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之决定.doc_第1页
国民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之决定.doc_第2页
国民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之决定.doc_第3页
国民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之决定.doc_第4页
国民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之决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之決定壹、 前言生命是人人擁有且獨一無二,又有時間限制的,如何讓每個人的生命發光、發熱!讓有限的生命能充實而無悔、快樂而少煩惱、健康而少疾病、溫馨而少紛擾,實是重要之事,惜長久以來我們的課程始終遺漏此方面的探討,於是從政的想的不是服務人群,而是名與利,建築師想的不是建設國家社會,而是借照賺錢,當律師的也不知公平正義為何,一心只想為大財團打官司,好能與富貴沾上邊,就連老師,也有部份人士非以人師為職志,只因是鐵飯碗又有寒暑假而為之,這些亂象衍生於國中,學生忙於準備公民而不知幫家事,忙於自己的成績,而不知協助同學,忙於追逐只要我喜歡,而不去顧及有無影響他人,甚至因一些成績、交友、挫敗、親子關係之不順,就去傷人或自傷,此等行為在在顯示了當今生命教育欠缺之後遺症,身為教育同仁能不再重視,不提出解決之道嗎?生命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修行,信念難成,修行更難達成。因為要成信念,需自己先沈潛於自己的心靈世界,與自己誠實、長久、毫無保留的進行深度對話,進而挖出最心底內的自己,如此才能重新檢視自己平日之所做、所為,是真還是假,是善還是惡,是美還是醜,亦即知道自己的真面目。透過深化思考,除了可以了解自己的真面目之外,還可以探究出自己為何而活?該如何好好的活?進而成就為人處事之信念。有了信念,是充實生命的起步,接下來還需透過不斷的修行,亦即經由不斷的自我觀照,將逐夢的過程與自己人生目標相結合,始能真正讓生命充實、讓生命發光、發熱。這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人世間充滿各式各樣的干擾,任何事,都有可能成為誘惑,成為干擾,進而影響到既有目標的邁進,因此不斷觀照,不斷分享,將成為修行之重點。衍生到國民教育,我們要思維的是:國中生現況如何?如何將信念中的了解真我,為何而活、如何好好活,與修行中的觀照、分享相結合,進而轉化成國中生命教育課程,例如了解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珍惜生命等。同時基於生命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如何針對國中階段的學生,因應他們的特質及階段性任務提供合宜的教材、教法及情境,則是更迫切而重要之事,以下謹從生命概說國民中學生生命教育現況分析決定理論之探討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之決定結語,對本議題作一探討,敬請指教。貳、 生命概說生命的信念小時候,我們期望快點長大,以為長大以後可以自己做主的做好多事,好過癮,大一點、讀書時,卻整天為考試、升學以及逃避考試、指責而忙,長大了、做事了,整天為名、利、他人而忙,每天睜開眼就有無窮的事情擺在眼前等待解決,直到精疲力竭睡著為止,每個人的每一天都好比是一個戰場,從來就吝惜花些時間照顧自己的靈魂,滋潤自己的身軀,於是在忙、盲、茫中,心憔悴了,身體枯竭了,智慧不見了,快樂陌生了,難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嗎?生命是一件需要嚴肅探討的課題,要探討此課題前,首應從一個人對生命信念的內省談起。生命的信念,就是一個人對生命的體驗後的認知,一個人對生命的認知,至少可以從生命是有限的以及生命是無限的等二方面來談。生命是有限的持此種信念者,視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就結束了,針對此等生命信念之人,應思考的如何讓自己好好的生,好好的死,亦即於生的階段,善盡每一時期應盡之責任,例如:幼時好好接受照顧;讀書時五育均衡發展;就業時善於發揮潛能服務人群,力求自己經濟獨立,組織一個自己的家;退休時能好好照應自己健康及休閒,與親人快樂相處;生命終了時,能坦然無懼的面對。生命是無限的持此種信念者,視人的一生應包含:生之前、生之時以及生之後三個階段,對此世的種種遭遇視之為果,而此果係前世所種之因所造成,而今生之所為,又為來生之因。人的一生是生生世世循環的因果關係所組成。基於此,他們今世之所作所為,多少會考慮到來生是為畜、為人或成為菩薩、成為佛。