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闪光的筑路石.doc_第1页
一颗闪光的筑路石.doc_第2页
一颗闪光的筑路石.doc_第3页
一颗闪光的筑路石.doc_第4页
一颗闪光的筑路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颗闪光的筑路石记福州市公路局高级工程师陈思明他注重工程质量,对于负责的每一项工程,都坚持精益求精;他勇于探索研究,敢于打破常规,推动公路养护机制创新;他坚持科技兴路,参与多项科技课题研究,获得了省市表彰;他常常因工作需要,舍小家而顾大家,但始终无怨无悔。进入公路系统工作20多年来,他的足迹踏过福州路网建设的各个战场,走过福州的沟沟壑壑,为福州公路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他就是福州市公路局计划养护科科长、高级工程师陈思明。抓质量,努力争创精品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作的形象”。在长期的公路工作岗位上,陈思明始终把“人在路上、路在心上”,“路烂我耻、路好我荣”作为职业准则。要想保证工程质量,除了对业务知识精通外,工程的方方面面都要熟悉与了解。为此,除了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外,他还经常深入工地熟悉了解各条线路情况。随着经验的积累。福州地区的每一条国省道,每一条县乡道,甚至绝大部分村道,哪里有陡坡、急弯,哪里有涵洞,哪里最容易塌方,哪里存在着隐患,整个路况和技术标准,他都一清二楚。只要一闭上眼睛,所有的路就像放电影一样,全在头脑里。在每一项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他一方面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福州市公路局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要求并带领本科室项目代表常驻工地抓落实,检查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他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人员定期与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在其带领下,公路局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2005年11月,在交通部组织的五年一度的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检查中,他负责全市受检线路的公路养护外业工作。为出色完成任务,他编写了详细的迎检实施方案,日夜坚守岗位,及时果断解决现场养护生产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认真组织科室人员分片驻点抓落实,督促驻点人员每天反馈信息,写出书面限期整改通知,通过周密的组织计划,有力的整改落实,使得整个迎检工作按计划目标全面完成。在检查中,福州公路路况和养护管理得到了交通部专家检查组的一致好评。2006年8月,316国道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开始施工。为争创精品工程,他研究制定了福州市公路局“十一五”国省道路面改善工程管理办法与福州市公路局工程管理奖惩办法,为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各施工队伍积极性奠定了基础。除了日常定期深入工地一线外,他还坚持周六、周天各个施工单位与标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在工程实施中,他积极推广运用土工布浇水养护代替传统马袋养护,大大提高了保水性能,避免了水泥早期裂缝。他还积极提倡运用水泥刻槽机刻纹代替人工压纹。新的刻纹不仅保证了水泥构造深度,而且外观均匀美观,抗滑性强,极大保证了行车安全。如今,当你驾车到316国道福州到闽清段时,你会感觉到一路上水泥路面的平坦舒适,车速也绝不亚于高速公路。那正是陈思明和他的建设者们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我参与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记录着我的足迹,希望今后回首时,能多点欣慰少点遗憾。”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20多年来,他所参与每项工程,在每一处都留下了高度负责的美名。同时,他还坚持以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来约束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促进了各单位和广大工程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极大增强。在其带领下,福州地区公路路况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并常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为工作,舍小家顾大家因工作性质与需要,加班加点、无节假日对陈思明来说是家常便饭。细心的同志会发现,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在公路局里,他办公室里的灯经常是亮着的。有时常常因工程需要,下工地一呆就是十天或半月。对此,他却无丝毫怨言。2002年12月,316国道闽清段雄江大桥出现险情。当时大桥需要从桥墩中部抱箍钢混凝土,这与以往钢筋混凝土桥墩施工相比难度大大增加。并且当时下起了雪,出现了零下23度的罕见低温。按常规这样的工程至少需要23月才能完成。但正值春运在即,省两会即将召开。为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省政府下了命令,一定要赶在两会召开之前完工。为顺利完成省、市政府领导下达的任务,作为整个工程的技术总指挥,那段日子,他就把家安在了工地一线。除了吃饭与偶尔的休息外,其余时间都在维修现场。在大桥大跨径箱拱推力墩钢筋抱箍施工的那一晚,他硬是连续24小时愣是没有合眼。他的行动深深感染了其他参与施工的人员,整个施工队伍士气高涨。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桥仅仅用了39天就完成施工,比省里规定的要求整整提早了一周,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2005年10月,19号台风“龙王”带来的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对福州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水毁、引发众多交通问题。福州地区部分线路几乎全线瘫痪。作为主要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当台风预警一开始,他就投入到紧张的台风部署工作中。10月2日晚9点,当接到罗源104国道发生大面积水毁溜方,造成车辆大面积堵塞的消息后,他当即与相关技术人员赶往水毁现场。由于当时市区道路多处受水淹,多个出口被堵。他只能从山路前行,受台风影响,一路上,周边山上的松土随雨水不时往下冲,道路极为难行并且随时有溜方可能。但是工作的责任感使其完全忘记周边的危险。