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修辞学 2 0 1 1 年第 4 期( 总 1 6 6 期 ) 中英文论文摘要 中作者的 自称语与身份构建 柳淑 芬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 系, 广州 5 1 0 3 1 0 ) 提要中英论文摘要作者在 自称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国内期刊摘要 中表现出的作 者参与度明显偏低, 而英美作者则表现 出较高的参与度。这种跨文化差异的决定因素不仅有学科传 统上的, 还有文化传统上的。 关键词 自称语作者参与度身份构建摘要 一、引 言 由正式的书面语体构建的学术语篇具有语言准确明晰、 观点客观严谨的特点。一般认为 , 学术话语的主要目的是以客观的方式传递信息,因此作者应尽量客观地陈述 自己的观点, 而 避免采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露个人身份和情绪 。 然而 ,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 , 在学术语篇 中作 者事实上与读者是进行一种交互 性 的交流 , 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地去避免作者身份的表露。这两种迥异的观点容易给学术语篇 写作造成困扰。为此 , 本文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 , 考察了作者 自称语在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 要 中的使用情况 , 探讨作者 自称语与身份构建方面所表现出的异同, 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 因。 二、 自称语与作者 身份 国内外学者对学术语篇 中的作者身份做 了很多研究 , 其 中对 第一人称代词“ 我 ” ( I 和 w e ) 作为作者身份显性标记的研究最为广泛 。K u o ( 1 9 9 9 ) 统计了科技论文中人称代词 的使用量 , 认 为人称代词 的选择往往反映作者如何看待 自己, 看待 自己与读者的关系。T a n g和 J o h n ( 1 9 9 9 ) 研究了新加坡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量 ,把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分 为六类 : 代表 、 导读者 、 论文设计师 、 研究过程的描述者 、 观点的持有者与创新者。其 中, 代表 的使用频 率最高 , 使用最少 的一项是观点的持有者 , 而这一项最能体现作者身份 , 最具挑战性 。H y l a n d ( 2 0 0 2 ) 认 为 , 学术语篇 中第一人称代词具有表 明目的、 解释过程 、 陈述结论 、 发现 、 评估收益和 提出观点的功能。而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过分地隐藏作者身份 , 很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 在参与学术活动 中,作者 除了以第一人称代词为标记显性地表达作者参 与及身份构建 外 , 还会使用一些间接的、 隐性的手段。 自称语 ( s e l f - r e f e r e n c i n g ) 既包括第一人称代词 , 也包括 表示非人称抽象主体的词语 , 诸如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 t h i s p a p e r 等 , 它们构建较低参与度 的作者 一8 5 身份。所有这些 自称语共同构建 了参与度各异的多重作者身份。 在 I v a n ic ( 1 9 9 8 ) 基础上, 我们总结出构建作者身份所采用的三种语言手段( 见表 1 ) 。其中 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作者参与程度最高。 第一人称代词( I , my , mi n e , m e 等 ) 是表示作者权威和 信度的最强有力的标志语。第一人称复数 w e o u r u s 也具有很强的作者参与度 , 因为很多时候 w e就是指代作者本人。 第三人称作者 自称( t h e a u t h o r , t h e p r e s e n t a u t h o r s ) 使得作者身份表露不 会过于强大和直白, 不会显得咄咄逼人。第三种方式是通过一些无生命 的、 非人称的抽象主体 (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y a r t i c l e 等 ) 来间接表露作者的身份 , 具有较低的参与度。H y l a n d ( 2 0 0 2 ) 认为, 通 过这种方式, 作者把责任转给了无生命的评价主体, 从而获得一种可靠性, 并暗示其研究发现 的客观性及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在这种情况下 , 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出现 , 但抽象主体与作者的 关系还是很 明显的 , 因为抽象主体就是作者的研究对象、 研究论文或研究本身。 参与度 参与方式 举 例 高 第一人称代词 I We r e p o r t t h a t 。 l 第 三 人 称 名 词 短 语 T h e a u th o r s h a v e S tU d ie d 低 抽象主体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y a r t i c l e e x a mi n e s 。 。 表 I : 自称语作者参与度 三、语料采集与研究方法 我们建立了两个学术论文摘要的数据库 , 即汉语论文摘要语料库( C H N) 和国外论文摘要 语料库( E N G ) 。所有语料均来源于 2 0 0 7 2 0 0 8 年语言学期刊。 