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翻译视角探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pdf_第1页
从语用翻译视角探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pdf_第2页
从语用翻译视角探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pdf_第3页
从语用翻译视角探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9年10月 第26卷 第5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009 Vol 26 No 5 收稿日期 2009 04 20 作者简介 胡联伟 1975 男 福建永定人 讲师 研究方向 翻译和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 仰恩大学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课题 项目编号 YEU2008 A032 从语用翻译视角探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 胡联伟 周长利 仰恩大学外语系 福建泉州 362014 摘要 语用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等效理论 它对于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语用翻译观指导 下的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 译文能否为英语语言文化中 读者所接受 关键词 公益广告标语 语用翻译 语用语言等效 社交语用等效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4860 2009 05 0043 05 On C2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Slog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 Translation HU Lian2wei ZHOU Chang2l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Yang2en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14 Fujian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ragmatic translation is a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theory which has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public service ad slogans The key of the C2E translation ofpub2 lic service ad sloga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Pragmatic translation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pragmalinguistic equivalence and sociopragmatic equivalence effect in translation and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mong the readers in English culture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slogans Pragmatic translation Pragmalinguistic equivalence Sociopragmatic equivalence 公益广告标语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程度的一面镜子 为了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更 好地展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 公益广告 标语的翻译愈发重要 因此 笔者认为公益广告标 语的汉英翻译很有研究的必要 然而 目前国内鲜 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权威的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工 具 中国知网 只能检索出两篇与此相关的论文 即 李希 1 的 公益广告标语英译中的两个问题 和金 海兵 2 的 试探公益广告标语及其翻译 它们主要 从传统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角度探讨了公益广告标 语的翻译 本文则另辟新径 试图从语用翻译的视 角对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进行研究 一 语用翻译观与公益广告标语的 汉英翻译 语用翻译观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 它主 张把语用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实践 在语 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基础上进行翻译 以求 翻译的等效 所谓的语用翻译 即 从语用学的角 度去探讨翻译问题 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去解决翻译 所涉及的理解过程和重构过程 语用和文化因素在 译文中的处理方法 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的传达及 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 3 199 200翻译的语用等 效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语用语言等效 二是社交语用 等效 前者强调通过语用语言对比 在正确理解原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作语言信息所承载的语用用意的前提下 用合适的 语言形式再现原作的语用用意 后者强调通过社交 语用对比 在充分把握翻译所涉及的两种文化的共 性与差异的基础上 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可接 受性 由上可见 语用翻译的成功与否要以译作能 否传达原作的语用用意 能否让译作读者接受为标 准 总之 语用翻译观本质上就是一种等效翻译理 论 它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可以为翻译研 究提供新的视角 公益广告标语是新时期我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 一种公益广告形式 所谓的公益广告标语 即 以 标语形式出现的公益广告 1 69具体来说 就是用 简短文字写成的 以推广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思 想意识 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为目的 具有社会公益 性的广告宣传语句 新时期国内公益广告标语是一 种集思想性 艺术性为一身的语言 它主题鲜明 内 容深刻 创意新颖 它辞约意丰 句短情长 结构匀 称 它修辞优美 节奏明快 音韵和谐 看起来整齐醒 目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铿锵悦耳 便于广大受 众记忆和传诵 何自然 张新红指出 语用翻译更 多地探讨口语语言 修辞性和艺术性语言的翻 译 3 200因此 我们探讨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 可以从语用翻译的视角作为一个切入点 语用翻译 视角下的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问题 从根本上而 言 就是能否实现翻译的语用等效问题 即能否实现 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 以 下 