现销售可达 1000 多万元。李伟,原在常州创业,今年 6 月份,回乡创办盐城森德纺织有限公司,已新建三幢厂房,计 2250 平方米 ,目前正在实施附属房建设和机械设备进场 ,预计今年 9 月份可投产达效,一期投资共 1000 万元, 2 年内销售收入预计有 6000 万元。在这些典型的带领下,一大批在外创业 “ 能人 ” 回到家乡,一大批 “ 凤还巢 ” 对象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聚,为当地的 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三、关于 农村党员 “ 亲情联动 ” 活动开展情况 “ 亲情联动 ” 的核心是 “ 结对帮扶 ” 。 “ 亲情联动 ” 的方式要实现两个转变:从生活帮困向项目带动转变,从扶贫帮困向扶持创业转变。今年我们亭湖区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分类指导,分块推进。对全区 8164 名农村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对先富党员,争创 “ 双强党员示范户 ” ,打造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创业的示范群体;对 50 多以下有项目基础的 985 名党员开展学一门技能、上一个项目、转移一名家庭劳动力的 “ 三个一 ” 活动,提高致富能力;对 596 名建国前老党员逐一落实 “ 双强 ” 党员和非党致富大户结对帮扶,对 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 306 户老党员家庭,实行 “ 双结对 ” ,还落实区、镇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二是创新方式,抓实措施。具体做到 “ 四联四扶四助 ” 。一是在 “ 联 ” 上下功夫。主要是创新帮扶联动的形式: 实行机关干部结对 上下联。区 “ 亲情联动 ” 活动领导小组每年初以文件形式,明确区四套班子成员、区镇两级机关干部与全区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城市特困家庭 “ 一对一 ”“ 几对一 ” 帮扶,对建国前困难老党员各镇党委还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安排一名镇机关干部作为项目联系人,做到帮扶联到户,责任联到人,措施联到 位。 明确 “ 双强 ” 党员干部帮扶 户户联。在全区农村排出 626 名 “ 双强 ” 村干部、党员与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实行户对户帮扶。张庄街道 “ 双强 ” 党员,草莓大王张长江,利用自己种植草莓致富的优势,帮助建国前老党员王传来儿子种植草莓,并带动周边 20 多户农户种植草莓,使每户人均增收 1785 元,户户联,联出 “ 致富经 ” ,实现户户增收。 发挥特色产业带动优势 产业联。我区围绕创树 “ 一镇一品、一村一色 ” 为目标,注重培大、培强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优先吸收建国前老党员子女、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加盟,带动农村贫困 群体致富。南洋镇倾力打造 “ 萝卜之乡 ” ,三洼村委王宏群率先创办萝卜协会,投资 10 多万元建起库房,将注册的 “ 三星 ” 牌农产品销往上海、宁波等地,一组的建国前老党员陈金扬在他的带动下,投资 2.5 万元上大棚、长蔬菜, “ 小萝卜 ” 带动了全村 600 多户农户,户户种蔬菜,天天奔市场。张庄街道的葡萄业,新兴镇的花卉、养殖业,青墩的脱水蔬菜、雪菜等特经、特养业等产业,带出了老党员、困难农户致富的新天地。 强化龙头企业聚合效应 企户联。龙头企业带动力强、聚合度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强,在 “ 亲情联动 ” 中,我们抓龙头企业,以 “ 公司 老党 员子女 农户 ” 方式,带动百家千户脱贫致富。张庄被誉为 “ 齿轮之乡 ”的张庄街道有 40 多家齿轮企业,千万元销售的有 8 家,吸引周边村近 4000 人进厂打工,户均 1.8 人,全街道 17 户建国前老党员家家都有子女进厂,优先解决 30 多户贫困农户子女就业。永丰镇羽佳塑造制品有限公司拥有东南亚最大的注塑机, 300 多亩的厂区吸收 500 多名农民就业,吸引附近 8 名老党员子女到企业打工,先后出资几十万元支持公益事业,并且带动塑料回收业。企户联,联出一条产业链,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在 “ 扶 ” 上求实效。 在思想上扶志。 “ 扶贫更要扶志,输血 更要造血 ” 。针对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和城市特困家庭的现状,着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外因、内因关系,变 “ 等救济 ” 为 “ 要致富 ” ,帮助他们树信心、立大志、创大业。便仓镇便仓居委会有一户困难党员,丈夫常年患病,妻子小病不断,家中一贫如洗,生活无望,该居委会主任助理、共产党员卞冬云几次登门劝导:人不能丧志,穷有穷根,富有富源,只要有决心,就能甩穷根!帮助他们筹资 2 万多元办起百货店,在 “ 冬云批发部 ” 倾力支持下开张了,多病的丈夫还能帮助照应门面,现在他们家的年收入已达万元以上,他们逢人就讲 “ 人穷志不能穷,创业先 立志 ” 。 在能力上扶技。