生命的元素與排序有了生命信念後,人要考慮的是:人的一生有太多太多需遭遇、面對、追逐、捨棄之事物,對這些事與物我們應該如何排序,才能讓人的一生充實又能恆久的快樂,才能在死時幕誌銘上有一些可以寫的東西?基於此,人有必要透過深化的內省,與自己的心靈做無保留的對話與釐清,如此才能確認到底是金錢、事業、學位、名、利最重要,還是健康、快樂、智慧、慈悲、無煩惱最重要。人,是有智慧的動物,可是卻經常為塵世間的俗事掩蓋了智慧,以致總是以錯的答案來處理生命問題,以錯排之生命元素來經營生命,這是一種滅而不覺或滅而後覺的遺憾,其實冷靜點的想,大家都知道,人生真正重要的事與物在那?只是人總是在忙、盲、茫中渡過每一天,總是自己告訴自己抽不出時間來思考人生,復加從小到大,大家沒有探討人生的指導及習慣,於是這個重要的問題,始終沒有成為重要而去做的事,是悲、還是傻?參、 國民中學生命教育現況分析國中現有教育生態之圖像分析共同性圖像:教科書至上.跳脫書本,走出教育,導入活動,廣泛接觸學習, 形成多元價值。分數第一.重視基本能力的培養和建構。教材教法評量的單一.教學評量應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成就指標的單一.多元智慧的尊重。活動的譁眾取寵.回歸教育本質、掌握目標意識。未重視個別差異.依學生起點行為實施教學輔導。校長:合宜價值觀、正確方向、落實行動.應付、妥協、求生存。行政:主動、積極、效率.被動、消極、民粹。教師:專業、敬業、無窮教育愛的投入.逃避、恐慌、尋求庇蔭傘。學生:快樂上學、有效學習、適性發展.中輟、無方向、得過且過。家長:肯定、關心、支持、參與、配合.干預、批判、不理不睬社區:安全、互動、支持、優質.危險、互獨、惡質。國中實施生命教育現況概述生命中重要的應該是生活而非成績。然而在智育掛帥的前導下,其他四育在夾縫中苟延殘喘地發展。位於首要的德育更受到社會複雜價值取向的衝擊,形成了多重標準,以致學校教育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拉鋸,終而使與人最生活化,最密切的生命教育淪為枝節末流,不受重視。充其量,僅零散安排於健康教育、生物、公民與道德等課程中,或在訓導活動,輔導活動中穿點綴進行。究其原因,不外:欠缺有計畫的推動,難以取得師生的共識,建立系統的知識。缺乏生命教育情境佈置,喪失潛移默化的機會。教育方式照本宣科,淪為說教,使學生思想空間受到束縛,難收情意陶冶之效。缺少體驗活動的安排,教學活動重視零碎知識的傳授,難以培養學生實踐的意志力及反省力。生命教育的實施與生活教育脫節,未能融入日常生活中成為生活習慣,學生難以自動實踐。因此,即使上了幾年的公民與道德的課,依舊無法了解自我,認清人生的價值。可見生命教育,並非新興的課程領域,而是統整過去分散在各課程中有關生命的內涵,透過教學與體驗活動,使學生真正了解生命的意義,化為終身受用的生活教育。肆、 決定理論之探討決定的藝術Chester I Barnard:Art of Decision時機未成熟時不做決定沒有比較有效時不做決定(沒有把握時不做決定)不中肯的問題不拿來做決定(做完決定於事無補)不做決定亦是最好的決定以下分述之:時機未成熟時不做決定之解析(Timing):當意分歧,真相未充份了解,價值觀分歧,可能還有更好方法時,都不是做決定的好時機。沒有比較有效時不做決定、沒有把握時不做決定之解析:尼克森是領導能力很強的人:其著名言詞之一No changes No Progress ButChanges No guarantee Progress (保證)不中肯的問題不要拿來做決定之解析: 意旨:做完決定於事無補。 首長應做的是目標導向之決定:Frances HesselbeinLeadership is a matter of how to be(提示方向、願景、將來是何狀態;非指揮如何做)(怎麼做?不是領者最重要的),not how to do(執行細節)。上文於學校內可以修改為:Leadership is a matter of “more” how to be, “less” how to do.不做決定亦是最好的決定Learning by doing做決定的幾個最重要策略合理性;合宜性個別累增(漸進)減少冒險以下分別解析之:合理性;合宜性之解析 什麼是合理性:二利相權取其重,二害相權取其輕亦即從二三個備選方案中來選擇,又稱較佳選擇(Better selection)(備選方案A) (可能結果A)alternative A possible consequences Aalternative B possible consequences Balternative C possible consequences CSimon(賽蒙)針對此有以下看法:給二個人相同的價值、相同的事實、相同的變通方案,結果是,二個人會選同一個合理性的答案,但,問題出來了,二個人的價值觀怎麼可能一致呢?基於此,我們知道合理性是有限度的,Simon亦放棄了全知理性,只要有分把握就得做決定。價值觀一致性高好決定,價值觀分歧就難做決定。沒有全知理性,只有有限理性相對理性。根據理性模式思考總比沒經過理性思考好。價值觀很難一致有人主觀、有人客觀、有人快、有人慢。傳統、組織文化等,均影響價值觀。