当到达罗源104国道水毁溜方现场,已是第二天早上。由于时间紧急,顾不上休息,就马上联合其他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指挥抢修。10月3日中午十二点,便道抢通,汽车顺利通行。而此时,他已经连续15个小时没有休息了。台风期间,各路毁情不断,白天,他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辗转各个现场,忙的整天粒米未进。晚上,了解各方面汇总过来的数据,参与决策研究。那段时间,他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生活中有太多的“两难全”!妻子也是公路系统的职工,常常也加班加点。女儿已经8岁了,平常都托付老人照顾。由于体弱,经常扁桃体发炎。作为父亲,由于工作忙,常常无暇顾及。谈及家里,陈思明说,自己亏欠他们太多,但为了自己热爱的公路事业,他无怨无悔。勇探索,创新公路养护机制“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陈思明深知创新对推动公路养护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多年来,陈思明在养护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的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很难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与新形势新发展很不相宜。要增强公路工作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对原有的机制进行改革。为此,他开始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公路养护新机制,并逐步开始寻找公路养护企业化管理的新路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时间,他组织编写了福州市公路小修保养定额,为全局公路养护推行工程费养护管理提供劳动用工依据。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修订公路养护内部机制改革办法,使福州市公路局在全省公路系统率先推行工程费养护管理。工程费养护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采取“按劳取酬、按件计酬”的方法,将班站职工原有的工资作为档案工资,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管养机制,从而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给广大职工带来了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公路养护事业的内在活力,改善了班站长和班站职工的劳动关系,有效地提高了一线工人的劳动效率,公路路况明显好转。 兴科技,积极参与科技攻关 “我始终认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最大的价值莫过于将自己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公路管理养护事业减轻一份劳动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动公路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陈思明还努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并积极投入到公路管养技术的研究开发当中,促进了福州市公路局科技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在长期接触公路养护工作过程中,陈思明发现传统的公路边坡加固技术,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每当台风、暴雨侵袭时,极易被雨水冲刷,效果不明显。能不能找到一种植物替代人自动给边坡加固呢?为此,他开始了苦苦思索,翻阅了大量资料,并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探讨。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得知福州水土流失办公室正在研究一种植物叫香根草绿篱,在平潭还有实验基地。他立即携带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平潭进行实地考察。香根草绿篱根系发达,对防止边坡坍塌和水土流失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同时,香根草绿篱容易栽种与成活,对促进公路绿化与美化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番考察后,他立即向局领导汇报相关情况,他的这种想法很快得到了局领导的支持与认可。经过一段时间实验后,香根草绿篱很快在全局应用,之后还推广到省内其他公路单位。由于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他被福州市公路局聘为路桥学科带头人,由他负责一些科技项目的申报与攻关工作。担任学科带头人后,陈思明更忙了。一方面他认真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并积极向省交通厅、省市科委申报课题项目,争取立项。另一方面组织课题组,努力钻研,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多年来,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开阔视野、拓展研究领域,许多科技项目都结出了累累硕果。2001年3月,乳化沥青砼应用试验研究课题获得“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8月,橡胶轮廓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课题获得了“福建省交通厅科技三等奖”与“福州市政府科技三等奖”;2003年11月,温拌冷存冷用沥青材料应用研究课题获得了“福州市政府科技二等奖”;2006年6月,冲击压实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路面设计研究课题通过了省交通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这每一个课题无不凝聚着他的智慧与汗水。如今,他所参与大部分科研成果已转换为生产力,并在全省公路养护生产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凭着对公路事业的一腔热爱和执着努力,陈思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福建省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福建省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交通厅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先进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