在农村,我们全面启动 “ 农村党员素质更新工程 ” ,围绕“ 一人学一技 ” ,以大培训带动农村困难党员、特困农户种技素质的提高。去年,区镇两级联动,举办了农村 “ 星火项目 ” 、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畜禽养殖、花卉苗木栽培等各类培训班 27 班次,参训人数7800 多人,吸纳老党员子女、贫困党员、特困农户近 1000 人参加,并刻录致富三十六计 1000 多盘下发到各村,组织观看。在城市,我们重抓就业培训,举办机械、纺织、缝纫等各类培训班 15 个班次,参训 1794 人,对特困家庭人员实行免费就业培训。 在生活上扶困。对 生活帮扶我们明确要求结对对象每年捐助钱物,农村不少于 500元,城市不少于 1000 元。生活帮扶重点突出 “ 解难 ” ,帮助解决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城市特困家庭的燃眉之急。去年洪涝灾害过后,我们把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农户灾后建房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实行责任、资金、建设三到位,使特困户在入冬前全部搬进了新居。 在项目上扶资。 “ 亲情联动 ” 既要生活上解难,更要脱贫,实施项目带动,扶持资金。去年全区实施农村建国前老党员帮扶项目44 个,落实帮扶资金 18.6 万元。新兴镇对老党员致富项目实行 “ 五个一 ” 筹资办法,即 “ 上面要 一点,银行贷一点,帮扶大户借一点,结对干部捐一点,有条件的村贴一点 ” ,帮助 9 户老党员上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永丰镇永西村建国前老党员范维楼儿子范龙标想办一家小型铸造加工厂,面临厂房难落实、资金难筹措的窘境,镇党委多方为其协调联系,最终选定陈台村境内交通便利的一家闲置厂房作为厂房,并为其协调贷款 5 万元,使小厂顺利度过难关, 2003 年当年开始赢利。三是在 “ 助 ” 上求突破。主要开展三 “ 助 ” : 助医。对因病致贫的贫困党员、困难户,积极开展助医活动,为他们解决 “ 看病难 ” 问题,在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对建国前老党员、 特困农户进行扶助,部分镇减免他们个人缴纳部分,定期为建国前老党员进行体检。 助学。对特困农户、城市居民子女入学实行扶助,减免费用。去年年底举办了 “ 爱心献学子、共度欢乐年 ” 资助特困生活动,对 50 名特困学生进行捐助,捐助资金 2.5 万元。 助就业。让老党员、贫困户脱贫,关键要解决 “ 饭碗 ” ,加大就业扶助力度。新兴镇同心村坚持 “ 以工兴村 ” ,村里 5 家企业吸纳村民近 700 人就业,实现 “ 老党员户户小康,村民家家致富 ” ,人均收入 4900 元。城郊村办工业更是火红一片,带富一方,实现村民普遍就业,所有建国前老党员都被企业聘为 “ 党 日活动 ” 顾问,每年享受 1000 元的 “ 功臣钱 ” 。在社区去年开展 “ 亲情联动再就业援助 ” ,为特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 198 个,实现 114 人再就业,举办了 6 场下岗职工专场招聘洽谈会,先后提供就业岗位 1400 多个,有 200 多名下岗职工签约实现再就业。亭湖街道在全市率先建起了 “ 爱心超市 ” ,为低保家庭提供定额免费、扫需自选的基本生活用品和低价的商品服务。三是立足长效,健全机制。 “ 亲情联动 ” 向机关、社区、非公企业拓展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创新机制。一是抓督查,建立责任机制。开展 “ 亲情联动致富 ” 活动关键在镇、街, 落实在村居、社区,在工作中我们建立区直、镇街、村居和社区三级责任体系,与全区 “ 四帮 ” (机关帮基层、干部帮职工、党员帮群众、强村帮弱村)活动有机衔接,建立 “ 三个一 ” 的督查机制:每双月通报一次、每季度专题会办一次,每半年组织一次 “ 亲情联动 ” 项目观摩。二是抓典型,建立创评机制。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重抓典型培植、宣传,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建立三类创评机制:在帮扶机关单位、机关干部开展评选 “ 先进帮扶单位 ” 、 “ 优秀帮扶工作者 ” ;在结对帮扶的 “ 双强 ”党员中评选 “ 双强党员示范户 ” 、 “ 示范责任区 ” 、 “ 示范基地 ” ;在被帮扶对象 中评选争当 “ 党员发展之星 ” 、 “ 创业标兵 ” 等活动,通过创评,增强帮扶单位、帮扶人的责任意识,激发被帮扶对象的创业意识,提升 “ 亲情联动致富 ” 活动层次。三是抓保障,建立服务机制。对建国前老党员子女致富项目实行贷款贴息 “ 绿卡 ” 制度;对困难党员、农户致富项目实行 “ 一站式 ” 服务的 “ 绿灯 ” 制度,在土地流转、项目用房建设、电力配套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党员创办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积极向省、市部门申请重点扶持,青墩镇恒鼎脱水蔬菜、新兴镇的富大草鸡煲等 3 项被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四是抓互动,建立双赢机制。通过创新帮带模式,构建 “ 共富 ” 利益共同体。永丰镇联盟村总支副书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