個別累增(漸進)之解析:解決完一個問題再解決另一個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就強化了解決另一個問題的功力(為下一個問題之解決奠定了基礎)。所以先做沒阻力的事,等自己站了,再繼續做其他決定。(二者要交互運用)減少冒險之解析:(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經常入虎穴遲早被吃掉)聽聽老人言請教專家學者蒐集資料民意調查試放空氣氣球:否則一宣布,反彈強,怎麼收回,常回收,權威就不見了。減少抗拒:讓他多參與,多了解,找出抗拒源並將之化解。決策三層面(三度空間)SPP原則:S:Situation(情境因素的考慮應用)SPP P:Process (做決定之過程) P:Persons (做決定之人及被決定影響之人)以下分析之:S:Situation容許你做決定的時間時間本是中性,加諸人就成壓力,急迫就顯匆促,就會考慮不週,時間多就與更多人研商,蒐集更多資料,做價值一致溝通之努力,所以有時買買時間,答案自然出來。參與決定的人找那些人來參與決策,那些人進入狀況,那些人受影響,能否兼顧到大眾的看法。(不超過15人是最佳規模,否則要分組召開)合用資料的蒐集(法令、專家、諮詢)這問題涉及政策性的層次如何,愈政策愈需博採眾議。價值觀是一致還是分歧。這決定權責來源:由誰負責,誰做決定,誰受權。特別注意:參與決定的人:將來執行決策的人一定要有代表參與。受影響的人心裡要有準備,避免狗急跳牆、困獸之。善用情境,建立一個好做決定的情境。P:Process做決定之過程:建立共識集思廣義週知博採。首先認識問題(理想與現實有差距就是問題)其次要分析:(形成原因為何,例:是內神通外鬼?是上級交待?下級反映?家長反映?還是自發提出的)居間:承上啟下,把政策轉化為行動請求決定:部屬提出創造決定:自己覺得要做的解決這個問題對機關、學校、個人有意義嗎?這個問題已到非解決不可了嗎?這個問題有更好的方法嗎?建立解決問題之標準(如此才知問題解決沒)蒐集資料(法令、研究報告、專家、輿論)研討方案發展變通方案比較方案,選擇一較佳方案規劃執行評估績效P:Persons做決定的人應有之修養統觀能力(看得廣)牽涉的範圍都要看得到,要面面顧到。洞察能力(深度)變通能力(做行政最需變通性),變要通,不要變而不通。包容性(不包容則不變)伍、 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之決定決定理論在生命教育課程之運用就決定的藝術言之:時機未成熟時不做決定,沒有比較有效時不做決定、不中肯的問題不要拿來做決定、不做決定亦是最好的決定。就做定的幾個最重要策略言之:決定應特別注意合理性、合宜性、漸進性以及減少冒險。就決策三層面SPP原則而言之:決定時應兼顧情境、過程、決定者及被決者的因素。 以上三點決定的理論基礎,與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可在學校生命教育推出的時機、師資的培育及安排、教材的編制、情境的安排以及活動的辦理等五個層面做個結合,茲以表一、表二、表三說明之:表一 決定的藝術在生命教育課程之運用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 二 者決定的理論基礎 合 一 生命教育課程推出時機生命教育課程師資培育及安排生命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制教法的創新生命教育課程情境的安排生命教育課程活動之辦理決定的藝術不做決定時機未成熟必須是師資的培育.教材的編制.情境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均完成後,才是推出時機先透過心教育之推動,改變教師價值觀以後,才開始邀約成生命教育種籽教師進而全面推動教師價值觀未調適妥當前,不宜拉入推動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列,更甭談教材之研發及教法之創新情境的安排,宜先透過行政於校園內布置,再逐步進入各教室教師未具備探索課程體驗學習帶隊能力時,暫不宜辦理不做決定沒有比較有效時推出生命教育課程後,師生均能在知.情.意上充份受益,始全面推出師資未培訓完成時.不宜推動教材未編妥,教法未研擬出前,不宜推動無週延構想時,不隨便設置情境未完成系統性思考時,不輕易推出活動不做決定不中肯的問題生命教育是人一生的事,應予推動沒有優良師資,不宜冒然推動生命教育教材未編妥,教法未研擬出前,不宜推動無週延構想時,不隨便設置情境未完成系統性思考時,不輕易推出活動最好的決定不做決定亦是沒準備好配套措施時,先緩議不勉強同仁加入種籽團隊不強制要求全校同仁,立刻編制相關教材不急於一時,避免做出一些不成熟的情境布置不辦理急就章,沒有目標意識的活動表二 決定的策略在生命教育課程之運用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 二 者決定的理論基礎 合 一 生命教育課程推出時機生命教育課程師資培育及安排生命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制教法的創新生命教育課程情境的安排生命教育課程活動之辦理決定之重要策略合宜性合理性生命教育推動時不宜增加教師太多負擔,且其方式應為師生.