C H N语料库是从五种国内核心 期刊随机选出 8 0篇语言学论文摘要部分组成 ; E N G语料库则是从 国外四种最具权威的语言 学期刊 中随机选出 8 O 篇论文摘要部分组成。表 2是有关语料的详细情况 : 类别 篇数 总词数 篇长( 词数) 来 源 C HN 8 0 1 7 3 5 8 9 2 6 5 2 外国语, 现代外语, 外语界,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与研究 App l i e d Li n gu i s t i c s , La n gu a ge i n s oc i e t y, ENG 8 0 1 3 8 94 1 552 5 2 T ES OL Qu a r t e r l y, S e c o n d L a n gu a g e Ac q u i s i t i o n 表 2 : 论 文摘要语料 以上语料处理成纯文本格式后 , 通过语料库软件包 K c o n c o r d a n c e 进行检索和统计 。在获 取和分析数据时 , 剔除 了语料中与本文研究对象不符 的 目标词, 如例句、 引文和标题中的作者 自称语以及将 自称语作为研究对象的情况等等。我们首先对 自称语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原始统 计频数进行统计 。然后 , 考虑到两个语料库的大小不同, 我们将所有的原始统计频数转换成标 准频数( 每 1 0 0 0词次出现的次数 ) 。 四、研究结果 表 3 ( 见下页) 是对摘要中自称语的整体统计。 从结果来看, 中英两种语料中摘要作者在使 用 自称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 : 采用抽象主体( t h e p a p e r s t u d y a r t i c l e等) 作为 自称语 的出现 频率最高。中文摘要 中的标准频率是每千词 5 0 1 次 , 英文摘要是每千词 6 6 2次。以无生命的、 一8 6 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表露作者的身份, 具有较低的参与度, 可以看作中英学术语篇严谨、 客观的共性。 另一方面 , 自称语在中英文摘要 中出现的频率也呈现较大的跨文化差异。首先 , 自称语在 中文摘要 中出现的频率 明显要低于英文摘要 。在 8 0篇中文摘要中 自称语共出现 1 0 2次, 标准 频率是每千词 5 8 7 次 。在 8 0篇英文摘要 中共 出现 1 4 2次 , 标准频率是每千词 1 0 2 2次 。显性 作者参与 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情况呈现的跨文化差异最为 明显。在 中文摘要 中, 没有一位作 者使用 了第一人称单数 , 频率为 0 。在英语摘要中, 第一人称单数( I me m y ) 出现了 1 5次 , 标准 频率是每千词 1 0 8 次 。 另外 , 第一人称复数在 中文摘要出现次数仅为 3次 , 也大大少于英语摘 要的 3 1 次( 频率 比为 0 1 7 : 2 2 3 ) 。第三人称作者 自指在中文摘要中( 每千词 0 6 9次 ) 出现频率 则要大于英文摘要( 每千词 0 2 9次 ) 。由此可以看出, 英美作者的个人参与度要明显高于中国 作者。 自称语 C HN E NG 人 称 C HN E N G 频数 频数 我 I m e m y 0 O 0 0 1 5 1 O 8 I第一人称 我们 w e o u r u s 3 0 1 7 3 1 2 2 3 第三人称 作者 本文作者 t h e a u t h o r s 1 2 O 6 9 4 0 2 9 抽象 主体 本文 本研究 t h i s p a p e r a r t i c l e s t u d y 8 7 5 O 1 9 2 6 6 2 表 3 : 中外摘要 自 称语 的整体 统计 五 、讨 论 1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对 中英文摘要作者 自称语使用的影响 我们调查发现中英文摘要中作者的身份隐现现象表现出一定的共性 : 隐陛作者参与的抽 象主体在两种文化背景的摘要 中出现的频率 , 都要明显高于显性作者参与的第一人称代词和 第三人称作者 自指。 通常人们 习惯于把这解释为学术文章的惯例。 但 My e r s ( 1 9 8 9 ) 用语用学中 的礼貌原则来解释说 , 科技论文写作 中,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会距离是相 当大的, 而整个话语 社群要比任何个人 的权威性要强得多 , 在作者与读者的人 际互动中 , 显性作者参与可能是一 种面子威胁行为。因为当作者提出一种新观点 的时候 , 可能被视为否定前人 的观点 , 这样就会 威胁到其他研究人员或整个学术界的面子。而非人称抽象主语指代作者本人可 以减弱话语对 读者面子的威胁 , 达到既尊敬读者 , 又能让 自己的观点被认可的 目的。 2 学术传统对中英文摘要作者 自称语使用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 , 英美作者个人参与度较高 , 他们倾 向于在话语 中明晰地表明作者身份 , 对 研究结果与观点承担责任 , 将 自己的研究工作同他人 区分开来 。 而国内作者善于隐藏读者 作 者标识 , 不愿意突 出作者身份 , 具体表现在 : 很少使用第一人称 , 较多地使用第三人称作者 自 指和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 、 隐性地表露 自己, 以及倾 向于构建较低风险的作者身份 。这与 国内作者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很多教学资料和写作指南认为学术研究具有客 一8 7 观性 , 应客观地 、 非人称地报道 出来 , 非人称叙述才是作者用以说服学术 同行接受其论点正确 性的手段。譬如 ,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C N S 1 3 1 5 2 , 1 9 9 3 ) 论文摘要写作注意事项 中, 第二条特别提到: “ 不要用第一人称 作主语” 。