笔者就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关 键因素着手 分别对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进行 探讨 二 语用语言等效层面 笔者通过 谷歌 搜索引擎搜集了大量英汉两 种公益广告标语 经过认真分析和仔细比对后发现 英汉两种公益广告标语在语言层面上各具特色 既 有共性特点又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 它们的共同之 处是语言简洁 寓意深长 指向鲜明 读起来朗朗上 口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但是 相比而言 汉语公益 广告标语更加注重字斟句酌 以求语言 出采 而达 到 妙语佳句 的效果 在词语方面 汉语公益广告 标语经常活用词语 喜欢使用大词 美词 文字煽情 拔高 华美渲染 精妙绝伦 英语公益广告标语则喜 欢使用小词 常用口语词汇 文字通俗易懂 质朴自 然 情真意切 在语句方面 汉语公益广告标语更加 注重修辞 时兴仿古风 追求节奏美 诗意美 语句长 短相衡 古今相济 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 而 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相对没有那么讲究修辞 也缺乏 诗词特征 语句比较平民化 口语化 了解英汉两种 公益广告标语上述语言特征 特别是它们在语言上 的差异 将有助于我们开展公益广告标语汉英语用 语言等效翻译 笔者认为 要实现公益广告标语汉 英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 一要注意原公益广告标语 的语用用意 注意从原公益广告标语的角度准确地 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 二要在语用语言对比中选 择合适的译文语言形式来传达原公益广告标语的语 用用意 一 理解公益广告标语的语用用意 所谓的语用用意 即 言语的意向 它包括 明 说的 字面用意和 暗含的 言下之意 4 186语用用 意与语境密不可分 理解某一特定的语用用意常常 要借助相关的语境 因此 理解公益广告标语的语 用用意 既要理解原公益广告标语在语境中的字面 用意又要理解其在语境中言下之意 任何对原公益 广告标语在语境中的字面用意或言下之意的不解或 曲解都会导致译文的误译和翻译的语用语言失效 最终导致跨语言交际的失败 例 停止对大气污染 就是停止自杀 原译 Stop polluting the earth s atmosphere stop committing suicide 改译1 Want to live longer Cut the air pollution 改译2 The less air pollution the longer your life 在原译中 译者曲解了原公益广告标语的字面 用意而导致了译文的误译 原标语是典型的 是 字句 文中的 就是 表示前后等同关系 同时具有 加强语气的作用 而原译中 前后是并列关系 彼此 没有实质上的关联 与原标语的语用用意相悖 语用 失效 为了使译文既能传达原标语的语用用意又能 更符合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表达习惯 笔者对原标 语进行了相应的改写和试译 在改译文1中 分别 采用反译法和倒译法 把 自杀 反译为 live lon2 ger 然后将其置于 停止对大气污染 的英语常见 口语习惯表达 cut the air pollution 之前 同时转换 句式 把陈述句改为自问自答的设问句 既能引起读 者注意 又能启发读者思考 在改译文2中 则以译 文读者为直接诉求对象 体现在 your life 上 分 44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6卷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别采用意译法和反译法 把 停止对大气污染 意译 为 less air pollution 把 自杀 反译为 longer life 并运用英语日常常用句型 the 比较级 the 比较级 来表达 读起来亲切自然 朗朗上口 铿 锵有力 例 爱我 追我 千万别吻我 原译 Love me run after me but mustn t kiss me 改译1 Drive carefully 改译2 Safety first in driving 原标语的真实意图是劝导司机路上开车要安全 驾驶 在原译中 译者就没能根据 路上开车 这个 特定语境准确理解原标语的言下之意 而是给原标 语的字面用意假象给蒙骗了 采用了直译法 译文让 人觉得不着边际 不知所云 贻笑大方 其实 在英 语国家中有相对应的公益广告标语用来劝导司机在 路上开车要安全驾驶 如 Drive carefully 和 Safety first in driving 等 因此 笔者就舍弃原标语的语言 形式 采用套译法来表达其真实语用用意 这是翻译 实践中最典型的拿来主义 能收到良好预期效果 二 选择合适的译文语言形式 由于英汉公益广告标语在语言形式上存在明显 差异 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译文措词和句法就显得 非常重要 它关系到能否成功地传达原标语的语用 用意以及有效地实现翻译的语用等效 因此 在选 择合适的译文措词时 译者要注意英汉公益广告标 语在词语选用上的差别 要尽量符合英语公益广告 标语的措词偏好 另外还要注意一词多义 同义词区 别 以及英汉词语间的 假朋友 现象 努力做到选 词准确 用词得当 在选择合适的译文句法时 译者 要注意英汉公益广告标语在语句上的差别 要尽量 符合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语句特征 必要时可进行 改写来转换 例 保护生态环境 造福子孙后代 原译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 the descendants 改译 Leave a s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your children 原标语中的 造福子孙后代 充分体现了汉语 公益广告标语喜欢用大词 文字煽情拔高的特点 在原译文中 译者用 descendant 来译 子孙后代 就显得用词不当 也不符英语公益广告标语喜欢使 用非正式的口语词汇的特点 因为 descendants 在英语中是不常使用的低频词 属于正式用语 关于 这一点陈小慰 5 96已经援引 柯林斯 COBU I LD英语 词典 的解释加以证实 基于此 笔者采用英语日 常口语词汇 children 来替代之 并在其前面添加第 二人称所有格 your 体现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使译 文更通俗易懂 更富亲和力 除此之外 笔者还使用 英语口语常用的一个简单祈使句型 leave sth to sb 来替换原译的两个并列短语 使译文更符合英 语公益广告标语的表达习惯 例 但愿人长久 热血注心田 试译 Give your blood formany happy returns 这是一则 无偿献血 公益广告标语 它借用了 苏轼 水调歌头 中的著名诗句 但愿人长久 千里 共婵娟 它语义双关地告诉我们献血能让 自己和 受捐人的 生命更长久 人世间情更长 典型体现了 汉语公益广告标语兴仿古风 追求诗意美的特征 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公益广告标语的句法特 征 笔者在试译中就大胆地进行去诗词化和句式转 换 变复句为单句 改陈述句为祈使句 采用英语 读者耳熟能详的表达 其中 Give your blood 源自于 2008年6 14第5个世界献血日 World Blood Do2 norDay WBDD 的主题 Giving Blood Regularly formany happy returns 则源自于当中一个重要口 号 Many Happy Returns 整句译文跟原标语同样 语义双关 内涵一致 三 社交语用等效层面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 根植 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 公益广告标语作为一 种语言形式 一种文化现象 深深地烙上了民族文化 的印记 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 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对英汉两种公益广告 标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对比 笔者发现彼此之 间既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宏观上 由于是 社会公益性 英汉公益广告标语不约而同地都围绕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的进步主题进行宣 