家長接受採自願方式.培育種籽教師以鼓勵及帶動方式讓全校教師參加教材應符合孩子身心成熟度教材應與生活相結合教法應讓學生在快樂中走進深化思考,進而感動.心動.行動不必花太多錢.太多時間,而能產生重大效果的情境設計活動不應擔誤正課,且與真實生活相結合,能產生學習效果漸進性先從數科辦起,且從重點活動的舉辦,邁向全方位的辦理先培育種籽教師由種籽教師帶動全校教師由種籽教師先研擬出教材大方向及可行教學方法之運用先選擇生物.健教.輔導.公民等學科辦理,進而走向所有領域從校園內局部做到全面,進而走進教室先從每一學期每個年級辦理一次體驗活動,逐步走向二四次減少冒險配套措施沒完成時,先緩議種籽教師以志願者為優先考量與九年一貫課程相結合(善用20%的彈性時間)力求安全活動應避免危險,同時充分與師生.家長溝通表三 決策層面在生命教育課程之運用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 二 者決定的理論基礎 合 一 生命教育課程推出時機生命教育課程師資培育及安排生命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制教法的創新生命教育課程情境的安排生命教育課程活動之辦理決策三層面( 原則)情境配套措施未完成前,不必急著全面推動價值觀未共識前,不必急著推動熱誠.有能力.有意願的人找進來,透過培訓成為種籽教師由種籽教師帶動全校教師廣為蒐集資料.研究教法透過師生.家長的討論.建議活動之設計兼顧帶活動者的能力.及參與活動者的喜好及收獲過程是否建立共識,集思廣義,週知博採,可以全面推動了嗎?的思維選誰當種籽教師最好可以提供這些種籽教師那些前備經驗如何才達成種籽教師的標準有無更好教材.教法之思維妥善蒐集資料評估績效蒐集資料有無更好情境安排之思維研擬變通方案有無更好的活動設計內容本活動的教法.教材都已設計完成否有無變通方案活動成敗指標為何決定者洞察能力:清礎知道何時推出統觀: 能看出每個階段所需人才洞察: 知道每位教師潛能包容: 容許部份暫無意願之老師變通性: 教材.教法隨時可以調整統觀力洞察力變通力統觀能力: 要有週延的計畫.落實的執行.有效的考核.點面體都要掌握清礎,活動才能達成既定目標SPP國民中學生命教育課程之實施人的一生,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生命的任務,而國民中學階段的學生,其生命教育課程中最需達成之目的有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以及珍惜生命等四點,而為達成此目的則需透過優良師資的指導、合宜教材的研發與遴選、生動教法的運用、良好情境的蘊育以及體驗活動的辦理等五項策略,用以提供學生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等生命智慧,其具體作法如下:先從理念建立做起,透過師、生、家長心念的改造,重新釐清教育方向,建立親師生之共識,全力支持配合推動。至於心念改造之方式,可採系統思考的模式辦理,先找出一些有心、有潛能的教師以系列的體驗課程,透過活動及分享讓其建構合宜價值觀。研習課程(如表四),研習教材(如附件)表四國民中學推動生命教育教師家長體驗學習課程一覽表天目標課程內容時數上課方式備註第一天知了解我,丟掉我執9hr探索活動討論分享第二天知目標意識:找回專業價值、專業自尊9hr探索活動討論分享第三天破以複眼思考方式,打破既有心智模式,並檢核既有心智模式之成因15hr探索活動討論分享繩結住宿第四天立以第三眼之理論架構培育成員預知能力及溝通、信任、問題解決等能力9hr探索活動討論分享攀岩攀岩場第五天立建構景觀能力:觀照自己的能力了解他人及情境之能力掌握時機之能力規劃未來推動體驗教育之能力9hr探索活動討論分享完成計畫第六天行具備規劃及帶領體驗學習之能力:能帶動自己能帶動研習團隊之成員能返校後帶動師生從事體驗學習9hr探索活動討論分享實習成立生命教育執行小組,負責規劃推動各校生命教育實施要點及相關事宜。研發與遴選合宜之教材從生命教育的目的來看教育學生認識生命生物學是認識生命的基礎學科,學生可以從生命基本元質(細胞和DNA)開始研究,進而辨識生命的特徵,探問生命是什麼?這個主題,然後具體地研究植物、動物及人的生命。相對的也不可忽略孕育生命的環境,因此地理科(生命存在的環境)、歷史科(生命生存的歷史)、地球科學科(生命在宇宙中的家)都是協助學生認識生命需要建構的知識。三種生命中,人的生命最該認識,尤其要協助學生分辨人和植物、動物有什麼不同,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在那裡?這時,教師們對人類學、文化學、哲學等學問都要有基本的涉獵,才能解學生迷惑。認識生命是以知識為基礎,所以各學科老師的合作很重要,學生也不用打高空式地談生命,生命是一門系統的知識,它是生命科學、生命哲學,不是抽象的、懸空的,實施生命教育就是在各科教學中進行。 