国家标准 G B 6 4 4 7 8 6 摘要编写规则 要求, 论文摘要的写作应以第三人称方式对论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客观地叙述 。大多数中文作者在实 际写作 中践行这一传统 。 3 文化传统对 中英文摘要作者 自称语使用的影响 摘要 中, 美英作者敢于采用第一人称代词 以及高风险的作者身份 , 这与他们所受到 的个 人主义文化影响不无关系。以个人主义为价值趋 向的西方文化强调以我为主 , 重视独立 自我 , 个人身份高于群体身份 , 强调个人责任以及个人价值。这种个人主义取向渗透到写作方面 , 表 现为作者敢于突出自我 , 强调他们在学术方面的个人贡献。而 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强调 以集 体, 群体身份高于个人身份, 群体需求高于个体需求。中国人集体主义取向以及中庸之道使得 中国学术作者不习惯于冒尖, 显得谨慎、 谦虚。而隐性作者的参与和低风险性作者身份则可以 使他们得到编辑和读者的赞同和接受。 H y l a n d ( 2 0 0 1 ) 曾指出, 中国香港学生论文写作中很少用 第一人称代词就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有关。国内也有相关研究( 欧阳护华等, 2 0 0 6 ) 发现中 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出现更多的“ 隐性的我” 和“ 包含性的你” , 认为“ 中国学生 集体化声音 很 可能源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 。 六 、结 语 本文探讨了中外摘要 中作者身份的体现 。研究发现 , 国内作者期刊摘要 中表现出的参与 度明显偏低, 而英美作者则表现出显著的参与度。这种跨文化差异的决定因素不仅有学科传 统, 还有文化传统。作为学术论文的高度浓缩, 摘要写作的语言特点正好体现了科研论文的写 作特点 , 从 而起着以小见大的作用 。因此, 这发现对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的 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摘要作者对体裁的认识 , 了解摘要作者为实现摘要的交际 目的而采取的 策略, 还可运用于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 帮助作者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论文摘要写作的方法, 特别是如何使用作者 自称语 。 参考文献 欧阳护华、 唐适宜2 0 0 6 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身份【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 2 期 Ku o , C 1 9 9 9 T h e u s e o f p e r s o n a l p r o n o u n s : r o l e r e l a ti o n s h i p i n s c i e n ti fi c j o u ma l a r ti c l e s 【 J 】 E n g l i s h f o r S p e c i al Pu r p o s e s , Vo l 1 8, ( 2 ) : 1 2 1 1 3 8 Ta n g R & S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电信陕西公司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社会招聘3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生命科学行业生命科学技术应用与生命医学探索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生育行业试管婴儿技术发展与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 2025年能源行业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城市行业智能城市建设与智慧社区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旅游行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报告
- 2025年社会公益行业慈善模式与意识形态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居装修行业绿色环保材料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游艇行业游艇服务品质保障策略研究报告
- 2025甘肃平凉市灵台县第四批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5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机械焊接工艺评定
- 胚胎移植术后的健康教育
- 《怎样当好班主任》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六单元:乐舞的交融:舞蹈艺术
- 德化县高内坑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开挖处置项目环评报告书
-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答案+专项练习含答案
- PBT老托福语法全解析【TOEFL语法大全】
- 初中历史-《美国内战》教学课件设计
- 评论碎片化阅读(编辑综合)
- GB/T 24983-2010船用环保阻燃地毯
- GB/T 18029.14-2012轮椅车第14部分:电动轮椅车和电动代步车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和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