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探讨论文.doc_第1页
2020年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探讨论文.doc_第2页
2020年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探讨论文.doc_第3页
2020年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探讨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探讨论文 1科学建园 优质茶叶是在基本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下,根据规范的栽培管理流程生产的,其农药残留、重金属以及有害微生物的含量都能够满足无公害质量标准要求。茶园的建设规划必须符合良种化、梯田化以及水利化的需求。开垦10以下的平地,通常建立直行茶园;1020的缓坡,建立等高条植茶园;2025的陡坡地可以选择建立窄幅梯田茶园,但要注意梯田必须外高内地。选择双行双株进行种植,挖沟的标准是50.060.0cm,两沟中心距离1.5m,开沟过程中应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表土应全部回沟。 2培肥土壤 采取科学合理的栽植技术手段,努力改善茶园土壤的水、肥、气、温度等条件,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例如,中耕除草能够有效的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透性;翻理杂草能够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熟化土壤可以加厚活土层。茶园的施肥工作应当尽可能选择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以及腐植酸类肥料、无机肥等,化学肥料应当与有机肥料交替配合施用,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掌握在1:1最好,每1000kg厩肥添加20kg尿素,最后的追肥工作应当在进行茶叶采摘前30d左右实施,叶面肥料应当在采摘之前的20d左右喷洒。 3栽植管理 尽量选择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种,有助于降低茶树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机率。例如,选择角质层较厚和茶单宁含量较多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选择双行双株的栽植方式,穴间距大约保持在30.0cm左右,茶园可栽植8万9万株/hm2。进行移栽时,首先,要使用黄泥浆进行蘸根处理,之后将茶苗进行分级并放入穴内,确保茶苗根系展开,茶苗茎基和表土的距离大约在3.0cm左右,根系和底肥的距离保证超过10.0cm,栽植之后,要给予充足的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附近撒上一层细土,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铺草保湿法,来避免土壤水分过快蒸发,保证幼苗健康生长1。 4茶树修剪 4.1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对幼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茶树骨干枝和树形。定型修剪通常分为三次实施,修剪工具选择整枝剪。首次修剪是在茶苗生长到30.0cm左右时,剪掉距离地面15.020.0cm以上的枝条,对于生长情况较好的茶苗,在移栽到茶园之前就能够进行首次定型修剪;二次修剪的高度应该在首次修剪的基础上提升10.015.0cm;最后一次修剪的高度也是在二次修剪高度的基础上增加10.015.0cm。对幼龄茶树进行三次定型修剪,让其高度处于40.050.0左右,定型修剪时必须要注意外侧枝的培养,让其分枝能够向外伸展。定型修剪通常来说1次/a,对于长势较好的茶园可以2次/a。 4.2成龄茶树修剪经过多年的采摘以及修剪,茶树成龄之后,在其树冠上能够发现很多小分枝,这些小分枝也被称之为鸡爪枝,由于它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对茶叶质量与品质也造成了影响。这时,要进行深修剪,对于茶树树冠上方15.0cm左右的鸡爪枝完全剪除,从而恢复树势,增强茶树的育芽能力。 4.3衰老茶树台刈台刈这种方式通常是针对一些衰老情况比较严重的茶树,从茶树根茎位置割掉全部树冠,从而让根茎位置的不定芽生长发育成为新的树冠。台刈时,应选择较为锋利的刀割掉细小枝条,选择锯子锯断较粗的枝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桩口破损,避免影响枝条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可以借助于农事活动来对茶园的环境因素进行人为的改善,让其不利于病虫害的产生,起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通常来说,可以采取如下办法: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茶树品种、科学密植、适时采摘、冬季深翻改土等。 5.2生物防治做好茶园生态中害虫天敌的保护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很多虫害的发生。例如,蜘蛛能够有效的降低茶园内各种害虫的数量,并且蜘蛛的繁殖率高,大约每只蜘蛛每天能够捕食510只害虫。另外,也可以选择人工繁殖害虫天敌的办法,比如,选择苏云金杆菌来防治茶毛虫等害虫。 5.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部分害虫的趋光性,在茶园内设置杀虫灯诱杀,或者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设置色板来进行诱杀。同时,还应该对茶园内群集性较强的害虫实施人工捕杀。 6科学采摘 按照茶树生长阶段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采摘对策。幼龄茶树要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