引導學生欣賞生命 在地球上存有生命是十分奧妙的事,而且有三千多萬種之多,只可惜其中的一種人類卻使得許多生命在快速地消失中。人類需要動物與植物的供養,甚至需要他們來救助人類的疾病,其實生命之間是互相依存的,特別是人真的要存感恩之心。換個角度說,如果在花草間看不到蝴蝶、蜜蜂,在森林裡找不到鳥類的蹤跡,夏天時聽不到蟬聲,原野上沒有野獸奔跑,這樣的寂靜世界,似乎失去了生存的趣味與美感。倘若學生願意去欣賞各種美麗的生命,像台灣的蝴蝶、梅花鹿、紅樹林、睡蓮等。並意識到這些美麗的生命即將絕跡,或許會改變他們對生命的態度。所以老師在教學時,能透過賞鳥活動、賞蝶活動,或課堂內的影片、幻燈片欣賞,這樣的教學目的在培養學生的生命美感。當學生能感受、體驗生命的美與真,這應該是生命教育的另一個起點。更重要的是要欣賞人的美,透過文學、美術、音樂來欣賞人的美麗與豐富,從兒童到老人,從黃種人到白人、黑人,女人和男人,從欣賞人到愛人。以建立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世界。 期許學生尊重生命 當學生明白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領悟生命的奧妙。又能感受生命的美,會去欣賞與讚美,漸漸地形成一種信念,就是尊重生命,要像上天一樣,人也要有好生之德。希望所有的生命都能依照他本來面貌活著,自在的成長。當我們碰到任何生命,都必須有戒慎尊敬的心情,不可存著玩弄的意圖。譬如打死一隻碼蟻或蟑螂,雖然不必強調這是一種罪過,但也不能以打死它們為樂。在現代會有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的成立,都是在體現尊重生命的精神。若說到對於人的尊重,應該從重視孕婦、小孩、老人、窮人這些弱勢族群開始,尤其是兒童,我們能尊敬兒童,把他當獨立的人看,凡事徵詢他的意見,請求他的同意,將這樣的態度轉而對待他人,那麼所有的人都會覺得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被人尊重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尊重生命應該是一種道德堅持,是一輩子做人的原則。 鼓勵學生愛惜生命 生命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實踐愛惜生命。真正地付諸行動,那就從愛護生命做起,幫花草澆水、鬆土,勸導別人不踐踏草坪,攀折花木,參與自然保育工作,擔任醫院、育幼院、安養院等機構的義工,這些行動可以和日行一善結合,教師就站在支持、鼓勵的立場,但也要不斷地教導他們行動的技巧,特別是助人的技巧。如果我們的學生對待他人時,能使用同理心,願意傾聽,又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所謂愛護生命才不是口號。其次要做到珍惜生命,珍惜的具體作為是過儉樸的生活,不能浪費資源,過度消費,甚至吃食稀有動、植物,應該時時省思一菜一飯來之不易,套句學生夏令營的口號:愛就是把飯菜吃光光。不挑食、不多吃垃圾食物。以上種種都希望學生養成一種愛惜生命的習慣,這時生命教育便和生活教育結合,在日常生活中力行,也在生活當下呈現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與價值。各年級生命教育的主軸內容及實施方式生命教育,在每個階段,都有其既定任務,對國中學生而言,個人以為可在每學期放一個主軸,例如:國一上為認識生命,國一下為欣賞生命,國二上為尊重生命,國二下為珍惜生命,國三上為兩性教育,國三下為良心教育,其重點及實施方式如表五。 表五 三年一貫生命教育主軸內容及實施方式年級主軸名稱主軸重點實施方式國一上認識生命從生命基本元質中,協助學生辨識生命的特徵。從對植物、動物及人的觀察中,體驗生命的特質。透過人類學、生物學、哲學、文化學等學問協助學生了解真正的生命。生物、健教、輔導、公民與道德等科連絡教學之實施。參觀動植物園。辦理生命的辨識體驗活動國一下欣賞生命幫助學生明白自己的獨特性,努力去做自己。引導學生努力從各方面找出自己的真實自我鼓勵學生開發潛能,從而建立自尊與自信。落實輔導活動、健教、體育及聯課等相關科目之實施。參觀朱銘博物館。辦理口繪人生體驗活動國二上尊重生命透過人與人之互動,體驗尊重生命之道。透過人與社會之互動,體驗飲水思源及人溺己溺之胸懷。透過人與自然之互動,體驗謙虛、惜福之美德。落實輔導活動及公民等相關科目之實施。北海一週深度旅遊。辦理母親懷孕及停水體驗。國二下珍惜生命透過環境教育之推動,讓學生體驗惜福之道。透過對殘障者的關懷及殘障的體驗,讓學生 珍惜生命。落實各科教育。探訪植物人安養中心。辦理失明體驗活動。國三上兩性教育男女的交往與約會。真愛與迷戀。婚姻觀。落實輔導活動、公民、兩性工作坊及各科教育。透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夫妻及父母生活。以探索課程內化學生兩性意識。國三下良心教育以講述教學協助學生清礎良心的來源。以價值澄清法,協助學生釐清是非。以道德兩難困境教學法,協助學生自省。