传 例如节能环保 禁毒防艾 慈善关爱 和平反战 等 在微观上 由于民族文化 国家社会等的客观差 异 英汉公益广告标语之间在词语的文化内涵 语句 的文化特征 文化缺省策略的使用 倡导的社会价值 观和道德观等许多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 众所周 54第5期 胡联伟 等 从语用翻译视角探公益广告标语的汉英翻译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知 翻译不单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 更是文化之间 的相互交流 因此 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中要达 到社交语用等效 必须从跨语言文化交际的角度去 考察译文的构建 注意所涉及两种文化的共性与差 异 注重译文在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可接受性 这就 要求译者必须吃透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知识 具 备正确处理英汉文化差异的能力 为了让英语语言 文化中的读者乐于接受译文 译者必须对原标语所 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灵活处理 要么再现 要么转换 或舍弃 这就涉及到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的运 用 一 文化信息的再现 当某一则汉语公益广告标语所所承载的文化信 息能直接为英语语言文化中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时 或者他们能借助译文语境来理解并接受时 译者 就可以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如直译法 直译加音译法等 来再现文化信息 例 构建和谐社会 从我做起 原译 Everyone should his bit to build a har moni2 ous society 改译 Do your bi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和谐理念源远流长 中国 人自古就提倡 以和为贵 和而不同 求同存 异 和谐社会 是一个时下热门的中国特色词 汇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民族文化特征和中国国情 特征 随着中国政府在国内大力建设 和谐社会 以及在外交上积极推行 和谐世界 的理念 和谐理 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世人心 为国内外民众广为了解 和接受 因此 笔者就果敢运用异化手法对原标语 进行直译处理 在改译中 通过沿用 构建和谐社 会 的官方直译文将原文这一文化信息直接移植到 译文中来 同时改变原译的句式 采用祈使句 另外 还变换原译的人称代词所有格 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这定能收到比原译文更好的宣传效果 例 传承武术文化 弘扬奥运精神 原译 Cherish the culture of Kungfu strengthen the Olympic spirit 改译 Promote Kungfu culture and Olympic spirit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功 夫 是武术的别称 例如 香港把武术统称为功夫 台湾则称为国术和功夫 另外外国人喜欢直称 中 国武术 为 功夫 西方人认识 功夫 由来已久 先有李小龙的推广 后有成龙 李连杰等的普及 加 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成功举办以及当 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全世界掀起了一波接 一波的 中国功夫 热潮 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把武 术音译为 Wushu 或 Kungfu 而大可不必译成 martial art 原译文中 虽然也是采用功夫的音译 来保留文化这一文化信息 但有用词不当和表达不 符合习惯之处 为此 笔者在原译的基础上进行语 言重组 把 传承 与 弘扬 统译为 promote 只用 一个动宾结构的祈使句来表达 整句重现了原文化 信息 语言更加简洁 表达更加符合英语习惯 容易 为译文读者接受 二 文化信息的转换或舍弃 当英语语言文化中的读者对原标语的文化信息 的内容或表现形式不理解或不接受时 译者就要考 虑归化策略 顺从他们的语言文化习惯 通过意译 法 套译法等方法来转换或舍弃文化信息 这是不 得已而为之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们理解和接受 译文 进而提高跨语言文化交际的效果 例 用你的真心 换一世的真情 试译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例 是一则 诚信 公益广告标语 语句表达非 常煽情暧昧 十分符合汉语读者的情感价值观和接 受心理 然而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却显得过于煽情 违 反一般英语读者的接受习惯 基于这种差异和原标 语的意向 笔者对这一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进行转 换 采用套译法 即引用英语谚语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来表达 既再现了原标语的真实意图 又 兼顾了英语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 语用效果相当 例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环保碧水来 试译 Greener environment cleanerwater 原标语化用了朱熹 观书有感 中的名句 问渠 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告诉大家只有保护 环境 才能有清澈干净的水 既有中国传统的诗词 美 又富含浓郁的现代气息 众所周知 大部分外国 人是很难理解中国的诗词美的 为了照顾外国读者 笔者就舍弃原标语的中国诗词形象 采用意译法 并 借鉴2010上海世博会口号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英文表达 Better city BetterLife 来试译 以求翻译 的等效 四 结束语 翻译等效是可求的 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 64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6卷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等效是语用等效翻译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衡量语 用翻译观指导下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的成功与否 必须对上述两者进行综合考虑 以英语语言文化中 的读者乐于接受译文为标准 当然 随着翻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的深入 许多翻译理论家与译者纷纷指 出 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 读者反应的不 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绝对等效是不可能的 6 3基 于此 语用翻译不是 也不应被视为公益广告标语汉 英翻译的唯一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希 公益广告标语英译中的两个问题 J 修辞学 习 2005 2 2 金海兵 试探公益广告标语及其翻译 J 孝感学院 学报 2005 5 3 何自然 当代语用学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2006 4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1997 5 陈小慰 外宣标语口号译文建构的语用修辞分析 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6 陶潇婷 从语用翻译角度看苏州古典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