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废水的生物处理的方法很多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根据微生物在构筑物中处于悬浮状态或固着状态 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净化污 废 水的工作主体 下图为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微生物学 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一 好氧活性污泥法 一 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1 好氧活性污泥的组成和性质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 兼有少量厌氧微生物 与污 废 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絮状体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1 组成 微生物 好氧 兼性及少量厌氧 固体杂质 有机和无机 2 性质 絮状 大小为0 02 0 2mm 比表面积在20 100cm2 ml 颜色 生活污水一般为黄褐色 工业污水则与水质有关 含水率在99 比重1 002 1 006 具有沉降性能 pH在6 7 弱酸性 具一定的缓冲能力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2 好氧活性污泥的存在状态在完成混合式曝气池中 以悬浮状态存在 均匀分布 在推流式曝气池内 随推流方向而有变化 3 好氧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好氧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菌胶团 在其上面生长有其他微生物 如酵母菌 霉菌 放线菌 藻类 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等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4 好氧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浓度和数量常用MLSS 混合液悬浮固体 或ML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来表示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中 MLSS在2000 3000mg L 工业废水在3000mg L左右 高浓度工业废水在3000 5000mg L 1ml好氧活性污泥中的细菌数在107 108个 显微镜下的活性污泥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二 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吸附有机物降解有机物 三 菌胶团的作用 1 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和氧化分解 2 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3 为原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 4 具有指示作用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四 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污 废 水生物处理和水体污染及自净中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 指示作用 2 净化作用 3 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五 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几种处理工艺流程教材227页 沉砂池 六 氧化塘法氧化塘亦称稳定糖 是一种大面积敝开式的污水处理塘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藻菌共生系统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使污水得以净化 污水进入长有大量水草和藻的氧化塘后 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 产生CO2 同时消耗O2 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固定CO2并产生O2 只要该过程处于平衡 可使污水的BOD5减少80 95 七 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二 好氧生物膜法好氧生物膜法的构筑物有 普通滤池 高负荷生物滤池 塔式生物滤池 以及生物转盘 接触氧化法 即浸没式滤池法 等 一 好氧生物膜中的微生物1 好氧生物膜好氧生物膜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粘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带粘性 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 是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工作主体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2 好氧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及其功能生物膜生物 以菌胶团为主 净化和降解作用 膜面生物 固着型纤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 起促进滤池净化速度 提高整体效率的作用 滤池扫除生物 轮虫 线虫 寡毛类的沙蚕 票页体虫等 起去除滤池内的污泥 防止污泥积聚和堵塞的功能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3 好氧生物膜的结构好氧生物膜在滤池内分布不同于活性污泥 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动 废水自上而下淋洒在生物膜上 因此 在滤池的不同高度位置 由于微生物得到的营养不同 造成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第一节污 废 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续 二 好氧生物膜净化废水的作用机理在生物滤池中 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 絮凝性细菌及其他微生物 和生物膜面生物 固着型纤毛虫 游泳型纤毛虫及微型后生动物 吸附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 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同时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 并氧化分解之 微生物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 上一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一层 被下一层的生物膜生物吸收氧化 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 第二节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及其控制对策 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 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 正常情况下是由许多具有絮凝作用的絮凝细菌 菌胶团细菌占优势 辅以少量的丝状细菌 大量钟虫类的固着型纤毛虫 旋转虫等组成 由于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 污泥会发生膨胀现象 可分为由丝状细菌引起的丝状膨胀污泥和由非丝状细菌引起的菌胶团膨胀污泥 而又以丝状膨胀污泥较为普遍 此时 二沉池中会发生泥水分离困难 池面飘泥严重 造成出水水质极差 第二节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及其控制对策 续 一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 一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致因微生物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致因微生物种类很多 常见的有 诺卡氏菌属 浮游球衣菌 微丝菌属 发硫菌属 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第二节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及其控制对策 续 二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有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因素 主导因素是丝状微生物过度生长 环境因素促进丝状微生物过度生长 包括 温度 溶解氧 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有机物浓度 或有机负荷 等 此外 pH值的变化也可能会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总之 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第二节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及其控制对策 续 三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机理二 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对策解决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是要控制引起丝状微生物的过度生长的具体环境因子 1 控制溶解氧在2mg L以上2 控制有机负荷BOD污泥负荷在0 2 0 3kg kgMLSS d为宜 3 改革工艺如二沉池采用气浮法 4投加药剂 杀死丝状菌 第三节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 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点 1 经济节能2 高效性3 剩余污泥少4 需要营养物质少5 易管理 灵活 缺点 出水水质差2 不易处理有毒废水3 初次启动时速度慢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点是 出水水质好 构筑物结构可露天 但也有缺点 就是产生剩余污泥比较多 污水浓度负荷不能太高 曝气消耗能源多 高浓度有机废水或剩余活性污泥多用厌氧消化法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还可用有机光合细菌处理 一 厌氧消化 甲烷发酵沼气发酵 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 常用于将城市的垃圾 粪便 污水 工业废水及生物处理的剩余污泥等的处理 并从中获得可燃性气体 沼气 甲烷 CH4 常用的构筑物为发酵罐或消化池 甲烷发酵的微生物群落与有氧环境中的不同 它们是由分解蛋白质 脂肪 淀粉 纤维素等的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等组成 第三节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 续 甲烷发酵理论与机制 四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 水解和发酵性细菌群将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 淀粉等水解为单糖后 再酵解为丙酮酸 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脱氨基成有机酸和氨 将脂类水解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醇 如乙酸 丙酸 丁酸 长链脂肪酸 乙醇 二氧化碳 氢 氨和硫化氢等 第二阶段 产氢和产乙酸细菌群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和氢气 第三阶段 两组生理特性不同的专性厌氧的产甲烷菌群一组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或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烷 另一组是将酸脱羧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或利用甲酸 甲醇及甲基胺裂解为甲烷 第四阶段 同型产乙酸细菌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酸 第三节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 续 厌氧活性污泥 由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与废水中的有机杂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颗粒污泥 厌氧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类 组成 结构及污泥颗粒等性质 与厌氧消化处理的效果好坏有很大关系 二 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BOD5在10000mg L以上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浓粪便水 豆制品废水 食品加工废水 屠宰废水等 可用有机光合细菌 PSB 处理 因有机光合细菌只能利用脂肪酸等低分子化合物 所以 先要用水解性细菌将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脂肪水解为脂肪酸 氨基酸 氨等物质 利用光合细菌处理的BOD5去除效果可达95 甚至达98 常用的有机光合细菌有 红螺菌科的红螺菌属 红假单胞菌属和红微菌属 第三节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 续 三 含硫酸盐废水的厌氧微生物处理在发酵工业的废水 如味精 即谷氨酸 废水和赖氨酸废水中含的硫酸根 SO42 有200 30000mg L 低浓度的SO42 可作为好氧微生物的无机营养 但高浓度的SO42 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在甲烷发酵中 当有SO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传媒学院招聘117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临沂职业学院《手绘创意表达造型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碳足迹评价师高级年度工作计划
- 2025贵州贵安商业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肉鸳鸯养殖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基坑支护与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 企业资产管理优化实施方案
- 2025湖北恩施州教科院选聘教研员3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智能管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人防设施的照明与电气设备管理方案
-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全册重难点知识
- 心电监护仪出现故障应急预案
- 麻醉与睡眠治疗方案
-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含答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
- 消化科常见疾病及治疗
- 精益六西格玛黄带认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西宁市海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 国峰GF-250型反循环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 编剧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2025年
- (正式版)FZ∕T 64111-2024 卫生巾(护垫)用非织造布
- HJ 76-2017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