以體驗學習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心處理人與事。落實輔導活動、公民及各科教育。以探索課程協助學生挖掘內心深處。撰寫自己墓誌銘體驗活動。 各年級生命教育內容之教學方法以講述教學法為入門,學校除了可讓教師於自己的教學進度中,適時隨機教學外,同時行政單位亦可利用週朝、班會等時段,把真人真事呈現給學生。以價澄清法及道德兩難困境教學法為施教重點,據以讓學生內化價值。以體驗學習為教學及活動之主軸,讓學生藉由操作,分享將感動轉化為心動進而行動。營造生命教育學習環境利用各項集會活動,加強溝通生命教育理念。例如:辦理成人禮,感恩活動等配合進行。配合提供學生各項活動機會、體驗生命的意義。例如:舉辦體驗營、關懷養老院、育幼院等,使其熱愛生命。落實日常生活教育,使生命教育的意涵蘊育其中。例如:加強環保教育、勞動教育。落實各科情意教學。例如:公民科、國文科協同教學,以優點轟炸、心靈雞湯等活動方式進行。安排生命教育教學觀摩活動,提昇教學成效。例如:以價值澄清、角色扮演、影片觀賞、小組討論、體驗教學等不同方式交互運用。統整社區教學資源,加強親職教育、溝通生命教育觀念,建立共識。例如:辦理淨山活動、社區服務,以提昇實施成效。陸、 結語從微觀角度言之,生命教育的具體目標,是希望學生在人生的過程中能做正確的決定和選擇,身為教育同仁,我們必須堅持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個教育過程中,都能獲得均衡的價值觀,不只在碰到挫折、痛苦,甚至人生最落寞的時刻,可以面對自己的生命、抒解自己的生命,同時更能以積極、正確的生命觀,去跟他人建立一個正面、積極的關係,共同努力來改善社會。從巨觀角度而言,人要有觀想生命盡頭的能力,亦即透過接近死亡,才易啟發一個人的內在自覺,進而才能建構深刻而整體的生命觀,前述所言,不是知道即可,而必須是一種持續的修行才行。了悟生死是一種生命智慧,這種智慧必須在深刻而持續的愛中,才可能圓滿,人愈是覺悟,愈會了解愛是人生的真諦,愛得愈深,也使人悟得愈透徹,這是因為愛使人放下我執,放下我執,便是放下無明,以及放下由無明所生出的各種痴迷。參考書目吳武雄(民88)。為生命教育把脈回歸教育本質。台北:永春。吳清基(民89)。前瞻生命教育意義與發展。(89.3.24於輔仁大學生命教育革新研討會演講稿)孫效智(民89)。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89.3.20台北市國中校長會議演講稿)陳英豪(民87)。生命教育教師手冊。台中:曉明女中。黃昆輝(民89)。決定的藝術。(89.10.22於師大教師研所上課內容)張勳誠(民90)。推動台北市心教育體驗學習中程計畫。台北:螢橋國中。張勳誠(民90)。推動中正萬華區教師心教育進階活動研習手冊。台北:螢橋國中。錢永鎮(民89)。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輔仁大學生命教育革新學術論文集。釋證嚴(民89)。生命的關愛與希望。台北: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推動心/新教育種籽教師研習課程第一階段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1.齊眉棍1.翻葉子1.Cooperate Connection2.鐵釘2.交通阻塞2.Minefield3.Look up & Look down3.A What3.循環迷宮4.Hog Call4.原子爐4.Human Knot5.Tass a name5.Peek a who5.A SO GO6.Group Juggle6. 默契報數6.合作拼圖7.拋球8.Key punch9.矇眼三角形10.THE BEING第二階段1.Trust Fall(兩人)6. 上攀2. Trust Fall(三人)7.探索下降3.Willow In The Wind8.進化論4.攀岩注意事項9.印地安獨木橋5.普魯士上攀第一天的活動課程1.The Helium Stick(齊眉棍)說明:請分爲每組約17、18位,各位伸出食指,面對面扶住棍子,目標是大家一起把棍子放下來,放到什麽程度?放到蹲下來就可以了。這個很難,請大家多幫忙。規則:1. 請不要用手指去勾它或壓它,那就沒有意思了。2. 另外還有一個期待,讓我們像一家人一樣,不要有人離開棍子,只要有人離開就要重來。如何操作:1. 器材:齊眉棍2. 規則說明清楚後就可以開始,中間可暫停一下,確認是否清楚目標。當看到有人離開棍子,堅定的說”有人離開,重來!”幷將棍子拿起,重來。Debrief(舉例):1. 請問剛才怎麽會這樣?2. 你剛才看到發生了什麽事?3. 請問剛才放棍子的過程你感覺到什麽?4. 請問您覺得那棍子像什麼?5. 各位剛才是怎麽處理的?6. 團隊中要加入什麽想法、做法,才比較容易放下來?7. 個人要加入什麽想法、做法,才比較容易放下來?8. 請問剛才所提出的想法、做法,在工作上需要嗎? 2.Porcupine Progression(鐵釘)說明:請問有沒有人有玩過鐵釘? 不是要大家吞鐵釘,請放心。請將12根鐵釘放在鐵釘頭上,不要碰到木頭,就可以了。那腦筋急轉彎的答案就不必了。可能和不可能都是答案之一,我們只要大家取得共識就好。另外,說明一下,鐵釘盒只是爲了裝鐵釘方便,沒有任何蹊蹺,各位就不用再研究了。規則:1. 不可以使用外力2. 不可以使用暴力3. 不可以使用念力Debrief(舉例):1. 答案很重要,但剛才的過程更重要2. 到底可不可能,會不會因爲別人的一句話,你就受影響?3. 或是自己就認爲不可能,所以它永遠都沒有機會?4. 會不會因爲自己的一句話就讓別人覺得不可能?3.LOOK UP & LOOK DOWN 說明:請大家幫忙圍成圓圈,請每個人肩並著肩靠近一點。當我說”look up”的時候,請大家一起往上看。”look down”,請大家一起往下看。”lock”,請鎖住你對面的其中一位伙伴。如果彼此兩個人都鎖住對方,請兩位同時擊掌並發出”啊”的聲音,就表示配對成功,兩位就到旁邊聊聊天,其他人就將圓圈縮小,再來一次。規則:1.請鎖住你對面方向的伙伴,不要看旁邊的2.有一種情形是,當你看別人時別人不一定看你,對嗎?這時不要勉強把別人拉出去。如何操作:1.當人數太多圓圈太大時,可以分成兩個圈。2.不需要器材,不過場地要大一點,是大團隊的熱身活動。3.如果是分2圈,當人數剩不多時讓2圈變一圈,直到完全配對成功為止。4.最後若剩3人的單數就這3人成為一組5. 一分鐘的聊天之後接Hog Call4.HOG CALL說明:請和你的伙伴面對面,站在我的前方排成兩排(發下眼罩)。根據我的了解,眼罩車縫處是向下的,戴上眼罩時,戴眼鏡是沒有什麼作用的,不管戴在裡面或外面。在活動過程中,眼罩如果掉下來怎麼辦?再戴上就可以了(可以在此說明”選擇性挑戰”)請各位伙伴向後退一步,待會兒我們要請各位戴上眼罩,發出聲音找到你的伙伴,請將手舉到胸前保護自己。規則:只能根據剛才聊天的內容找到伙伴,不能叫對方的名字或職稱。如何操作:1.器材:每人一個眼罩2.依人數分成兩邊或四邊,原則上是讓伙伴保持在面對面(要注意場地的安全)。3.先喊口令要他們在原地左右轉或向左、向右跨小步.,弄亂他們的方向再開始。4.若有人走出團隊範圍,將他們轉向圓心,注意安全。5.直到所有人都找到伙伴,過程中漸漸讓範圍縮小,讓參與者比較容易找到伙伴。5.Tass a name說明:請大家圍成一圈,請問我們彼此都認識嗎?(拿出一顆球)由我先開始自我介紹,我叫.,我會將球往右傳,拿到球的人請簡單的自我介紹,並依序往右自我介紹。為幫助大家記憶,接下來我將道具拋給其中一位,並說:某某!您好!,接的人則說:謝謝!某某!道具:各式的球、各式的玩具、布娃娃等如何操作:會有不知對方姓名情形時,請他們可以再請教一下對方的名字。可以陸續多加幾項道具,增加互動的頻率。看大家差不多都熟了,問有沒有人可以叫出所有人的名字?鼓勵自願者2位,讓他們說一遍所有人的名字,第3位自願者時,為幫助大家記憶,請大家換一下位置。6.Group JuggleBrief:有沒有人可以一次拋三顆球的?四顆的?讓我們看看這個團隊,同一時間能處理幾樣東西?請各位將雙手放置於胸前,接下來我會把道具拋給其中一位,記得誰傳給你的、你傳給誰接完的人手便放下,這樣我們就知道你己經接過球了,每人接球一次。第二次之後 將道具倒出來問可進多少道具,看看我們能多快完成,這回合我會幫各位計時,盡量不要掉! Rule :誰傳給你、你傳給誰的傳球順序不變,相關位置不變!如何操作:每回合結束時,公布完成時間、掉的次數、進的數量。然後再問:成績可不可能再好一點?好一點的意思是?是快一點呢?還是少掉一點呢?還是進來的數目變多呢? 要先追求哪一項?各位覺得我們最好能達到多少? Debrief:各位剛剛是如何決定價值順位的呢?是快呢還是少掉一點呢?還是進多一點呢?各位接受結果嗎?方法?請教一下角色像誰?各位像誰?冒險請教一下像不像工作現況?過程你覺得好的地方或有特質的地方?各位請教一下可不可能提出一些想法改變現況嗎?我們可不可能改變現況?道具:塑膠球、網狀球、毛線球、各式塑膠玩具、布娃娃共約17至19樣7.拋球Brief:1.每位將球上拋,落地之後,撿起來丟人,而被丟到之後表示陣亡,得蹲著不動!2.每位請將球上拋,落地之後,撿起來丟人,而被丟到之後表示陣亡,但此次可以在雙腳不動蹲的範圍內撿球復活,再起來丟球! 3.每位將球上拋,接他人的球,而球不能落地!(訓練員必須於接球後詢問,接到的舉手;並多試幾次讓他們產生合作!)Rule:丟必須丟比人高三倍道具:海膽球數顆、毛線球數顆8.key punchBrief:各位想像一下,前面是一台老舊的收銀機,想請各位幫忙來檢查這收銀機,所謂檢查是數字全部都被接觸過,我們只有四回合,而一回合是指有人從起始線出發,就開始計時,直到全部的人都回來算一回合!四回合中我們取一次最好的成績代表我們這個團隊的成績。我們有25分鐘的時間完成這四回合。Rule:1.數字從小到大都被接觸過一次,每錯一個數字就多十秒!2.由於收銀機很老舊,所以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在裡面,每多一個人就多十秒!Debrief:發生甚麼事?再來呢? 各位出發前大多做甚麼? 各位是想了解規則還是做法? 各位覺得我的角色像誰? 各位覺得這和工作有類似嗎? 我想冒險請教一下是常問規則還是做法? 那你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甚麼? 那我們這個團隊下一次遇到未知的事情時會怎麼做呢?道具:數字板30片、邊繩一條、起始線9.矇眼三角形Brief:請各位觀察一下四周的環境注意安全,然後拿出眼罩,觀察完了就將眼罩帶上,請各位將雙手舉在胸前,像保險桿保護自己與他人。目標是請各位找到一條很長的繩子,並請各位將它拉成正三角形,且一頂點必須對著北方!Rule:因為我們像是一家人完成時每一個人都能握著繩子Debrief: 回想一下發生甚麼事?再來呢? 各位怎麼找到繩子的? 各位是如何拉正三角形的? 想像和看見的差異大不大?其他人當時的想法? 各位覺得繩子像甚麼? 各位覺得這和工作有類似嗎? 那你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甚麼?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怎麼做?道具:眼罩依人數而定、繩子一10.THE BEING說明:每組有一張海報紙,請一個人趴在紙上描繪出人形。把這個人當作是我們新加入的伙伴,討論一下,大家都同意的話,請在人形內寫上一個團隊需要的想法或作法;在人形外寫上一個團隊不需要的想法或作法。如何操作:1.工具:海報紙、筆2.每組寫完後貼起來第二天活動課程1.翻葉子說明:昨天過了一天,讓我們來面對新的人生。請大家站在葉子上,請各位不要下來,讓我們齊心將人生的葉子翻過來,規則很簡單,只要有人離開葉子就要重來,清楚了嗎?讓我們開始吧!規則:所有人都必須站在葉子上(包涵討論)。只要有人的身體任何部份碰觸地面就要重來Debrief:例如(包容與配合、問題解決與決策的互動、破除人際藩籬)1.我們怎麼辦到的?在過程中聽到了什麼?有何感受?2.各位覺得葉子像什麼?而整個過程又什麼?3.在生活中有無類似的感受?4.從過程中你學到什麼?道具: 依人數多少給予大、中、小的塑膠帆布2.Traffic Jam(交通阻塞)說明:請各位選一個板子站上去,左右兩邊彼此相面對。請問各位有沒有玩過跳棋。像跳棋一樣只能前進一格或跳一格(示範)到目前各位清楚嗎?我們的目標是兩邊互換,大家維持同一方向。規則:1.各位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只要有人後退就要重來。2.當有人知道答案時,我們要每個人都知道答案。Action:參與其中、鼓勵、該重來時明確的讓他們知道。道具: 依人數加一給予塑膠板(片)Debrief:例如(團隊解決問題、領導者的角色,及協調伙伴真正了解問題所在、不知道答案的伙伴,如何讓他們勇於提出、問題解決、經驗傳承、可授式觀點、知與不知的壓力)1.是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答案了?所以答案是?2.你可以確定自已知不知道?你可以確定其它人嗎?3.當你說知道的時候,不知道的人會怎麼樣?當時不知的人會怎樣表達?心理是如何想的?4.在工作中是不是有類似的經驗?不(瞭解)知道事件內容的同仁是如何表達?5.不(瞭解)知道事件內容的同仁是否會感到有壓力?6.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會如何表示?剛剛的答案是?你要如何讓的夥伴清楚是怎麼做的?如何將規則、步驟說明清礎?7.剛剛的規則是什麼?如果可以找出規則是不是比較容易傳承下去?8.如何將我們平常所做的事找到規則,可能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思考努力的方向?3.A What 說明:這是一個傳話的活動。規則:1.只有四句話:這是蘋果(鳳梨)、什麼、蘋果(鳳梨)、謝謝。2.說你該說的,傳你該傳的。3.所有的答案都從我這邊給出去,所有答案必須回到我這裡。示範說明:步驟一:訓練員必須將他的蘋果指令傳達下去;由右手邊開始,向第一位學員說出:這是蘋果,右手邊的第一位學員,必須反問:什麼?,訓練員則須再重申一次:蘋果,右手邊的第一位學員回應:謝謝;再將蘋果傳達給第二位學員說:這是蘋果,第二位學員重複問第一位學員:什麼?,第一位學員必須再問訓練員:什麼?以確認訊息,訓練員再回答:蘋果,第一位學員再傳給第二位:蘋果,第二位學員再向第一位學員說:謝謝;第二位繼續傳遞蘋果訊息給第三位,以此類推。步驟二:訓練員依照步驟一的相同進行形式,向左手邊的學員發出鳳梨的指令,左手邊的學員依照步驟一的相同程序傳遞訊息。Debrief:1.怎麼會這樣呢()?2.藉由這遊戲,你們有何感想呢?3.在工作上,有無這樣的情況?4.你覺得在這過程中,有哪些是可以幫助你的?5.同一個時間中,你同時扮演幾種角色?6.在組織中,當有人作錯事時,大家通常的反應是如何?7.在生活中,我們通常同時扮演幾種角色?在這當下,你清不清楚你所做的、該傳的?因為工作執掌的關係,可以選擇任一角色先扮演:是要先扮演好上司或下屬的角色。4.原子爐說明:各位想像一下,這是一個核子反應爐,因為舊的爐已損毀,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